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荡()”「巍巍荡荡」
成语“巍巍荡荡”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巍巍蕩蕩成语读音:wēi wēi dàng dàng
成语简拼:WWDD
成语注音:ㄨㄟ ㄨㄟ ㄉㄤˋ ㄉㄤ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成语用法:巍巍荡荡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清·李汝珍《镜花缘》第38回:“唐、多二人上岸,远远望那城郭,就如峻岭一般,巍巍荡荡,景象非凡。”
成语“巍巍荡荡”的扩展资料
1. 荡什么荡什么四字成语?没有“荡什么荡什么”的四字成语,含“荡”字的成语也不多,如下所示:
闯荡江湖 指奔走四方,在外谋生。
荡检逾闲 形容行为放荡,不检点。
荡气回肠 荡:动摇;回:回转。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荡然无存 形容东西完全失去,一点没有留下。
荡析离居 荡析:离散。家人离散,没有定居。
涤瑕荡秽 涤:清除;瑕:玉上的斑点;荡:清除;秽:肮脏。指清除旧的恶习。
东风浩荡 东风:春风。指吹着强劲的春风。形容春风吹拂大地,大地即将万象更新,面貌焕然。
放荡不羁 羁:约束。放纵任性,不加检点,不受约束。
放纵驰荡 放纵:无拘束。驰:乱跑。荡:游荡。没有管束地乱跑乱逛。形容不求进步,到处游荡。
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回肠荡气 回:回转;荡:动摇。使肝肠回旋,使心气激荡。形容文章、乐曲十分婉转动人。
倾家荡产 倾:倒出;荡:扫除,弄光。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
心荡神迷 荡:摇动。形容心神不定,难以自持。
悠悠荡荡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
逾闲荡检 逾、荡:超越;闲、检:指规矩、法度。指行为不规矩,不守礼法。
魄荡魂飞 形容惊恐万状。
魄荡魂摇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
荡产倾家 指丧失全部家产。
荡海拔山 摇动大海,拔起高山。形容人的力气非常大。
荡魂摄魄 震撼心神。
涤秽荡瑕 指清除旧的恶习。同“涤瑕荡秽”。
涤瑕荡垢 指清除旧的恶习。同“涤瑕荡秽”。
跌荡风流 潇洒放逸而富有才华风情。同“跌宕风流”。
跌荡不羁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跌荡不拘 指心志放逸无拘无束。同“跌宕不羁”。
东扬西荡 指飘泊无定。
东游西荡 无所事事,到处闲诳。
动荡不安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动荡不定 荡:摇动。动荡摇摆,不安定。形容局势不稳定,不平静。
东荡西驰 犹言东征西讨。
东荡西除 指四处征伐。
东飘西荡 指不固定,没有着落。也指无定向地漂浮。
放荡形骸 行为放纵,不拘礼节。
焚巢荡穴 比喻彻底摧毁。
虎荡羊群 老虎冲进羊群中。比喻以强凌弱,为所欲为。同“虎入羊群”。
恍恍荡荡 摇晃不定。
魂飞魄荡 形容受外界刺激、诱惑而精神不能集中。亦形容惊恐万状。
魂飘神荡 形容惊恐万分,极端害怕。同“魂飞魄散”。
磊落轶荡 轶荡:旷达。心胸坦白,行为无所拘忌。
迷迷荡荡 晃悠貌,摇荡的样子。
破产荡业 指耗尽家产。同“破家荡产”。
破家荡产 指耗尽家产。
破家荡业 指耗尽家产。同“破家荡产”。
弃家荡产 犹倾家荡产。全部家产都被弄光了。
神魂荡飏 形容精神飘忽。
神魂飘荡 形容精神飘忽。
神魂摇荡 形容心神恍惚,难以把握。亦作“神摇魂荡”、“神魂荡扬”、“神魂飘荡”。
失魂荡魄 形容心意烦乱,精神恍惚。
巍巍荡荡 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销魂荡魄 形容因羡慕或爱好某种事物而着迷。同“销魂夺魄”。
心荡神摇 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
心荡神怡 指神魂颠倒,不能自持。亦指情思被外物吸引而飘飘然。同“心荡神摇”。
游荡不羁 游乐放荡,不受拘束。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退位诏书的皇帝退位诏
中国历史上除十六国之外,通过皇帝退位改朝换代,并由官方正史可查的退位诏书,谨见十份。以下分条介绍。 刘宋升明三年(公元479年),顺帝刘准封萧道成为齐王,同年颁布禅位诏书,退位于萧道成,其退位诏曰:“惟德动天,玉衡所以载序;穷神知化,亿兆所以归心。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宇宙,阐扬鸿烈,大庇生民。晦往明来,积代同轨,前王踵武,世必由之。宋德湮微,昏毁相。景和骋悖于前,元徽肆虐于后,三光再霾,七庙将坠。璇极委驭,含识知泯,我文、武之祚,眇焉如缀。静惟此紊,夕惕疚心。
相国齐王,天诞睿圣,河岳炳灵,拯倾提危,澄氛静乱,匡济艰难,功均造物。宏谋霜照,秘算云回,旌旆所临,一麾必捷;英风所拂,无思不偃,表里清夷,遐迩宁谧。既而光启宪章,弘宣礼教,奸宄之类,睹隆威而隔情,慕善之俦,仰徽犹而增厉。道迈于重华,勋超乎文命,荡荡乎无得而称焉。是以辫发左衽之酋,款关请吏;木衣卉服之长,航海来庭。岂惟肃慎献楛,越裳荐翚而已哉!故四奥载宅,六府克和;川陆效珍,祯祥鳞集;卿烟玉露,旦夕扬藻;嘉穟芝英,晷刻呈茂。革运斯炳,代终弥亮,负扆握枢,允归明哲,固以狱讼去宋,讴歌适齐。昔金政既沦,水德缔构,天之历数,皎焉攸征。朕虽寡昧,暗于大道,稽览隆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遗则,人神至愿乎?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齐,一依唐虞、魏晋故事。”这一篇诏书载于《南齐书》,实事求是地认可了自刘裕之后,后面的几个刘宋皇帝的淫虐昏庸,用了“宋德湮微,昏毁相”一词作了描述。又用“拯倾提危,澄氛静乱,匡济艰难,功均造物。”一句大大赞誉了萧道成对朝廷的贡献,不仅如此还充分利用自然环境的奇异,以祥瑞之势推崇夺位之臣。譬如“四奥载宅,六府克和;川陆效珍,祯祥鳞集;卿烟玉露,旦夕扬藻;”用此类语句来褒赞篡位者,恐怕也是退位的皇帝为求免予一死,可是几句奉承之言就换回自己性命吗?刘准退位后,萧道成代宋建齐,随后灭刘准及刘姓皇族,长幼皆杀。 南齐中兴二年(公元502年),南齐臣萧衍被封梁王,同年南齐齐和帝萧宝融与萧衍从江陵同回建康期间,至安徽当涂后,萧衍即逼迫萧宝融颁布禅位诏书,此诏书虽然说是退位诏书,但萧宝融却写得苍劲浑厚,增横千秋,极具史诗风范和帝王气魄。其中所言的“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和“扶倾颓构之下,拯溺逝川之中。勋茂于百王,道昭乎万代。”等句与其他禅位诏书中相比,颇见独到,其原文如下:
夫五德更始,三正迭兴,驭物资贤,登庸启圣,故帝迹所以代昌,王度所以改耀,革晦以明,由来尚矣。齐德沦微,危亡荐。隆昌凶虐,实违天地;永元昏暴,取紊人神。三光再沉,七庙如缀。鼎业几移,含识知泯。我高、明之祚,眇焉将坠。永惟屯难,冰谷载怀。相国梁王,天诞睿哲,神纵灵武,德格玄祇,功均造物。止宗社之横流,反生民之涂炭。扶倾颓构之下,拯溺逝川之中。九区重缉,四维更纽。绝礼还纪,崩乐复张。文馆盈绅,戎亭息警。浃海宇以驰风,罄轮裳而禀朔。八表呈祥,五灵效祉。岂止鳞羽祯奇,云星瑞色而已哉!勋茂于百王,道昭乎万代,固以明配上天,光华日月者也。河狱表**之符,图谶纪代终之运。乐推之心,幽显共积;歌颂之诚,华裔同着。昔水政既微,木德升绪,天之历数,实有所归,握镜璇枢,允集明哲。朕虽庸蔽,暗于大道,永鉴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高义,人祇之至愿乎!今便敬禅于梁,即安姑孰,依唐虞、晋宋故事。(《梁书》)
南齐齐和帝萧宝融退位后,萧衍即称帝,代齐建梁,改元天监,是为南梁武帝。不久,杀死萧宝融。 自侯景之乱以后,南梁政与日衰微,大旁落。南梁太平二年(公元557年),梁敬帝萧方智为大将军陈霸先的逼迫颁布禅位诏书,在此禅位诏书中,南梁皇帝萧方智用“梁德湮微,祸乱荐发,太清云始,见困长蛇”来自贬梁朝。又大赞陈霸先的赫赫功劳,与舜、禹等先圣大加对照,同时在禅让理由上加注了“唐、虞、宋、齐”的旧事,作为效仿材料,其原文如下:
五运更始,三正迭代,司牧黎庶,是圣贤,用能经纬乾坤,弥纶区宇,大庇黔首,阐扬鸿烈。革晦以明,积代同轨,百王踵武,咸由此则。梁德湮微,祸乱荐发,太清云始,见困长蛇,承圣之季,又罹封豕。爰至天成,重窃神器,三光亟沈,七庙乏祀,含生已泯,鼎命斯坠,我武、元之祚,有如缀旒,静惟屯剥,夕惕载怀。相国陈王,有命自天,降神惟狱,天地合德,晷曜齐明,拯社稷之横流,提亿兆之涂炭,东诛逆叛,北歼獯丑,威加四海,仁渐万国,复张崩乐,重兴绝礼,儒馆聿修,戎亭虚候,大功在舜,盛绩惟禹,巍巍荡荡,无得而称。来献白环,岂直皇虞之世,入贡素雉,非止隆周之日。固以效珍川陆,表瑞烟云,甘露醴泉,旦夕凝涌,嘉禾朱草,孳植郊甸。道昭于悠代,勋格于皇穹,明明上天,光华日月,革故着于玄象,代德彰于图谶,狱讼有归,讴歌爰适,天之历数,实有攸在。朕虽庸貌,暗于古昔,永稽崇替,为日已久,敢忘列代之遗典,人祇之至愿乎。今便逊位别宫,敬禅于陈,一依唐、虞、宋、齐故事。(《陈书》)
梁敬帝萧方智退位后,陈霸先即代梁建陈,改元永定,是为陈武帝。 东魏武定八年(公元550年),东魏臣高洋逼迫东魏孝静帝帝元善见退位,东魏孝静帝颁布禅位诏书,在众多退位诏中别有风格。天子把心中的怨恨,用曲笔的方式安插在诏书之中。其中“盗名字者遍于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这一句表面上是讽刺当时并立的西魏朝廷,言其欺名盗世,而暗地揭露了高欢父子把持朝纲的政治企图,擅制君命,独霸朝纲皆露其中。“坦至心于万物,被大道于八方”让后人可以暗暗体会到皇帝又一次向别人揭露了自己的内心,作为篡位之人高洋才是真正的被大道于八方,其原文如下:
三才剖判,百王代兴,治天静地,和神敬鬼,庇民造物,咸自灵符,非一人之大宝,实有道之神器。昔我宗祖应运,奄一区宇,历圣重光,暨于九叶。德之不嗣,仍离屯圮,盗名字者遍于九服,擅制命者非止三公,主杀朝危,人神靡系,天下之大,将非魏有。赖齐献武王奋扬灵武,克剪多难,重悬日月,更缀参辰,庙以扫除,国由再造,鸿勋巨业,无德而称。逮文襄承构,世业逾广,迩安远服,海内晏如,国命已康,生生得性。迄相国齐王,纬文经武,统兹大业,尽睿穷几,研深测化,思随冥运,智与神行,恩比春天,威同夏日,坦至心于万物,被大道于八方,故百僚师师,朝无秕政,网疏泽洽,率土归心。外尽江淮,风靡屈膝,辟地怀人,百城奔走,关陇慕义而请好,瀚漠仰德而致诚。伊所谓命世应期,实抚千载。祯符杂遝,异物同途,讴颂填委,殊方一致,代终之迹斯表,人灵之契已合,天道不远,我不独知。朕入纂鸿休,将承世祀,籍援立之厚,延宗社之算,静言大运,欣于避贤,远惟唐、虞禅代之典,近想魏、晋揖让之风,其可昧兴替之礼,稽神祇之望?今便逊于别宫,归帝位于齐国,推圣与能,眇符前轨。主者宣布天下,以时施行。(《北齐书》)
东魏孝静帝元善见退位后,高洋即代魏建齐,改元天保,是为北齐文宣帝。次年十二月,杀元善见。 西魏恭帝三年(公元542年),西魏臣宇文觉命大将宇文护逼迫西魏恭帝元廓退位,西魏恭帝颁布禅位诏书,该诏书文辞简洁一般,其原文如下:
予闻皇天之命不于常,惟归于德。故尧授舜,舜授禹,时其宜也。天厌我魏邦,垂变以告,惟尔罔弗知。予虽不明,敢弗龚天命、格有德哉!今踵唐虞旧典,禅位于周,庸布告遐迩焉。(《北周书》)
西魏恭帝退位后,宇文觉即代魏建周,是为北周孝闵帝。 北周大定元年(公元581年),北周静帝宇文阐颁布禅位诏书让位于隋主杨坚,其原文如下:
元气肇辟,树之以君,有命不恒,所辅惟德。天心人事,选贤与能,尽四海而乐推,非一人而独有。周德将尽,妖孽递生,骨肉多虞,藩维构衅,影响同恶,过半区宇,或小或大,图帝图王,则我祖宗之业,不绝如线。相国隋王,睿圣自天,英华独秀,刑法与礼仪同运,文德共武功俱远。爱万物其如己,任兆庶以为忧。手运玑衡,躬命将士,芟夷奸宄,刷荡氛昆,化通冠带,威震幽遐。虞舜之大功二十,未足相比,姬发之合位三五,岂可足论。况木行已谢,火运既兴,河洛出**之符,星辰表代终之象。烟云改色,笙簧变音,狱讼咸归,讴歌尽至。且天地合德,日月贞明,故以称大为王,照临下土。朕虽寡昧,未达变通,幽显之情,皎然易识。今便祗顺天命,出逊别宫,禅位于隋,一依唐虞、汉魏故事。(《隋书·文帝本纪》)
北周静帝宇文阐禅位后,杨坚即代周建隋,改元开皇,是为隋文帝,封宇文阐微介公。 清宣统三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华民国元年二月二日(公元1912年2月12日),清宣统帝爱新觉罗·溥仪以清廷的名义,颁布了清帝退位诏书。第一道谕旨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因民军起事,各省响应,九夏沸腾,生灵涂炭,特命袁世凯遣员与民军代表,讨论大局,议开国会,公决政体。两月以来,尚无确当办法。南北暌隔,彼此相持,商辍于途,士露于野,徒以国体一日下决,故民生一日不安。今全国人民心理,多倾向共和,南中各省,既倡议于前,北方各将,亦主张于后,人心所向,天命可知。予亦何忍以一姓之尊荣,拂兆民之好恶。是用外观大势,内审舆情,特率皇帝将统治公诸全国,定为共和立宪国体,近慰海内厌乱望治之心,远协古圣天下为公之义。袁世凯前经资政院选举为总理大臣,当兹新旧代谢之际,宜有南北统一之方,即由袁世凯组织临时共和政府,与民军协商统一办法。总期人民安堵,海内乂安,仍合汉满蒙回藏五族完全领土,为一大中华民国,予与皇帝得以退处宽闲,优游岁月,长受国民之优礼,亲见郅治之告成,岂不懿欤?钦此。
第二道谕旨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前以大局阽危,兆民困苦,特饬内阁与民军,商酌优待皇室各条件,以期和平解决。兹据复奏,民军所开优待条件,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先皇陵制,如旧妥修各节,均已一律担承。皇帝但卸政,不废尊号,并议定优待皇室八条,待遇满蒙回藏七条,览奏尚周到。特行宣示皇族,暨满蒙回藏人等,此后务当化除畛域,共保治安,重睹世界之升平,胥享共和之幸福,予实有厚望焉!
钦此。
(甲)关于大清皇帝辞位之后,优待之条件:
今因大清皇帝,宣布赞成共和政体,中华民国于大清皇帝辞退之后,优待条件如下:
第一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尊号仍存不废。中华民国以待各外国君主之礼相待。
第二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岁用四百万两,俟改铸新币后,改为四百万圆,此款由中华民国拨用。
第三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暂居宫禁,日后移居颐和园,侍卫人等,照常留用。
第四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宗庙陵寝,永远奉祀,由中华民国酌设卫兵,妥慎保护。
第五款 德宗陵寝未完工程,如制妥修,其奉安典礼,仍如旧制。所有实用经费,并由中华民国支出。
第六款 以前宫内所用各项执事人员,可照常留用,惟以后不得再招阉人。
第七款 大清皇帝辞位之后,其原有之私产,由中华民国特别保护。
第八款 原有之禁卫军,归中华民国陆军部编制,额数俸饷,仍如其旧。
(乙)关于清皇族待遇之条件:
(一)清王公世爵,概如其旧。(二)清皇族对于中华民国国家之私及公,与国民同等。(三)清皇族私产,一体保护。(四)清皇族免当兵之义务。
(丙)关于满蒙回藏各族待遇之条件:
(一)与汉人平等。(二)保护其原有之私产。(三)王公世爵,概仍其旧。(四)王公中有生计过艰者,设法代筹生计。(五)先筹八旗生计,于未筹定之前,八旗兵弁俸饷,仍旧支放。(六)从前营业居住等限制,一律蠲除,各州县听其自由入籍。(七)满蒙回藏原有之宗教,听其自由信仰。
第三道谕旨如下:
朕钦奉隆裕皇太后懿旨:古之君天下者,重在保全民命,不忍以养人者害人。新定国体,无非欲先弭大乱,期保乂安。若拂逆多数之民心,重启无穷之战祸,则大局决裂,残杀相寻,势必演至种族之惨痛,将至九庙震惊,兆民荼毒,后祸何忍复言?两害相形,惟取其轻者,正朝廷审时观变,痌瘝吾民之苦衷。尔京外臣民,务当善体此意,为全局熟利害,勿得挟虚憍之意气,逞偏激之空言,致国与民两受其祸。着民政部步军统领姜桂题、冯国璋等,严密防范,剀切开导,俾皆晓然于朝廷应天顺人,大公无私之意!至国家设官分职,以为民极,内列阁府部院,外建督府司道,所以康保群黎,非为一人一家而设。尔京外大小各官,均宜慨念时艰,慎供职守,应即责成各长官,敦切劝诫,毋旷职守,用副夙昔爱抚庶民之至意!钦此。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满洲国国歌好听吗它的歌词意思好吗
【一】伪满洲国歌有两首,其中一首为1933年至1942使用,原曲网络未见,但有相关曲谱。曲调看起来很难听……(见附图一)
歌词大意:
[中]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
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义尚礼让,
使我身修,家已齐国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则与世界同化,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日]天地の中に新満洲あり 新満洲は即ち新天地である 天を戴き地に立ちて、苦しみも忧いも无い ここに我が国家を立つ ただ亲爱の心があるのみで、怨みは少しも无い 人民は三千万あり 人民は三千万あり もし十倍に増えても、自由を得るだろう 仁义を重んじ、礼仪を贵びて 我が身を修养しよう 家庭はすでに整い、国家もすでに治まった 他に何を求めることがあろうか 近くにあっては、世界と同化し 远くにあっては、天地と同流しよう
【二】第二首为纪念建国十年创作,自1942年至1945年建立,听着像哀曲,葬礼上用的……音乐见附件,曲谱见图二
歌词大意:
[中]神光开宇宙,表裏山河壮皇猷,帝德之隆 巍巍荡荡莫与俦,永受天祐兮 万寿无疆薄海讴,
仰赞天业兮,辉煌日月侔。
[日]おほみひかり あめつちにみち 帝德は たかくたふとし とよさかの 万寿ことほぎ
あまつみわざ あふぎまつらむ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什么荡荡,成语
《浩浩荡荡
》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恍恍荡荡
摇晃不定。
迷迷荡荡
晃悠貌,摇荡的样子。
巍巍荡荡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悠悠荡荡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什么荡荡AABB的成语
浩浩荡荡 原形容水势广大的样子。后形容事物的广阔壮大,或前进的人流声势浩大。 恍恍荡荡 摇晃不定。 迷迷荡荡 晃悠貌,摇荡的样子。 巍巍荡荡 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后以“巍巍荡荡”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悠悠荡荡 形容摇摇晃晃,飘浮不定。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请问孙子荆是谁?
晋孙子荆集
晋太原孙楚着 明太仓张溥阅
--------------------------------------------------------------------------------
晋孙子荆集题词
子荆零雨正长朔,风称于诗家,今亦未见其绝伦也。《除妇服诗》王武子叹为情文相生,然以方嵇君道:伉俪诗兄弟间耳,江东未顺。司马文王发使遣书:子荆与荀公,曾各奋笔札。孙最杰出,而荀独见用,谓胜十万师,文章有神,不在遇合朝庙之上,赏音尤难,必欲如元瑜、孔璋见知孟德,岂易言哉!石骠骑府主也,郭奕其同里也,睥睨忿争,遂致沉废。子荆平日素有傲名,乡曲缺誉,此亦其见短之一事乎。然同开相知有一武子,生死愿足灵床,驴声何必,非叔夜之琴也,笑赋调谑自得。反金人铭,蚩薄箝口,似狂非狂,言各有寄。若夫长虞劲直,笺颂夜光,威辇被发,遗书劝仕知人,实长未闻玩物。太原名士磊落,英多其为品状,宁让汝颍哉!
娄东张溥题
晋孙冯翊集目录
赋 一六三七
笑赋
登楼赋
同前
韩王台赋有序
又
井赋
雪赋
笳赋有序
相风赋
菊花赋
莲花赋
杕杜赋有序
茱萸赋
鹰赋有序
雁赋
雉赋
蝉赋
论 一六四二
屈建论
颂 一六四二
尼父颂
梁令孙侯颂
赞 一六四三
庄周赞
荣启期赞
原壤赞
颜回赞
管仲赞
季子赞
白起赞
乐毅赞
韩信赞
铭 一六四四
反金人铭
石人铭
碑 一六四五
故太傅羊祜碑
雁门太守牵府君碑
疏 一六四六
龙见上疏
九品疏
取士疏
笺 一六四七
荐传长虞笺
谢赐鄣日笺
书 一六四八
为石苞与孙皓书
与董京书
哀文 一六五○
和氏外孙道生哀文
和氏外孙小同哀文
诗 一六五一
答弘农故吏氏
除妇服诗
征西官送于陟阳侯作诗
太仆座上诗
祖道诗 之冯翊祖道诗
附录 一六五二
本传
晋冯翊荆集目录终
赋
笑赋
有度俗之公子,总万物之细故,心髣佛乎巢由。以得意为至乐,不拘恋乎凡流。会亲戚于高宅,结宗盟于绸缪。所以交颈偃仰,摧胸指掌。亢洪声于通谷,顺长风以流响。气参潭以相,若将颓而复往。或颦蹙俛首,状似悲愁,怫郁唯转,呻吟郁伊。或携手悲啸,嘘天长□叫。迟重则如陆沈,轻疾则如水漂。徐疾任其口颊,圆合得乎机要。或中路背叛,更相毁残。倾倚叵我,雕声迄乎日晏。信天下之笑林,调谑之巨观也。
登楼赋
有都城之百雉,加层楼之五寻。从明王以登极,聊暇日以娱心。泾渭汩以阻迈,卉木郁而成林。晞朝阳之素晖,羡绿竹之茂阴。望秦坟于骊山,睹八陵于北岑。营巷基峙,列宅万区。黎氏布野,商旅充衢。杞柳绸缪,芙蓉吐芳。俯依青川,仰翳朱杨。体象蒙汜,幽若扶桑。白日为之昼昏,鸟禽为之颉颃。
同前
有都城之百雉,加层楼之五寻。从明王以登游,聊暇日以娱心。鸣鸠拂羽于桑榆,游凫濯翅于素波。牧竖吟啸于行陌,舟人鼓枻而扬歌。百僚云集,促坐华台。嘉肴满俎,旨酒盈杯。谈三坟而咏五典,释圣哲之所裁。具载艺文,首同四句而未互异,姑雨存焉
韩王台赋有序
酸枣寺门外夹道左右有两故台,访诸故老,云韩王听讼观也。
望韩王之故台,寻往代之所营。双阙碣以峻峙,贯云气而上征。历千载而特立,显妙观于太清。薄邯郸之丛台,陋楚国之章华。邈岧峣以亢极,岂岑楼之能加!至乃宫观弘敞,增台隐天,伐文梓于万仞,发玉石于三泉,优倡角乌乌之声,娥眉戏白云之舞,纷淫衍以低仰,翳修袖而容与。
又
薨丘陵之逦迤,亚五岳之嵯峨。
井赋
倚崇丘以凿井兮,临斥泽之淫洿。若行潦之滓浊兮,靡清流以自娱。乃喟尔而有感兮,率邻左之数夫。脉厥土以兴泉兮,登甘醴于玄虚。体象圆川,下贯五仞,幽泉胜涌,津泽旁润。抱瓮而汲,不设机引。绝披淫饰,安此朴慎。俗尚其华,我笃其信。既处湟而不缁,又磨之而不磷。虽矢志而无妄,实游心于大顺。渴人来翔,行旅是赖。辍耕息肩,不期而会。沈黄李,浮朱奈,杂狸首之斑如,飞清尘以洮汰。枕玄石以盥漱,喜遨怡以缓带。
雪赋
尧九载以山栖兮,汤请祷于桑林。罔二圣以济世兮,孰繁衍以迄今。嗟亢阳之逾时兮,情反侧以寝兴。丰隆洒雪,交错翻纷。膏泽偃液,普润中田。肃肃三麦,实获丰年。
笳赋有序
顷还北馆,遇华发人于润水之滨,向春风而吹长茄,音声寥亮,有感余情,爰作斯赋。衔长葭以泛吹,噭啾啾之哀声。奏胡马之悲思,咏北狄之遐征。顺谷风以抚节,飘逸响乎天庭。尔乃调唇吻,整容止,杨清□,隐皓齿。徐疾从宜,音引代起。叩角动商,鸣羽发征。若夫广陵散吟,三节白纻。太山长曲,哀及梁父。似鸿雁之将离,乃群翔于河渚。
相风赋
伊圣皇之高烈,美治道之穆清。兼乾坤之普覆,齐三光之朗明。犹恭己以劳谦,迄日昃而不宁。虑听政之有阙,诫祸福于无形。建殊才于辰极,树相风于紫庭。尔乃神兽盘其根,灵乌据其颠。羽族翩飘罗其侧,翔风萧聊出其间。
菊花赋
彼芳菊之为草兮,禀目然之醇精。当青春而潜翳兮,迄素秋而敷荣。于是和乐公子。雍容无为。翱翱华林,骏足交驰。薄言采之,手折纤枝。飞金英以浮旨酒,拂翠叶以振羽仪。兹物之珍丽兮,超庶类而神奇。
莲花赋
有自然之丽草,育灵沼之清濑。结根系于重壤,森蔓延以腾迈。尔乃红花电发晖光烨烨。仰曜朝霞,俯照绿水。潜缃房之奥密兮,舍珍藕之甘腴。□聚星列,纤离相扶,微若玄黎披幽夜,若邓林飞□雏。
杕杜赋
家弟以虞氏《梨赋》见示,余谓岂以梨有用之为贵,杜无用之为贱?故无用获全,所以为贵;有用获残,所以为贱。故赋云尔。
惟有杕之为杜,齐万物而并生。其质菲薄,既不施于器用。华叶□悴,靡休阴之茂荣。昔在邵伯,听讼述职。甘棠作颂,垂之罔极。
茱萸赋
有茱萸之嘉木,植茅茨之前庭。历汉女而始育,关百载而长生。森蔓延以盛兴,布绿叶于紫茎。鹑火西徂,白藏授节。零露既凝,鹰隼飘厉。攀紫房于纤柯,缀朱实之酷烈。应神农之本草,疗生民之疹疾。
鹰赋有序
郭延考与余厚,其从者□二鹰以侍侧。郭,边人也,好。弋猎顾盼,心欲自娱乐,请余为赋曰:
有金刚之俊鸟,生井陉之岩阻。超万仞之崇岭,荫青松以静处。体劲悍之自然,振肃肃之轻羽。擒狡兔于平原,截鸿雁于河渚,且其为相也,疏尾阔臆,高鬐秃颅,深目蛾眉,状似愁胡。曲嘴短颈,足若双枯。麾则应机,招则易呼。背碣石以西游,经马岭而南徂。于时商秋既迈,岁在玄冥。风霜激厉,羽毛振惊。尔乃策良骥,服羔裘。韝青骹,戏田畴。萦深谷,绕山丘。定心意,审精眸。兽驰厥足,鸟矫其翼。下赶幽溪,上翔辰极。随指绶以腾踊,因升降以毕力。纷连薄以撄窜,遂陷首以摧臆。
雁赋
有逸豫之隽禽,禀和气之清冲。候天时以动静,随寒暑而污隆。飒同集于旷野,纷群翔于云中。翳朝阳之景曜,角声势于晨风。族类阜繁,数则千亿。迎素秋而南游,背青春而北息。溯长川以鸣号,凌洪波以鼓翼。任自然而相佯,穷天壤于八极。
雉赋
体冲和之淑质,饰羽仪于茂林。斑五色之文章,杨皦皦之清音。设密网于岩阿,飞轻缴之云浮。上无逃而弗获,下无隐而不搜。遂戢翼以就养,随笼栖而言归,桓逍遥于阶庭,荫朝阳之盛晖。
蝉赋
惟大化之广御,何品数之多名!当仲夏之始出,据长条而悲鸣。翼如罗缠,形如枯槁。终日不衔一粒,激哀响之烦扰。
论
屈建论
加边之品菱芰存焉。楚多陂塘,菱所生久,自嗜之,而抑按宰祝。既毁就养无方之礼,又失奉死如生之义。夺平素,欲建何忍马。
颂
尼父颂
皇矣尼父,圣哲之杰,德比天地,明齐日月。周室陵迟,大道芜秽,礼乐崩阻,奸雄罔世。乃养门徒,广廷俊父,垂训列国,颂声鲁、卫。威震夹谷,义厌陈、蔡,德之休明,幽而弥泰。超美三代,风驰云迈。
梁令孙侯颂
于穆君侯,英才宣朗。神鉴将来,思通既往。受佐陕西,临我邦壤。声之所振,下应如响。明断决疑,易于指掌。野有寇盗,维侯屏之。我有田畴,惟侯辟之,古人慎狱,惟侯平之。凡此三惠,如何勿思!
赞
庄周赞
庄周旷荡,高才英俊。本道根贞,归于大顺。妻亡不哭,亦何所欢?慢吊鼓缶,放此诞言。始矫其情,近失自然。
荣启期赞
荣公温雅,既怡既怿。浊以徐清,寂然澹泊。援琴自娱,咏此三乐。眉寿无疆,惟德之宅。
原壤赞
壤之辀张,绝灭礼教。实交仲尼,同机合奥。圣以之藏,俗以之笑。独协区外,孰知其妙!
颜回赞
束身厉行,宗事圣道,钻仰孜孜,视予犹考。
管仲赞
管生弯弓,与桓是雠。骏奔从□,块为累囚。沐浴西郊,鸾飞詹丘。
季子赞
季子聪哲,思心精微。玄览幽寤,触类应机。
白起赞
烈烈桓桓,时唯武安。神机电断,气济师然。南折劲楚,走魏禽韩。北摧马服,凌川成舟。应侯无良,苏子入关。噭噭谗口,火燎于原。遂焚杜邮,与萧俱燔。惟其殁矣,古今所叹。
乐毅赞
乐生诞节,实立弘度。丹旄电麾,秦韩景附。威震济西,齐闵失据。惠之不敏,翻然高翥。栖迟一丘,以保皓素。
韩信赞
淮阴屈节,盘于幽贱。秦失其鹿,英雄交战。践楚知亡,抚戈从汉。遂寤明主,超然虎奋。威震赵魏,擒项平难。割据山川,称孤南面。惜哉遘疑,一朝书叛。
铭
反金人铭
晋太庙有石人焉,大张其口,而书其胸曰:’我古之多言人也,无少言,无少事,,少言少事,则后生何述焉?夫唯立言,名乃长久。胡为块然,生钳其口?凡夫贪财,烈士殉名,盗跖为浊,夷、柳为清,鲍肆为臭,兰圃为馨。莫贵澄清,莫贱滓秽,二者言异,归于一会。尧悬谏鼓,舜立谤木,听采风谣,惟日不足,道润群生,化隆比屋。末叶陵迟,礼教弥哀,承旨则顺,忤意则违。时好细腰,宫中皆饥,时悦广额,下作细眉。逆龙之鳞,必陷斯机,括囊无咎,乃免诛夷。颠覆厥德,可为伤悲!则可用戒,无妄之时,假说周庙,于言为蚩。是以君子,追而王之。’
石人铭
大象无形,元气为母,杳兮冥兮,陶冶众有。
碑
故太傅羊佑碑
禀二仪之纯灵,膺造化之冲气,文为辞宗,行作世表,迁黄门侍郎,受秘书监,公筭灭吴之略,以为孟献营虎牢而郑人惧,晏弱城东阳而莱子服,乃据进险处,开建五城,收膏腴之地,夺敌人之资。于是江浦驰义,褓负而至。虽研精军政,用思灭敌,然兼立学校,阐扬典训。是以缙绅之士,鳞集仰化,云翔衡门,虽泮宫之咏鲁侯,菁莪之美育才,无以过也。铭曰:金德发曜,惟公作辅,肇造嘉谟,建我民主。不惭遣公,俾屏圣皇,哲人其徂,孰不增伤!
雁门太守牵府君碑
君体德允直,才量高洁,明鉴于世变,弘毅足以致远。聿振鸿翼于衮尘之表卓,尔先觉于拟议之前。君与刘备少长河朔,英雄同契,为刎颈之交。俄而委质于太祖,备遂鼎足于蜀汉,所交非常,为时所忌,每自酌损,在乎季孟之间。迁雁门太守,教民耕战,听断以情,信实必罚,下服其命,是以夷狄窘迫,罔知所安,譬秋枯之损晨风,激雹之不及掩耳也。伐叛柔服,威震沙漠,遣种远□,万里无烟。烈烈君侯,文武允崇,少兼七德,翰飞抚戎。名扬河朔,魏镇汉中,临危运奇,在难匪从。回旄东麾,抚司徐青,截彼降贼,海岱以平。剖符千里,为国干城。
疏
龙见上疏
顷闻武库井中有二龙,群臣或有谓之,祯祥而称贺者,或有谓之非祥无所贺者,可谓楚既失之,而齐亦未为得也。夫龙,或俯鳞潜于重泉,或仰攀云汉,游乎苍昊。而今蟠于坎井,同于蛙虾者,岂独管库之士或有隐伏,厮役之贤没于行伍?故龙见光景,有所感悟。愿陛下赦小过,举贤才,垂梦于傅岩,望想于渭滨。修学官,起淹滞,申命公卿,举独行君子可淳风厉俗者,又举亮拔秀异之才可以拨烦理难矫世抗言者,无系世族,必先逸贱。夫战胜攻取之势,并兼混一之威,五伯之事,韩、白之功耳,至于制礼作乐、阐扬道化,甫是士人出筋力之秋也。伏愿陛下择狂夫之言。
九品疏
九品汉氏本无,班固着《汉书》,序先往代贤智以九条,此盖记鬼录次第耳,而陈群依之以品生人。又魏武拔奇决于胸臆,收人才不问阶次,岂赖九品而后得人!今可令长守为小大中正,各自品其编户也。
取士疏
当今士子繁多,略以万计,当患官少才多,无地以处。秀才自别是一种仕官,非若汉代取人之例也。假若秀才对五问可称,孝廉答一策能通,此乃雕虫小道,何关理功得人?以此求才,徒虚语尔。
笺
荐傅长虞笺
楚闻骐骥不遗能于伯乐,良宝不藏辉于卞和。是以辉光夜射,价连秦赵,飞驷绝影,终朝千里。物尚有之,士亦宜然。
谢赐鄣日笺
大恩赐鄣日,其器虽小,而礼遇甚弘。昔卫绾锡六剑,珍而不用。楚虽不敏,且受而藏之。
书
为石苞与孙皓书
盖闻见机而作,《周易》所贵,小不事大,《春秋》所诛,此乃吉凶之萌兆,荣辱之所由兴也。是故许、郑以衔璧生国,曹、谭以无礼取灭。载籍既记其成败,古今又着其愚智矣。不复广引譬类,崇饰浮辞,苟以夸大为名,更丧忠告之实。今粗论事势,以相觉悟。昔炎精幽昧,历数将终,桓、灵失德,灾衅并兴,豺狼抗爪牙之毒,生人陷涂炭之艰。于是九州岛绝贯,皇纲解组,四海萧条,非复汉有。太祖承运,神武应期,征讨暴乱,克宁区夏,协建灵符,天命既集,遂廓洪基,奄有魏域。土则神州中岳,器则九鼎犹存,世载淑美,重光相,固知四隩之攸同,天下之壮观也。公孙渊承旧父兄,世居东裔,拥带燕胡,凭陵险远,讲武盘桓,不供职贡,内傲帝命,外通南国,乘桴沧流,交畴货贿,葛越布于朔土,貂马延乎吴会。自以为控弦十万,奔走足用,信能右折燕齐,左振扶桑,陵轹沙漠,南面称王也。宣王薄伐,猛锐长驱,师次辽阳而城池不守,桴鼓一震而元凶折首。然后远迹疆场,列郡大荒,收离聚散,咸安其居,民庶悦服,殊俗款附。自兹遂隆,九野清秦,东夷献其乐器,肃慎贡其楛,夫旷世不羁,应化而至,巍巍荡荡,想所具闻。吴之先主,起自荆州,遭时扰攘,播潜江表。刘备震惧,亦逃巴岷。遂依丘陵积石之固,三江五湖,浩汗无涯,假气游魂,迄于四纪。二邦合从,东西唱和,互相扇动,距捍中国。自谓三分鼎足之势,可与泰山共相终始。相国晋王,辅相帝室,文武桓桓,志厉秋霜,庙胜之筭,应变无穷,独见之鉴,与众绝虑。主人钦明,委以万机,长辔远御,妙略潜授,偏师同心,上下用力,陵威奋伐,深入其阻,并敌一向,夺其胆气,小战江介,则成都自溃;曜兵剑阁,而姜维面缚。开北五千,列郡三十。师不逾时,梁益肃清。使窃号之雄,稽颡绛阙;球琳重锦,充于府库。夫韩并魏,徙虢灭虞亡,此皆前鉴之验,后事之师也。又南中吕兴,深睹天命,蝉蜕内向,愿为臣妾。外失辅车唇齿之援,内有毛羽零落之渐,而徘回危国,冀延日月,此犹魏武侯却指河山以自强大,殊不知物有兴亡,则所美非其地也。方今百僚济济,俊父盈朝,虎臣武将,折冲万里,国富兵强,六军精练,思复翰蜚,饮马南海。自顷国家,整修器械,修造舟楫,简习水战。伐树北山,则太行木尽:浚决河洛,则百川通流。楼船万艘,千里相望,自刳木以来,舟车之用,未有如今之盛者也。骁勇百万,畜力待时,役不再举,今日之谓也。然主上眷眷未便电迈者,以为爱民治国,道家所尚,崇城遂卑,文王退舍,故先开示大信,喻以存亡,殷勤之旨,往使所究。若能审识安危,自求多福,蹶然改容,只承往告,追慕南越,婴齐入侍,北面称臣,伏听告策,则世祚江表,永为藩辅,丰报显赏,隆于今日矣。若侮慢不式王命,然后谋力云合,指麾风徙,雍、益二州,顺流而东;青、徐战士。列江而西。荆、扬、兖、豫,争驰八冲;征东甲卒,虎步秣陵。尔乃皇舆整驾,六师徐征,羽校烛日,旗旗流星,游龙曜路,歌吹盈耳,士卒奔迈,其会如林。烟尘俱起,震天骇地,渴赏之士,锋镝争先。忽然一旦,身首横分,宗祀屠覆,取诫万世,引领南望,良以寒心。夫治膏肓者,必进苦口之药;决狐疑者,必告逆耳之言。如其迷谬未知所投,恐俞附见其己困,扁鹊知其无功也。勉思良图,惟所去就。
与董京书
京与陇西,讨吏俱至。洛阳被发而行,逍遥吟咏尝。宿白社中,时乞于市。孙楚数就社中与京语载以,俱归京不肯至楚贻之书,京答以诗。
今尧舜之世,胡为怀道迷邦。
哀文
和氏外孙道生哀文
嗟尔道生,和氏之宝,玉颜丰下,曜于怀抱。暮春而育,孟冬而夭,二十三旬,奇于五日。方之期颐,百分之一,命之修短,始则有终。谁能长久,与天无穷?篯翁近千,殇子幼冲。俱反无形,冥昧之中。造化多少,岂独尔躬?
和氏外孙小同哀文
晔晔蕣华,朝生夕落,尔命方之,犹为浅薄。暂有冥质,寻反冥漠,譬彼蜉蝣,不识晦朔,死尚未知,生亦焉知?尔虽旬月,我未之视,万物混焉,天地一指。杪末婴孩,安足称诔,大人达观,同之一揆。
诗
答弘农故吏民
昔我先侯,迈德垂化,康哉之咏,实由良佐。惟余忝辱,弗克负荷。每历贵邦,仰瞻泰华,追慕先轨,感想哀嗟:诜诜臣故,爰及群士,皓首老成。率彼邑里,阐崇高义,长幼以齿。
除妇服诗妇,胡母氏也
时迈不停,日月电流。神爽登遐,忽己一周。礼制有叙,告除灵丘,临祠感痛,中心若抽。
征西官送于陟阳侯作诗
晨风飘歧路,零雨被秋草。倾城远追送,饯我千里道:三命皆有极,咄嗟安可保,莫大于殇子。彭聃犹为夭,吉凶如纠纆,忧喜相纷绕五臣作扰。天地为我炉,万物一何小。达人垂大观,诫此苦不早。乖离即长衢,惆怅盈怀抱。孰能察其心,鉴之以苍昊。齐契在今朝,守之与偕老。
太仆座上师以下阙文
朝钦厥庸出,尹京畿回授。太仆四牡騑,騑绿耳盈箱。翠华葳□勋齐庭,实增国之辉。
祖道诗
仰天惟龙,御地以骥。利有攸从,不期而至。
之冯翊祖道诗
举翮抚三泰,抗我千里目。念当隔山河,孰觞怀惨毒。
附录
本传
孙楚字子荆,太原中都人也。祖资魏骠骑将军,父宏南阳太守。楚才藻卓绝,爽迈不群,多所陵傲,缺乡曲之誉。年四十余,始参镇东军事。文帝迁符劭,孙郁使吴将军。石苞令楚作书谴孙皓,劭等至吴不敢为通。楚后迁佐著作郎,复参石苞骠骑军事,楚既负其材气,颇侮易于苞。初至长揖曰:“天子命我参卿军事。”因此而嫌隙遂构。苞奏楚与吴人孙世山共讪毁时政,楚亦抗表自理纷纭。经年事未判,人与乡人郭奕忿争,武帝虽不显明其罪,然以少贱受责,遂湮废积。年初参军不敬府主,楚既轻苞,遂制施敬自楚始也。征西将军扶风王骏与楚旧好,起为参军,转梁令迁魏将军。司马时,龙见武库井中,群臣将上贺。楚言龙蟠坎井,下有伏才,请起淹滞。惠帝初,为冯翊太守。太康三年卒,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岛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状,至楚,济曰:“此人非卿所能目,吾自为之。”乃状楚曰:天才英博,亮拔不群。楚少时欲隐居,谓济曰,当欲枕石漱流,误云漱石枕流。济曰:“流非可枕,石非可漱。”楚曰:“所以枕流,欲洗其耳;所以漱石,欲励其齿。”楚少所推服,惟雅敬济。初楚除妇服作诗以示济。济曰:“未知文生于情,情生于文,览之凄然,增伉俪之重三子。众洵篡。众及洵俱未仕,而早终惟篡子,统绰并知名。”
史臣曰:“孙楚体英洵之姿,超然出类,见知武子,诚无愧色。览其贻皓之书,谅曩代之佳笔也。而负才诞傲,蔑苞忿奕,违逊让之道,肆陵愤之气,十年沉废,谅自取矣。”
晋孙子荆集终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满洲国国歌好听吗它的歌词意思好吗
【一】伪满洲国歌有两首,其中一首为1933年至1942使用,原曲网络未见,但有相关曲谱。曲调看起来很难听……(见附图一)
歌词大意:
[中]天地内有了新满洲,新满洲便是新天地,顶天立地无苦无忧,造成我国家,
只有亲爱并无怨仇,人民三千万,人民三千万,纵加十倍也得自由,重仁义尚礼让,
使我身修,家已齐国已治,此外何求,近之则与世界同化,远之则与天地同流
[日]天地の中に新満洲あり 新満洲は即ち新天地である 天を戴き地に立ちて、苦しみも忧いも无い ここに我が国家を立つ ただ亲爱の心があるのみで、怨みは少しも无い 人民は三千万あり 人民は三千万あり もし十倍に増えても、自由を得るだろう 仁义を重んじ、礼仪を贵びて 我が身を修养しよう 家庭はすでに整い、国家もすでに治まった 他に何を求めることがあろうか 近くにあっては、世界と同化し 远くにあっては、天地と同流しよう
【二】第二首为纪念建国十年创作,自1942年至1945年建立,听着像哀曲,葬礼上用的……音乐见附件,曲谱见图二
歌词大意:
[中]神光开宇宙,表裏山河壮皇猷,帝德之隆 巍巍荡荡莫与俦,永受天祐兮 万寿无疆薄海讴,
仰赞天业兮,辉煌日月侔。
[日]おほみひかり あめつちにみち 帝德は たかくたふとし とよさかの 万寿ことほぎ
あまつみわざ あふぎまつらむ
很抱歉,回答者上传的附件已失效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我的孩子名字叫做徐巍,请打打分
文化印象85 分。(主要参考成语、诗词、名言、名人用字等因素)
五格数理96 分。(主要参考了名字用字的姓名学笔画组合的搭配关系)
用字的意义:
巍:巍字的本义是形容山峰高大巍峨,也指人的功高无比。(此字在人名库中共出现约:184,770次)
《说文解字》释云:高也。从嵬委声。
总评:
巍此字能较好的与您的姓氏搭配。
字义巍表示高大、巍然、巍耸,意义优美。
音律徐、巍的读音是xú、wēi,声调为阳平、阴平,音律优美,朗朗上口。
字型徐为左右结构,姓名学笔画10画;巍为上下结构,姓名学笔画21画;。
五格该名字的五格笔画搭配为10-21,五格大吉。
意蕴成语不疾不徐 巍巍荡荡扩展了名字的意境。
文化印象:成语释名、趣味解释、名言名句和名人用字
成语释名:
不疾不徐 巍巍荡荡 不疾不徐 巍然屹立(解释)
城北徐公 赫赫巍巍 不徐不疾 巍巍荡荡(解释)
趣味解释:
徐婉 · 巍奕
徐婉 · 巍冠
徐详 · 巍崇
徐详 · 巍峻
名言名句:
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
-曹操《苦寒行》
白云峰耸立在天池边,云雾缭绕,巍峨磅礴。
-未知
愿巍巍、宝历鸿基,齐天地遥长。
-柳永《送征衣》
巍巍乎!舜禹之有天下也而不与焉。
-《论语》
名言名句
名人用字:
魏巍:著名作家,文学家。
传统解析:五行八字、相、五格数理
五行、相分析:
温馨提示:由于您没有指定详细的出生日期和时间,故此信息无法获取。因为五行八字需要提供详细的生日信息才能进行推算!
五行相
>>五行、五格、生肖起名 五格数理解析:
结构解析外格 2
(阴木) 1徐 10巍 21 1天格 11
(阳木)人格 31
(阳木)地格 22
(阴木)总格 31 (阳木)天格数是先祖留传下来的,其数理对人影响不大。
地格数又称前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前的活动力。
人格数又称主运,是整个姓名的中心点,影响人的一生命运。
外格又称变格,影响人的社交、智慧等,其数理不用重点去看。
总格又称后运,影响人中年(36岁)以后的命运。
天格11解析稳健吉顺富贵荣达数。
地格22解析秋草逢霜的两士相争数。
人格31解析智勇得志,心想事成数。
外格2解析混饨未定,进退保守。
总格31解析智勇得志,心想事成数。
三才解析
(天人地)成功吉顺,希望得成,基础安定,能向上发展,家门隆昌,心身健全,长寿大吉。
基础运解析
(人地)基础安泰,能得到贵人相助,其雄心常发,事业有成。
成功运解析
(人天)同为木,相辅相风,成功顺利,能平安实现自己的目的。
人际关系
(人外)善容忍,少言多行,外柔内刚,能努力图发展,但切勿猜疑心过重,三才不善者有性急缺点。
上述分析仅供参考!五行、五格、生肖起名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巍巍什么的成语四个字?
巍巍荡荡
1、读音:[wēiwēidàngdàng]
2、解释: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
3、出处: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
译文:孔子说:“尧作为国家君主,真是伟大呀!崇高呀!唯有天最高最大,只有尧能效法于上天。他的恩惠真是广博呀!百姓简直不知道该怎样来称赞他。真是崇高啊,他创建的功绩,真是崇高呀!他制定的礼仪制度,真是灿烂美好呀!”
4、语法: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扩展资料
围魏救赵
[拼音]wéi wèi jiù zhào
[释义]原指战国时齐军用围攻魏国的方法,迫使魏国撤回攻赵部队而使赵国得救。后指击敌人后方的据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
[出处]《三国演义》三十回:“曹军劫粮;曹操必然亲往;操即自出;寨必空虚;可纵兵先去曹操之寨;操闻之;必速还。此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也。”
译文:战国时魏国围攻赵国都城邯郸,赵向盟国齐求救。齐威王派田忌率兵救赵。田忌用军师孙膑计,乘魏国精锐部队在赵,国内空虚,引兵攻魏都大梁(今河南开封),在魏军从邯郸撤退回救时,乘其疲惫,大败魏军于桂陵(今山东菏泽东北),赵国之围遂解。这次战役又称桂陵之战。后以“围魏救赵”指击敌人的后方以迫使进攻之敌撤退的战术。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起初时微微荡荡,向后来渺渺茫茫。微微荡荡乾坤大,渺渺茫茫无阻碍什么意思
一开始,we will down down后来渺渺茫茫巍巍荡荡乾坤很大,明明妈妈都没有阻碍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巍巍后面( ) ( )
【成语】:巍巍荡荡【拼音】:wēi wēi dàng dàng【解释】:形容道德崇高,恩泽博大。【出处】: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2. ★巍巍荡荡是什么意思
巍巍荡荡,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为wēi wēi dàng dàng,释义为道德崇高,恩泽博大。出自《论语·泰伯》。语出《论语·泰伯》:“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朱熹集注:“巍巍,高大之貌;荡荡,广远之称也。”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