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有哪些

2022年08月06日成语故事55

“收之桑榆”的成语故事:

东汉初年,光武帝刘秀派大将冯异与邓禹去围剿赤眉农民起义军,邓禹与义军交战后不幸损兵折将,冯异命令部队加强防御,收拢溃散的散兵,同时派军装成赤眉军打入其内部,结果大获全胜。朝廷下文书表彰他们的战斗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失之桑榆,收之东榆啥意思?
来自:语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东汉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派大将冯异率军西征,敉平赤眉军。赤眉佯败,在回溪之地大破冯军。冯异败回营寨后,重召散兵,复使人混入赤眉,然后内外夹攻,在崤底之地大破赤眉。事后,汉光武帝刘秀下诏奖之,谓冯异初虽在回溪失利,但终能在渑池获胜。可谓在此先有所失,后在彼终有所得,当论功行赏,以表战功。释义:应该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东隅:指日出处,即早晨,喻初始;桑榆:指日落处,即夜晚。喻最终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后喻在某一面有所失败,但在另一面有所成就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与“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相似的名言还有哪些
塞翁失马,焉知非福近朱者赤 ,近墨者黑尺有所短,寸有所长。前车之覆,后车之鉴 失之毫厘,谬以千里。 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的来历和意思
这句话出自《后汉书·冯异传》,东隅是指东方日出的地方、早晨,桑榆是指日落之处、日暮。整句是指在一处遭到了什么失败或损失,在另一处会得到成功或补偿。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的出处以及典故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词目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发音 shī zhī dōng yú,shōu zhī sāng yú 出处语 见(南朝宋·范晔《后汉书·卷十七·冯异传第七》):“玺书劳异曰:‘ 赤眉破平,士吏劳苦,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方论功赏,以答大勋。’” 用例 (清·王浚卿《冷眼观·第二十回》):“谁知那个旗婆,犹自贼心未死,竟想‘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胆敢又到孝感县境一个大字号店里去,仍照这么一做,这回他却是恶贯满盈,自寻败露了。” 释义 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篱,收之桑榆
失之东隅(yú),收之桑榆——东隅:东方日出处,指早晨;桑、榆:指日落处,也指日暮。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句话出自哪里﹖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比喻在这个时候丧失机会或失败了,在另一个时候得到了补偿。东隅,日所出处;桑榆,落日所照处。语本《后汉书·冯异传》:“﹝ 光武帝 ﹞玺书劳 异 曰:‘ 赤眉 破平,士卒劳苦,始虽垂翅 回溪 ,终能奋翼 黾池 ,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南史·何敬容传》:“少戢言於众口,微自救於竹帛,所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范晔(后汉书·冯异传))是什么意思?
意思就是 得失只是一时的,你在这里失去了,在别的地方会有收获。不要灰心 对生活要有信心。希望帮到您。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是什么意思?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原指在某处先有所失,在另一处终有所得。比喻开始在这一方面失败了,最后在另一方面取得胜利。
其中隅:东边的角落,房屋,借指东方日出处,指早晨,喻初始。桑榆:指桑树和榆树,为与东对应,借指西边的树林,喻黄昏。
现考证,东隅为郑州,桑榆为开封。东隅亦指早晨,桑榆亦指黄昏。
出处:《后汉书·冯异传》。
扩展资料:
其典故是:公元25年秋天,汉光武帝刘秀建立东汉政。次年春天,樊崇领导的几十万赤眉军不得不向西转攻城邑,但遭到占据天水郡的隗嚣的阻击,只得又回到长安来。这时,长安已被刘秀部将邓禹占据。经过激战,赤眉军打败了邓禹,9月又重新占领长安。
刘秀一面派大将冯异率军西进,在华阴阻击赤眉军;一面在新安屯驻重兵,截断赤眉军东归的道路。冯异率领西路军,同赤眉军相持了60多天。多次被赤眉军打败的邓禹,这时率部到达湖县,同冯异的部队会合。
邓禹、冯异亲率主力救援,在回溪又被赤眉军打得大败。邓禹只带着24骑逃回宜阳;冯异抛弃了战马,只带着几个人爬上回溪阪,逃回营寨。公元27年正月,赤眉军在崤底被冯异打败,遭到重大损失。剩下的起义军折向东南,不料在宜阳又陷入刘秀重兵的包围。
赤眉军经过艰苦的战斗,始终不能突围。樊崇等人在粮尽力竭的情况下,投降了刘秀。战斗结束后,刘秀下了一道诏书,名叫《劳冯异诏》。其中有这样几句,“开始在回溪遭受挫折,最后在渑池一带获胜。可以说是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后来,人们引用“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这个成语,来比喻在这里失败了,在那边却得到了胜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收之桑榆的上一句是什么?
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收之桑榆”扩展:

成语简拼:SZSY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注音:ㄕㄡ ㄓ ㄙㄤ ㄩˊ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解释:《后汉书 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谓初虽有失,而终得补偿。后以“收之桑榆”谓事犹未晚,尚可补救。
成语读音:shōu zhī sāng yú
成语出处:《后汉书·冯异传》:“始虽垂翅回溪,终能奋翼黾池,可谓失之东隅,收之桑榆”。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用法:收之桑榆作宾语、定语;常与“失之东隅”连用。
造句:鲁迅《<华盖集>后记》:“这于我是很不好的,所以赶紧订正宁此,庶几‘收之桑榆’云。”
近义词:亡羊补牢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4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