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山”字的成语「阻山带河」
成语“阻山带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ǔ shān dài hé成语简拼:ZSDH
成语注音:ㄗㄨˇ ㄕㄢ ㄉㄞˋ ㄏㄜ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汉书 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成语用法:阻山带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阻山带河”的扩展资料
1. 河的成语有哪些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表里山河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大好河山 河山:国土。无限美好的祖国大地。 带砺山河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 过河拆桥 自己过了河,便把桥拆掉。比喻达到目的后,就把帮助过自己的人一脚踢开。 过河卒子 象棋规则中卒子只能向前,不能后退,过了河之后可以横着走,威力更大。比喻只能前进,不能后退。 海晏河清 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东狮吼 比喻悍妒的妻子对丈夫大吵大闹。 河汉无极 河汉:银河;极:尽头,边际。银河广阔,无边无际。比喻言论荒诞不经,难以置信。亦比喻恩泽广大,使人难以... 河梁携手 河梁:桥。指送别。 河梁之谊 河梁:桥,指送别之地。指送别时依依不舍的情谊。 河落海干 比喻一点不剩。 河目海口 河目:形状像河一样的眼睛,上下眼眶平而长;海口:像大海一样的嘴,又大又深。比喻相貌非凡。 河清海晏 河:黄河;晏:平静。黄河水清了,大海没有浪了。比喻天下太平。 河清难俟 俟:等待。很难等到黄河水清。比喻时间太长,难以等待。 河山带砺 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被山带河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河鱼腹疾 指腹泻。 恒河沙数 恒河:南亚的大河。象恒河里的沙粒一样,无法计算。形容数量很多。 还我河山 表示决心从侵略者手中夺回本于自己的国土。 黄河水清 黄河之水常年混浊,如果变得清澈则被视为祥瑞的征兆。也比喻罕见的、难得的事情。 济河焚舟 渡过了河,把般烧掉。比喻有进无退,决一死战。 江河日下 江河的水一天天地向下流。比喻情况一天天地坏下去。 江河行地 象江河在陆地上奔流一样。比喻确切不可改变。 锦绣河山 形容壮丽华美的祖国山河。 锦绣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三豕涉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俟河之清 俟:等待。等待黄河变清。比喻期望的事情不能实现。 香象渡河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笑比河清 形容态度严肃,难见笑容。 信口开河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悬河泻水 悬河:瀑布;泻水:水很快地往下流。河水直往下泻。比喻说话滔滔不绝或文辞流畅奔放。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偃鼠饮河 比喻所需极有限。 银河倒泻 泻:水从高处往下直流。象银河里的水倒泻下来。形容雨下得极大,象泻下来的一样。 饮河满腹 比喻人应知足,贪多无益。 百二关河 比喻山河险固之地。同“百二山河”。 百二河山 百二:以二敌百。指山河险固,可以二敌百。后指国力强盛,边防稳固的国家。 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半壁河山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半壁山河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辨如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辨若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担雪填河 挑雪去填塞河。比喻徒劳无功。 倒峡泻河 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滴水成河 比喻积少成多。 冯河暴虎 犹言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海沸河翻 比喻声势或力量极大。同“海沸江翻”。 河清人寿 古时传说黄河水千年一清,因以之极言人之长寿。 河清三日 为升平祥瑞的预兆。 河清社鸣 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清云庆 黄河水清,云呈五彩。古人以为太平祥瑞的象征。 河沙世界 指多如恒河沙数的佛世界。 河山之德 形容妇人德容之美。 河同水密 比喻彼此关系密切。 河斜月落 表示夜将尽。同“河倾月落”。 河鱼天雁 古传鱼雁都能传递书信,后即以之借指传送书信者。 河鱼之疾 河鱼:腹疾的隐称,因鱼腐烂是从腹中开始而得名。指腹泻。 河奔海聚 比喻思路开阔,文辞畅达。 河伯为患 指歪门邪恶的风气。 后海先河 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河不出图 河:指黄河。黄河当中没有出现河图。古代相传每当圣明之世时,黄河便出现河图。因此黄河不出河图时则不是圣... 河出伏流 比喻潜在力量爆发,其势猛不可挡。 河东三箧 指亡失的书籍。 河汾门下 河:黄河。汾:汾水。用以比喻名师门下,人才济济或人才辈出。 河海清宴 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河汉江淮 黄河、汉水、长江与淮河的合称。比喻胸怀宽广。 河涸海干 河流干涸,大海枯竭。比喻穷尽、彻底,不留余地。 河决鱼烂 比喻事物坏到极点,不可收拾。 河溓海晏 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河溓海夷 犹言河清海晏。比喻天下太平。 河门海口 比喻说大话。 挥剑成河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恒河一沙 比喻极其渺小。 河倾月落 表示夜将尽。 河清海竭 黄河水清,大海干涸。比喻难得遇到的事情。 河清海宴 比喻天下太平。同“河清海晏”。 口如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口似悬河 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同“口若悬河”。 砺带河山 黄河细得像衣带,泰山小得像磨刀石。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 砺岳盟河 比喻封爵与国共存,传之无穷。同“砺带河山”。 临河羡鱼 比喻空有愿望,而无实际行动。 邈若河汉 形容奇异怪诞之极。 邈若河山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邈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同“邈若山河”。 气壮河山 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同“气壮山河”。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先河后海 先祭河神,后祭海神。比喻治学要弄清源流。 悬河泻火 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同“悬河注火”。 悬河注火 指以河水倾泻于火。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 悬河注水 比喻以强大力量去消灭敌方。同“悬河泻水”。 言类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言若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同“言类悬河”。 一虎不河 原指空手搏虎,徒步渡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比喻不顾一切。 以指测河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饮河鼹鼠 比喻指所需求或所得极有限的人。 鱼烂河决 鱼肉腐烂,黄河溃决。比喻因自身原因溃败灭亡而不可挽救。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河东狮子 旧指妒悍的妇女。 河东狮子吼 比喻妒悍的妻子发怒,并借以嘲笑惧内的人。 河水不洗船 比喻不相干或相安无事。 井水不犯河水 比喻各管各的,互不相犯。 河海不择细流 比喻不论大小,一律收容。 不到黄河心不死 比喻不达目的不罢休。也比喻不到实在无路可走的的境地不肯死心。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日月经天,江河行地 太阳和月亮每天经过天空,江河永远流经大地。比喻人或事物的永恒、伟大。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阻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险阻艰难: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千推万阻: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负阻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东拦西阻: 指极力阻拦。畅行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艰难险阻: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以河结尾的成语
百二山河 百二:以二敌百。比喻山河险固之地 暴虎冯河 暴虎:空手搏虎;冯河:涉水过河。比喻有勇无谋,鲁莽冒险。 被山带河 靠着山,环着河。指形势险要的地方。 表里山河 表里:即内外。外有大河,内有高山。指有山河天险作为屏障。 不废江河 赞扬作家或其著作流传不朽。 楚界汉河 楚、汉相争中双方控制地区之间的地界与河流。后常比喻战争的前线。 带砺山河 带:衣带;砺:磨刀石;山:泰山;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口若悬河 讲起话来滔滔不绝,象瀑布不停地奔流倾泻。形容能说会辨,说起来没个完。 锦绣山河 高山和河流就像精美鲜艳的丝织品一样。形容美好的国土。 涓涓不壅,终为江河 壅:堵塞。细小的水流如果不堵塞,终将汇合成为大江大河。比喻对细小或刚刚萌芽的问题不加注意或纠正,就会酿成大的问题。 涓滴成河 涓滴:小水珠。一点一滴的水珠汇集起来就可以成为河流。形容积少成多。 砺山带河 砺:磨刀石;山:泰山;带:衣带;河:黄河。黄河细得象条衣带,泰山小得象块磨刀石。比喻时间久远,任何动荡也决不变心。 泥船渡河 坐泥土做的船过河。比喻非常危险。 气吞山河 气势可以吞没山河。形容气魄很大。 三豕涉河 比喻文字传写或刊印讹误。 气壮山河 气:气概;壮:使壮丽;山河:高山和大河。形容气概豪迈,使祖国山河因而更加壮丽。 血流成河 形容被杀的人极多。 香象渡河 佛教用语。比喻悟道精深。也形容评论文字精辟透彻。 偃鼠饮河 比喻所需极有限。 滴水成河 比喻积少成多。 信口开河 比喻随口乱说一气。 半壁山河 指国土的一部或大部分。 辨如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辨若悬河 辨,通“辩”。犹言口若悬河。 担雪填河 见“担雪塞井”。 倒峡泻河 比喻文笔酣畅,气势磅礴。 负石赴河 河:这里指黄河。背着石头跳进黄河。比喻人以死明志。亦作“负石赴渊”。 后海先河 语本《礼记·学记》:“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比喻做事要先本后末。 挥剑成河 将宝剑一舞,就变出一条河。形容法术高明,神通广大,实力雄厚。 九江八河 泛指所有的江河。 口如悬河 见“口若悬河”。 口似悬河 见“口若悬河”。 砺岳盟河 同“砺带河山”。 邈若山河 形容遥远得如隔山河。 邈以山河 同“邈若山河”。 三兽渡河 佛教以兔、马、象三兽渡河入水之深浅,喻小、中、大三乘证道之高下。《优婆塞戒经·三种菩提品》:“善男子,如恒河三兽俱渡:兔、马、香象。兔不至底,浮水而过;马或至底,或不至底;象则尽底。恒河水者,即是十二因缘河也。声闻渡时,犹如彼兔;缘觉渡时,犹如彼马;如来 顺口开河 犹言信口开河。不假深思,不负责任地随口乱说。 谈若悬河 犹言口若悬河。 鼷鼠饮河 比喻欲望有限。 言类悬河 形容能言善辩,说话滔滔不绝。 言若悬河 见“言类悬河”。 一虎不河 《诗·小雅·小旻》:“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论语·述而》:“暴虎冯河,死而无悔者,吾不与也。必也临事而惧,好谋而成者也。”原谓空手搏虎,徒步渡河,喻有勇无谋,冒险行事。后在元剧中以“一虎不河”比喻不顾一切。 以指测河 用手指测量河水的深浅。比喻达不到目的。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险阻艰难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千推万阻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负阻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 畅行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 艰难险阻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东拦西阻 指极力阻拦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含有河字的成语
百二关河
百二河山
百二山河
半壁河山
半壁山河
暴虎冯河
被山带河
辨如悬河
辨若悬河
表里山河
不到黄河心
…
不废江河
楚界汉河
大好河山
带砺河山
带砺山河
担雪填河
倒峡泻河
滴水成河
冯河暴虎
负石赴河
过河拆桥
过河卒子
海沸河翻
海晏河清
河奔海聚
河伯为患
河不出图
河出伏流
河东三箧
河东狮吼
河东狮子
河东狮子吼
河汾门下
河海不择细流
河海清宴
河汉江淮
河汉无极
河涸海干
河决鱼烂
河溓海晏
河溓海夷
河梁携手
河梁之谊
河落海干
河门海口
河目海口
河倾月落
河清海竭
河清海宴
河清海晏
河清难俟
河清人寿
河清三日
河清社鸣
河清云庆
河沙世界
河山带砺
河山之德
河水不犯井水
河水不洗船
河同水密
河斜月落
河鱼腹疾
河鱼天雁
河鱼之疾
恒河沙数
恒河一沙
后海先河
还我河山
黄河水清
挥剑成河
济河焚舟
江河日下
江河行地
江水不犯河水
锦绣河山
锦绣山河
井水不犯河水
九江八河
涓滴成河
涓涓不壅,
…
口如悬河
口若悬河
口似悬河
砺带河山
砺山带河
砺岳盟河
临河羡鱼
邈若河汉
邈若河山
邈若山河
邈以山河
泥船渡河
气吞山河
气壮河山
气壮山河
日月经天,
…
三十年河东
…
三豕涉河
三兽渡河
山河表里
山河易改,
…
顺口开河
俟河之清
谈若悬河
跳到黄河洗
…
跳进黄河洗
…
跳在黄河洗
…
投河奔井
投河觅井
鼷鼠饮河
先河后海
香象渡河
笑比河清
信口开河
悬河泻火
悬河泻水
悬河注火
悬河注水
血流成河
言类悬河
言若悬河
偃鼠饮河
一虎不河
以指测河
银河倒泻
饮河满腹
饮河鼹鼠
鱼烂河决
中河失舟,
…
阻山带河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阻字开头的成语
阻山带河发音 zǔ shān dài hé 释义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出处 《汉书·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带有阻的成语
畅通无阻 畅行无阻 东拦西阻 风雨无阻 负阻不宾 关山阻隔 艰难险阻 七推八阻 千推万阻 推三阻四 险阻艰难 阻山带河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阻字有什么成语
阻山带河_成语解释【拼音】:zǔshāndàihé【释义】: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出处】:《汉书·项籍传》:“秦民失望。于是韩生说羽曰:‘关中阻山带河,四塞之地,肥饶,可都以伯。’”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阻山带河 靠山环河。指形势险要。 险阻艰难 险阻:危险和障碍。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推三阻四 找各种借口推托、阻挠。 千推万阻 推:推拖。阻:阻拦。多次推拖阻拦。形容百般推辞、拒绝。 关山阻隔 关隘山岭阻挡隔绝。形容路途艰难,往来不易。 负阻不宾 犹言负固不服。 畅行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七推八阻 比喻有意为难。 艰难险阻 前进道路上的困难、危险和障碍。 风雨无阻 不受刮风下雨的阻碍。指预先约好的事情,一定按期进行。 畅通无阻 毫无阻碍地通行或通过。 东拦西阻 指极力阻拦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 四塞之国也固 翻译
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
秦国地势有高山阻隔,有大河环绕,形成坚固防御,是个四面都有险要关塞的国家。
过 秦 论 [贾谊]
秦孝公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孝公既没,惠文、武、昭襄蒙故业,因遗策,南取汉中,西举巴、蜀,东割膏腴之地,北收要害之郡。诸侯恐惧,会盟而谋弱秦,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当此之时,齐有孟尝,赵有平原,楚有春申,魏有信陵。此四君者,皆明智而忠信,宽厚而爱人,尊贤而重士,约从离衡,兼韩、魏、燕、楚、齐、赵、宋、卫、中山之众。于是六国之士,有宁越、徐尚、苏秦、杜赫之为之谋;齐明、周最、陈轸、召滑、楼缓、翟景、苏厉、乐毅之徒通其意;吴起、孙膑、带佗、倪良、王瘳、田忌、廉颇、赵奢之伦制其兵。尝以十倍之地,百万之师,叩关而攻秦。秦人开关延敌,九国之师,逡巡而不敢进。秦无亡矢遗镞之费,而天下诸侯已困矣。于是从散约败,争割地而赂秦。秦有余力而制其弊,追亡逐北,伏尸百万,流血漂橹;因利乘便,宰割天下,分裂山河。强国请服,弱国入朝。延及孝文王、庄襄王,享国之日浅,国家无事。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乃使蒙恬北筑长城而守藩篱,却匈奴七百余里;胡人不敢南下而牧马,士不敢弯弓而报怨。于是废先王之道,焚百家之言,以愚黔首;隳名城,杀豪杰;收天下之兵,聚之咸阳,销锋镝,铸以为金人十二,以弱天下之民。然后践华为城,因河为池,据亿丈之城,临不测之渊,以为固。良将劲弩守要害之处,信臣精卒陈利兵而谁何。天下已定,始皇之心,自以为关中之固,金城千里,子孙帝王万世之业也。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肴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鉏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秦并海内,兼诸侯,南面称帝,以养四海。天下之士,斐然向风,若是者何也?曰:近古之无王者久矣。周室卑微,五霸既殁,令不行于天下,是以诸侯力政,强侵弱,觽暴寡,兵革不休,士民罢敝。今秦南面而王天下,是上有天子也。既元元之民冀得安其性命,莫不虚心而仰上,当此之时,守威定功,安危之本,在于此矣。
秦王怀贪鄙之心,行自奋之智,不信功臣,不亲士民,废王道,立私,禁文书而酷刑法,先诈力而后仁义,以暴虐为天下始。夫并兼者高诈力,安定者贵顺,此言取与守不同术也。秦离战国而王天下,其道不易,其政不改,是其所以取之守之者异也。孤独而有之,故其亡可立而待。借使秦王计上世之事,并殷周之夡,以制御其政,后虽有淫骄之主而未有倾危之患也。故三王之建天下,名号显美,功业长久。
今秦二世立,天下莫不引领而观其政。夫寒者利裋褐而饥者甘糟穅,天下之嗷嗷,新主之资也。此言劳民之易为仁也。乡使二世有庸主之行,而任忠贤,臣主一心而忧海内之患,缟素而正先帝之过,裂地分民以封功臣之后,建国立君以礼天下,虚囹圉而免刑戮,除去收帑污秽之罪,使各反其乡里,发仓廪,散财币,以振孤独穷困之士,轻赋少事,以佐百姓之急,约法省刑以持其后,使天下之人皆得自新,更节修行,各慎其身,塞万民之望,而以威德与天下,天下集矣。即四海之内,皆讙然各自安乐其处,唯恐有变,虽有狡猾之民,无离上之心,则不轨之臣无以饰其智,而暴乱之奸止矣。二世不行此术,而重之以无道,坏宗庙与民,更始作阿房宫,繁刑严诛,吏治刻深,赏罚不当,赋敛无度,天下多事,吏弗能纪,百姓困穷而主弗收恤。然后奸伪并起,而上下相遁,蒙罪者觽,刑戮相望于道,而天下苦之。自君卿以下至于觽庶,人怀自危之心,亲处穷苦之实,咸不安其位,故易动也。是以陈涉不用汤武之贤,不藉公侯之尊,奋臂于大泽而天下响应者,其民危也。故先王见始终之变,知存亡之机,是以牧民之道,务在安之而已。天下虽有逆行之臣,必无响应之助矣。故曰“安民可与行义,而危民易与为非”,此之谓也。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身不免于戮杀者,正倾非也。是二世之过也。
秦并兼诸侯山东三十余郡,缮津关,据险塞,修甲兵而守之。然陈涉以戍卒散乱之觽数百,奋臂大呼,不用弓戟之兵,鉏櫌白梃,望屋而食,横行天下。秦人阻险不守,关梁不阖,长戟不刺,强弩不射。楚师深入,战于鸿门,曾无藩篱之艰。于是山东大扰,诸侯并起,豪俊相立。秦使章邯将而东征,章邯因以三军之觽要市于外,以谋其上。髃臣之不信,可见于此矣。
子婴立,遂不寤。藉使子婴有庸主之材,仅得中佐,山东虽乱,秦之地可全而有,宗庙之祀未当绝也。秦地被山带河以为固,四塞之国也。自缪公以来,至于秦王,二十余君,常为诸侯雄。岂世世贤哉?其势居然也。且天下尝同心并力而攻秦矣。当此之世,贤智并列,良将行其师,贤相通其谋,然困于阻险而不能进,秦乃延入战而为之开关,百万之徒逃北而遂坏。岂勇力智能不足哉?形不利,势不便也。秦小邑并大城,守险塞而军,高垒毋战,闭关据阨,荷戟而守之。诸侯起于匹夫,以利合,非有素王之行也。其交未亲,其下未附,名为亡秦,其实利之也。彼见秦阻之难犯也,必退师。安土息民,以待其敝,收弱扶罢,以令大国之君,不患不得意于海内。贵为天子,富有天下,而身为禽者,其救败非也。
秦王足己不问,遂过而不变。二世受之,因而不改,暴虐以重祸。子婴孤立无亲,危弱无辅。三主惑而终身不悟,亡,不亦宜乎?当此时也,世非无深虑知化之士也,然所以不敢尽忠拂过者,秦俗多忌讳之禁,忠言未卒于口而身为戮没矣。故使天下之士,倾耳而听,重足而立,拑口而不言。是以三主失道,忠臣不敢谏,智士不敢谋,天下已乱,奸不上闻,岂不哀哉!先王知雍蔽之伤国也,故置公卿大夫士,以饰法设刑,而天下治。其强也,禁暴诛乱而天下服。其弱也,五伯征而诸侯从。其削也,内守外附而社稷存。故秦之盛也,繁法严刑而天下振;及其衰也,百姓怨望而海内畔矣。故周五序得其道,而千余岁不绝。秦本末并失,故不长久。由此观之,安危之统相去远矣。
野谚曰“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师也”。是以君子为国,观之上古,验之当世,参以人事,察盛衰之理,审势之宜,去就有序,变化有时,故旷日长久而社稷安矣。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