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木()()()”「木牛流马」
成语“木牛流马”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mù niú liú mǎ成语简拼:MNLM
成语注音:ㄇㄨˋ ㄋ一ㄡˊ ㄌ一ㄡˊ ㄇㄚ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晋·陈寿《三国志·蜀志·诸葛亮传》:“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木制的牛马形体、可行走的运输器具
成语用法:木牛流马作主语、宾语、定语;指运输工具。
成语故事:三国时期,诸葛亮六出祁山与司马懿对阵,他偷偷在葫芦谷中制造出木牛流马,用这些木牛流马运送军粮,省去不少人力。司马懿派人抢去几匹,照样造成2000匹投入运送军粮,诸葛亮派王平率1000名精兵把这些木牛流马连同军粮抢回
成语“木牛流马”的扩展资料
1. 木牛流马故事概括150字公元234年,诸葛亮又率领了几十万大军,再次出祁山,北上伐魏。魏国派出了司马懿为大都督,率领大军去迎战。诸葛亮带兵打了几次胜仗后,司马懿命令魏军坚守不出,蜀兵天天在阵前叫骂,可他们就是不出战。司马懿想等到蜀军粮食用尽,自行退兵时再乘虚出击。司马懿的用意,诸葛亮自然明白。西蜀山路崎岖,不好走,不解决粮食运送的问题,蜀军就会不战自退。诸葛亮日日夜夜都在思考这个问题。终于有一天,他想出了一个好办法:用木牛流马来运送粮食,这种木牛流马不仅不吃不喝,而且力气很大,用它来运送粮食,十分方便。诸葛亮立即召来胡忠、杜睿两位将军,拿出一张图纸给他们,要他们带领千名工匠,去葫芦谷制造木牛流马。接着,他又命令马岱带领五百名士兵,守在葫芦谷口,诸葛亮又对马岱说:工匠不许出来,外边的人不许进去,千万不能走漏了消息。工匠们忙个不停,诸葛亮几乎天天来查看。杨仪向诸葛亮报告:粮食快接济不上了,怎么办呀?诸葛亮说:没关系,他们在造木牛流马。过了几天,木牛流马建出来了,蜀军的后顾之忧解决了。司马懿知道后,抢了几匹回来,仿造出两千辆,用来运粮食,诸葛亮派兵击,一仗下来,蜀军大胜,共获得一万多石粮食,还有数千匹木牛流马,魏军士气大减,他们再也不敢轻易出战了。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什么是木牛流马干什么用的。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二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木牛流马到底是什么啊?
木牛流马,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的运输工具,分为木牛与流马。史载建兴九年至十二年(231年-234年)诸葛亮在北伐时所使用,其载重量为’一岁粮’,大约四百斤以上,每日行程为’特行者数十里,群行三十里’,为蜀国十万大军提供粮食。不过,确实的方式、样貌现在亦不明,对其亦有不同的解释。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三国杀界限突破里的木牛流马是怎么个用法,我看了...
1.原牌面: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以将一张手牌扣置于你装备区里的木牛流马下,若如此做,你可以将此装备移动到一名其他角色的装备区里;你可以将此装备牌下的牌如手牌般使用或打出。
2.规则集:出牌阶段限一次,你可将一张手牌移出游戏并扣置于木牛流马下,称为“辎”,若如此做,你可将装备区里的木牛流马置入一名其他角色的装备区;你能将“辎”如手牌般使用或打出。
此卡在使用上,虽然可以为团队的配合和手牌管理提供帮助,其副作用也需格外注意。木牛流马下的牌本身不会被锦囊和技能影响,然而一旦装备区内的木牛流马被任何方式弃置或是取走。
其下扣置的所有牌便会一同进入弃牌堆,粮草往往是战时必争之物,往来传递之时,更要小心敌人的虎视眈眈,以防屯田千日,付之一炬。
扩展资料
木牛流马不同于现有的所有装备类型,于全新的“宝物”装备,相当于装备区多了一个放宝物的位置。玩家在出牌阶段可将手牌暗扣于此牌下,而木牛流马下的牌也只有当前装备它的玩家可以查看和使用,不会被他人轻易窥得。
这些牌不仅可以为队友回合内的爆发提供帮助,同时其中的基本牌和无懈可击等,也可以用于响应技能和锦囊,增强回合外的防御能力。
你装备区里的木牛流马移动到目标区域:若目标区域为装备区,所有“粮”始终扣置于木牛流马下;若因交换而移动,所有“粮”始终扣置于木牛流马下;若并非因交换而移动到装备区以外的区域,则所有“粮”和木牛流马同时开始移动结算,但所有“粮”置入弃牌堆。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木牛流马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木牛流马
木牛流马之谜
1700多年前,三国时蜀汉丞相诸葛亮发明了木牛流马,可是,木牛流马究竟是一种什么样的运输工具呢?千百年来人们提出各种各样的看法,争论不休。
查考史书,《三国志·诸葛亮传》记载:“亮性长于巧思,损益连弩,木牛流马,皆出其意。”《三国志·后主传》记载:“建兴九年,亮复出祁山,以木牛运,粮尽退军;十二年春,亮悉大众由斜谷出,以流马运,据武功五丈原,与司马宣王对于渭南。”上述记载明确指出,木牛流马确实是诸葛亮的发明,而且木牛流马分别是两种不同的工具,从木牛流马使用的时间顺序来看,先有木牛,后有流马,流马是木牛的改进。
给《三国志》作注的南北朝时期的裴松之,在注中引用了现在已经失传的《诸葛亮集》中有关木牛流马的一段记载,对木牛的形象作了描绘,对流马的部分尺寸作了记载,但是因为没有任何实物与图形存留后世,使得后人对木牛流马的认识始终是凤毛麟角、云山雾罩。
诸葛亮造出木牛流马200年后,南北朝时期的科技天才祖冲之据说造出了木牛流马。《南齐书·祖冲之传》说:“以诸葛亮有木牛流马,乃造一器,不因风水,施机自运,不劳人力。” 令人难以理解的是,他同样也没有留下任何详细的资料。
但是关于祖冲之造出木牛流马的记载为自动机械的观点提供了佐证,这是关于木牛流马的一个主要观点,认为三国时利用齿轮制作机械已为常见,后世所推崇的木牛流马,应该是一种运用齿轮原理制作的自动机械。
在陕西省汉中市勉县的黄沙镇,史料记载这里是诸葛亮当年造木牛流马的地方。据考证,诸葛亮当年在8年北伐中,木牛流马总共用过3次,木牛流马就是从这里出发,走过250公里的栈道,到达前线祁山五丈原。
当地的老人向我们描绘了传说中的木牛流马:“木头做的马头,再有其他零星的小块组成马身子,再组上马腿,肚子中间安上齿轮,木马后边有一个扳手,操作时一压走一步,再一压走一步。”从这个传说中可以看出,木牛流马是有齿轮的,而且似乎也运用了杠杆原理。
前不久,在河北省泊头有一个普通的乡村教师梁国君说他自己就复原了木牛流马,而且非常成功。我们的记者抱着极大的兴趣程去那里看了看。
梁国君做的木牛流马形状都是四条腿,肚子中空,可以载重物的木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木牛流马的用途
诸葛亮发明的一种运输工具,适合在山区这样的小路上使用。具体是什么样子,原理由于没有实物流传下来,一直没有明确的解释。有说是一种通过机械力可以自己行走的,有说就是独轮车的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