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内()()”「暴内陵外」

2023年08月20日成语大全89

成语“暴内陵外”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ào nèi líng wài
成语简拼:BNLW
成语注音:ㄅㄠˋ ㄋㄟˋ ㄌ一ㄥˊ ㄨㄞ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周礼 夏官 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暴:残害;陵:同“凌”,侵犯,凌侮。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成语用法:暴内陵外作谓语、定语;指非常霸道。

成语“暴内陵外”的扩展资料

1. 什么内外的成语
没有“什么内外”这个成语。
包含内外的成语有:安内攘外、暴内陵外、彻内彻外、内查外调、内峻外和。
一、安内攘外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二、暴内陵外
拼音是bào nèi líng wài
意思是指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周礼·夏官·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三、彻内彻外
拼音是chè nèi chè wài
意思是指完完全全。
出自:郭沫若《屈原》。
四、内查外调
【拼音】nèi chá wài diào
【解释】
1.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2.指文化大革命以后为怀疑和仇视寻找证据而出现的一种调查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五、内峻外和
【拼音】nèi jùn wai hé  
【解释】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含有内外的成语有哪些
内外夹攻、内外交困、内外勾结、内外夹击、内查外调、内紧外松、内柔外刚、内忧外患、内峻外和、内修外攘、内重外轻、内应外合、内疏外亲、内仁外义、内忧外侮、内圣外王、安内攘外、直内方外、彻内彻外、暴内陵外……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什么内外的成语
没有“什么内外”这个成语。
包含内外的成语有:安内攘外、暴内陵外、彻内彻外、内查外调、内峻外和。
一、安内攘外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二、暴内陵外
拼音是bào nèi líng wài
意思是指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周礼·夏官·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三、彻内彻外
拼音是chè nèi chè wài
意思是指完完全全。
出自:郭沫若《屈原》。
四、内查外调
【拼音】nèi chá wài diào
【解释】
1.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2.指文化大革命以后为怀疑和仇视寻找证据而出现的一种调查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五、内峻外和
【拼音】nèi jùn wai hé  
【解释】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含有内外的成语有哪些
内外夹攻、内外交困、内外勾结、内外夹击、内查外调、内紧外松、内柔外刚、内忧外患、内峻外和、内修外攘、内重外轻、内应外合、内疏外亲、内仁外义、内忧外侮、内圣外王、安内攘外、直内方外、彻内彻外、暴内陵外……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什么内外”是什么成语?
没有“什么内外”这个成语。
包含内外的成语有:安内攘外、暴内陵外、彻内彻外、内查外调、内峻外和。
一、安内攘外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二、暴内陵外
拼音是bào nèi líng wài
意思是指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周礼·夏官·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三、彻内彻外
拼音是chè nèi chè wài
意思是指完完全全。
出自:郭沫若《屈原》。
四、内查外调
【拼音】nèi chá wài diào
【解释】
1.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2.指文化大革命以后为怀疑和仇视寻找证据而出现的一种调查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五、内峻外和
【拼音】nèi jùn wai hé  
【解释】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什么内外”是什么成语?
没有“什么内外”这个成语。
包含内外的成语有:安内攘外、暴内陵外、彻内彻外、内查外调、内峻外和。
一、安内攘外
【拼音】: ān nèi rǎng wài
【解释】: 攘:排除。原就药的疗效而言。后多指安定内部,排除外患。
【出处】: 汉·张仲景《伤寒论·太阳病上》:“甘草甘平,有安内攘外之能。”
二、暴内陵外
拼音是bào nèi líng wài
意思是指对内残害百姓,对外欺压弱小。
出处《周礼·夏官·司马上》:“贼贤害民,则伐之,暴内陵外,则坛之。”
三、彻内彻外
拼音是chè nèi chè wài
意思是指完完全全。
出自:郭沫若《屈原》。
四、内查外调
【拼音】nèi chá wài diào
【解释】
1.指在单位内外调查事情的真实情况。
2.指文化大革命以后为怀疑和仇视寻找证据而出现的一种调查方法。
【出处】《人民日报》1983.11.29:“经过一个星期的内查外调,掌握了大量证据,很快就挖出了这个由八人组成的贪污盗窃团伙。”
五、内峻外和
【拼音】nèi jùn wai hé  
【解释】内心严厉而外貌和蔼。
【出处】 清·昭梿《啸亭杂录·孙文定公》:“公内峻外和,相对者如登泰、华、坐春风,非不阳和熙熙,贮在颜间,而业已置人于青云上。”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516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