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的成语「责重山岳」

2023年09月14日成语大全117

成语“责重山岳”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é zhòng shān yuè
成语简拼:ZZSY
成语注音:ㄗㄜˊ ㄓㄨㄥˋ ㄕㄢ ㄩㄝ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梁·任后《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山岳:大山。责任之重如大山。形容责任重大
成语用法:责重山岳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责重山岳”的扩展资料

1. 表现人物负责任的成语
【任重道悠】:rèn zhòng dào yōu,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作谓语、定语;指责任重大。
【聊以塞责】:liáo yǐ sè zé,聊:姑且;塞责:搪塞责任。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作谓语、定语;指姑且应付一下,算是尽了责。
【匪异人任】:fěi yì rén rèn,异人:别人;任:承担。表示责任不能推诿,要自己负责。作谓语;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非异人任】:fēi yì rén rèn,异人:别人;任:承担。不是别人的责任。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作谓语;表示某事应由自己负责。
【匹夫有责】:pǐ fū yǒu zé,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作宾语、分句;常与“天下兴亡”连用。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tiān xià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国家的兴盛或衰亡,每个普通人都有一份责任。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每个人都有责任。
【任重道远】:rèn zhòng dào yuǎn,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作谓语、定语;指责任重大。
【责有攸归】:zé yǒu yōu guī,攸:所;归:归。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作谓语、分句;用于书面语。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guó jiā xīng wáng,pǐ fū yǒu zé,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作宾语、分句;用于号召人。
【责有所归】:zé yǒu suǒ guī,指责任有所归。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上推下卸】:shàng tuī xià xiè,把责任推给上级,卸给下级,自己却不负责任。作谓语、定语;指自己不负责。
【责无旁贷】:zé wú páng dài,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作谓语、定语、状语;指应该这样。
【引咎责躬】:yǐn jiù zé gōng,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同“引咎自责”。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事。
【文责自负】:wén zé zì fù,作者对其发表的文章所引起的一切问题,承担全部责任。作宾语、定语;用于作文、出等。
【一身二任】:yī shēn èr rèn,任:职务,责任。一个人承担两种职务。
【千里之任】:qiān lǐ zhī rèn,指远行千里的重任。后亦比喻重任。作主语、宾语;指责任大。
【担戴不起】:dān dài bù qǐ,指承担不了责任。作谓语;指不能承担自己的职责。
【敷衍塞责】:fū yǎn sè zé,敷衍:马虎,不认真,表面上应付;塞责:搪塞责任。指工作不认真负责,表面应付了事。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办事不认真。
【责躬引咎】:zé gōng yǐn jiù,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敢作敢当】:gǎn zuò gǎn dāng,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担责任。作谓语、定语;指敢于承担责任。
【引咎自责】:yǐn jiù zì zé,咎:罪责。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作谓语;指主动承认错误。
【国之存亡,匹夫有责】:guó zhī cún wáng,pǐ fū yǒu zé,匹夫:平民男子。指国家兴亡大事,每个平民都有责任。作宾语、分句;用于号召人。
【守土有责】:shǒu tǔ yǒu zé,指军人或地方官有保卫国土的责任。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无以塞责】:wú yǐ sè zé,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潦草塞责】:liáo cǎo sè zé,潦草:草率,不精密,不认真;塞:搪塞。形容做事敷衍了事,马马虎虎,不负责任。作谓语、定语;指敷衍了事。
【以天下为己任】:yǐ tiān xià wéi jǐ rèn,把国家的兴衰治乱作为自己的责任。作谓语、定语、宾语;用于处世。
【责重山岳】:zé zhòng shān yuè,指责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责任重大。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不让之责】:bù ràng zhī zé,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互相推诿】:hù xiāng tuī wěi,诿:也作“委”,推辞;推诿:把责任推给别人。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敢做敢当】:gǎn zuò gǎn dāng,敢于放手做事,也敢于承担责任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人敢于承担责任。
【一推两搡】:yī tuī liǎng sǎng,形容一再推托。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不愿承担责任。
【互相推托】:hù xiāng tuī tuō,彼此之间互相推托,谁也不愿承担责任。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儿女之债】:ér nǔ zhī zhài,债:欠债。旧指父母对子女的教养、婚嫁等所担负的责任和费用。作主语、宾语;指父母的责任。
【分内之事】:fèn nèi zhī shì,分内:自己,本分。本分之内的事情。指自己应负责任的事情。作宾语;指应负责任的事情。
【千钧重负】:qiān jūn zhòng fù,钧:古代的重量单位,合三十斤。比喻很沉重的负担。也比喻非常重大的责任。作宾语、定语;指非常重大的责任。
【好汉做事好汉当】:hǎo hàn zuò shì hǎo hàn dāng,敢做敢当,不推责任。作宾语、定语、分句;指敢于承担责任。
【悮人子弟】:wù rén zǐ dì,悮: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草草收兵】:cǎo cǎo shōu bīng,马马虎虎地就收了兵。比喻工作不负责任,不细致,不慎重。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误人子弟】:wù rén zǐ dì,误:耽误。指因无才或不负责任而耽误人家后辈学生。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避重就轻】:bì zhòng jiù qīng,指回避重的责任,只拣轻的来承担。也指回避要点,只谈无关紧要的事情。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
【避重逐轻】:bì zhòng zhú qīng,指避开较重的责任,拣轻的承担。作谓语、定语、状语;指避开重大问题与责任。
【引过自责】:yǐn guò zì zé,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
【罪责难逃】:zuì zé nán táo,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任重才轻】:rèn zhòng cái qīng,责任重大,才能薄弱。表示力不胜任。常作谦词。作宾语、定语;常作谦词。
【一方之任】:yī fāng zhī rèn,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作宾语;指一方的长官。
【一方之寄】:yī fāng zhī jì,负一方面责任的职务。
【德薄任重】:dé bó rèn zhòng,德行浅薄而责任重大。多用作谦词。作谓语、定语;用于自谦。
【开柙出虎】:kāi xiá chū hǔ,柙:关猛兽的木笼。原指负责看管的人未尽责任。后多比喻放纵坏人。作宾语;比喻放纵坏人。
【操刀伤锦】:cāo dāo shāng jǐn,操刀和割锦本不是一回事,后人并而为一,比喻才能太低,不能胜任责任重大的事情。作谓语;指不谙政事而出任官职。
【死而后已】:sǐ ér hòu yǐ,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作谓语、宾语、分句;指奋斗终身。
【借词卸责】:jiè cí xiè zé,借词:找借口;卸:推卸。寻找借口推卸责任。
【担当不起】:dān dāng bù qǐ,指承担不了责任。作谓语;指不能承担自己的职责。
【草率收兵】:cǎo shuài shōu bīng,比喻马马虎虎、急急忙忙地把事情结束了。作谓语;形容工作不负责任。
【擅离职守】:shàn lí zhí shǒu,擅:随意,任意。指未经许可即离开自己的工伤岗位。作谓语;指不尽责。
【燮和之任】:xié hé zhī rèn,燮和:调和。比喻宰相之职,以宰相的职责在协调国家上下。作宾语;用于书面语。
【破罐破摔】:pò guàn pò shuāi,比喻有了缺点、错误或受到挫折以后,任其自流,不加改正,反而有意向更坏的方向发展。作谓语、定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问诸水滨】:wèn zhū shuǐ bīn,滨:水边。比喻不承担责任或两者不相干。作谓语;指两者不相干。
【各打五十大板】:gè dǎ wǔ shí dà bǎn,各:各自。给双方同样的待遇或不分清责任,让双方共同承担责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聊以塞命】:liáo yǐ sè mìng,聊:姑且;塞命:搪塞责任。姑且应付一下,算是交代了责任。
【包打天下】:bāo dǎ tiān xià,包:承担全部任务,负责完成。将打天下的整个任务承担下来。常指人逞强争胜。作谓语、定语;指独揽一切重任。
【分损谤议】:fēn sǔn bàng yì,分:分担;损:损坏;谤:诽谤。同受别人的非难指责,分担责任。
【虎兕出柙】:hǔ sì chū xiá,兕:犀牛一类的野兽;柙:关兽的木笼。虎、兕从木笼中逃出。比喻恶人逃脱或作事不尽责,主管者应付责任。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国家栋梁】:guó jiā dòng liáng,栋梁:支撑房架的大梁。这里比喻责任或作用大。肩负国家重任的人。作主语、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一力担当】:yī lì dān dāng,一力:尽全力。尽全力承担责任。
【一推六二五】:yī tuī liù èr w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作谓语、宾语;指推卸责任,用于口语。
【一走了之】:yī zǒu liǎo zhī,指不顾而去。作谓语、宾语;指不负责任。
【一身作事一身当】:yī shēn zuò shì yī shēn dāng,一个人自己做的事情自己要敢于承担责任。作谓语、宾语、分句;用于口语。
【一退六二五】:yī tuī liù èr wǔ,原是珠算斤两法口诀。比喻推卸干净。作谓语、宾语;指推卸责任,用于口语。
【不假思索】:bù jiā sī suǒ,形容做事答话敏捷、熟练,用不着考虑。作谓语、定语、状语;指懒于思考,不负责任。
【代人受过】:dài rén shòu guò,受:承受,担待;过:过失,过错。替别人承担过错的责任。作宾语;指替罪羊。
【伯仁由我而死】:bó rén yóu wǒ ér sǐ,伯仁:晋周颙的字。表示对别人的死亡负有某种责任。作宾语、分句;指对别人的死感到内疚。
【信口胡言】:xìn kǒu hú yán,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
【信口胡诌】:xìn kǒu hú zhōu,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作谓语、宾语、状语;指随口乱说。
【信口胡说】:xìn kǒu hú shuō,随口乱说。指毫无根据,不负责任地瞎说。
【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zuò yī tiān hé shàng zhuàng yī tiān zhōng,俗语。过一天算一天,凑合着混日子。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不负责任。
【做一日和尚撞一日钟】:zuò yī rì hé shàng zhuàng yī rì zhōng,俗语。比喻遇事敷衍,得过且过。也有无可奈何,勉强从事的意思。作谓语、宾语、定语、分句;指不负责任。
【偷懒耍滑】:tōu lǎn shuǎ huá,指有意逃避、耍弄手段使自己少出力或不担责任。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冤各有头,债各有主】:yuān gè yǒu tóu,zhai gè yǒu zhǔ,比喻处理事情必寻负主要责任的人。作主语、宾语;用于口语。
【吃自在饭】:chī zì zài fàn,指做没有风险与责任的事,安闲享福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口语。
【大包大揽】:dà bāo dà lǎn,把事情全部包下来。也表示有把握,负得起责任。作谓语、宾语;指全包。
【己溺己饥】:jǐ nì jǐ jī,视人民的疾苦是由自己所造成,因此解除他们的痛苦是自己不可推卸的责任。作宾语;指爱民如子。
【息肩弛担】:xī jiān chí dàn,放下肩上挑的担子。形容摆脱职务,卸去责任。
【指李推张】:zhǐ lǐ tuī zhāng,指相互推委,逃避责任。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敢做敢为】:gǎn zuò gǎn wéi,做事勇敢,无所畏惧作谓语、定语;指敢于承担责任。
【敷衍门面】:fū yǎn mén miàn,敷衍:将就应付。只做表面的应付,而不认真解决实际问题。作谓语、宾语、定语;用于不负责任。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带山的成语有哪些
一、愚公移山
白话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二、崇山峻岭
白话释义:高大陡峻的山岭
朝代:晋
作者:王羲之
出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翻译:这儿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
三、山高水险
白话释义: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出处:·《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翻译: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宽波狂
四、放虎归山
白话释义: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朝代:晋
作者:陈寿
出处:《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翻译:如果让刘备讨好张鲁,就是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
五、气吞山河
白话释义: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
朝代:元
作者:金仁杰
出处:《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
翻译:背对着楚军投入长江;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关于责任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责无旁贷
【拼音】: zé wú páng dài
【解释】: 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
【出处】: 清·文康《儿女英雄传》第十回:“讲到护送,除了自己一身之外,责堪旁贷者再无一人。”
【举例造句】: 农民向国家交售征购粮是责无旁贷的任务。
义不容辞
【拼音】: yì bù róng cí
【解释】: 容:允许;辞:推托。道义上不允许推辞。
【出处】: 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承姑丈高谊,小婿义不容辞。”
【举例造句】: 我们应该义不容辞地担当起这个任务。
匹夫有责
【拼音】: pǐ fū yǒu zé
【解释】: 国家大事每个人都有责任。
【出处】: 清·顾炎武《日知录· 正始》:“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耳矣。”
【举例造句】: 余深有味其言,匹夫有责之说,今人以为常谈,不悟其所重者,乃在保持道德,而非政治经济之云云。 章炳麟《革命之道德》
罪责难逃
【拼音】: zuì zé nán táo
【解释】: 指不能逃避犯罪所应负的责任,一定要受到惩处。
【出处】: 明·王守仁《批右江道移置凤化县南丹卫事宜呈》:“若其因循玩愒,隳绩废事,非独自败坏,抑且罪责难逃。”
责重山岳
【拼音】: zé zhòng shān yuè
【解释】: 指责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责任重大。
【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
不让之责
【拼音】: bù ràng zhī zé
【解释】: 让:推让;责:责任。不可推让的责任。
【出处】: 唐·韩愈《贺徐州张仆射白兔书》:“睹兹盛美,焉敢避不让之责而默默邪?”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五大山岳最值得去哪里
“五岳”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
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
国人论风光,必曰三山五岳。 “三山”者,“神仙”居住的地方也。“史记 秦始皇本纪”载:“齐人徐市等上书,言海中有三神山,名曰蓬莱、方丈、瀛洲”,是苏东坡所谓“东方云海空复空,群山出没空明中”的“仙迹”;而“五岳”则是我国五大名山的总称。即东岳泰山、西岳华山、北岳恒山、中岳嵩山、南岳衡山。他们是封建帝王仰天功之巍巍而封禅祭祀的地方,更是封建帝王受命于天,定鼎中原的象征。五岳劈地摩天,气冠群伦。虽然五岳不是我国最高峻的山岭,但都高耸在平原或盆地之上,就显得格外险峻了。“诗经”中有“泰山岩岩,鲁邦所瞻”、“嵩高维岳,骏极于天”等诗句,由此也可以看出五岳在古人心目中的地位。
五岳既不愧为天下名山。论景观,五岳又各具特色:泰山雄、衡山秀、华山险,恒山奇,嵩山奥。东岳泰山巍峨陡峻,气势磅礴,被尊为五岳之首。孔子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之叹,而唐代诗人杜甫则写下了“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豪言壮语。南岳衡山地临湘水之滨,林木苍郁,景色幽秀,享有“五岳独秀”的美名。西岳华山,险居五岳之首。“自古华山一条路”,登临犹比上天难,不吃豹子胆,只能望峰叹。北岳恒山则山势陡峭,沟谷深邃。交通不便,偏是深山藏宝,“悬空寺”便隐匿其中。中岳嵩山雄险有之,奇秀有之,似乎突出在一个“奥”字上:在嵩山留下了覆盖经济、文化、艺术、宗教、科技全方位博奥精深的历史文化遗产,“佛、道、儒”三教荟萃,“天、地、人”竞相生辉,“山、寺、貌”互补争艳。
东岳泰山
自汉代我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就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
泰山古称“岱山”、又名“岱宗”,春秋时始称“泰山”。“山以岳遵,岳为东最”。自汉代我国确立“五岳”以来,泰山就居于“五岳独尊”的地位。我国历代的封建帝王在这里举行隆重的封禅典礼,文人墨客在这里流连观赏,吟咏赞叹。到泰山,既可以饱览历史文化的精品,又可以领略大自然的神奇之美。异峰突起在华北平原大地上的泰山,山势突兀挺拔,气势磅礴,颇有“擎天捧日”之势,通常被人们看做是崇高、伟大的象征,成为中华民族的骄傲。
泰山位于山东省的中部。泰山从东平湖东岸向东北延伸至淄博市南和鲁山相接,它的主要山峰都在泰安境内,外围的低山丘陵一直延伸到历城、长清、肥城和济南等地,起伏绵延达200多公里,总面积为426平方公里。人们通常把泰安境内的泰山主峰及其邻近的山地称为“泰山”,而把泰山及其外围的低山丘陵总称为“泰山山区”,它是鲁中山地的重要组成部分。按地质构造分类来看,泰山于“断块山”,它是在中生代,由地壳断裂上升作用形成的。从红门宫以南的一天门起,泰山拔地而起,在水平方向仅5000米的距离,垂直升高竟达1300多米;其间形成了三个明显的阶梯,一个在一天门,一个在中天门,另一个在南天门。泰山是我国古老的变质岩系出露的标准地区之一。它的古老岩系包括泰山群的混合变质沉积岩层,以及各种成因类型的花岗岩类,基性侵入岩体和岩脉等,它们统称为“泰山杂岩”。泰山杂岩是太古代的古老岩石,根据同位素测定,泰山群的年龄在25亿年以上,杂岩中的岩体的年龄也在22亿年至17亿年之间。
泰山主峰海拔1545米。名为“玉皇顶”,又称“天柱峰”,其相对高度为1391米,是我国东部沿海地带大陆口的第一高山。它山势峻拔高挺,素有“泰山天下雄”之誉。泰山有“丽、幽、妙、奥、旷”五大游览区,即山麓的“丽区”、山顶的“妙区”、登山东路为“幽区”、西路为“旷区”,以及分布在山后的“奥区”。
岱庙坐落在泰山脚下,为泰山的正庙,创建年代久远,有“泰即作畤”、“汉亦起宫”的记载,唐、宋、元、明、清历代都有扩建和重修,从而形成了规模宏大的古建筑群。在规模设计上,岱庙仿照古代帝王皇宫建造,雄伟庄严、金碧辉煌。天观殿是岱庙的主体建筑,它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曲阜孔庙的大成殿共称我国三大宫殿式建筑。我国历代有72个皇帝在这里举行过隆重的典礼,给“东岳泰山之神”加冕封号。殿内现在还存在巨幅壁画《泰山神启跸回銮图》,它形象生动地描绘了东岳大帝出巡和回銮的情景,其场面阵势浩大,人物形态逼真,是稀见的艺术珍品。岱庙中古碑刻石如林,书法遗迹密布,其中最为珍贵的要数秦李斯小篆《泰山刻召》,它是秦二世于公元前209年下的诏书,现仅残存10个字。
登泰山原有东、中、西三条路。自隋唐以来东路逐渐废弃,仅剩中、西两路,于是原来的中路就成了现在的东路。到泰山的游客大多习惯从东路开始登山,沿此线路自山麓的岱宗坊溯中溪至玉皇顶,行程近10公里,有约7000级石阶可登。岱宗坊是东路登山的门户,其余文物古迹多集中在道路两旁,主要景点有景色如画的王母池、富丽堂皇的红门宫,以及万仙楼、斗母官、三宫庙等;过了三宫庙,向东北拾阶而行,可达经石峪,这里有刻在大片天然石坪上的北齐石刻佛教《金刚经》,全文隶书,字大约50厘米,字体遒劲,被誉为“榜书之宗”、“大字鼻祖”,虽经1400多年的风雨侵蚀,现在仍存留着1000多字。从经石峪折回正路,过柏洞后,山势渐陡,在群峰对峙、峭壁矗立之处有悬崖欲坠的壶天阁,经“回马岭”、“峰回路转”石坊,迈过步天桥,越十二连盘就是中天门。中天门也叫二天门,海拔847米,正好为旅程的一半,它处在山腰间,仰观泰山陡立,云梯高悬,南天门遥遥在望;俯瞰奇峰幽谷,松柏苍翠,汶河流水似一条玉带;东西中溪山群峰对峙,西面凤凰岭蜿蜒起伏,令人心旷神怡。从中天门起山势越来越陡,过造型古朴的云步桥,经古树幽雅的五松亭,走如石如窟的朝阳洞,这里既能看到“斩云剑”、“飞来石”等奇异山石,观赏“迎客松”、“五大夫松”等景致,又能品味历代题字刻石。据《史记》记载,公元前219年秦始皇“乃遂上泰山,……下,风雨暴至,休于树下,因封其树为五大夫”,人们就称它为“五大夫松”。据说原树已在明乙历年间毁于山洪,现在的松树是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补植的。后人因将五大夫松误认为五棵松树,就补栽了五棵,还修一个亭子,名“五松亭”。现在这五棵松树也只剩下了三棵。在五松亭上面的山崖上,有一株古松,传说它是秦始皇封“五大夫松”的见证,它有“俯望”、“迎人”之态,因名“望人松”,也就是泰山迎客松。五松亭北的朝阳洞,因其朝阳而得名,再往前就是对松山,也叫“万松山”,这里双峰对峙,万松叠翠,下临千仞深渊,上蔽千年古松,乱云飞渡,观松听涛,景味异常,乾隆曾称之为:“岱岳最佳处。”从对松山到南天门,行程不过1000米,却要攀登石阶1954级,相对高度达400米,几乎垂直上下,这就是登泰山的最艰险之处——十八盘,三个“十八盘”称之为“慢十八,紧十八,不紧不慢又十八”,十八盘始悬梯直立,令人望而生畏,当地有一名俗语:“到了十八盘,游人心里寒。”
屹立在十八盘之首的就是南天门,是岱顶第一名胜,唐代大诗人李白有诗曰:“天门一长啸,万里清风来。”回首俯视,“天梯”高悬,云涛汹涌,凉风徐徐,游人似觉悠悠欲飘,进入“仙界”。岱顶景色雄奇壮丽,有碧霞祠、唐摩崖石刻、玉皇庙、日观峰、瞻鲁台、探海石和月观峰名胜古迹。登泰山极顶,可尽赏“旭日东升”、“晚霞夕照”、“黄河金带”、“云海玉盘”四大奇观。当年孔子游泰山时,曾有“登泰山而小天下”的赞誉。我国唐代大诗人李白“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著名诗句更是脍炙人口。
岱顶以北的岱阴,有幽径清溪,怪石突立的后石坞,挺拔奇秀的天烛峰,尤以“石坞松涛”最佳。这里幽深雅静,人迹罕至,素有泰山“奥区”之称。
黑龙潭是泰山西部的重要名胜,三道瀑布飞泻直下,瀑以潭名,叫龙潭瀑布。潭上的长寿桥宛若长虹横跨西溪,桥下悬岩百丈,溪水奔腾,像倾倒万斛珍珠,水花四溅,如雨似雾,水声如击鼓撞钟,山鸣谷应。清光绪年间,泰安知县毛蜀云书一幅楹联云:“龙跃九霄云腾致雨,潭深千尺水不扬波。”
普照寺位于环山路以北古柏蔽日、宁静幽雅的青山怀抱之中,是泰山现存最好的佛教寺庙。位于泰山西北麓玉符峰的灵岩寺,始建于晋,兴于北魏,盛于唐宋。现在的灵岩寺是唐贞观中至大宝初,高僧慧崇所建。千佛殿是寺内的主体建筑,殿内有尊宋代大型彩色罗汉泥塑,它无一般佛教造像的固定程式,每尊塑像的姿态不同,性格各异,肤色、表情、动作、衣着均不雷同,神态逼真,气质刻画入微,被誉为“海内第一名塑”。寺周有“一线天”、“对松桥”、“五步三泉”、“镜池春晓”、“方山积翠”、“明孔雪”等胜景,难怪明代学者王世桢称“灵岩为泰山背最幽处,游泰山不游灵岩,不成其游”。
西岳华山
华山位于华阴县境内,为五岳中的西岳。华山之险居五岳之首,有“华山自古一条路”的说法。
华山名字的来源说法很多,一般来说,同华山山峰像一朵莲是分不开的,古时候“华”与“花”通用,正如《水经注》所说:远而望之若花状”,故名。
华山有东、西、南、北、中五峰。东峰是华山的奇峰之一,因峰顶有朝台可以观看日出、美景,故又名朝阳峰。北峰也叫云台峰,山势峥嵘,三面绝壁,只有一条山道通往南面山岭,电影 《智取华山》即取材于此西峰叫莲花峰, 峰顶有一块“斧劈石”,相传神话传说故事《宝莲灯》中的沉香劈山救母就发生在这里。南峰即落雁峰,是华山主峰,海拔2083米,也是华山最险峰,峰上苍松翠柏,林木葱郁,峰东有凌空飞架的长空栈道,中峰亦名玉女峰,依附于东峰西壁,是通往东、西、南三峰的咽喉。
华山山路奇险,景色秀丽,沿山路从玉泉院到苍龙岭可以看到许多胜景,从华山脚下到青坷坪,一路上风光幽静,山谷青翠,鸟语花香,流泉垂挂,令人心旷神怡。青柯坪以东才是真正爬山的开始,这里有一巨大的回心石,站在石上往上一看是危崖峭壁、突兀凌空的“千尺幢”,胆小的人就在此停住,准备往回走了,只有不畏艰险,勇于攀登的人才有机会领略到华山险峰上更美的风光。千尺幢窄陡的石梯容纳一人上下,370多个石级,非铁索牵挽,难以攀登。过千尺幢经百尺峡就到了“老君犁沟”,这是夹于陡绝石壁之间的一条沟状道路,有570多个石级,其尽头是“猢狲愁”,顾名思义,连猴子都发愁,说明崖壁是多么陡峭了。过了猢狲愁就到了华山北峰。
南岳衡山
南岳衡山:是我国著名的五岳名山之一,国务院于一九八二年批准为国家级重点风景名胜区。南岳衡山自然风光秀丽多姿,人文景观丰富多彩,素有“五岳独秀”和“文明奥区”之称。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古称南岳“四绝”。春看花,夏观云,秋望日,冬赏雪,为南岳四季奇观;飞瀑流泉,茂林修竹,奇峰异石,古树名木,亦是南岳佳景。风景区内有24岩、12洞、7潭、8溪、20泉、3瀑布。自晋以来南岳佛道共存,历代不衰,为宗教史上所罕见。南岳山高林密,环境宜人,气候独特,是著名的避暑和观冰赏雪胜地。
南岳又是一座天然的植物园和动物园。这里有世界稀有的原始次森林,有600多种树木和800多种草本植物。其中有东晋的银杏,明代的古松,世界罕见的绒毛皂夹,奇异的摇钱树、连理枝、同根生、金钱松等。这里还有极其珍贵的华南竹鸡、杜鹃、鹰嘴龟、娃娃鱼等。
南岳也是一个享有盛名的文明奥区。古代,这里曾有108所庙宇,现存还有26所。南岳镇上,有占地9.8万平方米的江南最大的寺庙——南岳大庙,庙前书有“天下南岳”的花岗石大牌坊。南岳大庙规模宏伟,集宋元以来古建筑之大成,庙由南至北共分九进,中间是祭祀祝融神殿堂,东西两厢分别是道教八观和佛教八寺,以示南岳佛道并存。祝圣寺为南岳最大的丛林佛寺,由五进八群院落组成,内有五百罗汉石刻。山上有晋代封为“南岳夫人”的女道士魏华存修道成仙的黄庭观和飞仙石;有规模宏大的玄都观;有“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有日本佛门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有祝融峰上先道后佛的上封寺。
南岳还是湖湘学派的发源地。自唐代宰相李泌的儿子李繁为纪念其父在南岳隐居十二年修建的邺候书院以后,先后在此出现了文定书院、甘泉书院、集贤书院等10余所书院。正如古人所云:“天下之书院,楚为感;楚之书院,岳为盛”。
南岳这块神奇的土地,为历代帝王、名人所仰慕。远古时代的尧帝、舜帝、禹帝均到过南岳祭祀,大禹治水,曾在衡山杀白马祭告天地,在皇帝岩斋戒祈求上天帮助,获天赐金筒玉书,取得了治水方案,制服滔天洪水,功垂万世。乾隆、康熙皇帝曾为南岳题词;李白、杜甫、柳宗元、朱熹、魏源、王船山、谭嗣同等历史名人以及当代国家领导周恩来、叶剑英、胡耀邦、陶铸、郭沫若等均到过南岳。并留下了3700多首诗词、歌、赋和375处摩岩石刻。
南岳还是我国唯一佛道并存的名山,宗教文化源远流长。有形似故宫的岳庙,有为“六朝古刹、七祖道场”的福严寺,还有日本曹洞宗视为祖庭的南台寺、道家称为二十二福地的光天观。这里自然风光秀丽多姿,有“祝融峰之高、藏经殿之秀、方广寺之深、水帘洞之奇”;有“五龙朝圣”、“龙池蛙会”、“玉树琼花”、“祝融莹光”。春观花、夏看云、秋望日、冬赏雪,四时景色各异;麻姑仙境之幽、穿岩诗林之趣、龙凤清溪之野、禹王山城之古,融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观为一体。
北岳恒山
恒山又名玄岳,集“雄、奇、幽、奥”特色为一体,素以“奇”而著称,
北岳恒山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境内。恒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7.51平方公里,所辖功能各异、景色纷呈的旅游小区十五个,由东北向西南绵延五百里,锦绣一百单八峰,主峰天峰岭海拔2017米,为北国万山宗主。
恒山又名玄岳,集“雄、奇、幽、奥”特色为一体,素以“奇”而著称,在五岳中有“泰山如坐、华山如立、衡山如飞、嵩山如卧”之说,而“恒山如行”。中华五千年的文明追溯,恒山历史悠久,文化灿烂,气候凉爽,民俗独特,自然和人文景观兼胜,素有“人天北柱”、“绝塞名山”、“道教第五洞天”之美誉。
恒山曾名常山、恒宗、元岳、紫岳。据史书记载,早在四千多年前,舜帝北巡时,遥望恒山奇峰耸立,山势巍峨,遂叩封为北岳,为北国万山之宗主。之后汉武帝首封恒山为神,唐玄宗、宋真宗封北岳火王、为帝明太祖又尊北岳为神。恒山山脉祖于阴山,横跨塞外,东连太行,西跨雁门,南障三晋,北瞰云代,东西绵延五百里,号称108峰。倒马关、紫荆关、平型关、雁门关、宁武关虎踞为险,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冲,自古是兵家必争之地。主峰天峰岭在浑源县城南,海拔2016.8米,被称为“人天北柱”,“绝塞名山”,“天下第二山”。
在春秋时,代国靠恒山而存天下;战国时,燕、赵凭恒山而立天下;两汉时,匈奴利用恒山争天下;东晋时,慕容氏踞恒山威天下;北魏时,拓拔氏依恒山而分天下;宋仗恒山守天下;金恃恒山而鞭天下;元灭天下,清统天下,也凭借的是以恒山为主体的长城沿线天险。许多帝王、名将都在此打过仗,这是恒山的五岳中最可引以为自豪的。
恒山由于绵延五百里,气势壮观,因此古有:“恒山如行”、“泰山如坐”、“华山如立”、“嵩山如卧”、“衡山如飞”之说。登上恒山,苍松翠怕、庙观楼阁、奇花异草、怪石幽洞构成了著名的恒山十八景。十八胜景,各有千秋,犹如十八幅美丽画卷,展现在游客面前磁峡烟雨雨、云阁虹桥、云路春晓、虎口悬松、果老仙迹、断崖啼鸟、夕阳晚照、龙泉甘苦、幽室飞窟、石洞流云、茅窟烟火、金鸡报晓、玉羊游云,紫峪云花、脂图文锦、仙府醉月、弈台弄琴、岳顶松风。再加上世界一绝的天下奇观悬空寺,整个恒山景如诗如画,令游客如身于世外桃源,流连驻足。
中岳嵩山
“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
嵩山伏牛山脉,其主体在今登封县境内,东邻省会郑州,西邻九朝古都洛阳。嵩山古称外方山,周平王东迁洛阳后,以左岱(泰山),右华(华山),嵩山位于中央,是为天地之中,故定嵩山为中岳。武则天天册万岁元年(695年)封禅嵩山时,改中岳为神岳。北宋以后,又称之为中岳嵩山。嵩山主要由太室、少室二山组成,山体从东至西横卧,蜿蜒70公里,故有“华山如立,中岳如卧”之说。嵩山之顶名曰峻极,海拔1512米,古有“嵩高竣极”和“峻极于天”之说,站在峰顶远眺,北可望黄河之雄,南可极山川之秀。
少室山景,以峰奇、路险、石怪、景秀而著称天下。山中群峰争艳,千奇百异,有的拔地而起,有的逶迤连绵,有的象猛虎蹲坐,有的似雄狮起舞,有的若巨龙睡眠,有的如乌龟爬行,峰峦参差,峡谷纵横,三千米栈道穿梭山腰,山道弯弯,宛若丝带逶迤在崇山峻岭中。从山南北望,一组山峰,互相叠压,状如千叶舒莲,从唐代起就有’少室若莲’之说,因名其为’九顶莲花山’。少室山的南面,山姿很象古人戴的忠靖冠,所以宋代又有’冠子山’之名。少室山东侧山峰,参差错落,人们依其山姿,名之为’石榴嘴’。站在少林寺南望,少室山堑然若屏。高峰之下自西向东并列着五座小峰,人们依其形态,称之为棋、鼓、剑、印、钟。在剑峰西侧,有一巨石如削,雨过天晴之际,光洁耀目,好似白雪,遥望此景引人入胜,被称为“少室晴雪”。少室东侧有一道盘绕弯曲的峡谷,名曰:’玉皇沟’。东口叫’吸风口’,峡窄谷深,人行其间,时感吸风拔气,令人望而生畏。西口叫小寨口,可直通山顶大寨东天门。东天门下面有条东门壕,当地称之为“响潭沟”。响潭沟壁如刀削,沟宽不过十余米,深却有数百丈,谷内经常云雾弥漫,袅袅白云在峡谷中奔腾翻滚,如风浪呼啸,奔腾谷外,当地人称其为“喷雾口”。峡谷中心,有一巨石状如猴子,飘浮云上,若隐苦现,惟妙惟肖,名曰:“猴子观云海”。此处风景尤宜人,下看云雾缭绕,上看一线天,老虎嘴、擎天柱等怪石林立。山顶有个三皇寨,寨中有一座盘古洞,供奉着中华民族的三位先祖--黄帝轩辕氏、伏羲氏和炎帝神农氏。寨顶上边,还有5平方公里绝少有人涉足的原始森林,林茂花繁,山泉潺潺。可谓“风景这边独好”,只是登攀难:486级的好汉坡石阶,让人上气不接下气;走上架在两山之间的吊桥--’连天索道’,如履薄冰,难免战战兢兢、心惊肉跳;而傍依绝壁、下临深渊的’三皇栈道’也是险象环生,500多米的崎岖山路令人神疲力竭。只有亲身体验了这样的历惊度险,才能真正领会’无限风光在险峰’的深邃意境。上得山来,抹一把额头的汗水,极目远望,“一览众山小”的壮志豪情油然而生。
“赫赫天中王,巍巍踞中”嵩山,位于九州和五岳之中,北依黄河,南临颖水,在这里,不仅能看到“五世同堂”的奇特地质风貌,且能领略中华民族八千年历史进程。佛、道、儒三教荟萃,少林寺、中岳庙、嵩阳书院鼎足而立,少林寺千佛殿的西侧是地藏殿,殿内南北两面供十大阎罗王神位,是道教的。后壁绘制二十四孝画图则又是儒家的,并承认释迦、孔子、老子都是“至圣”,强调三教九流“为善殊途”,“各有所施”,钟楼前开元碑阴刻:“混元三教九流图赞”,图面是释迦、孔子、老子三圣合体像,赞语是:“三教一体,九流一源。百家争理,万法一统”。“佛教见性,道教保命,儒教明伦,纲常是正,农流务本,墨流备世,名流责实,法流辅制……各有所施,一以贯之”一些禅宗大师既通佛理,又懂儒学,到明、清以后,道教变吮吸更多的儒家思想,少室山的安阳宫主殿洞是三皇洞,内祀释迦牟尼、孔子、老子,门上大书:“才分天地人总一理,教有儒释道终归一途”。由此可以窥见三教在中岳嵩山已熔铸于一炉,使他具有中国四大佛教名山难以具备的魅力。
“少林武术名天下”。少林寺,不但是声名显赫的佛教胜地,禅宗祖庭,而且是闻名中外的少林武术发源地。少林功夫以自己丰富的内涵,独特的风格,而威震武林,名冠天下……
嵩山的一山一水,都留下了各个时期的名胜古迹和美丽动人的传说故事,嵩山为伟大祖国的壮丽河山和悠久历史增添了数不尽的耀眼光辉。
嵩山伏牛山系,史书对伏羲和黄帝在伏牛山作为活动的中心,有许多记载。《孟子》中说:“禹避舜之子于阳城”;“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箕阴即阳城,在嵩山南麓,《大记》云:“伯益旧政,就国于箕山之阴,是箕山为益封国也”。今舜墓嵩山之马峪川,启母墓在嵩阳书院之左,许由、巢父墓均在箕山之颠。“尧舜遗风”,“尧天舜日”之语流传至今。《庄子》云:“尧让天下,许由遂逃箕山,洗耳于颖水”。现在还有“挂瓢崖”“洗耳泉”,据说许由在山泉之下正在为牛饮水之际,大尧与之商谈禅天下,许由听说此事,马上把饮牛喝水的瓢挂在山崖上,把自己的耳朵用此水洗了洗,以示去其污秽之言,逃入深山林去了。这个事情,嵩山脚下童叟皆知。
据古书《竹书纪年》和《世本》记载舜十五年命禹主祭嵩山,舜禅位禹后,“禹居阳城”。历代历史学家都认为阳城即今嵩山附近的阳城(在今告成镇西三里)。夏代自禹至桀,共传十七王、十四世,历四百三十二年,王都自阳城数迁,但均在嵩山周围。大禹治水三过其门而不入的故事至今在嵩山广为流传
中岳嵩山,群峰挺拔,气势磅礴,景象万千。由峰、谷、涧、瀑、泉、林等自然景素构成的中岳二十景,嵩门待月、箕阴避暑、石淙会饮等,这些自然景观或雄壮魁伟、秀逸诱人,或飞瀑腾空、层峦叠嶂、多彩多姿。嵩山林木葱郁,一年四季迎送风雪雨霜,生机昂然。峻极峰上松林苍翠,山风吹来,呼啸作响,轻如流水潺潺,猛似波涛怒吼,韵味无穷。嵩山秋色,少室红叶更是迷人。少室山山势陡峭险峻,奇峰异观,比比皆是。登上山顶环顾四周,群山碧绿,林海荡漾,雪雾飘渺如临仙景。灵霄峡、大仙峡、响潭沟、?毂?崖、水帘洞、回音楼,景物天成,引人入胜。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5. 比喻繁重的责任的词语。
1.任重道远
【拼音】: rèn zhòng dào yuǎn
【解释】: 任:负担;道:路途。担子很重,路很远。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
【出处】: 《论语·泰伯》:“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2.负重致远
【拼音】: fù zhòng zhì yuǎn
【解释】: 负:背着;致:送到。背着重东西走远路。比喻能够负担艰巨任务。
【出处】: 《周易·系辞下》:“服牛乘马,引重致远,以利天下,盖取诸随。”《三国志·蜀志·庞统传》:“陆子可谓驽马有逸足之力,顾子可谓驽牛能负重致远也。”
3. 鞠躬尽瘁
【拼音】: jū gōng jìn cuì
【解释】: 指恭敬谨慎,竭尽心力。
【出处】: 明·宋濂《先府君蓉峰处士阡表》:“祖妣夫人与显考鞠躬尽瘁,誓勿蹶其门。”
4.任重道悠
【拼音】: rèn zhòng dào yōu
【解释】: 比喻责任重大,要经历长期的奋斗。同“任重道远”。
【出处】: 《后汉书·皇后纪序》:“任重道悠,利深祸速。”
5.责重山岳
【拼音】: zé zhòng shān yuè
【解释】: 指责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责任重大。
【出处】: 南朝·梁·任昉《为齐明帝让宣城郡公第一表》:“臣知不惬,物谁谓宜,但命轻鸿毛,责重山岳。”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6. 带山的成语有哪些
一、愚公移山
白话释义:比喻坚持不懈地改造自然和坚定不移地进行斗争。
朝代:春秋
作者:列子
出处:《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两大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另一个老人智叟笑他太傻,认为不能能。愚公说: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两座山终究会凿平。
二、崇山峻岭
白话释义:高大陡峻的山岭
朝代:晋
作者:王羲之
出处:《兰亭集序》:“此地有崇山峻岭,茂林修竹。”
翻译:这儿有崇山峻岭,茂密的树林修长的竹子
三、山高水险
白话释义:比喻前进路上的种种艰难险阻。
朝代:明
作者:吴承恩
出处:·《西游记》:“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阔波狂。”
翻译:上西天拜佛走一遭;怕什么山高路险;水宽波狂
四、放虎归山
白话释义:也说纵虎归山。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比喻放走敌人,留下后患
朝代:晋
作者:陈寿
出处:《三国志·蜀志·刘巴传》裴松之注引《零陵先贤传》:“若使备讨张鲁;是放虎于山林也。’”
翻译:如果让刘备讨好张鲁,就是把已捕获的老虎放回深山
五、气吞山河
白话释义: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形容气魄很大。
朝代:元
作者:金仁杰
出处:《追韩信》:“背楚投江;气吞山河”
翻译:背对着楚军投入长江;气势可以把山河吞没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7. 责字开头的成语
【责备求全】犹言求全责备。【责备贤者】责备:批评指摘;贤者:有才德的人。对好人的要求指摘。指出有才德有声望的人的缺点【责躬省过】躬:自身。责问自身的所作所为,反省过失。【责躬引咎】躬:自身;引咎:承认过失。主动承担错误的责任并作自我批评。【责躬罪己】责躬:责备自己;罪:归罪。责备自己并归罪于自己。【责实循名】按其名而求其实。【责无旁贷】贷:推卸。自己应尽的责任,不能推卸给旁人。【责先利后】尽职责、尽义务在他人之前,分离利益在他人之后。形容品德高尚。【责有所归】指责任有所归。【责有攸归】攸:所;归:归。是谁的责任,就该归谁承担。指份内的责任不容推卸。【责重山岳】指责任之重如山岳。形容责任重大。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6125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