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忠体()”「公忠体国」
成语“公忠体国”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公忠軆國成语读音:gōng zhōng tǐ guó
成语简拼:GZTG
成语注音:ㄍㄨㄥ ㄓㄨㄥ ㄊ一ˇ ㄍㄨㄛ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出处:郭沫若《奴隶制时代·〈侈靡篇〉的研究》:“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来办这项国事。”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尽忠为国。
成语用法:公忠体国作谓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鞠躬尽瘁兮,诸葛武侯诚哉武;公忠体国兮,出师两表留楷模。郭沫若《蜀道奇》诗
成语“公忠体国”的扩展资料
1. 公忠体国可昭日月一介什么?两袖清风?雍正缕次在朱批、奏折、谕旨、祭文、碑文中评价他的十三弟怡亲王允祥“王公忠体国、清正持躬…”、“实系公忠体国”“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估计雍正是用这词最多的人,而且用在同一个人身上,呵呵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公开头的成语有哪些
:
公平合理、
公报私仇、
公事公办、
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
公之于众、
公私兼济、
公而忘私、
公私交困、
公平交易、
公门桃李、
公私分明、
公道大明、
公忠体国、
公修公德,婆修婆德、
公子哥儿、
公规密谏、
公是公非、
公诸同好、
公买公卖、
公私兼顾、
公才公望、
公平正直、
公道合理、
公听并观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关于(忠)的成语有哪些
忠心耿耿 忠孝节义 忠肝义胆 忠心赤胆 忠贞不渝 忠言逆耳 公忠体国 竭智尽忠 尽忠竭力 求忠出孝 矢忠不二 效死输忠 孝悌忠信 宅心忠厚 忠不避危 忠贯白日 忠驱义感 忠孝两全 竭忠尽智 移孝为忠 移孝作忠 义胆忠肝 忠贯日月 忠心贯日 尽忠报国 精忠报国 赤胆忠心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雍正为什么要杀死年羹尧,圈禁隆科多?
对清朝历史有所了解的读者想必会知道,在雍正皇帝充满争议的即位过程中,有两个人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那就是时任步军统领的隆科多与时任川陕总督的年羹尧。正是在这两人的全力协助下,雍正才能顺利登基称帝,并迅速掌控了整个大清朝的局势。他的最大竞争对手皇十四子胤禵虽然手上掌控着西北大军,却也因为受制于这两人,而不得不乖乖交出兵,奉诏返回京师。
雍正当上皇帝后,年羹尧和隆科多都因立下定策之功而得到丰厚回报。年羹尧被封为抚远大将军,取代皇十四子胤禵统领西北大军。隆科多则被任命为吏部尚书兼步军统领,并承其父佟国维的一等公爵位。此外,雍正的养母孝懿仁皇后佟佳氏是隆科多的姐姐,所以雍正在当上皇帝后仍公开以“舅舅”称呼隆科多,这在整个清朝历史上,也就隆科多一人享受过如此礼遇。
雍正元年(1723年),年羹尧与隆科多一起被加封为太保。不久,两人都被赏赐双眼花翎、四团龙补服、黄带、紫辔。为了表示对年羹尧与隆科多的信任,在雍正初年的官员选拔上,凡是年羹尧与隆科多提名的人都优先录用,因此当时人将此二人保举的官员称为“年选”与“佟选”(隆科多姓氏为“佟佳”)。
然而,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正当年羹尧的力和威望都达到顶峰的时候,他却突然遭遇了事业上的滑铁卢。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年羹尧从威震八方的抚远大将军沦为天牢中的死囚,最终于雍正三年(1725年)十二月十一日被下令在狱中自裁。
在处理年羹尧的同时,雍正也顺手收拾了隆科多。他先以隆科多教子无方为名,勒令他严加管教,并撤去了他步军统领之职。雍正五年(1727年),隆科多因结党营私,私藏玉牒等罪名被逮捕家,圈禁于畅春园。雍正六年(1728年)六月,隆科多死于禁所。
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曾是雍正皇帝的左膀右臂,为什么在短短几年时间内,他们两人会遭遇如此大的变故呢?
有一种观点认为,年羹尧和隆科多之所以会遭遇不幸,主要是这两人势太大,功高震主,所以才会被雍正皇帝给办了。然而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的。
以年羹尧为例,他手里虽然掌握着一支庞大的军队,但却完全不具备对皇帝产生威胁的条件。明清两朝的皇空前强大,朝廷制定了各种各样的规章制度用来确保皇的神圣不可侵犯。年羹尧身为大将军,在名义上是西北大军的最高统帅,然而清朝军队中却有一套严密的制度保障各级军官力相互制衡,比如统兵和调兵的分离,前线部队和后勤部队由两套彼此没隶关系的班子负责等等。因此只有获得皇帝的认可,年羹尧才是年大将军。一旦皇帝翻脸不认人,年羹尧就什么都不是了。当年皇十四子胤禵比年羹尧的地位要高出许多,结果雍正即位后一纸诏书就轻松解去了他的兵。区区年羹尧,又能对皇产生什么威胁呢?
隆科多的情况就更简单了,他作为步军统领,虽然掌控着整个京师的安全警卫部队,可是他身处皇帝眼皮子底下,周围还有无数眼睛时刻盯着他。他若是想要掀起什么波浪,可能性近乎于零。
那么,既然年羹尧和隆科多都不可能对皇帝产生威胁,雍正又为什么要对这两人实施“重锤”打击呢?其实原因有两个方面。
首先是年羹尧和隆科多作为雍正即位的主要功臣,他们不仅立下了定策之功,同时也清楚即位过程中的一切内情。这就等于抓住了雍正的“小辫子”,这样的人物对雍正来说显然是非常碍眼的角色。若不是考虑到登基之初大局不稳的缘故,恐怕这两人的阳寿还得提前几年结束。
其次是年羹尧和隆科多自己都有点作死。他们在位极人臣后还居功自傲,不懂得进退有度的道理。皇帝给的赏赐他们照单全收,而且两人都在私下拉拢党羽,在朝廷中培植自己的势力,“年选”、“佟选”就是最好的证明。这对雍正皇帝来说是肯定是不能容忍的事情。雍正之所以要对这两人痛下杀手,这方面应该才是主要原因。
同理,怡亲王胤祥也是雍正称帝时的大功臣。可是他一心做事,绝不拉拢任何私人关系。而且雍正给的恩赏太多时,他坚决不受。雍正皇帝对胤祥的评价是:“自古无此公忠体国之贤王。”
自古伴君如伴虎,年羹尧和隆科多都是人精中的人精了,可是最终却栽倒在对力和地位的迷失上。怡亲王胤祥不争不抢,结果反倒成就了一世英名。
参考文献:《清史稿》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