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不”字的成语「拾金不昧」

2023年08月10日成语大全116

成语“拾金不昧”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简拼:SJBM
成语注音:ㄕˊ ㄐ一ㄣ ㄅㄨˋ ㄇㄟ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读音纠正:昧,不能读作“wèi”。
错字纠正:昧,不能写作“味”。
成语出处:清 李绿园《歧路灯》:“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昧:隐瞒;金:原指金钱;现泛指钱物;拾到东西不藏起来据为己有。
成语用法:拾金不昧连动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
英文翻译:return the money found
俄文翻译:не присваивать себе найденные чужие деньги
日文翻译:金(かね)を拾(ひろ)っても猫ばばしない
成语谜语:拾到金钱交公
成语歇后语:拾到巨款交公

成语“拾金不昧”的扩展资料

1. 形容“拾金不昧”的古诗词有哪些?
月黑风高还得回家还好吧回到家接电话放假接电话很符合接电话呵呵好吃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关于拾金不昧的故事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你知道的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中国古代拾金不昧的故事
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
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
(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扩展资料:
拾金不昧:shí jīn bù mèi
成语解释: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典故出处: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
近义词:路不拾遗
反义词:贪得无厌、财迷心窍
成语举例: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养成拾金不昧的好品德。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拾金不昧的故事
  古代拾金不昧故事一
  江苏的贾先生,在上海租界一洋行工作,深得老板信任。端午节前,老板派他去城南一带收欠款,他带上皮袋子就出发了。事情进展的还算顺利,到中午,共收得银洋一千八百多块。贾先生走了半天,说了半天,早已是口干舌燥,疲惫不堪。正好来到“十六铺”的茶楼,进去匆忙喝了点茶就急忙赶回去交差,以便好好休息一下。
  贾先生回到商行才发现皮袋子不见了,顿时如雷轰顶、大汗淋漓、吓懵了,慌乱中更加说不清道不明。老板看他神色慌张、张口结舌,语无伦次,认为其中有诈。于是厉声斥责他辜负了东家的信任,并说如不赶快归还就送他见官。一千八百多银元在当时可是一笔巨款阿,如果不乱花,足够一个人用一辈子,他贾先生又如何赔得起呢,责任重大,又有口难辨,感到这辈子完了,绝望地大哭起来。
  话分两头,另有一位浦东人,姓义,也在租界从商,因运气不好,赔了个精光,于是买好了那天午间的船票准备渡江回乡。因为离上船时间还早,也来到“十六铺”茶楼,想慢慢喝着茶来消磨这段时光,也好考虑一下以后的生活怎么办。恰好是在贾先生刚匆匆离去时义先生就到了。义先生刚坐下,发现身边的椅子上有个小皮袋子,也没多加理会,慢慢喝起茶来。许久仍不见有人来取,义先生疑惑起来,提了提感觉沉重,打开一看,他眼珠子差点没惊的掉出来:竟然全是光闪闪的银元!
  义先生惊喜交加!这可真是一笔大财啊,它不但可以改变自己目前的穷困潦倒状态,而且后半生衣食也有余了。但他又转念一想:不行,钱财是各有其主的,这钱我不能要!要是因为我把钱拿走了,失主因此而丧失名誉,甚至失掉性命,我的罪孽可就佐大了!
  那个年代,一般正经人都知道“不义之财不能取”的道理。义先生心想:既然今天让我拾到了这些钱财,我就应该尽到责任、物归原主。
  到了吃午饭的时候,茶楼的客人只剩了八九个,看他们的神色,没有一个象是丢了钱的,只好饿着肚子等下去。
  一直等到掌灯的时分,茶客都回家去了,只剩了义先生一人,他仍然聚精会神地注视着过往的人……。
  突然,他看到一个人面色惨白、锒锒跄跄的朝这里奔来。来人正是贾先生,后面还跟着两个人。一进茶楼,贾先生就指着这个茶桌对那两人说:“就是那里,我当时就是坐在那里的!”,三人径直向义先生桌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拾金不昧是什么意思?
词目 拾金不昧 发音 shí jīn bù mèi 释义 金:原指钱财,现泛指各种贵重物品;昧:隐藏。拾到东西并不隐瞒下来据为己有。指良好的仆人道德和社会风尚。 出处 清·吴炽昌《客窗闲话·义丐》:“乃呼里长,为之谋宅于市廛,置货立业且表之以额曰‘拾金不昧’。”清·《歧路灯》第一百八回:“把家人名分扯倒,又表其拾金不昧。”示例 我们每个人都应从小养成~的好品德。原文:秀才何岳,号畏斋。曾夜行拾得银贰百余两,不敢与家人言之,恐劝令留金也。次早携至拾银处,见一人寻至,问其银数与封识皆合,遂以还之。其人欲分数金为谢,畏斋曰:“拾金而人不知,皆我物也,何利此数金乎?”其人感谢而去。又尝教书于宦官家,宦官有事入京,寄一箱于畏斋,中有数百金,曰:“俟他日来取。”去数年,绝无音信,闻其侄以他事南来,非取箱也。因托以寄去。夫畏斋一穷秀才也,拾金而还,暂犹可勉;寄金数年,略不动心,此其过人也远矣 译文:秀才何岳,自号畏斋,曾经在夜晚走路时捡到200余两白银,但是不敢和家人说起这件事,担心家人劝他留下这笔钱。第二天早晨,他携带着银子来到他捡到钱的地方,看到有一个人正在寻找,便上前问他,回答的数目与封存的标记都与他捡到的相符合。那人想从中取出一部分钱作为酬谢,何岳说:“捡到钱而没有人知道,就可以算都是我的东西了,(我连这写都不要),又怎么会贪图这些钱呢?”那人拜谢而走。他又曾经在做官的人家中教书,官吏有事要去京城,将一个箱子寄放在何岳那里,里面有金数百两,(官吏)说:“等到他日我回来再来取。”,去了许多年,没有一点音信,(后来)听说官吏的侄子为了他的事情南下,但并非取箱子。(何岳)得以托官吏的侄子把箱子带回官吏那儿。秀才何岳,只是一个穷书生而已,捡到钱归还,短时期内还可以勉励自己不起贪心;金钱寄放在他那数年却一点也不动心,凭着一点就可以看出他远过与常人。 意义:拾金不昧历来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文中叙述了穷秀才何岳两次还金的故事,表现了何岳的高尚品格,至今仍有教育意义。 物法草案新规挑战传统道德观念 “我在马路边捡到一分钱,把它交到警察叔叔手里面……”当我们许多人打小起就哼唱这首童谣时,就知道捡了东西要归还的道理。千百年来,把拾金不昧作为一项传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拾金不昧的昧字是什么意思
昧昧 #mèi【释义】①糊涂;头脑不清:暧昧|愚昧。②隐藏;隐瞒:昧心|拾金不昧。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关于对员工的拾金不昧进行奖励的难题。
1、既然你发现这种问题,为什么不处理,是因为没有证据还是别的什么原因;本来是一件好事情,但结果却让人失望,这也是执行层面出了问题;比如拾金不昧需要写详细的过程报告,提供证明人,还有担保人何证此事是真实有效的。这种做法的目的就是提高门槛,让员工感觉有一定难度,不是那么轻易可得,钻空子的人就会减少;2、当这种问题出现时,如果没有证据,你可以出一个类似的通知或开员工大会告知:近期发现有员工为了骗取拾金不昧的奖励,串通朋友弄虚作假,此次通知不点名是谁,如果在以后再发现这种情况,给予当事人全厂通报批评,扣回奖金,并给予同等的现金处罚。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关于拾金不昧的法律问题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207条规定,将他人的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出的,处二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二年以上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本条罪,告诉的才处理。 根据上述法律规定,拾得遗失物、遗忘物、漂流物或失散的饲养动物拒不归还失主或交给公安机关等有关部门处理的,如果数额较小的,可以按照民事侵之诉处理,如果数额较大以上的,可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463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