“劳”字的成语「焦心劳思」
成语“焦心劳思”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iāo xīn láo sī成语简拼:JXLS
成语注音:ㄐ一ㄠ ㄒ一ㄣ ㄌㄠˊ 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 司马光《进五规状 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成语用法:焦心劳思作谓语、状语;形容心情忧急。
成语造句:明·李贽《焚书·复邓鼎石》:“焦心劳思,虽知情不容己,然亦无可如何。”
成语“焦心劳思”的扩展资料
1. 表示专心努力的词有哪些?表示心努力的词有:
心致志,聚精会神,全神贯注,一心一意,日旰不食,废食忘寝 , 心无二用 ,心无旁骛 ,聚精针神,精诚所致 ,埋头苦干,目不别视,坚持不懈等等。
例句:
聚精会神:大家传阅宣言草稿,每人都聚精会神地仔细阅读。
废寝忘食:夜深了.小明依然在卧室里废寝忘食的读书。
表示心努力的成语的意思例如:
心无旁骛:心思没有另外的追求,形容心思集中;心致志。出自冰心《谈信纸信封》有不少人像我一样;在写信的时候;喜欢在一张白纸;或是只带着道道的纸上;不受拘束地;心无旁骛地抒写下去的。
废食忘寝:形容心致志地干某一件事情,连睡觉、吃饭都顾不上了。出自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内容来自gyjslw.com
2. 焦能换成什么词语
烂额焦头、
神焦鬼烂、
焦熬投石、
劳身焦思、
焦唇干肺、
心焦如火、
枯脑焦心、
黄天焦日、
口干舌焦、
宵旰焦劳、
头焦额烂、
雕虎焦原、
舌敝唇焦、
鬼烂神焦、
心焦如焚、
近火先焦、
唇焦舌敝、
焦金流石、
焦唇干舌、
唇焦口燥、
焦头烂额、
劳心焦思、
焦唇敝舌、
焦眉愁眼、
焦心热中、
心焦火燎、
苦身焦思、
焦思苦虑、
焦金烁石、
一片焦土
焦心劳思、
焦眉皱眼、
焦沙烂石、
焦眉苦脸、
管秃唇焦、
乌焦巴弓、
焦心如焚、
面额焦烂、
唇焦舌干、
焦躁不安、
漏瓮沃焦釜内容来自gyjslw.com
3. 焦心的四字近义词,急!
焦心如焚 心急如焚 焦心劳思、焦眉苦脸、焦头烂额、焦金烁石、焦眉皱眼、焦唇敝舌、焦思苦虑、焦心热中
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古文翻译
夏至,是阳气极盛的时候,但阴气也就从这一天开始产生。冬至,是阴气极盛的时候,但阳气也就从这一天开始。所以盛衰相继,治世乱世相互发生,这是天地的常理,自然的终极道理。在《周易》中,安泰到了极限就变得凶险,凶险到了极点就变为安泰。盛大的祭祀示意在日正中天时举行。孔子的《易传》中说:“太阳到了正中就要西偏,月亮到了月圆就要变残,日中则昃,月盈则食,天地大自然的盈满、亏缺,都是按照时间的变化而消亡或生息,何况是人呢,何况是鬼神呢?”所以圣人在繁荣昌盛的时候,就非常戒备恐惧,这样才能保持他的美好的声誉到天长地久。
凡是那些太平盛世的守成之人,并没有什么奇特的法子,不过是像守护一个大摘自罢了。现在有一个人,有一个大宅子,想把它传给子孙,成一个永久的格局,则必然要使它的地基充实,柱石粗壮,栋梁坚强,屋顶覆盖的草厚实,围墙高大,门枢严密。完成了以后,又选择品性优良的子孙,使他们谨慎地守护它,日月都要省视,有歪斜地方就扶正,有坏了地方就修补。这样,即便千万年以后,也不会坏了。人民,就是国家的地基,礼法,就是柱石,高官,就是栋梁,各级官吏,就是屋顶的草盖,将帅,就是围墙,士兵,就是门枢。对于这六者,不能不日夜加以考虑。
继承大统的皇帝,谨慎地守护祖宗既定的夫继体之君,谨守祖宗指定的法令制度,假使不松懈而导致逸乐贪欲,败坏而导致听信谗言谄媚,这样就能世代承大统,至于无穷无尽了。如果因逸乐贪欲而松懈,听信谗言谄媚而败坏,那么就会上有神怒,下有民怨,一下子便及夫逸欲以隳之,谗谄以败之,神怒於上,民怨於下,大势一下子就颓然而去,即便再有仁德智慧恭顺勤俭的国君,操碎了心,使够了力气,也不能焦心劳力,犹不能救渐次衰颓的运势,于是便会导致动荡变乱,一蹶不振的地步。哎呀!怎么可以不警惕呢?现在国家正应当趁着这太平安定的时候,立下大政方针,定下万世的基业,那么如南山一般不朽,如江海一般永不枯竭,也是可以万世之基,使如南山之不朽,江、河之不竭,指点顾盼之间便能成功。失去了现在的时机无所作为,那么今后顿足扼腕的悔恨,又有什么用呢?诗经上说:“我现在每天向前进,你也每月忙远行。早起晚睡多努力,不要有辱你所生。”时机啊!时机啊!实在是难得到而易失去啊!
《易经》说:「君子总是考虑到隐患而采取措施来预防。」《尚书》说:「治国之术,要考虑深远。」《诗经》说:「猷之未远,是用大谏。」(这句意思我也没能理解,想想再说)。昔日圣人教导人民,令他们刚到夏天,就为冬天做准备,刚到冬天,就为夏天做准备,《诗经·七月》这首诗就是将这个。现在市井中做小买卖的人,尚且知道遇到旱灾的时候买船,遇到水灾的时候买车,夏天存储皮衣褐衣(粗布衣),冬天存储昔絺綌(葛布衣服,单薄)。那些苟且偷生的人,早上吃饱喝足了就不管晚上会不会挨饿受冻的人,彼偷安苟生之徒,朝醉饱而暮饥寒者,虽然与上面所说这些小商贩都是小民,他们之间却有贫富的差距。况且为天下国家的君主的人,岂能不在没有战乱的太平之世就注重国家的治理,况为天下国家者,在国家没有危难的时候就(谨慎)守护国家呢?
《诗经》说:「趁着天上没下雨,寻取桑树的根皮,捆扎窗子和门户。如今你们这些人,也敢把我来欺侮。」孔子说:「写这首诗歌的人,大概知道大道理吧。(凭借他的才能)他能够治理他的国家,谁敢欺辱他呢?」趁着天上没下雨,就是国家闲暇、没有灾害的时候了;寻取桑树的根皮,就是在不显露之处寻求贤者了;捆扎窗子和门户,就是在修整国家的政治了。桑树的根皮,是鸱鴞用来加固其房室之物;贤能的人,就是英明的君主用来加固其国家的人。国家巩固了,即便有来欺辱挑衅的人,又能有什么损害呢?
我私下里见到国家每次边境上有急难,羽檄(紧急的军用文书)接踵而来,或者有什么地方遇到灾荒,饿死的人遍地都是,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朝廷上的人,无不焦虑劳神,忧心地废寝忘食。这时候,未尝不因为所选择的将帅不合适,士兵操练不纯熟,地方官员没道德没能力,国库储备不充实,而责怪之前的人,认为他们不能防患于未然。幸而烽火熄灭了(战争结束了),五谷丰登了,于是英明的君主在上面举着祝愿万寿无疆的酒杯,大臣百官在下面歌颂太平,放纵娱乐,安然自得地自以为从此就长久没有可值得忧患的事情了。唉!假使从今以后,四方的少数民族不再侵犯边疆,不再有水旱灾害,那就可以(长久没有可值得忧患的事情了)。如果不能这样,那么上天侥幸赐下的安定可以老是倚仗么?陛下您何不试着在这闲暇的时候,想想如果不幸地边境有危险,连年灾荒不断,那么可以任命的将帅是谁,那些地方官员可用?虽然这些灾害远在千里之外,却使它们常常在眼前一般。至于兵器是否锋利,金钱粮食是否充足,也都不能不预先想到,预先打算。如果等到事情到头上了,才谋求解决的办法,那就晚了。四方的少数民族、水旱灾害,这些还是小事,还有那些大过这些的事,陛下难道不应该稍微顾虑一下么?内容来自gyjslw.com
5. 十分担心的成语
担惊忍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盆儿鬼》第一折:“做买卖的担惊忍怕,眼见得疏林老树噪昏鸦。”
担惊受恐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担惊受怕 担心害怕。指常处在惊吓、恐惧之中。
出处:《水浒传》第三五回:“你们若要做夫妻,每日同一处,不担惊受怕,我却有一条妙计,只是难教你。”元·无名氏《梧桐叶》第四折:“为兵戈担惊受恐。”
吊胆提心 提心吊胆。形容非常担心或害怕。
出处: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二十五回:“一个个擦拳磨掌,吊胆提心的,只等姑娘一句话。”
翻肠搅肚 形容内心极度思念或感到非常不安。
出处:杨朔《雪花飘飘》:“不过也怪,自从部队逼近下花园,百岁忽然翻肠搅肚的想念起爹爹来了。”
分心挂腹 形容十分挂念。
出处:《宋书·王僧达传》:“山川险阻,吉凶路塞……分心挂腹,实亦私苦。”
蜂迷蝶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
出处:明·高明《琵琶记·丞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迷蝶猜。”
蜂识莺猜 比喻男子对女子的思慕。同“蜂迷蝶猜”。
出处:元本·高明《琵琶记·牛相教女》:“绛罗深护奇葩小,不许蜂识莺猜。”
挂肚牵肠 极言牵挂,挂念。
出处:《白雪遗音·岭儿调·从别后》:“从别后……心儿里挂肚牵肠,废寝忘食。”
挂肚牵心 牵:牵挂。形容忧虑不安的心情。
寒泉之思 指子女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出处:《诗经·邶风·凯风》:“爰有寒泉,在浚之下。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寒心消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销志”。
出处:《梁书·武帝纪下》:“联寒心消志,为日久矣,每当食投箸,方眠彻枕,独坐怀忧,愤慨申旦,非为一人,百姓故耳。”
寒心销志 形容担心忧虑。同“寒心消志”。
出处:汉·邹阳《上书吴王》:“始孝文皇帝据关入立,寒心销志,不明求衣。”
何患无辞 何患:哪怕;辞:言辞。哪里用得着担心没有话说呢?常与“欲加之罪”连用,表示坏人诬陷好人时,无端捏造罪名,还说得振振有词。
出处:《左传·僖公十年》:“不有废也,君何以兴?欲加之罪,其无辞乎?”
后顾之忧 顾:回头看。来自后方的忧患。指在前进过程中,担心后方发生问题。
出处:《魏书·李冲传》:“朕以仁明忠雅,委以台司之寄,使我出境无后顾之忧。”
患得患失 患:忧患,担心。担心得不到,得到了又担心失掉。形容对个人得失看得很重。
出处:《论语·阳货》:“其未得之也,患得之;既得之,患失之。苟患失之,无所不至矣!”
兼葭秋水 比喻思慕的人。兼,同“蒹”。
焦心劳思 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出处:宋·司马光《进五规状·远谋》:“臣窃见国家每边境有急,羽书相衔,或一方饥馑,饿莩盈野,则庙堂之上焦心劳思,忘寝废食以忧之。”
惊心吊胆 形容十分害怕或担心。
刻骨铭心 铭刻在心灵深处。形容记忆深刻,永远不忘。内容来自gyjslw.com
6. 形容对一些事过于担忧的词有哪些?
“忧公如家”[yōu gōng rú jiā]:担忧公事,就像担忧家事一样上心。
“忧国忧民”[yōu guó yōu mín]:为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命运而担忧。
“通忧共患”[tōng yōu gòng huàn]:共同承担忧患。
“忧谗畏讥”[yōu chán wèi jī]:担忧被谗言中伤。
“替古人担忧”[tì gǔ rén dān yōu]:为古人所遇到的困难、危险担忧、发愁。比喻不必要的担心和忧愁。
“漆女忧鲁”[qī nǚ yōu lǔ]:鲁穆公时国事危急,漆室之女对国家深感忧虑。指不当政的人对国事担忧。
“儿行千里母担忧”[ér xíng qiān lǐ mǔ dān yōu]:子女出远门在外,做母亲的心里总是牵挂不已。形容母爱真挚深厚。
“焦心劳思”[jiāo xīn láo sī]:形容人非常操心、担忧。
“池鱼之虑”[ chí yú zhī lǜ ]:指担忧无端受累遭灾。
“司马牛之忧”[ sī mǎ niú zhī yōu ]:司马牛:名耕,孔子的学生。司马牛因为没有兄弟而忧愁。比喻对孑然一身、孤立无援的担忧。内容来自gyjslw.com
7. 成语“焦心热中”是什么意思?
意思为:费尽心思,万分忧虑。
读音:
【jiāo xīn rè zhōng】
出处:
语出《汉书·路温舒传上》:’往者,昭帝即世而无嗣,大臣忧戚,焦心合谋,皆以吕邑尊亲,援而立之。’
造句:
这个耗资巨大的项目,近来没有取得丝毫进展,为此他焦心热中、忧愁万分。
近义词:
焦心劳思内容来自gyjslw.com
8. 标示老师辛勤的成语有哪些 至少120个
【不遑暇食】:没有时间吃饭。形容工作紧张、辛勤。
【汗马功绩】: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汗马功劳】:汗马:将士骑的马奔驰出汗,比喻征战劳苦。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辛勤工作做出的贡献。
【汗马勋劳】:汗马:战马奔驰出汗。指在战场上建立战功。现指对事业的辛勤贡献。
【黑汁白汗】:形容辛勤劳动的汗水。
【起早摸黑】:起早睡晚,指辛勤劳动。
【起早贪黑】:起得早,睡得晚。形容辛勤劳动。
【人生在勤】:人的生存和生活都要靠辛勤地劳动。
【宵衣旰食】:宵:夜间;衣:穿衣;旰:天已晚。天不亮就穿起衣来,时间晚了才吃饭。形容为处理国事而辛勤地工作。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