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夫”字的成语「压寨夫人」
成语“压寨夫人”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壓寨夫人成语读音:yā zhài fū rén
成语简拼:YZFR
成语注音:一ㄚ ㄓㄞˋ ㄈㄨ ㄖㄣ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正宫娘娘
成语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第二本第一折:“如今孙飞虎将半万贼兵围住寺门,道你‘眉黛青颦,莲脸生春,似倾国倾城的太真’,要掳你做压寨夫人。”gyjslw.com
成语解释: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成语用法:压寨夫人作主语、宾语、定语;指妻子。
成语造句:金玉舟《赵匡胤》第19章:“要不你怎能当我的压寨夫人呢!”
英文翻译:the wife of the head of bandits in a mountain fasthess in novels and theatres
成语谜语:寨主妻
成语“压寨夫人”的扩展资料
1. 压寨夫人是什么意思?压寨夫人,是一个汉语词汇,读音yā zhài fū rén,基本意思是指山寨头领的妻子。出自元·王实甫《西厢记》。又称压寨妻子。
过去占山为王。土匪基本上是男人,为首的大王如果没有夫人,人心不稳,日子不长,所以把大王夫人称为压寨夫人。有了压寨夫人,山寨就巩固了。
过去女人也是衡量财产和势力的标准,如果为首的老大都娶不上媳妇,那就说明这个山寨的实力太差了,谁都可以上来踩一脚,或者是这里物资水平太落后,没有油水。
压寨的压,相当于“镇”,镇山之宝的镇。就是指可以作为整个寨子最重要的东西,有了它就可以提升自己的地位。
扩展资料
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
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古丈县,有一个风景如画的村落——高峰乡李家洞村张家坨,如今这里还保持着淳朴的民风。每一位来到此地的客人,除了看风景,也会带着满心的好奇去看望一位老人,她就是中国最后一位压寨夫人——杨炳莲。
今年(2019年)100岁的杨炳莲曾经是“湘西魔王”的老婆,也是当年湘西的压寨夫人中唯一在世的。来访的客人常看她坐在织布机前纺各色花布,因为她的特殊身份,她织的布格外畅销;她还经营着一家小麻将馆,碰上三缺一,也会玩上一把。
老人如今儿孙满堂,当地人几乎忘记了她“压寨夫人”的身份,只有被外人问起,才猛地一惊:“哦,对,她就是匪首张平的老婆。”
1935年,‘古丈魔王’张平随舒安卿部到永(顺)、保(靖)一带“剿共”,后来驻在永绥县城,在这里强行与摆杂货摊的16岁少女杨炳莲结婚。她与大湘西第三大强人张平因为针线结缘而成为其压寨夫人,相夫教子,生育儿女十余人,与张平可谓夫恩妻爱。
杨炳莲从来不问张平主持的政事和军事,一心在古丈县张家坨的快活楼里相夫教子。兵败后本来张平如果舍得抛下她,完全可以亡命天涯,远走高飞。但由于他留恋绝色的压寨夫人和一群可爱的儿女,兵败数月后还一直在家乡古丈附近的深山密林中徘徊又徘徊,最后被乡民发现,命丧荒野。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压寨夫人
百度百科-杨炳莲gyjslw.com
2. 寨羊意礼虎衷分动弟还庭绝我买抗三客恩见夫人骚椟意无断饿一你难兄心珠压人 组成成语
分庭抗礼 [ fēn tíng kàng lǐ ] 基本释义庭:庭院;抗礼:平等行礼。 原指宾主相见,分站在庭的两边,相对行礼。现比喻平起平坐,彼此对等的关系。出 处《庄子·渔父》:“万乖之主;千乖之君;见天子未尝不分庭伉礼;夫子犹有倨敖之容。”gyjslw.com
3. 压寨夫人同义词
【名称】压寨夫人 【拼音】yā zhài fū rén 【解释】指山寨头领的妻子。 【出处】元·王实甫《西厢记》:“半万贼屯合寺门gyjslw.com
4. 抓个美女做压寨夫人用成语怎么说
一目十行yī mù shí háng[释义] 看书时同时可以看十行。形容看书非常快。[语出] 宋·刘克庄《杂纪六言五首》:“五更三点待漏;一目十行读书。”[正音] 行;不能读作“xínɡ”。[辨形] 目;不能写作“木”。[近义] 十行俱下 一挥而就 不假思索[反义] 慢条斯理 老牛破车 蜗行牛步[用法] 用作褒义。可形容读书快或不求甚解。一般作谓语、状语。[结构] 主谓式。[辨析] ~和“走马观花”;都有“不求甚解”的意思。但~偏重于“十行”而“不求甚解”;也有速度快的含义。[例句] ①他趁着开车前的一个钟头;把这一本小说~地浏览了一遍。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