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夺”的成语「篡位夺权」
成语“篡位夺权”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篡位奪権成语读音:cuàn wèi duó quán
成语简拼:CWDQ
成语注音:ㄘㄨㄢˋ ㄨㄟˋ ㄉㄨㄛˊ ㄑㄨㄢˊ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篡党夺权
成语出处:元·尚仲贤《三夺槊》第四折:“那凶玩很劣,奸滑侥幸,则待篡位夺权。”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篡:夺取,特指臣子夺取君位。夺取君主的位置及其权柄。
成语用法:篡位夺权作谓语、宾语;指篡位。
成语“篡位夺权”的扩展资料
1.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成功夺权篡位的事件?朝代的更替总是充满血与泪的,这些残酷的历史现在都化作一纸史书尘封在里面,我们可以从这里看到历史上的故事,不过也只是故事。历史上夺篡位成帝登基的大概有这些,按时间来看:
第一个:秦二世,也称二世皇帝,姓赵氏,名胡亥。是秦始皇第十八子,太子扶苏的弟弟。秦始皇出游南方病死途中时,在赵高与李斯的帮助下,谋杀了其兄扶苏后就当上了秦朝的二世皇帝。
第二个:昭武皇帝刘聪
刘聪是十六国时期汉国开创者刘渊的第四子永嘉四年,即公元310年,太子刘和继位,刘聪遂杀刘和自立,改元光兴,是为汉烈宗,史称昭武皇帝。
第三个:北魏明元帝拓跋珪
拓跋嗣,北魏道武帝拓跋珪的儿子。公元409年10月,拓跋珪为其子拓跋绍所杀,拓跋嗣在宫中卫士的拥戴下杀了其兄拓跋绍,于同年即位
第四个:杨广,隋文帝杨坚的次子。公元600年,在杨广精心设计下,隋文帝废杨勇为庶人,改立杨广为太子。
公元604年7月,文帝病重卧床,杨广带兵包围了皇宫,谋杀了隋文帝。随后又派人假传隋文帝要杨勇自尽的遗诏并将其兄杨勇杀死。杨广夺取皇位,史称炀帝。
第五个:唐太宗李世民。李世民在危急时先发制人,发动了著名的玄武门事变。李世民,唐高祖李渊的第二个儿子。
还有宋太宗赵光义,后梁末帝朱友贞,齐肃明孝皇帝王延钧,南朝汉中宗刘晟等,都是通过篡位的来的帝位。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司马懿诛杀曹爽是为了保住少帝曹芳的皇位还是为了给子孙留下篡位的道路?
曹爽排挤司马懿,夺了他的兵,司马懿为了自保也必须杀了曹爽,如果真要让曹爽得了势,恐怕司马懿连命都保不住。曹爽飞扬跋扈,未必没有废皇帝的意思,但司马懿最看重的是自己家族的利益。曹操那句话其实用在司马懿身上正合适,司马懿杀曹爽固然是为了夺,但“亦骑虎难下矣”。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很多朝代都有权臣篡位,为何南宋却没有篡位的?
中国古代曾发生过多次臣篡国夺,比如王莽篡汉,曹丕篡汉,司马炎篡魏等等。宋朝,尤其是南宋,也出现过非常多的非常有名的臣。比如韩?腚校?热缡访衷叮?热缂炙频赖鹊取H欢??庑┤ǔ迹??裁疵挥幸桓龃酃?崛?兀坎坏?挥校??已芯克?且簧?男惺拢???酃?崛ㄉ峡康氖虑橐裁挥凶龉?。宋朝究竟有什么样的魔力呢?
分析宋朝与其它朝代的不同,我觉得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南宋的臣,虽说名头很响亮,但其实是于“矮子之中显人长”的臣。为什么这么说呢?一是赵宋家的皇帝不行。赵宋王室生育能力普遍低下,除了最初的几个皇帝外,后世的皇帝普遍能力比较差,甚至出现了精神病患者(如宋光宗)及智障人(宋度宗)等等。就算是精神及智力都比较正常的,其性格也比较柔弱(如宋宁宗)。因为皇帝不行,朝廷就需要宰相站出来帮助打理。因此,宰相自然就凸显出来了。二是其他朝代,或多或少,都有外戚干政,或者宦官干政。但是赵宋王朝因为从建国初就明显地抑制宦官和外戚,所以,宋朝既没有外戚干政,也没有宦官干政。这样一来,朝中大臣的力再一次凸显,很容易出现臣。三是北宋时期,朝中大臣争斗得很厉害,南宋吸取了这个教训,为了避免朝中大臣互相倾轧,皇帝往往只相信一个人,这也因此使得臣凸显出来。
第二,南宋的臣,其实主要是通过朝廷力争斗,打压了其它大臣,把其它大臣打压下去,让他自己突出出来。但是,这些臣还没有能力撼动皇帝的根基。
第三,历史上的臣篡位,一般都是出现在王朝衰败得很厉害,或者是在乱世的时候。比如前面说到的西汉末年,王莽篡位;东汉末年,曹丕篡位;曹魏末年,司马炎篡位。或者是五代及南北朝时期,臣不断的篡位替代原先的皇帝。而南宋虽然偏安一隅,但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国内还是比较稳定的,国内的动乱很少,老百姓过着太平日子。一般这种情况下,臣弄是有的,但要臣篡位,他们却没那个胆量。王莽篡位的时候,至少全国人民都在支持他,他才取得了成功。曹操实际上已经完全把汉献帝架空,所有人都听曹操的了,但曹操依然把篡位的机会留到他儿子身上。司马炎篡位,也是经过司马家族三代人的努力。所以说,篡位并不是那么容易实现的。
第四,宋朝皇帝对大臣们不错,不但给了他们历史上最高的工资,而且从赵匡胤开始就规定,不准杀文臣及上书言事者。所以大臣们一般不会想到要篡皇帝的位这档子事。
第五,宋朝的言论是比较自由的,而且有很完善的言官制度。臣虽然可以在朝廷里面拉帮结派,搞一言堂,但是,要让他篡位,必须承受普天之下舆论的炮轰。咱们可以举个实际的例子来说明。韩?腚形?耸髁⒆约涸诔?⒗锩娴娜ㄍ?,搞了一个开禧北伐。在北伐之前,他做了很多的舆论宣传,大家都积极支持他。但是后来,由于北伐失败了,他的形象也因此大打折扣,没有人再支持他,他也变得无了,最后被史弥远轻易找到机会,把他鞭杀掉了。
宋朝虽然在国际上备受打压,但国内政治还是比较清明的,从没有臣篡位这样的恶性事件发生,就可见一斑。宋朝政体,实在是值得我们后人好好研究的。
(参考资料:《宋史》)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那些夺权篡位的人虽然很可恨,可是他的精神为什么却让人肃然起敬?
因为他们是旧制度的克星,所以对旧制度的优势阶级,他可恨。但对新制度的向往者,他可能是代表自己的利益,因此值得拥护。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