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骨”字的成语「骨肉之恩」
成语“骨肉之恩”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gǔ ròu zhī ēn成语简拼:GRZE
成语注音:ㄍㄨˇ ㄖㄡˋ ㄓ 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骨肉之情、骨肉私情
成语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68回:“孤亦何心不待卿以骨肉之恩,委卿以兵马之重乎?”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骨肉:指父母兄弟子女等亲人关系;恩:亲爱。比喻至亲之间的深厚感情
成语用法:骨肉之恩作主语、宾语;用于至亲。
英文翻译:the ties of blood
成语“骨肉之恩”的扩展资料
1. 人无过后之恩,铁无反复之力 意思是什么?你好,很高兴回答你的问题大致意思,人们往往是接受了帮助之后就忘了感恩,就像铁不能被反复的弯折一样,人心会冷。满意望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怎么翻译先生之恩,生死而骨肉也
中山狼传>来自明代马中锡《东田文集》中的《中山狼传》,全文及注译如下。
赵简子(春秋时晋国大夫)大猎于中山,虞人(掌管山泽的官吏)导前,鹰犬罗后,捷禽鸷(读音四声,凶猛)
兽,应弦而倒者不可胜数。有狼当道,人立而啼。简子唾手登车,援乌号之弓,(传说中黄帝的弓。黄帝乘龙升天时,堕
下一弓,百姓抱弓而号哭,因此后人名此弓为‘乌号’。出自《史记》)挟肃慎之矢(我国东北方的少数民族,造的箭非
常有名,用一进贡),一发饮羽,狼失声而逋(读音bu一声,逃跑)。简子怒,驱车逐之。惊尘蔽天,足音鸣雷,十步之
外,不辨人马。
翻译:赵简子在中山声势浩大地打猎,看山的官吏们在前面引路,老鹰和猎狗排在后面,敏捷的鸟凶猛的兽,应声
(弦的声音)而死的不可胜数。有只狼在道上,象人一样站在那号叫。简子吐口唾沫到手上跳上车子,拿起宝弓,搭上利
箭,一箭射到羽毛都陷入肉中,狼号叫着逃跑。简子恼怒,驱赶着车子追赶它。扬起的尘埃遮天蔽日,马蹄之声如同鸣雷,
十步之外,看不清人马。
时墨者东郭先生将北适中山以干仕。策蹇(读音jian三声,跛、瘸)驴,囊图书,夙(早晨)行失道,望尘惊悸。
狼奄(读音yan三声,突然)至,引首顾曰:“先生岂有志于济物哉?昔毛宝放龟而得渡(传说晋时预州刺史毛宝曾将一
只小白龟放入江中,后毛为石勒所败,跳入江中,得白龟相助而活命。见《续搜神记》),隋侯救蛇而获珠(传说隋侯曾
治愈一条受伤的大蛇,后蛇于江中衔一大珠为报答。见《淮南子》),龟蛇固弗灵于狼也,今日之事,何不使我得早处囊
中以苟延残喘乎?异时倘得脱颖而出,先生之恩,生死而肉骨也,敢不努力以效龟蛇之诚!”
翻译:当时墨家学者东郭先生要来北方的中山谋官。赶着跛脚驴,袋子装着图书,清早赶路迷了道,望见扬起的尘
埃非常害怕。狼突然来到,伸着脑袋看着他说:“先生一定有志于救天下之物的吧?从前毛宝放生小白龟而在兵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什么什么骨肉的成语
骨肉相连、
情同骨肉、
骨肉之情、
骨肉团圆、
骨肉离散、
白骨再肉、
异姓骨肉、
肉薄骨并、
亲如骨肉、
骨肉相亲、
生死骨肉、
枯骨生肉、
死骨更肉、
朽骨重肉、
骨腾肉飞、
骨肉之恩、
骨肉未寒、
骨肉之亲、
骨肉相残、
骨肉至亲、
骨肉私情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什么之恩的成语有哪些
再造之恩、
知遇之恩、
煦伏之恩、
雨露之恩、
巾车之恩、
劬劳之恩、
罔极之恩、
玉成之恩、
卵翼之恩、
骨肉之恩、
顾复之恩、
一饭之恩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5. “大丈夫处世,遇知己之主,外托君臣之义,内结骨肉...
这句话是周瑜对孙策说的。孙策和周瑜对外是君臣,对内是亲戚加兄弟。他们是连襟,娶了大乔小乔。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6. 周瑜真的和孙权“外托君臣之义,内接骨肉之恩”吗?
周瑜出身士族,堂祖父周景、堂叔周忠,皆为东汉太尉。其父亲周异,曾任洛阳令。周瑜高大英俊,“瑜长壮有姿貌”( 《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周瑜志向远大,自幼刻苦读书,尤喜兵法。他生逢乱世,时局不靖,烽火连延,战端四起,于是总想廓清天下。 周瑜与孙策是挚友。当年孙坚兵讨董卓时,家小移居舒县。孙策和周瑜同岁,交往甚密。周瑜让出路南的大宅院供孙家居住,且登堂拜见孙策的母亲,两家有无通共。周瑜和孙策在此广交江南名士,很有声誉。 孙坚死后,孙策继承父志,统率部卒。周瑜从父周尚为丹阳太守,周瑜去看望,时孙策入历阳(今安徽和县西北),将要东渡,写信给周瑜。周瑜率兵迎接孙策,给他以大力支持。孙策十分喜悦,说:“吾得卿,谐也。”(《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 于是,二人协同作战,先克横江(今安徽和县东南长江北岸)(今安徽和县东,当利水入江处)、当利,接着挥师渡江,进攻秣陵(今江苏江宁秣陵关),打败了笮融、薛礼,转而攻占湖孰(今江苏江宁湖熟镇)、江乘,进入曲阿(今江苏丹阳),逼走刘繇(参见孙策平江东之战)。时孙策部众已发展到几万人。他对周瑜说:“吾以此众取吴会平山越已足。卿还镇丹阳。”(《三国志·吴书·周瑜鲁肃吕蒙传》)于是,周瑜率部回到丹阳。 不久,袁术派其堂弟袁胤取代周尚任丹阳太守,周瑜随周尚到了寿春(今安徽寿县)。袁术发现周瑜有才,便欲收罗周瑜为已将。周瑜看出袁术最终不会有什么成就,所以只请求做居巢县长,欲借机回江东,袁术同意了周瑜的请求。 建安三年(198年),周瑜经居巢回到吴郡(今江苏苏州)。孙策闻周瑜归来,亲自出迎,授周瑜建威中郎将,调拨给他士兵两 千人,战骑五十匹。此外,孙策还赐给周瑜鼓吹乐队,替周瑜修建住所,赏赐之厚,无人能与之相比。孙策还在发布的命令中说:“周公瑾雄姿英发,才能绝伦,和我有总角之好,骨肉之情。在丹阳时,他率领兵众,调发船粮相助于我,使我能成就大事,论功酬德,今天的赏赐还远不能回报他在关键时刻给我的支持呢!”周瑜时年二十四岁,吴郡人皆称之为周郎。 因庐江一带,士民素服周瑜的恩德信义,于是孙策命他出守牛渚、后来又兼任春谷长。不久,孙策欲取荆州,拜周瑜为中护军,兼任江夏(治湖北新州西)太守,随军征讨。周瑜、孙策攻破皖城,得到桥公两个女儿,皆国色天姿。孙策自娶大乔,周瑜娶小乔。(注:大乔、小乔本姓桥,后桥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7. 分手尚且为兄弟何必非做骨肉亲出处
对刘封之死,《三国演义》第七十九回“侄陷叔刘封伏法”有较为详细的记述:关羽败走麦城,派廖化向刘封、孟达求援,二人见死不救,致使关羽被擒杀。刘备闻关羽父子遇害,立即想派人擒拿刘封、孟达回成都问罪,诸葛亮怕情急生变,遂决定先调刘封去守绵竹,孟达闻讯,就率兵投降了曹魏。诸葛亮命刘封攻孟达,刘封受命。在襄阳前线,孟达作书劝降刘封,刘封大怒,扯碎其书,斩其来使,两军遂交战。终因孟达、夏侯尚、徐晃三路进攻,刘封节节败退,上庸守将申仪又献城降曹,刘封被迫逃回成都。刘备盛怒之下,命人将刘封推出斩首。按《三国演义》的这种说法,刘封被杀是罪有应得,他是间接杀害关羽的凶手,刘备杀他,是出于对关羽的手足情深,是义重云天的表现。用毛宗岗父子的话说,就是“痛义弟之死而不顾其养子之恩,……君子于此有天伦之感焉!”〔1〕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