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四”字的成语「四不像」
成语“四不像”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ì bù xiàng成语简拼:SBX
成语注音:ㄙˋ ㄅㄨˋ ㄒ一ㄤ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不伦不类
成语出处:朱自清《罗马》:“现在满是一道道颓毁的墙基,倒成了四不像。”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麋鹿。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成语用法:四不像作主语、宾语、定语、状语;指不伦不类。
成语造句:老舍《我的‘话’》:“地方语言运用得好,总比勉强的用四不像的,毫无精力的、普通官话强得多。”
英文翻译:David’s deer <neither fish nor fowl>
俄文翻译:ни то ни сё
其他翻译:<法>élan de Chine <inclassable>
成语“四不像”的扩展资料
1. 被称为"四不像"的是什么所谓的四不像其实就是麋鹿,野生麋鹿早在三千多年商周前就有了,到了清末时期基本绝迹。目前的麋鹿大多为人工繁殖饲养的观赏型物种。“四不像”是 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 鹿,面部像 马,蹄子像 牛,尾巴像 驴,但整体看上去却似鹿非鹿,似马非马,似牛非牛,似驴非驴,故获得“四不像”的美名。相传,《 封神榜》中 姜太公的 座骑即为’四不像’,给这种珍稀动物增添了神秘色彩。与其它鹿科动物一样,麋鹿也是一种食草动物。一般雄麋鹿体重可达250千克左右,角比较长,每年脱换两次。1900年八国联军入侵北京,再加上水灾,使南海子的麋鹿全部毁灭。50年代从英国接回几头种兽,1985年再从英国乌邦寺接回20头,在它们祖先的故居北京南海子还家落户,重建种群。目前,中国另一个麋鹿饲养中心为江苏 大丰麋鹿保护区。脱换两次。麋鹿本是我国特有物种,却本土绝迹,沦落天涯,实在令人唏嘘。还好现在国内野生麋鹿已到达1000多头。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四不像用来比喻什么
四不像,读作sì bù xiàng。用来比喻不伦不类的事物。
四不像是中国特有的动物也是世界珍稀动物。它善于游泳,再加上宽大的四蹄,非常适合在泥泞的树林沼泽地带寻觅青草、树叶和水生植物等食物,栖息活动范围在长江流域一带。
黄河流域是人类繁衍之地,生息于此的四不像自然成了人们为获得食物而大肆猎取的对象,致使这一珍奇动物的数量急剧减少,其野生种群很快便不复存在了。
值得庆幸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的周朝时,四不像就被捕进皇家猎苑,在人工驯养状态下一代一代地繁衍下来,一直到清康熙、乾隆年间,在北京的南海子皇家猎苑内尚有二百多头。
这是在中国大地上的人工环境中生活的最后一群麋鹿。根据大量化石和历史资料推断,野生四不像大概在清朝才濒临灭绝的境地。
1865年,法国传教士兼博物学家阿芒·戴维神甫在北京南部考察动植物时发现了这种奇特的动物,这是世人第一次从学术角度知道了四不像。此后的几十年间,不断有四不像的活体被运出中国,流向西方。
1894年,永定河水泛滥,冲破了南苑的围墙,逃散的四不像成了饥民们的果腹之物。到1900年,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南苑里的四不像几乎被全部杀光。一部分被运往为欧洲各地。
不过,在2009年1月8日,一队科学考察团于洞庭湖发现27头糜鹿,是全球首位发现有野生四不像的足迹。
在WWF世界自然基金会的协调下,英国政府决定无偿向中国提供种群,使四不像回归家乡。
1985年提供22只,放养到原皇家猎苑,北京大兴区南海子,并成立北京南海子麋鹿苑。1986年又提供39只,在江苏省大丰麋鹿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放养。1987年又提供18只。
回归后的四不像繁殖相当快,1994年中国政府又在湖北省石首市天鹅洲成立第三个麋鹿保护区,从大丰迁来64只。在中国的四不像总数已经繁殖达1320头。但仍然是一个濒危物种。全世界也没有超过2000头。
扩展资料:
一、“四不像”简介:
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
原产于中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古代传说的四不像是什么东西?
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产动物。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怀孕期约10个月,次年5月左右产仔。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 1·3米。尾长,尾端下垂到脚踝;冬毛长呈灰棕色,夏毛红棕色,颈部有1条黑褐色纵纹延伸到体背前部,颈下有黑褐色长毛。雌鹿无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角分两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角枝次级的分叉更为复杂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四不像是什么意思
麋鹿,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蹄像牛、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
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驼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
扩展资料
麋鹿作为野生种群早已绝迹多年,1986年8月14日,在世界野生生物基金会和中国林业部的共同努力下,来自英国七家动物园的39头麋鹿返回故乡——江苏大丰,放养在大丰麋鹿保护区。
大丰麋鹿国家自然保护区林茂草丰,人迹罕至,是麋鹿野生放养的天然理想场所。适宜的生境加上保护区工作人员的精心管护,其野生种群数量,繁殖率和存活率均居世界首位。经过繁衍扩大,已达到1000多头。
江苏大丰麋鹿保护区有着世界上最大的野生麋鹿种群,约52头麋鹿在这里被野化放归。在世界上首先建立了完全摆脱对人类依赖、可自我维持的麋鹿野生种群,结束了数百年来麋鹿无野生种群的历史。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四不像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麋鹿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古代传说的四不像是什么东西?
麋鹿 别名:四不象 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 英文名:David’s deer 鹿科: Cervidae 分布: 原产于辽宁、华北、黄河和长江中下游 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是中国特产动物。 麋鹿性喜水,善游泳。由于至蹄宽大,侧蹄亦能着地,适于在雪地和泥泞地上活动。以青草、树叶、水生植物为食。6~8月发情。怀孕期约10个月,次年5月左右产仔。 麋鹿是一种非常特殊的大型鹿类。头似马,角似鹿,蹄似牛,尾似驴,俗称四不像。它体长约2米,肩高可达 1·3米。尾长,尾端下垂到脚踝;冬毛长呈灰棕色,夏毛红棕色,颈部有1条黑褐色纵纹延伸到体背前部,颈下有黑褐色长毛。雌鹿无角,雄性有角,角枝形态十分特殊,没有眉叉,主干离头部一段距离后。角分两枝,每枝2杈,每杈又分一些小杈。一般随年龄的增长,角枝次级的分叉更为复杂些。麋鹿的尾巴比其他鹿类长得多,可达65厘米,是鹿科动物中最长的,末端生有丛毛。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四不像什么意思呢?
四不像麋鹿(学名:Elaphurus davidianus)又名“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因为它头脸像马、角像鹿、颈像骆驼、尾像驴,因此得名四不像。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沼泽地带,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好合群,善游泳,喜欢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求偶发情始于6月底,持续6周左右。曾经广布于东亚地区。后来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因素,在汉朝末年就近乎绝种。元朝时,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到19世纪时,只剩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一群。在西方发现后不久被八国联军捕捉并从此在中国消失。直到1898年被英国购买并繁殖到255头,并在1983年将部分个体送回中国。之后有更多的麋鹿回归家乡,并有部分被放生野外。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四不像长什么样子
“四不像”是麋鹿的绰号。由于麋鹿长相非常特殊,它的犄角像鹿,面部像马,蹄子像牛,尾巴像驴,但整体看上去是一种头像马、尾像驴、蹄像牛、角像鹿,极其少几见野生动物。“四不像”是世界珍稀动物,于鹿科。原产于中国长江中下游的沼泽地带,主要以青草和水草为食物。性格好,比较合群,善于游泳,以嫩草和水生植物为食。由于自然气候变化和人为的因素,在汉末年时近乎绝种。元朝时候为了以供游猎,残余的麋鹿被捕捉运到皇家猎苑内饲养。直到到19世纪时,只剩下在北京南海子皇家猎苑内的一群。截至2011年8月,江苏盐城大丰湿地麋鹿总数达1789头;2013年6月,湖北石首市天鹅洲麋鹿保护区麋鹿总数达1016头。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