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字的成语「破瓜之年」
成语“破瓜之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pò guā zhī nián成语简拼:PGZN
成语注音:ㄆㄛˋ ㄍㄨㄚ ㄓ ㄋ一ㄢ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破瓜年纪
成语出处: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
成语用法:破瓜之年作宾语;指女子16岁。
成语造句:她到了破瓜之年已长得婷婷玉立
英文翻译:(of a girl) 16 years of age
成语谜语:少女16岁
成语“破瓜之年”的扩展资料
1. 何谓“朝枚之年”?第一种解释】zhao mei nian 朝枚之年、朝枝之年、耄[mao]耋[die]之年:均指八九十岁。 【第二种解释】杖朝,代指八十岁。“八十杖于朝”。(《礼记》)钓渭,指姜子牙八十岁垂钓渭水遇文王的典故,常用来标指八十岁的人。 疑朝枚之年为杖朝之年在传播过程中的错写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古代“破瓜之年”形容女子什么时候?
在古代的书里很少直接用数字来说明女子的年龄。比如“金钗之年”,“豆蔻年华”,“及笄之年”等等。男孩子也是一样,“弱冠之年”,“而立之年”……这些成语大家都常 见。然后“破瓜之年”你们清楚吗?“破瓜之年”是多大年龄知道吗?
在唐朝范虑的《云溪友议·韦皋》里:
“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好。
明朝冯梦龙在《杜十娘怒沉百宝箱》中说:“那杜十娘自十三岁破瓜,今一十九岁,不知历过了多少公子王孙,一个个情迷意荡,破家荡产。”在这二首诗中可以看出破瓜就有破身的意思。不过后来有好多人说这个说法是不对的。
“破瓜之年”通常认为是女子十六岁时。猛的一看还真的象是这么会儿啊,为什么这么说呢?一个的西瓜,饱满肥大,用手敲一敲,还会发出清脆的响声。然后拿一把刀,轻轻插进西瓜皮,不用太大力,瞬间你就会听到一声“嘣”,西瓜破开了,露出红色的西瓜瓤,西瓜汁也流出来了。
查过字典后真要感叹古人的智慧!“破瓜”并非女子破身,在古代,用“破瓜之年”表示女子16岁,是因为“瓜”字拆开就是两个“八”子,二八十六,这才是本意,所以通常女孩子16岁我们也说“二八年华”。
怎么样是不是对我们先人的智慧举双手佩服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破瓜之年的介绍
破瓜之年 ( pò guā zhī nián )解 释 瓜字可以分割成两个八字,所以旧诗文称女子十六岁时为“破瓜之年”。出 处 唐·范虑《云溪友议·韦皋》:“独东川卢八座送一歌姬,未当破瓜之年亦以玉箫为好。”示 例 宋·陆游《无题》诗:“碧玉当年未破瓜,学成歌舞入侯家。”用 法 作宾语;指女子16岁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什么之年的成语
垂暮之年、有生之年、耳顺之年天夺之年、古稀之年、及笄之年、悬车之年、圣人之年、知命之年、桑榆之年、大有之年、杖乡之年、弱冠之年、不惑之年、聚沙之年、而立之年、摽梅之年、从心之年、花甲之年
扩展资料
年的诗句如下: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 宋 · 苏轼《水调歌头·丙辰中秋》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 宋 · 岳飞《满江红·写怀》
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 南北朝 · 佚名《木兰诗 / 木兰辞》
稻花香里说丰年 —— 宋 · 辛弃疾《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
十年生死两茫茫 —— 宋 · 苏轼《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不惑之年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扩展资料
不惑之年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bù huò zhī nián,意思是指人到中年(这里中年指四十岁),经历了很多事,也想通了很多事,不会像青年那样困惑了。
不惑:遇到事情能明辨不疑。以此作为40岁的代称。也指遇事能明辨不疑。
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有完全的了解 所以不惑,而立是做事能循礼,但并不完全了解,孔子说:“智 者不惑。”又说:“智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即 表明了智和仁的关系。因此,不惑是对于仁义礼有完全的了解,达到智者的地步。
《论语·为政篇》:“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从心所欲不逾矩。”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不惑之年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