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2023年07月22日成语故事101

“公而忘私”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祁黄羊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   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推荐,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称赞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公而忘私、
公私交困、
公平交易、
公门桃李、
公私分明、
公道大明、
公忠体国、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子哥儿、
公规密谏、
公是公非、
公诸同好、
公买公卖、
公私兼顾、
公才公望、
公平正直、
公道合理、
公听并观摘自gyjslw.com
成语什么公不私
大公无私dà gōng wú sī[释义] 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语出] 《汉书·贾谊传》:“为人臣者;主而忘身;国而忘家;公而忘私。”清·龚自珍《龚定庵集·论私》:“且今之大公无私者;有杨;墨之贤耶?”[近义] 舍己为公 铁面无私[反义] 假公济私 自私自利 利欲熏心 见利忘义[用法] 多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结构] 联合式。[辨析] (一)~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势;不讲情面。(二)~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例句] 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英译] just and fair[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摘自gyjslw.com
猜字谜 公而忘私() 田上一棵草,小狗守得牢()
公而忘私——八田上一棵草,小狗守得牢——猫一边韧有软,……——破老大老二和老三……——奈不明白来追问!摘自gyjslw.com
带公忘成语有哪些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出公忘私】出于公心忘掉私情。    【忧公忘私】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摘自gyjslw.com
与大公无私相关的成语公和私
【成语】: 公而忘私【拼音】: gōng ér wàng sī【解释】: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出处】: 郭沫若《水平线下·到宜兴去》:“像他这样不折不扣的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人,泱泱的中国中,究竟能有几个?”摘自gyjslw.com
公而忘私猜一个字谜?
【谜面】公而忘私(猜一字)【谜底】八【解释】公而忘私----“公”去掉“厶”(私的古字)---八摘自gyjslw.com
公字打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子哥儿公才公望公私兼济公诸同好公正廉明公正不阿公正无私公正廉洁公平合理公平交易公私交困公私两济公私兼顾公明正大公忠体国公是公非公规密谏公报私仇公买公卖公听并观公门桃李公平无私公平正直公之于众公私两便公私两利公而忘私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公道合理公子王孙
公字开头成语解释
1)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2)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3)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4)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5)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6)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7)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8)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9)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10)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1)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12)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13)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14)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15)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16)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17) 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18)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9)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20)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21) 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22)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23)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24)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25)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26)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27)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28)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29)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30)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31)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32)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包含公字的成语意思
1)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3) 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4)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贵。亦作“名公钜卿”。
5)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6)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7)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8)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9)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10)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11)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12)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13)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14)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15)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
16)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17)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18)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贵。同“名公巨卿”。
19)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20)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21)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22)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23)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公私两济 → 济济一堂 → 堂堂正正 → 正经八百 → 百喙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无长物 → 物极必反 → 反败为胜 →胜友如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摘自gyjslw.com
带有“公”字和“私”字的成语有哪些?
公报私雠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公平无私 [ gōng píng wú sī ]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托公报私 [ tuō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托公行私 [ tuō gōng xíng sī ]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因公假私 [ yīn gōng jiǎ sī ]
借公务谋取私利。
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公正无私 [ gōng zhèng wú sī ]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摘自gyjslw.com
公字打头的四字成语大全
公耳忘私公尔忘私公子哥儿公才公望公私兼济公诸同好公正廉明公正不阿公正无私公正廉洁公平合理公平交易公私交困公私两济公私兼顾公明正大公忠体国公是公非公规密谏公报私仇公买公卖公听并观公门桃李公平无私公平正直公之于众公私两便公私两利公而忘私公事公办公事公办公道合理公子王孙
公字开头成语解释
1) 公报私仇: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2) 公尔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3) 公平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
4) 公私两济: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
5) 公私两利:指对公家私人都有好处。同“公私两济”。
6) 公听并观:多方面听取意见和观察事物。
7) 公正不阿:公平正直而不曲意迎合。
8) 公正廉洁:指廉洁奉公,不循私情。
9) 公正廉明:公平正直,廉洁严明。
10) 公正无私: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11) 公之于众:公:公开;之:代指事物的内容;于:向;众:大众。把事情真相向大家公布。
12) 公忠体国:指尽忠为国。
13) 公诸同好:公:公开;诸:之于;同好:爱好相同的人。指把自己所收藏的珍爱的东西拿出来,使有相同爱好的人都能欣赏。
14) 公子哥儿:指富贵人家只讲吃喝玩乐,不务正业的子弟。
15) 公子王孙:旧时贵族、官僚的子弟。
16) 公平交易:公平合理的买卖。
17) 公平无私: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18) 公平正直:公道平等,不偏袒,不营私。
19) 公事公办:公事按公事的原则办,不讲私人情面。
20) 公是公非:公认的是非。
21) 公私兼顾:既照顾到公家的利益,也照顾到私人的利益。
22) 公私交困:公家私人均陷困境。
23) 公私两便:对公家私人都便利。
24) 公耳忘私: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25) 公规密谏:指多方劝谏。公,公开;密,私下。
26) 公买公卖:公平合理地买卖。
27) 公门桃李:公:对人的尊称。尊称某人引进的后辈、栽培的学生。
28) 公明正大:公正无私,光明磊落。
29) 公报私雠: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30) 公才公望:才:才识;望:名望。才识名望可称公辅的地位。
31) 公道合理:指处理事情公正符合情理。同“公平合理”。
32) 公而忘私: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包含公字的成语意思
1) 叶公好龙:叶公:春秋时楚国贵族,名子高,封于叶(古邑名,今河南叶县)。比喻口头上说爱好某事物,实际上并不真爱好。
2) 王公贵戚:泛指皇亲国戚。
3) 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4) 名公巨卿:指有名望的贵。亦作“名公钜卿”。
5) 名公巨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亦作“名公钜人”。
6) 明公正气: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
7) 明公正义: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8) 木公金母:即仙人东王公和西王母。后用于祝寿,比喻庆寿之主人夫妇。
9) 欺公罔法:欺骗公众,无视法律。
10) 弃公营私:丢弃公益,谋求私利。
11) 山公倒载:指醉酒后躺倒在车上。形容烂醉不醒。
12) 生公说法:生公:晋末高僧竺道生,世称生公。竺道生解说佛法,能使顽石点头。比喻精通者亲自来讲解,必能透彻说理而使人感化。
13) 损公肥私:损害公家的利益而使私人获利。
14) 天公地道:形容十分公平合理。
15) 托公报私:借公事报私怨。
16) 托公行私: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17) 王公大人:国君重臣。后泛指高官贵人。
18) 名公钜卿:指有名望的贵。同“名公巨卿”。
19) 名公钜人:指有名望的显要人物。同“名公巨人”。
20) 明公正道:犹言正式;公开;堂堂正正。同“明公正气”。
21) 假公营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同“假公济私”。
22) 借公行私:借公事的名义谋取私利。
23) 卖公营私:指出卖公众利益以谋求个人私利。
公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公私两济 → 济济一堂 → 堂堂正正 → 正经八百 → 百喙如一 → 一步登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有洞天 → 天外有天 → 天伦之乐 → 乐不可支 → 支支吾吾 → 吾膝如铁 → 铁证如山 → 山穷水尽 → 尽善尽美 → 美中不足 → 足智多谋 → 谋事在人 → 人定胜天 → 天壤之别 → 别无长物 → 物极必反 → 反败为胜 →胜友如云 → 云消雾散 → 散马休牛 → 牛毛细雨摘自gyjslw.com
公什么什么的成语
公什么什么的成语 :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公而忘私、
公私交困、
公平交易、
公门桃李、
公私分明、
公道大明、
公忠体国、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子哥儿、
公规密谏、
公是公非、
公诸同好、
公买公卖、
公私兼顾、
公才公望、
公平正直、
公道合理、
公听并观摘自gyjslw.com
带有“公”字和“私”字的成语有哪些?
公报私雠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同“公报私仇”。
公平无私 [ gōng píng wú sī ]
办事公平,没有私心。
托公报私 [ tuō gōng bào sī ]
借公事报私怨。
公报私仇 [ gōng bào sī chóu ]
假借公事报私人的仇恨。
公尔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
公而忘私 [ gōng ér wàng sī ]
为了公事而不考虑私事,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
托公行私 [ tuō gōng xíng sī ]
犹言假公济私。假借公家的名义,谋取私人的利益。
因公假私 [ yīn gōng jiǎ sī ]
借公务谋取私利。
公耳忘私 [ gōng ěr wàng sī ]
一心为公而忘却私事。同“公尔忘私”。
先公后私 [ xiān gōng hòu sī ]
先以公事为重,然后考虑私事。
公正无私 [ gōng zhèng wú sī ]
办事公正,没有私心。
摘自gyjslw.com
公而忘私是什么意思?
春秋时代的晋平公要找一位有贤能的人担任南阳县的县令,因此他找来大夫祁黄羊,想请他推荐适合的人选。没想到,他竟不计前嫌推举了自己的仇人解狐。 又有一次晋平公找一位勇敢善战的人担任军中统帅的职位,祁黄羊知道之后,大力推荐自己的儿子祁午,一点都不担心别人的闲言闲语。 不论对方与自己的关系是好是坏,只要是适合的人选,他都会大方推荐,而他推荐的人也都很称职,更是证明了祈黄羊的好眼光。后来孔子听说了,称赞祁黄羊推荐人才完全以一个人的才德为标准,而不管对方是与自己敌对交恶的人,或是有血缘之亲的儿子,的确称得上是公而忘私。摘自gyjslw.com
公而忘私是什么字
“公而忘私”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gōng ér wàng sī ,释义:意为因公事而不考虑私事。泛指为了集体利益而不考虑个人得失,不去讲究个人恩怨。摘自gyjslw.com
国耳忘家 公耳忘私让我想到了什么成语
大公无私
dà gōng wú sī
【解释】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出处】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结构】联合式。
【用法】多歌颂人的优良品质和秉公处理事情。一般作宾语、定语、状语。
【近义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见利忘义
【辨析】(一)~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势;不讲情面。(二)~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例句】共产党员要襟怀坦白;~。摘自gyjslw.com

成语“公而忘私”扩展:

俄文翻译:забóтиться об óбщем,забывáя личное
成语出处:汉 贾谊《治安策》:“化成俗定,则为人臣者,主耳忘身,国耳忘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唯义所在。”摘自gyjslw.com
英文翻译:be so devoted to public interests as to forget one's own interests
成语用法:公而忘私联合式;作主语、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反义词:私而忘公、损公肥私
成语注音:ㄍㄨㄥ ㄦˊ ㄨㄤˋ ㄙ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错字纠正:公,不能写作“功”。
成语简拼:GEWS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造句:这两位同学的破釜沉舟,公而忘私的勇气,是使我私心佩服的,(郭沫若《革命春秋 创造十年续篇》)
读音纠正:而,不能读作“ěr”。
成语解释:为了公事而不考虑自己的私利。
成语读音:gōng ér wàng sī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其他翻译:<法>s'oublier soi-même dans l'intérêt du bien commun
近义词:公而忘私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290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