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激涕零”成语故事
“感激涕零”的成语故事: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阴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继承父职,就率军反叛,纵兵烧杀抢掠。宰相裴度率军讨伐,李朔自告奋勇担当平淮西叛乱的重任,率骑兵攻入吴元济的巢穴并活捉了他。百姓对官军感激得掉下眼泪来什么是感激涕零及其造句
一、“感激涕零”的意思:
因感激而流泪。形容感激异常(现多含讽刺意)。
二、用“感激涕零”造句:
1、被救者的家对他的见义勇为行为感激涕零。
2、社会大众的温情及帮助,使他感激涕零。
3、老王感激涕零地向老李道谢:’这次真是多亏你了。’。
4、对于这位英雄的救命之恩,所有的村民都感激涕零。
5、国王不但没杀他,还赐给他狠多东西,让他感激涕零。
三、词语出处:
宋·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
白话:我罪孽深重,但是对我的责备却很轻,我因感激而流泪。
四、用法、语法:
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度感激。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感激涕零,意思
涕:眼泪;零:落词语表示感激得掉下眼泪,形容极度感动。出 处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猜谜语:良言一句,感激涕零
猜谜语:良言一句,感激涕零谜面:良言一句,感激涕零谜语类型:(打一成语)谜底:妙语连珠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感激涕零的意思是什么
gǎn jī tì líng涕:眼泪复。零:落。感激得制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成语出自 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近义词:感恩图报,感激不尽反义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成语例句: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感激涕零”中“涕”的古义和今义
’涕’古代是眼泪的意思.在现代是鼻涕的意思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水滴石穿一心一意迷途知返感激涕零百感交集深思熟虑匪夷所思时光荏苒白驹过隙鉴往知来莫衷一是迷途知返恍
水滴石穿:比喻只要有恒心,不断努力,事情就一定能成功.
一心一意:形容心一意,一门心思只做一件事.
感激涕零:形容极度感激.
百感交集:形容感触很多,心情十分复杂.
深思熟虑:反复细致地考虑.
匪夷所思:指言谈行动离奇古怪,不是一般人根据常理所能想象的.
时光荏苒:指时间或光阴渐渐过去.
白驹过隙:形容时间过得极快.
鉴往知来:根据以往的情形便知道以后怎样发生变化.
莫衷一是:形容意见分歧,没有一致的看法.
迷途知返:比喻犯了错误能改正.
恍如隔世:比喻事物变化发展很快,变化很大.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感激涕零的成语典故
出 处
唐·刘禹锡《平蔡行》诗:“路旁老人忆旧事,相与感激皆涕零。”
诸葛亮《出师表》:“臣不胜受恩感激!今当远离,临表涕零,不知所言。”
示 例
鲁迅《两地书·致许广平十九》:“你如有议论,敢乞源源寄来,不胜荣幸~之至!”
贾政听了,~,叩首不已。(清·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
故事
公元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死后,他的儿子吴元济未能继承父职,就率军反叛,纵兵烧杀抢掠。宰相裴度率军讨伐,李朔自告奋勇担当平淮西叛乱的重任,率骑兵攻入吴元济的巢穴并活捉了他。百姓对官军感激得掉下眼泪来。
元和九年(公元814年)闰八月丙辰日,淮西节度使(也称彰义节度使)吴少阳病死,其子吴元济密不发丧,对朝廷称其父生病卧床,于是他自领军务。宪宗自平蜀,就立刻想要拿下淮西。宰相李吉甫也力主拿下淮西,“淮西非如河北,四无党援,国家宿存数十万兵以备之。失今不取,复难图矣”。宪宗从严绶平息九洞蛮叛乱的事情上获得启示,认为此人或许有办法摆平淮西之事,于是授予严绶以山南东道节度使的头衔,加淮西招抚使,让他率大军进抵蔡州。
严绶耀武扬威地来到蔡州一线,率军与吴元济对峙。然而,蔡州军毕竟与九洞蛮大不相同,他根本就没有什么用兵方略以制敌,所以只好不停地为部下将士发足粮饷,让他们能拥戴自己而不致于逃散。同时,他又备上一份份厚礼,暗地里送到京城去贿赂那些执掌要津的宦官,以招声援,稳定好后方。这样一来,严绶率领的数万大军白白地耗在前线,平时仅只是闭壁坚守而已,阅时经年竟无尺寸之功。而吴元济根本没将严绶放在眼里,他手下的人纷纷劝他索性举起造反的旗帜,赶走严绶,大干一场。这时淮西节度使署的判官杨元卿见吴元济对朝廷抗命不遵,蠢蠢欲动,并杀掉了好几个忠于朝廷的官员,遂将淮西虚实,及平蔡计策,详告宰相李吉甫。
李吉甫将淮西实情密奏宪宗,宪宗先礼后兵,遣工部员外郎李君何吊祭,还追赠吴少阳为尚书右仆射,以示恩宠。实则是让其前往蔡州探查吴元济的动向。可吴元济却不迎敕使,发兵四出,屠舜阳,焚叶,掠鲁山、襄城,关东震骇,李君何不得入而还。于是,宪宗决意讨淮西。
元和九年九月丁亥日,宪宗下令山南东道节度使严绶、忠武军都知兵马使李光颜、寿州团练使李文通、河阳节度使乌重胤等率军讨伐淮西,命内常侍知省事崔潭峻监其军。
元和十年,宪宗又开始笼络强藩。元和十年春正月乙酉日,宪宗加韩弘司徒。韩弘镇宣武,十余年不入朝,颇以兵力自负,朝廷试图倚靠其形势以制吴元济。后宪宗调遣宣武等十六镇的兵力共讨吴元济。
元和十年二月甲辰日,严绶被吴元济偷,在磁丘被打败。
元和十年三月庚子日,忠武军节度使李光颜和吴元济在临颍交战,打败了吴元济。四月甲辰日,李光颜在南顿又打败了吴元济。五月丙申日,李光颜又在时曲打败了吴元济,淮西兵大溃。
淮西战事连着山东、河北割据势力的存亡,吴元济纵兵抗衡,王承宗、李师道暗中配合,给予政治声援和军事援助,淮西之役,是一场十分激烈的斗争。吴元济遣使求救于恒、郓,于是王承宗、李师道数上表请赦免吴元济,宪宗不答应。李师道遣大将率二千人趋寿春,声言助官军讨吴元济,实际上在军事上制肘官军。李师道又派刺客数十人,发盗数十人攻河阳转运院,杀伤十余人,烧钱帛三十余万缗匹、谷三万余斛,于是人情恇惧。群臣多请罢兵,宪宗坚决削藩,不许罢兵。
元和十年六月癸卯日,李师道派出的刺客刺杀了宰相武元衡。宰相裴度也同样遇刺,幸运的是,他只是头部受伤而未殃及性命。得到消息后京城长安因此大骇。朝士未晓不敢出门。早朝,宪宗在御殿久等,朝臣却没有到齐。于是宪宗下令京城各处加派卫兵,派金吾卫卫士保护朝臣外出。
元和十年七月甲戌日,朝廷宣布王承宗有罪,杜绝他的朝贡。
元和十年八月丁未日,李师道手下的将领訾嘉珍等在东都洛阳嵩山僧院内准备谋反叛乱。数百勇士埋伏在东都进奏院外,想要趁着东都无兵焚烧东都宫殿以及进行抢掠。小将杨进和李再兴等向东都留守吕元膺告发了他们的阴谋。吕元膺出兵合围,挫败了他们的阴谋。
元和十年七月乙丑日,李光颜和吴元济在时曲再战,这次李光颜却败在了吴元济手中。宪宗为了进一步拉拢韩弘,并让其为淮西之战出力。元和十年九月癸酉日,宪宗下诏封韩弘为淮西行营兵马都统。元和十年十一月壬申日,李光颜、乌重胤合兵在小溵河与吴元济交战,这次两人携手打败了吴元济。丁丑日,李文通又在固始打败了他。
元和十一年四月庚子,李光颜、乌重胤合兵与吴元济战于凌云栅,又一次打败了他。
元和十一年五月壬申日,李光颜在凌云栅大破吴元济。
元和十一年六月甲辰日,蔡州行营、唐邓节度使高霞寓讨淮西大败于铁城,仅以身免。朝中大为惊愕,宰相入见,多劝宪宗罢兵。而宪宗却坚定地说:“胜负兵家之常,今但论用兵方略,察将帅之不胜任者易之,兵食不足者助之耳。岂得以一将失利,遽议罢兵耶?!”当时举朝都说要罢兵,只有裴度“言贼不可赦”,宪宗于是独用裴度之言。
元和十一年七月壬午日,韩弘在郾城打败了吴元济。
元和十二年四月辛卯日,唐邓隋节度使李愬在嵖岈山击败吴元济的军队。乙未日,李光颜又在郾城大败吴元济,破敌三万,斩首六千到九千人,缴获马匹和军械三万余件。五月癸巳日,李愬又在吴房大败吴元济,抓获贼将李祐。
元和十二年,官军征讨淮蔡,四年没有攻克蔡州,“度支供饷,不胜其弊,诸将玩寇相视,未有成功”,宪宗也很惆怅便去问宰相们,宰相李逢吉等都说军队的战斗力下降了,财力也衰竭了,都想罢兵。裴度却什么都没有讲,宪宗奇怪,想裴度一定又什么想法,便问他。裴度便讲:“臣想亲自上前线督战!”于是宪宗大喜,亲自为裴度送行,任命裴度为门下侍郎、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兼彰义节度使充淮西宣慰处置使,以刑部侍郎马总为宣慰副使,右庶子韩愈为彰义行军司马。裴度立刻奔赴前线,那时前线没有统一指挥战斗的元帅,只是拿郾城为治所。诸道军中皆有中使监阵,主将进退不由。裴度到位,当即奏请免去监军,诸将这才能注与军事,作战也开始有了功劳。裴度治军,“军法严肃,号令画一,以是出战皆捷”
元和十二年冬十月壬申日,裴度前往前线视察工事修建,吴元济得道情报,立刻派军队偷。当突然贼兵出现时,攻击速度十分迅速,李光颜立刻当面迎击。魏博节度使田弘正的儿子,魏博行营兵马使田布在李光颜手下,他立刻派兵阻挡住了贼兵的归路,两面夹击,大破贼军。
元和十二年十月十四日,唐随邓节度使李愬自将三千人为中军,命归将李祐、李宪将牙队三千人为前锋,李进诚将三千人为后军,出军东行,直奔吴元济营垒蔡州。“时大风雪,旌旗裂”,李愬冒着风雪,率军日夜兼行,于十五日“四鼓,愬至城下,无一人知者”。官军似乎从天而降,迅速攻下蔡州城。(详见李愬雪夜入蔡州)吴元济穷蹙请降,然无济于事。吴元济被槛车送往京师。
元和十二年十月甲申日,宪宗下诏免去淮西两年赋税,免去旁州第二年的夏税。安葬阵亡将士,向他们的家发放五年粮食。
元和十二年十一月丙戌日,吴元济在长安被斩首。淮西割据三十多年后,复归唐皇朝统治。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感激涕零”扩展:
成语出处:宋 黄庭坚《谢黔州安置表》:“罪深责薄,感激涕零。”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其他翻译:<德>aus Dankbarkeit zu Trǎnen gerührt sein<法>verser des larmes de reconnaissance
成语辨析:感激涕零与“感恩戴德”有别:感激涕零指感激的程度深;侧重形容外部表情;“感恩戴德”只指感激;侧重于内心。
成语注音:ㄍㄢˇ ㄐ一 ㄊ一ˋ ㄌ一ㄥˊ
成语读音:gǎn jī tì líng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感恩图报、感激不尽
成语用法:感激涕零偏正式;作谓语;形容极度感激。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解释:感激得掉下眼泪。来形容极为感动的样子。有时带有讽刺之意。涕:眼泪。零:落。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日文翻译:感激(かんげき)して涙(なみだ)を流(なが)す
成语结构:补充式成语
成语简拼:GJTL
英文翻译:so grateful as to shed tears
造句:贾政听了,感激涕零,叩首不已。(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一0七回)
反义词:忘恩负义、恩将仇报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