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以暴易暴”的故事

2023年09月21日成语故事103

“以暴易暴”的成语故事:

商朝末年,伯夷与叔齐都是孤竹国国君的儿子,孤竹君死后,两人互相推让都不愿为王,跑到周文王那里。文王死后,武王要出兵讨伐暴君商纣王,出发那天,伯夷与叔齐拉着武王的马劝他不要采取军事行动,认为“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暴的意思是什么啊
暴 bào
显露;暴露 /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 /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 尸捐不收,骨暴不葬。——《论衡·祸虚》 / 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暴师(驻扎在野外的军队);暴骸(暴露尸骸);暴骨(暴露尸骨);暴尸(暴露尸骸)
糟蹋,损害 /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又如:自暴自弃;以众暴寡;暴殄轻生(肆意践踏,轻视生命);暴殄(残害自然)
欺凌 /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又如:暴陵(欺压凌辱)
徒手搏虎 /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
暴 bào
凶恶,残暴 /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暴人(凶恶残暴的人);暴兵(暴虐的军士);暴敌(凶暴的敌人);暴豪(凶暴强横)
急骤;猛烈 / 终风且暴。——《诗·邶风·终风》 / 飘风(暴风)暴雨为民害。——《管子·小问》
又如:暴雷;暴洪;暴暴(急速兴起的样子);暴水(洪水)
脾气过分急躁 / 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虫暴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脾气暴;粗暴(鲁莽;暴躁);暴气(暴躁的脾气);暴跳如雷
暴 bào
突然;猝然 / 今暴得大名,不祥。——《史记·项羽本纪》 / 矜(自负)壮士暴死。——唐·柳宗元《敌戒》 / 屠暴起。——《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暴卒(突然死亡);暴忽(快速;飘忽);暴亡(突然死亡);暴崩(突然死亡);暴富(突然发财)
急剧地
又如:暴跌;暴落;暴习(很快熟悉)
另见pù
常用词组
暴举 - 暴乱 - 暴利 - 暴力 - 暴力镜头 - 暴动 - 暴卒 - 暴厉 - 暴发 - 暴发户 - 暴取豪夺 - 暴吏 - 暴君 - 暴富 - 暴弃 - 暴徒 - 暴怒 - 暴戾 - 暴戾恣睢 - 暴政 - 暴敛 - 暴殄天物 - 暴毙 - 暴涨 - 暴烈 - 暴犯 - 暴病 - 暴胀 - 暴虎冯河 - 暴虐 - 暴虐无道 - 暴行 - 暴跌 - 暴跳 - 暴跳如雷 - 暴躁 - 暴雨 - 暴露 - 暴露文学 - 暴露无遗 - 暴风 - 暴风雨 - 暴风雪 - 暴风骤雨 - 暴食 - 暴饮暴食
常用词组
以暴易暴 - 冰暴 - 凶暴 - 强暴 - 强暴 - 急暴 - 急风暴雨 - 抗暴 - 擒奸讨暴 - 栗暴 - 横暴 - 残暴 - 残暴 - 沙暴 - 狂暴 - 狂风暴雨 - 狂饮暴食 - 疾风暴雨 - 粗暴 - 自暴自弃 - 苛暴 - 荒时暴月 - 诛暴讨逆 - 防暴 - 除暴安良 - 雪暴 - 雷暴 - 风暴

暴 pù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 暴,日干也。曝,俗。——《广韵》 / 暴,晒也。——《小尔雅》 / 书暴诸日。——《考工记》 / 一日暴之。——《孟子》 /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 /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 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颜氏家训·书证》
又如:一暴十寒;暴炙(日晒火烤);暴背(曝背;晒背);暴浣(曝晒洗涤)
暴露;显露 /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 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另见bào
常用词组
一暴十寒 - 槁暴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
用暴力来取代暴力,我不知道这有什么区别。神农氏、虞和夏朝一个代替一个都走向了灭亡,我应该回归到哪里呢?采薇歌先秦:佚名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适安归矣。吁嗟徂兮命之衰矣。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这句话出自那部电影 我忘记了
应该是电影《狗咬狗》陈冠希主演的吧。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以暴易暴是何意·出自于哪?
“以暴易暴”形容残暴的统治代替残暴的统治。此典出自《史记·伯夷列传》:“伯夷、叔齐,孤竹君之二子也。父欲立叔齐,及父卒,叔齐让伯夷。伯夷曰:‘父命也。’遂逃去。叔齐亦不肯立而逃之。国人立其中子。于是伯夷、叔齐闻西伯昌善养老,盍往归焉。及至,西伯卒,武王载木主,号为文王,东伐纣。伯夷、叔齐叩马而谏曰:‘父死不葬,爰及干戈,可谓孝乎?以臣弑君,可谓仁乎?’左右欲兵之。太公曰:‘此义人也。’扶而去之。武王已平殷乱,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之,义不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薇而食之。及饿且死,作歌。其辞曰:‘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神农、虞、夏忽焉没兮,我安适归矣?于嗟徂兮,命之衰矣!’遂饿死于首阳山。”殷朝时,有个小国叫孤竹国,是殷汤封的。孤竹国君有三个儿子,大的叫伯夷,最小的叫叔齐。依照传统,接替君位的应是伯夷,但孤竹国君却想将君位传给叔齐,后来孤竹国君死了,叔齐要将君位让给伯夷,伯夷不愿接受,逃走了。叔齐也不愿做国君,也悄悄逃走了。国人便立孤竹国的二儿子为国君。伯夷、叔齐两人听说西伯昌很得人心,便去投奔,谁知到了那里以后,西伯昌已经死了,他的儿子(周武王)用车载着西伯昌的神位,到东方讨伐殷纣王,伯夷、叔齐一起上前去劝阻,武王的左右要抓捕这两个人,姜太公把二人放走了。不久武王灭了殷纣王,自称周武王,封他父亲为周文王,整个国家便在他的管辖范围内了。伯夷、叔齐却誓死不吃周朝的米,他们居住在首阳山中,采野菜充饥,饿得快要死了,做了一首歌,其中有两句是:“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意思是说:周武王用他的暴行除去了残暴的君王殷纣王,结果仍然是一暴换一暴,他们自己真不知道这样做是错误的。殷纣王荒淫暴虐,百姓痛苦不堪,周武王率诸侯讨伐,正是顺从民意,伯夷、叔齐的见解,迂极,愚极,可叹又可笑!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求暴字在说文解字的意思,越详细越好
暴(bào) 显露;暴露 /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 /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 尸捐不收,骨暴不葬。——《论衡•祸虚》 / 其所摧败,功亦足以暴于天下矣。——司马迁《报任安书》 又如:暴师(驻扎在野外的军队);暴骸(暴露尸骸);暴骨(暴露尸骨);暴尸(暴露尸骸) 糟蹋,损害 / 田不以礼,曰暴天物。——《礼记》 又如:自暴自弃;以众暴寡;暴殄轻生(肆意践踏,轻视生命);暴殄(残害自然) 欺凌 / 自是之后,以强陵弱,以众暴寡。——《庄子•盗跖》 又如:暴陵(欺压凌辱) 徒手搏虎 / 不敢暴虎,不敢冯河。——《诗•小雅》 凶恶,残暴 / 伐无道,诛暴秦。——《史记•陈涉世家》 又如:暴人(凶恶残暴的人);暴兵(暴虐的军士);暴敌(凶暴的敌人);暴豪(凶暴强横) 急骤;猛烈 / 终风且暴。——《诗•邶风•终风》 / 飘风(暴风)暴雨为民害。——《管子•小问》 又如:暴雷;暴洪;暴暴(急速兴起的样子);暴水(洪水) 脾气过分急躁 / 性行暴如雷。——《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 虫暴怒。——《聊斋志异•促织》 又如:脾气暴;粗暴(鲁莽;暴躁);暴气(暴躁的脾气);暴跳如雷 突然;猝然 / 今暴得大名,不祥。——《史记•项羽本纪》 / 矜(自负)壮士暴死。——唐•柳宗元《敌戒》 / 屠暴起。——《聊斋志异•狼三则》 又如:暴卒(突然死亡);暴忽(快速;飘忽);暴亡(突然死亡);暴崩(突然死亡);暴富(突然发财) 急剧地 又如:暴跌;暴落;暴习(很快熟悉) 常用词组 暴举 - 暴乱 - 暴利 - 暴力 - 暴力镜头 - 暴动 - 暴卒 - 暴厉 - 暴发 - 暴发户 - 暴取豪夺 - 暴吏 - 暴君 - 暴富 - 暴弃 - 暴徒 - 暴怒 - 暴戾 - 暴戾恣睢 - 暴政 - 暴敛 - 暴殄天物 - 暴毙 - 暴涨 - 暴烈 - 暴犯 - 暴病 - 暴胀 - 暴虎冯河 - 暴虐 - 暴虐无道 - 暴行 - 暴跌 - 暴跳 - 暴跳如雷 - 暴躁 - 暴雨 - 暴露 - 暴露文学 - 暴露无遗 - 暴风 - 暴风雨 - 暴风雪 - 暴风骤雨 - 暴食 - 暴饮暴食 - 以暴易暴 - 冰暴 - 凶暴 - 强暴 - 强暴 - 急暴 - 急风暴雨 - 抗暴 - 擒奸讨暴 - 栗暴 - 横暴 - 残暴 - 沙暴 - 狂暴 - 狂风暴雨 - 狂饮暴食 - 疾风暴雨 - 粗暴 - 自暴自弃 - 苛暴 - 荒时暴月 - 诛暴讨逆 - 防暴 - 除暴安良 - 雪暴 - 雷暴 - 风暴 暴 pù (会意。古文从日,麃声。从日出艹米。本义:晒) 同本义 / 暴,日干也。曝,俗。——《广韵》 / 暴,晒也。——《小尔雅》 / 书暴诸日。——《考工记》 / 一日暴之。——《孟子》 / 暴于南荣。——《史记•司马相如传》。索隐:“偃卧日中也。” / 今我使二国暴骨。——《左传•宣公十二年》 / 言日中时必须暴晒,不尔者,失其时也。——《颜氏家训•书证》 又如:一暴十寒;暴炙(日晒火烤);暴背(曝背;晒背);暴浣(曝晒洗涤) 暴露;显露 / 暴霜露,斩荆棘,以有尺寸之地。——宋•苏洵《六国论》 / 是以蓼州周公,忠义暴于朝廷,赠谥美显荣于身后。——明•张溥《五人墓碑记》 暴是我国古老的姓氏之一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以暴易暴什么意思
以暴易暴是指用暴力对抗暴力。
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成语出处:
《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
举例说明:
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周三》)
功败垂成
垂:接近,将要。
事情在将要成功的时候失败了。含惋惜意。
《晋书·谢安传论》:“降龄何促,功败垂成,拊其遗文,经纶远矣。”
《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六一回:“况且十二道金牌,他未必不知道是假的,何必就班师回去,以致功败垂成。”
姚雪垠《李自成》二卷三四章:“他很生气,下旨切责陕西、三边总督郑崇俭防范不严,使围歼李自成的事‘功败垂成’。”
也作“事败垂成”。
明·梁辰鱼《浣纱记·乞降》:“凶逆不日就诛灭了,九仞为山,功亏一篑,料想不劳而集,事败垂成!”
黄兴《蝶恋花》词:“事败垂成原鼠子,英雄地下长无语。”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什么暴成语大全
禁乱除暴、
讨恶剪暴、
讨逆除暴、
讨恶翦暴、
不畏强暴、
除残去暴、
鸮鸣鼠暴、
脸红筋暴、
以乱易暴、
以暴易暴、
擒奸讨暴、
上慢下暴、
以暴抑暴、
窃啮斗暴、
赏贤罚暴、
鹿驯豕暴、
救乱除暴、
除残祛暴、
革奸铲暴、
虽有搞暴、
窃时肆暴、
十寒一暴、
不忙不暴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请问“以暴易暴矣不知其非矣”的意思是什么?出自哪篇文言文?
解释】: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出处】:《史记·伯夷列传》:“登彼西山兮,采其薇矣,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以暴易暴”扩展:

英文翻译:substitute one tyrant with another
近义词:以暴易乱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出处:西汉 司马迁《史记 伯夷列传》:“以暴易暴兮,不知其非矣!”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注音:一ˇ ㄅㄠˋ 一ˋ ㄅㄠˋ
成语简拼:YBYB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解释:以:用;易:改变,更换;暴:残暴。用残暴势力代替残暴势力。指统治者换了,暴虐的统治没有改变。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读音:yǐ bào yì bào
造句:吏转念去一狐,得一狐,是以暴易暴也,游移不敢即应。(清 蒲松龄《聊斋志异 周三》)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俄文翻译:заменить одно насилие другим <смена деспотов>
成语用法:以暴易暴偏正式;作谓语、定语;含贬义。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637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