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叹”字的成语「咳声叹气」

2023年09月15日成语大全95

成语“咳声叹气”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咳聲嘆氣
成语读音:hāi shēng tàn qì
成语简拼:HSTQ
成语注音:ㄏㄞ ㄕㄥ ㄊㄢˋ ㄑ一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唉声叹气
反义词:喜气洋洋
成语出处:《负曝闲谈》第六回:“江裴度无法,只得咳声叹气的出得行门,偏偏包车夫又不知去向,把他恨得跺脚。”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
成语用法:咳声叹气联合式;作谓语、定语;指不如意而叹息。
成语造句:(她)决不垂头丧气,决不咳声叹气。朱自清《房东太太》
英文翻译:sigh in despair
其他翻译:<法>pousser des soupirs

成语“咳声叹气”的扩展资料

1. 咳的多音字 hai第一声 ke第二声 急啊!!!!!!!!!!!!!!!
咳嗽 第二声
咳 hāi
基本字义
1. 叹息:~声叹气。
2.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我昨天没去医院。
咳 ké
部首笔画
部首:口 部外笔画:6 总笔画:9
五笔86:KYNW 五笔98:KYNW 仓颉:RYVO
笔顺编号:251415334 四角号码:60082 Unicode:CJK 统一汉字 U+54B3
基本字义
1. 〔~嗽〕呼吸器官受刺激而引起一种反射作用。把吸入的气急急呼出,同时发声,能清除呼吸道中的异物或痰,亦是某些病的症状。
详细字义
〈动〉
1. (形声。从口,亥( hāi)声,①( hāi)本义:小儿笑。《史记·扁鹊传》:“曾不以告咳婴之儿。”(咳婴:刚会笑的婴儿) ②咳嗽 [cough])
有若老人咳且笑于山谷中者。——宋· 苏轼《石钟山记》
2. 又如:咳唾(咳嗽吐唾液);咳逆(咳嗽病的一种。因气逆而作咳);咳珠吐玉(比喻措辞优美);咳血(咳嗽咯血)
3. 另见 hāi;hái
常用词组
1. 咳喘 kéchuǎn
[cough and gasp] 又咳又喘
2. 咳呛 kéqiàng
[cough] 〈方〉∶大声咳嗽
3. 咳嗽 késou
[cough] 喉部或气管的粘膜受刺激而突然把空气从肺内驱逐出来并带有爆破的杂音
妇梦中咳嗽。——《虞初新志·秋声诗自序》
咳 hāi
基本字义
1. 叹息:~声叹气。
2. 叹词,表示惋惜或后悔:又表示招呼人,提醒人注意:~!我昨天没去医院。
详细字义
〈叹〉
1. 啊 [hi]——用以表示各种感情(如欢欣、宽慰、遗憾或轻蔑等)。如:咳!我怎么忘了?
2. 哎呀,唉,呜呼 [alas]——用以表示不幸、悲痛、惋惜或关切。如:咳!这真是意料不到的事
3. 该死!糟了! [damn it]——用作轻微的诅咒。如:咳,我怎么这么糊涂!
4. 表示感叹 [what]。如:咳,提起话来就长啦;咳,真有这种怪事儿!
5. 嗨 [hi]——用以表示问候或引起注意。如:咳,到这儿来!;咳咳(戏曲中起加强乐曲节奏的衬字)
〈动〉
1. 叹息 [sigh]
黛玉只“咳”了一声,眼中泪直流下来,回身便走。——《红楼梦》
2. 另见 hái;ké
常用词组
1. 咳声叹气 hāishēng-tànqì
[sigh in despair;heave deep sighs] 又唉声又叹气,形容情绪低落的样子
咳 hái
详细字义
〈动〉
1. 小儿笑 [child laugh]
咳,小儿笑也。从口,亥声。——《说文》
2. 后泛指笑貌。如:咳咳(喜笑貌),咳笑(小儿笑);
3. 通“阂”。阻隔 [obstruct]
颈尾咳于天地乎。——《晏子春秋》
〈名〉
1. 通“孩”。小儿 [child]
曾不可以告咳婴之貌。——《史记·扁鹊列传》
2. 又如:咳儿;咳咳(胎儿拳曲貌);咳婴(指幼儿刚会笑尚需哺乳)
3. 另见 hāi;ké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表示声音的词语有哪些?
示声音的词语有:
1、唠唠叨叨[láo lao dāo dāo] 说话罗嗦,一说起来没个完。
2、嘟嘟囔囔[dū dū nāng nāng] 不断地、含混地自言自语。
3、轰轰烈烈[hōng hōng liè liè] 轰轰:象声词,形容巨大的声响;烈烈:火焰炽盛的样子。形容事业的兴旺。也形容声势浩大,气魄宏伟。
4、滴滴答答[dī dī dā dā] 重复的滴滴声。
5乱哄哄[luàn hōng hōng] 形容声音吵闹杂乱。
6、乐滋滋[lè zī zī] [口]形容喜悦的样子。
7、乐呵呵[lè hē hē] 形容高兴的样子。
8、扑簌簌[pū sù sù] 形容眼泪纷纷落下的样子。
9、呼啦啦[hū lā lā] 亦作“呼喇喇”。象声词。多形容风声、流水声、鸟振翅声等。《红楼梦》第八九回:“﹝ 寳玉 ﹞忽听得纸窗呼喇喇一派风声。”
10、纷纷扬扬[fēn fēn yáng yáng] 纷纷:众多;扬扬:飘荡的样子。形容雪花飘落的样子。
11、叽叽呱呱[jī jī guā guā] 同“唧唧呱呱”,说话声,很嘈杂的声音。
12、齐刷刷[qí shuā shuā] 亦作“齐唰唰”。形容动作一致,非常整齐。《新华月报》1981年第9期:“话音刚落,全场齐刷刷地举起一片手。”、
13、叽叽喳喳[jī ji zhā zhā] 语音杂乱。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咳字咳字的四字词语
含有咳的四字成语:【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咳珠唾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珠玑咳唾】珠玑:珠玉.比喻谈吐或文词美如珠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咳嗽的四字成语
含有咳的四字成语:【咳声叹气】因忧伤、烦闷或痛苦而发出叹息的声音.【咳唾成珠】咳唾:咳嗽吐唾沫,比喻谈吐、议论.“咳”也写作“欬”.比喻言辞精当,议论高明.也形容文词极其优美.【咳珠唾玉】比喻为文措辞优美.【珠玑咳唾】珠玑:珠玉.比喻谈吐或文词美如珠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喘气和叹气是一个意思么
【词语】:喘气
  【注音】:chuǎn qì
  【释义】:急促地呼吸。有时亦指紧张活动中的短暂休息。
  【出处】:三国·魏·刘桢《大暑赋》:“兽喘气於玄景,鸟戢翼於高危。”
  【示例】:《水浒传》第十六回:“只见两个虞候和老都管气喘急急,也巴到岗子上松树下坐了喘气。”
有累的 有病的 有气的 什么都有
还有定性上的意思 生活累的需要喘气 等
不同!喘气是气短!加杂这着气愤,或者是对某事有反感!叹气代表着无奈!
叹气
(动)因忧伤郁闷,心里感到不痛快而呼出长气,发出声音,多用于口语:唉声~气。
出自 晋 潘尼 《送卢景宣》
拼音 tàn qì
解释 舒发心中愤郁之气
中文名 叹气
叹气
(叹气)舒发心中愤郁之气
舒发心中愤郁之气。 晋 潘尼 《送卢景宣》诗:“叹气从中发,洒泪随襟颓。”《儿女英雄传》第二六回:“﹝ 何玉凤 ﹞想到这里,不禁长叹了口气。 张金凤 道:‘姐姐叹气,也当不了说话。’”
因心里不痛快或不如意而吐出长气,发出声音。《水浒传》第十六回:“那十个厢禁军雨汗通流,都叹气吹嘘,对老都管说道:‘我们不幸,做了军健……我们直恁地苦!’”《荡寇志》第七八回:“ 蔡京 不做声,摇着头只是叹气。” 丁玲 《水》:“他们不住的走去走来,不住的要叹气,心被不安和怜悯冻住。”
相关词语:
叹企 叹咤 叹扬 叹观止 叹思 叹嘉 叹伏 叹赞 叹骇 叹怅 叹悒 叹嗟 叹憾 叹恨 叹笑 叹凤 叹慨 叹异 
涒叹 懊叹 默叹 欣叹 惊叹不已 顾叹 永叹 诧叹 诞叹 愤叹 一唱三叹 轸叹 咳声叹气 盛叹 流叹 咏叹调 感叹句 怨叹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有个成语叫什么叹什么
什么叹什么成语 :
唉声叹气、
赞叹不已、
摇头叹息、
击节叹赏、
凤叹虎视、
桓公叹柳、
扼腕叹息、
喟然叹息、
自叹不如、
短叹长吁、
赞叹不置、
惊叹不已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616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