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声”的成语「大放悲声」
成语“大放悲声”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大放悲聲成语读音:dà fàng bēi shēng
成语简拼:DFBS
成语注音:ㄉㄚˋ ㄈㄤˋ ㄅㄟ ㄕ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放声痛哭
反义词:兴高采烈
成语出处:清·曹雪芹《红楼梦》第114回:“宝钗走到跟前,见凤姐已经停床,便大放悲声。”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放声痛哭。形容非常伤心。
成语用法:大放悲声作谓语、宾语;指痛哭。
成语造句:少奶奶掩面大哭道:“只是我的天唷!”说着大放悲声。(清 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九回)
英文翻译:burst into tears
成语“大放悲声”的扩展资料
1. 拟行路难中举杯驱愁却大放悲声的诗句(1) 酌酒以自宽 举杯断绝歌路难 (2) 水击三千里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3) 绿云扰扰 梳晓鬟也 (4)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5)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解析】 试题分析:该题侧重理解性默写,平时在背诵过程中也要理解诗句内容,同时也要把握一些重点字词的写法,不能出现错别字,如“酌”“抟”“鬟”“坼”“乾”等字,默写时要写准确。 考点:默写常见的名句名篇。能力层级为识记A。内容来自gyjslw.com
2. 诹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出处.
《哀江南》 作者孔尚任 原文取自《桃花扇》
原文如下:苏云)……我三年没到南京,忽然高兴,进城卖柴;路过孝陵,见那宝城享殿,成了刍牧之场。
(柳云)呵呀呀,那皇城如何?
(苏云)那皇城墙倒宫塌,满地蒿莱了。
(赞掩泪介,云)不料光景至此。
(苏云)俺又一直走到秦淮,立了半晌,竟没一个人影儿。
(柳云)那长桥旧院,是咱们熟游之地,你也该去瞧瞧。
(苏云)怎的没瞧--长桥已无片板,旧院剩了一堆瓦砾。
(柳捶胸介,云)咳,恸死俺也!
(苏云)那时疾忙回首,一路伤心,编长一套北曲--名为’哀江南’。待我唱来。(敲板唱戈阳腔介)俺樵夫呵!(唱)
[北新水令]山松野草带花挑,猛抬头秣陵重到。残军留废垒,瘦马卧空壕。村郭萧条,城对着夕阳道。
[驻马听]野火频烧,护墓长揪多半焦。山羊群跑,守陵阿监几时逃?鸽翎蝠粪满堂抛,枯枝账叶当阶罩,谁祭扫?牧儿打碎龙碑帽。
[沉醉东风]横白玉八根柱倒,堕红泥半堵墙高。碎琉璃瓦片多,烂翡翠窗棂少,舞丹墀燕雀常朝。直放宫门一路蒿,住几个乞儿饿莩。
[折桂令]问秦淮旧日窗寮,破纸迎风,坏槛当潮,目断魂消。当年粉黛,何处笙萧?罢灯船端阳不闹,收酒旗重九无聊。白鸟飘飘,绿水滔滔,嫩黄花有些蝶飞,新红叶无个人瞧。
[沽美酒]你记得跨青溪半里桥,旧红板没一条,秋水长天人过少。冷清清的落照,剩一树柳弯腰。
[太平令]行到那旧院门,何用轻敲;也不怕小犬寥寥,无非是枯井颓巢,不过些砖苔砌草。手种的花条柳梢,尽意儿采樵。这黑灰儿是谁家厨灶?
[离亭宴带歇折煞]俺曾见金陵玉殿莺啼晓,秦淮水榭花开早,谁知容易冰消!眼看他起朱楼,眼看他宴宾客,眼看他楼塌了!这青苔碧瓦堆,俺曾睡风流觉,将五十年兴亡看饱。那乌衣巷不姓王,莫愁湖鬼夜哭,凤凰台栖枭鸟。残梦最真,旧境丢难掉。不信这舆图换稿。诌一套哀江南,放悲声唱到老。
(赞掩泪介,云)妙是妙绝,惹出我多少眼泪。
作者简介: 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季重,号东塘,别号岸堂,自称云亭山人。山东曲阜人,孔子六十四代孙,清初诗人、戏曲作家
他的一生大概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一、仕前阶段:三十七岁前,在家过着养亲、读书的生活。他接触了一些南明遗民,了解到许多南明王朝兴亡的第一手史料和李香君的轶事。对写一部反映南明兴亡的历史剧萌发浓厚兴趣,开始了《桃花扇》的构思和试笔,但“仅画其轮廓,实未饰其藻采也”(《桃花扇本末》)。
二、出仕阶段:1684年康熙南巡北归,特至曲阜祭孔,三十七岁的孔尚任在御前讲经,颇得康熙的赏识,破格授为国子博士,赴京就任。三十九岁,奉命赴江南治水,历时四载。这个时期,他的足迹几乎踏遍南明故地,又与一大批有民族气节的明代遗民结为知交,接受他们的爱国思想,加深了对南明兴亡历史的认识。他积极收集素材,丰富创作《桃花扇》的构思。康熙二十九年(1690),奉调回京,历任国子监博士、户部主事、广东司外郎。经过毕生努力,三易其稿,康熙三十八年,五十二岁的孔尚任,终于写成了《桃花扇》。一时洛阳纸贵,不仅在北京频繁演出,“岁无虚日”,而且流传到偏远的地方,连“万山中,阻绝入境”的楚地容美(今湖北鹤峰县),也有演出(《桃花扇本末》)。次年三月,孔尚任被免职,“命薄忍遭文字憎,缄口金人受诽谤”(《容美土司田舜年遣使投诗赞予〈桃花扇〉传奇,依韵却寄》),从这些诗句看,他这次罢官很可能是因创作《桃花扇》得祸。
三、隐居阶段:罢官后,孔尚任在京赋闲两年多,接着回乡隐居。康熙五十七年(1718)这位享有盛誉的一代戏曲家,就在曲阜石门家中与世长辞了,年七十岁。他的作品.还有和顾采合著的《小忽雷》传奇及诗文集(湖海集》、《岸堂文集》、《长留集》等,均传世。
孔尚任年谱
顺治五年(1648),一岁
九月十七日,生于山东曲阜
顺治十五年(1658),十岁
读书于曲阜北石门山中。
少年时期,博采遗闻,准备写一部反映南明一代兴亡的戏曲。
康熙八年(1669),二十一岁
此前,应童子试,为诸生。
康熙十七年(1678),三十岁
前往济南应试,未中。
康熙二十年(1681),三十三岁
用田产捐国子监生。
康熙二十二年(1683),三十五岁
应孔毓圻之聘请,参加修编《孔氏家谱》及《阙里志》。
并训练礼生、乐舞生,监造礼乐祭器。
康熙二十三年(1684),三十六岁
康熙帝南巡,路过曲阜,祭孔子。
孔尚任受荐于御前讲经,受康熙帝赏识。
康熙二十四年(1685),三十七岁
破格任为国子监学士
康熙二十五年(1686),三十八岁
随工部侍郎孙在丰出差维扬,疏浚黄河海口。
于扬州登梅花岭,拜访史可法衣冠冢。
于南京登燕子矶,游秦淮河,拜明孝陵,于栖霞山白云庵访道士张瑶星。
康熙二十八年(1689),四十一岁
回京。
康熙三十二年(1693),四十五岁
奉旨回曲阜,送御书“万世师表”匾额,参加曲阜孔庙落成的祭祀典礼。
康熙三十三年(1694),四十六岁
升户部主事,职务为宝泉局监铸。
与顾天石合作,创作传奇《小忽雷》。
康熙三十八年(1699),五十一岁
《桃花扇》创作经十余年,终于脱稿。上演,反应响烈。
宫中内侍索要《桃》剧本。
康熙三十九年(1700),五十二岁
升户部广东司员外郎,不到一月即被罢官。
康熙四十年(1701),五十三岁
逗留北京。
康熙四十一年(1702),五十四岁
回曲阜石门山老家。
康熙四十五年(1706),五十八岁
到河北访友,观演《桃花扇》。
康熙四十八年(1709),六十一岁
因津门诗人佟蔗村资助,《桃花扇》刻印行。
康熙五十四年(1715),六十八岁
到淮南访问刘延玑,合编《长留集》。
康熙五十七年(1718),七十岁
卒于曲阜石门山家中。内容来自gyjslw.com
3. 激()悲()的成语
题目出错了,商务印书馆的成语词典上也没有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含有悲字的成语
一悲一喜、
猿悲鹤怨、
转悲为喜、
悲愁垂涕、
悲声载道、
风木之悲、
引吭悲歌、
悲歌慷慨、
泣麟悲凤、
悲天悯人、
悲歌击筑、
悲喜交集、
悲歌易水、
大慈大悲、
慈悲为本、
乐极悲来、
击筑悲歌、
离合悲欢、
云悲海思、
大发慈悲、
风树之悲、
悲欢离合、
乐尽悲来、
禾黍之悲、
悲从中来、
悲观厌世、
风木含悲、
悲不自胜、
霜露之悲、
狐兔之悲
大放悲声、
一悲一喜、
引吭悲歌、
悲歌击筑、
慷慨悲歌、
乐极悲来、
击筑悲歌、
离合悲欢、
乐尽悲来、
禾黍之悲、
狐兔之悲、
见哭兴悲、
兔死狐悲、
老大徒伤悲、
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