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故事:「苏武牧羊」
“苏武牧羊”的成语故事:
西汉时期,汉武帝派大臣苏武等为使者出使西域同匈奴单于修好,由于汉朝降将鍭侯王的反叛,单于大怒,扣押了苏武等人,劝其投降。苏武宁死不屈,坚决不降,被迫沦为匈奴的奴隶在茫茫草原上放羊,19年后才回到汉朝苏武牧羊文言文翻译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很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等到公羊生产了小羊才准许苏武回国。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出自班固的《汉书·苏武传》。
原文
《汉书.苏武传》
律知武终不可胁,白单于。单于愈益欲降之,乃幽武,置大窖中,绝不饮食。
天雨雪,武卧啮雪,与毡毛并咽之,数日不死。匈奴以为神,乃徙武北海上无人处,使牧羝,羝乳始得归。别其官常惠等,各置他所。
武既至海上,廪食不至,掘野鼠去草实而食之。杖汉节牧羊,卧起操持,节旄尽落。
扩展资料
《苏武传》是《汉书》中最出色的名篇之一,它记述了苏武出使匈奴,面对威胁利诱坚守节操,历尽艰辛而不辱使命的事迹,生动刻画了一个“富贵不能淫,威武不能屈”的爱国志士的光辉形象。
作者采用写人物传记经常运用的纵式结构来组织文章,以顺叙为主,适当运用插叙的方法,依时间的先后进行叙述,脉络清晰,故事完整。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牧羊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牧羊(历史典故)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是什么故事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愿意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于是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吃的喝的。
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人认为这很神奇,就把苏武流放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产了奶才能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
苏武被流放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于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掉落了。
扩展资料:
甘露三年(前51年),汉宣帝因匈奴归降,回忆往昔辅佐有功之臣,乃令人画十一名功臣图像于麒麟阁以示纪念和表扬,后世往往将他们和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并提,有“功成画麟阁”“谁家麟阁上”等诗句流传。
以为人臣荣耀之最。十一人中霍光为第一,尊称为“大司马、大将军、博陆侯,姓霍氏”。其次为张安世、韩增、赵充国、魏相、丙吉、杜延年、刘德、梁丘贺、萧望之、苏武共十一人。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牧羊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故事简介
卫律知道苏武终究不可胁迫投降,报告了单于。单于越发想要使他投降,就把苏武囚禁起来,放在大地窖里面,不给他喝的吃的。天下雪,苏武卧着嚼雪,同毡毛一起吞下充饥,几日不死。匈奴以为神奇,就把苏武迁移到北海边没有人的地方,让他放牧公羊,说等到公羊生了小羊才得归汉。同时把他的部下及其随从人员常惠等分别安置到别的地方。苏武迁移到北海后,粮食运不到,只能掘取野鼠所储藏的野生果实来吃。他拄着汉廷的符节牧羊,睡觉、起来都拿着,以致系在节上的牦牛尾毛全部脱尽。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是怎么回事啊?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边牧羊,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气概。
扩展资料:
苏武字子卿。生于西汉武帝建元元年,即公元前140年,西汉宣帝神爵二年,即公元前60年去世。西汉杜陵,即今陕西西安人。
西汉典国,奉命持节出使匈奴被匈奴人扣留,誓死不降,在北海边牧羊十九年,后被释回。“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
昭帝始元六年(前81年)春,苏武回到长安百姓都出门迎接,称赞他是个有气节的大丈夫。昭帝下令苏武带一份祭品拜谒武帝园庙。官拜典国,俸禄中二千石;赐钱二百万,官田二顷,住宅一处。
常惠、徐圣、赵终根都官拜中郎,赐丝绸各二百匹。其余六人因年老而返乡,各赐钱十万,终身免徭役。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苏武牧羊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简短故事
苏武牧羊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贝加尔湖,一说甘肃民勤 )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1、被逼臣服
苏武是代郡太守,华夏志士,苏建之子。早年以父荫为郎,稍迁至栘中厩监。天汉元年(前100)拜中郎将。当时汉朝和匈奴的关系时好时坏。公元前100年,汉武帝为了表示友好,派遣苏武率领一百多人出使匈奴,持旄节护送扣留在汉的匈奴使者回国,顺便送给单于很丰厚的礼物,以答谢单于。 不料,就在苏武完成了出使任务,准备返回自己的国家时,匈奴上层发生了内乱,苏武一行受到牵连,被扣留下来,并被要求背叛汉朝,臣服单于。
2、惨遭流放
最初,单于派卫律向苏武游说,许以丰厚的奉禄和高官,苏武严辞拒绝了。匈奴见劝说没有用,就决定用酷刑。当时正值严冬,天上下着鹅毛大雪。单于命人把苏武关进一个露天的大地穴,断绝提供食品和水,希望这样可以改变苏武的信念。时间一天天过去,苏武在地窖里受尽了折磨。单于见濒临死亡的苏武仍然没有屈服的表示,只好把苏武放出来了。
单于知道无论软的,还是硬的,劝说苏武投降都没有希望,但越发敬重苏武的气节,不忍心杀苏武,又不想让他返回自己的国家,于是决定把苏武流放到西伯利亚的贝加尔湖一带,让他去牧羊。临行前,单于召见苏武说:“既然你不投降,那我就让你去放羊,什么时候这些羊生了羊羔,我就让你回到你的大汉去。’
与他的同伴分开后,苏武被流放到了人迹罕至的贝加尔湖边。他发现这些羊全是公羊。在这里,单凭个人的能力是无论如何也逃不掉的。唯一与苏武作伴的,是那根代表汉朝的使节和一小群羊。苏武每天拿着这根使节放羊,心想总有一天能够拿着回到自己的国家。渴了,他就吃一把雪,饿了,就挖野鼠收集的野果充饥,冷了,就与羊取暖。这样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使节上挂着的旄牛尾装饰物都掉光了,苏武的头发和胡须也都变花白了。
3、回国经历
在贝加尔湖,苏武牧羊长达十九年之久。十几年来,当初下了命令囚禁他的匈奴单于已去世了,汉武帝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歌词全文
《苏武牧羊》
作者:蒋荫棠
苏武留胡节不辱。
雪地又冰天 ,
穷愁十九年,
渴饮雪,
饥吞毡,
牧羊北海边。
心存汉社稷,
旄落犹未还。
历尽难中难,
心如铁石坚,
夜坐塞上时有笳声,
入耳痛心酸。
转眼北风吹,
雁群汉关飞。
白发娘,
望儿归,
红妆守空帏,
三更同入梦,
两地谁梦谁?
任海枯石烂,
大节不稍亏,
终教匈奴心惊胆碎,
拱服汉德威。
扩展资料:
《苏武牧羊》作者以及创作背景:
《苏武牧羊》词作者就是今盖州市矿洞沟镇玉石洞村紫气沟人蒋荫棠。《苏武牧羊》歌词大约写于1916年或1917年。
清末民初,国体更迭,内忧外患连年不断,执政者在外交上卑躬屈节,国人深感耻辱。当时,盖平县盛行演唱皮影戏。
皮影戏的大悲调慷慨激越,雄浑悲壮,与盖平师范中学师生忧国忧民、重振国威的志向产生共鸣,学生们时有吟唱。
音乐教员田锡侯听到这首曲子,非常喜欢,便把谱子记下来。但是,只有曲子还不能完全表达师生的情感,为曲子填上词,就成了师生们共同的渴求。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牧羊 (乐歌)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苏武牧羊主要内容
《苏武牧羊》这个故事讲的是苏武在天汉元年(前100年)奉命以中郎将持节出使匈奴,被扣留。匈奴贵族多次威胁利诱,欲使其投降;后将他迁到北海(今俄罗斯的贝加尔湖,存疑,一说今甘肃白亭海,一说宁夏中卫寺口)边牧羊,手持汉朝符节,扬言要公羊生子方可释放他回国。
苏武历尽艰辛,留居匈奴十九年持节不屈。至始元六年(前81年),方获释回汉。苏武去世后,汉宣帝将其列为麒麟阁十一功臣之一,彰显其节操。
扩展资料
《苏武牧羊》原文:汉朝时,苏武被皇上选中到匈奴国当使臣。谁知,苏武一到那里就被匈奴王关了起来。过了些日子,匈奴王对苏武说,只要他同意做匈奴的驸马爷,不再回汉宫,就给他自由。苏武表示至死不叛国。匈奴王勃然大怒,便叫苏武到冰天雪地的北海去当牧羊人。
匈奴王给了苏武100只羊,每只羊的脖子上都挂着一个牌子,牌子上记着羊的重量。每隔4天,便有人来称羊的重量,点羊的数量。羊的重量减轻,数量减少,苏武都得挨板子。苏武本是中原人,没放过羊。有天早上,他赶着羊一出栏,羊就因为饥饿,撒开蹄子全都跑没了影。
苏武心想:我堂堂的大汉国使臣,竟成了放羊的“犯人”,在北海边上衣不蔽体食不果腹,连只羊也不如。与其活着受罪,不如跳进北海死了清闲。苏武正要往水中跳,忽听背后的山顶上传来一阵尖利的叫声。
他回头一看,一只又高又大的母猩猩风一样朝他跑来,拉着苏武的手就跑回了山上的洞里。母猩猩又仰起脖子大叫三声,从四面八方召来一群小猩猩。小猩猩在母猩猩带领下,漫山遍野地寻找跑散的羊,不大一会儿便一只不少地找回来了。
从此,苏武便在这个山洞里安家住下来,白天和猩猩们一块儿放羊,小猩猩们为他摘野果、捉野兔充饥;夜晚,苏武便和猩猩们睡在一起,互相取暖。一晃十几年过去了,苏武不但没饿死冻死,而且活得很健壮。不久,汉武帝派兵打败了匈奴王,匈奴王重新与汉朝和好了。苏武也回到了久别的汉宫和家人团聚了。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苏武牧羊的故事(中国传统故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苏武牧羊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苏武牧羊”扩展:
成语解释:苏武:汉朝时人。苏武宁死不屈情愿牧羊也不投降匈奴成语用法:苏武牧羊作宾语、定语;指人有气节。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注音:ㄙㄨ ㄨˇ ㄇㄨˋ 一ㄤ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英文翻译:Su Wu tends sheep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简拼:SWMY
造句:丁玲《太阳照在桑干河上》:“不过不再讲杨家将,也不讲苏武牧羊。”
成语读音:sū wǔ mù yáng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8回:“他取笔就画了一幅苏武牧羊,画了又要我题。” 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