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字的成语「兴利除弊」

2023年10月08日成语大全94

成语“兴利除弊”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興利除弊
成语读音:xīng lì chú bì
成语简拼:XLCB
成语注音:ㄒ一ㄥ ㄌ一ˋ ㄔㄨˊ ㄅ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除旧布新、破旧立新
反义词:陈陈相固、故步自封
读音纠正:兴,不能读作“xìnɡ”。
错字纠正:利,不能写作“力”。
成语出处:宋 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为天下理财,不为征利。”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兴办有利的事情;消除有害的事情。兴:兴办;创办;弊:弊端;害处。
成语用法:兴利除弊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1)所谓改革,就是要兴利除弊。(2)改革大业的根本之处就在于除旧革新,兴利除弊。
英文翻译:make a profit and end abuses
俄文翻译:приносить пóлызу и выкорчéвывать зло
日文翻译:有利(ゆうり)な事業(じぎょう)を興(おこ)し,弊害(へいがい)を取(と)り除(のぞ)く
其他翻译:<德>Nützliches fǒrdern,Schǎdliches ausrotten<法>promouvoir le bien public et extirper les abus
成语故事: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他制定《均输法》和《青苗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使全国兴修水利,《保甲法》和《保马法》增强国防。司马光攻击是生事扰民,王安石说推行新法是兴利除弊

成语“兴利除弊”的扩展资料

1. 兴利除弊文言文翻译
召信臣,字翁卿,是九江寿春人。因为明经甲科而担任郎官,后来离开京城补任谷阳县长官。后因官吏考绩列为优等而升任上蔡长官。他管理上蔡时视民如子,一直受到任地老百姓的称赞。后来越级提拔为零陵太守,不久因病归退。(后来)又被征召为谏议大夫,升为南阳太守,仍然同在上蔡时一样治理百姓。召信臣为人勤奋努力有办法有谋略,喜欢替老百姓兴办有益的事,一心要使他们富足。他亲自鼓励百姓从事农业生产,在田间小路出入,停留和住宿都不在乡里的亭馆中,很少有安闲地休息的时候。他巡视郡中的水流泉源,开通沟渠,修筑水闸和其他能放水堵水的设施总共几十处,以便扩大灌溉面积,水田年年增加,多达三万顷。百姓得到了这样做的好处,有了多余的粮食来贮藏。召信臣为百姓制定了均衡分配水源的规定,刻在石碑上树立在田边,来防止争斗。下令禁止嫁娶送终时铺张浪费,一定要从节俭出发。府县官吏家中子弟喜欢闲游,不把耕田劳作当重要的事看待,他就斥责罢免他们,严重的还要追究他们,用行为不法的罪名处治他们,用这种做法显示他崇尚劳动厌弃懒惰的态度。他管治的地方教化得以广泛推行,,郡中的人没有谁不尽力从事农业生产,百姓归依他,住户人口成倍增长,盗贼和诉讼案件减少以至于停息。官吏百姓亲近爱戴召信臣,称他为“召父”。望!!谢谢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兴利除弊是什么意思
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兴利除弊 [ xīng lì chú bì ] 
【解释】:弊:害处,坏处。
【出自】: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
【译文】:效法先皇的贤明政治,用来兴办好事,革除弊端,这不是惹是生非。
扩展资料
兴利除弊近义词
一、推陈出新 [ tuī chén chū xīn ]
【解释】:指对旧的文化进行批判地继承,剔除其糟粕,吸取其精华,创造出新的文化。
【出自】:清·戴延年《秋灯丛话·忠勇祠联》:“不特推陈出新,饶有别致。”
【译文】:不用特别地创造新的文化,这样就另有一翻韵味。
二、不破不立 [ bù pò bù lì ] 
【解释】:不破除旧的,就不能建立新的。
【出自】: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不把这种东西打倒,什么新文化都是建立不起来的。不破不立,不塞不流,不止不行。”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兴除利弊是什么意思
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公益成语:gyjslw.com
4. 《红楼梦》敏探春兴利除宿弊的故事情节简述(100字左右)
王熙凤小产病倒,探春接管家务,于是与李纨协商。首先秉公办了赵姨娘兄弟送殡银子一事,在赵姨娘的纠缠中立威。之后又免了宝玉等上学多领的银子开销,让所有人佩服。尤其是将园子中的出产安排给奴才们打理,供府中日常开销之外,奴才还可盈余,大得人心。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文言文《兴利除弊》原文以及翻译,急需,谢谢。
兴利除弊出于《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主要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他制定《均输法》和《青苗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使全国兴修水利,《保甲法》和《保马法》增强国防。司马光攻击是生事扰民,王安石说推行新法是兴利除弊。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文言文《兴利除弊》原文以及翻译,急需,谢谢。
兴利除弊出于《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主要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北宋神宗时期,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他制定《均输法》和《青苗法》减轻农民负担,增加国家财政收入,《农田水利法》使全国兴修水利,《保甲法》和《保马法》增强国防。司马光攻击是生事扰民,王安石说推行新法是兴利除弊。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兴除利弊是什么意思
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公益成语:gyjslw.com
8. 在《红楼梦》全本中与贾探春有关的回数。比如,第三回林黛玉抛父进京都,五十六回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
第2章 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兴演说荣国府
第3章 托内兄如海荐西宾 接外孙贾母惜孤女
第5章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第7章 送宫花贾琏戏熙凤 宴宁府宝玉会秦钟
第18章 皇恩重元妃省父母 天伦乐宝玉呈才藻
第20章 王熙凤正言弹妒意 林黛玉俏语谑娇音
第22章 听曲文宝玉悟禅机 制灯谜贾政悲谶语
第23章 西厢记妙词通戏语 牡丹亭艳曲警芳心
第27章 滴翠亭杨妃戏彩蝶 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第28章 蒋玉函情赠茜香罗 薛宝钗羞笼红麝串
第29章 享福人福深还祷福 多情女情重愈斟情
第35章 白玉钏亲尝莲叶羹 黄金莺巧结梅花络
第37章 秋爽斋偶结海棠社 蘅芜苑夜拟菊花题
第38章 林潇湘魁夺菊花诗 薛蘅芜讽和螃蟹咏
第39章 村老老是信口开河 情哥哥偏寻根究底
第40章 史太君两宴大观园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
第42章 蘅芜君兰言解疑癖 潇湘子雅谑补馀音
第43章 闲取乐偶攒金庆寿 不了情暂撮土为香
第45章 金兰契互剖金兰语 风雨夕闷制风雨词
第46章 尴尬人难免尴尬事 鸳鸯女誓绝鸳鸯偶
第48章 滥情人情误思游艺 慕雅女雅集苦吟诗
第49章 琉璃世界白雪红梅 脂粉香娃割腥啖膻
第50章 芦雪庭争联即景诗 暖香坞雅制春灯谜
第52章 俏平儿情掩虾须镯 勇晴雯病补孔雀裘
第55章 辱亲女愚妾争闲气 欺幼主刁奴蓄险心
第56章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贤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58章 杏子阴假凤泣虚凰 茜纱窗真情揆痴理
第60章 茉莉粉替去蔷薇硝 玫瑰露引出茯苓霜
第61章 投鼠忌器宝玉瞒赃 判冤决狱平儿行
第62章 憨湘云醉眠芍药? 呆香菱情解石榴裙
第63章 寿怡红群芳开夜宴 死金丹独艳理亲丧
第70章 林黛玉重建桃花社 史湘云偶填柳絮词
第71章 嫌隙人有心生嫌隙 鸳鸯女无意遇鸳鸯
第73章 痴丫头误拾绣春囊 懦小姐不问累金凤
第74章 惑奸谗检大观园 避嫌隙杜绝宁国府
第75章 开夜宴异兆发悲音 赏中秋新词得佳谶
第76章 凸碧堂品笛感凄清 凹晶馆联诗悲寂寞
第77章 俏丫鬟抱屈夭风流 美优伶斩情归水月
第81章 占旺相四美钓游鱼 奉严词两番入家塾
第82章 老学究讲义警顽心 病潇湘痴魂惊恶梦
第83章 省宫闱贾元妃染恙 闹闺阃薛宝钗吞声
第84章 试文字宝玉始提亲 探惊风贾环重结怨
第85章 贾存周报升郎中任 薛文起复惹放流刑
第87章 感秋声抚琴悲往事 坐禅寂走火入邪魔
第94章 宴海棠贾母赏花妖 失宝玉通灵知奇祸
第95章 因讹成实元妃薨逝 以假混真宝玉疯癫
第98章 苦绛珠魂归离恨天 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第99章 守官箴恶奴同破例 阅邸报老舅自担惊
第100章 破好事香菱结深恨 悲远嫁宝玉感离情
第101章 大观园月夜警幽魂 散花寺神签惊异兆
第102章 宁国府骨肉病灾? 大观园符水驱妖孽
第119章 中乡魁宝玉却尘缘 沐皇恩贾家延世泽公益成语:gyjslw.com
9. 兴除利弊的意思是什么
  应该是“兴利除弊”  兴利除弊 (xīng lì chú bì)  解释:弊:害处,坏处。主要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利益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  出处:《管子·君臣下》:“为民兴利除害,正民之德。”  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从平儿情掩虾须镯这件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探春如何兴利除宿弊 的? 概述55-57的主要情节?
第五十二回《俏平儿情掩虾须镯》中,宝玉的丫鬟坠儿偷了王熙凤的镯子,被平儿查了出来。平儿并没有去告诉王熙凤,而是先跑来给宝玉的人传信,说要把这件事掩盖过去——毕竟与大家都没有什么好处——也是为宝玉着想的缘故。平儿并不是宝玉身边的人,反而能够体贴他人的难处,时时处处照顾别人。 从平儿情掩虾须镯这件事,可以看出她是一个宽厚待人,尽心为他人考虑的细心人。 探春如何兴利除宿弊的: 所谓“兴利除弊”,实际上就是“开源”与“节流”并举。“开源”的具体措施是实行“承包制”。小说中写道: 咱们这园子只算比他们的多一半,加一倍算,一年就有四百银子的利息。……在园子里所有的老妈妈中,拣出几个本分老诚能知园圃的事,派准他们收拾料理,也不必要他们交租纳税,只问他们一年可以孝敬些什么。一则园子有定之人修理,花木自有一年好似一年的,也不用临时忙乱;二则也不致作践,白辜负了东西;三则老妈妈们也可借此小补,不枉年日在园中辛苦;四则亦可以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人等的工费。将此有余,以补不足,未为不可。 于是,下面派定老祝妈去管竹林,老田妈去管菜蔬稻稗之类,老叶妈去管园中的花花草草…… “节流”,就是节约开支,物尽其用。探春的具体措施是能省者省,能减者减。例如,“承包”之后园内“省了这些花儿匠、山子匠打扫之人等的工费”;二是改变不合理的“旧制”,裁减主子丫鬟的月银和重复支出。贾府内主子每月都有月银,其中包括小姐们的脂粉钱,哥儿们上学零花钱等等,还有各房的大小丫鬟也从主子的钱中分得一份。此外亲朋好友往来人情钱物,也是一笔大开销。探春的“除弊”就把这些开支中不合理的部分“一概蠲了。” 不论是“开源”还是“节流”,在家政管理(乃至国家的经济管理),毫无疑问都是正确的,也是可行的。但是,探春的“改革”虽然表面上没有受到大阻力,实际上所受到的压力仍然不少,为此她也哭过鼻子。这正如古人所说:“积习难改”。探春之所以成功,我以为一是她善于学习,“承包”制即学习赖大家的管理模式。二是以身作则,大公无私。她敢于触动主子一层的利益,甚至不惜从自己的亲母亲赵姨娘开刀,以儆他人。三是,勤于职守,严格监督。小说中写道: 只三四日后,几件事过手,渐觉探春精细处不让凤姐,只不过是言语安静,性情和顺而已。……每于夜间针线暇时,临寝之先,坐了小轿带领园中上夜人等各处巡察一次。……因而里外下人都暗中抱怨说:“刚刚的倒了一个‘巡海夜叉’,又添了三个‘镇山太岁’,越性连夜里偷着吃酒顽的工夫都没了。” 事实说明,探春的“改革”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55回-56回:王熙凤因病不能视事,王夫人组织了一个班子,贾探春主持,李纨和薛宝钗襄助,负责日常工作。期间,这个’三人团’领导集体对大观园进行了以所有与经营分离为主要内容的制度改革。策划精当,操作严谨,效果很好,深受群众拥护。57回里,贾宝玉听紫鹃说黛玉要离他而去苏州,便失魂落魄,差点死了。薛姨妈心慈,见黛玉孤苦伶仃,用爱语安慰她。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翻译《答司马谏议书》中句子“兴除利弊”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意思是: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其中“兴除利弊”主要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翻译《答司马谏议书》中句子“兴除利弊”
“举先王之政,以兴利除弊,不为生事。”意思是:实行古代贤明君主的政策,用它来兴办(对天下)有利的事业、消除(种种)弊病,(这)不能算是制造事端其中“兴除利弊”主要指兴办对国家人民有益利的事业,除去各种弊端。公益成语:gyjslw.com
13. 帮忙概括红楼梦的两章内容<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和<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宝钗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探春却不然。探春理家,于千头万绪中又发现一曲处弊端。一是姑娘丫头们每月都有月银,但头油脂粉钱却要由府中出钱采购,而这些人往往偷工减料,拖拖拉拉;另外,园子里每年花木果蔬甚多,却疏于管理,浪费了许多。于是,他们决定首先免掉头油脂粉钱,然后学习赖大家管理园子的方法,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人管理,多劳多得。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每年也省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因当时平儿在场,探春埋怨凤姐的虑事不当,但平儿一张巧嘴说的众人在无话可说。探春因庶出而难过。 几人正在议事,又有甄家派人送了礼单过来。在贾母处,碰见甄家几个体面的婆子,他们说他家也有一个宝玉,不仅长相与贾宝玉一样,脾气性格也无二致。贾母听说十分高兴,宝玉却既向往有些迷惑,竟先在梦中到了甄府,梦见了甄宝玉。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第五十七回 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王夫人领宝玉回见甄宝玉。一天,宝玉到潇湘馆看望黛玉。遇到紫鹃穿着单薄,在回廊上做针线,宝玉摸了一下他的衣服,便被紫鹃训了一顿,坐在山石上发呆。紫鹃听说后又回来劝慰,得知每天送的燕窝是宝玉求老太太给的,紫鹃借话头告诉他,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宝玉听了,如雷轰顶,呆呆的回到怡红院,后来失去了知觉。贾母王夫人着急大骂紫鹃。幸亏宝玉见到紫鹃才哭了出来,而且他抓住紫鹃,死也不放手。紫鹃因自己的顽话引出这样大的事,只好尽心侍候宝玉大愈。而黛玉听说宝玉如此情形,未免又多哭了几场。 一天,宝钗和薛姨妈不约而同来看黛玉。大家谈到薛蝌与岫烟的婚事,薛姨妈不禁讲到“千里姻缘一线牵”并开玩笑说黛玉与宝玉正合适,羞得黛玉只和宝钗算账。这时,湘云拿着一张纸片进来,湘云、黛玉都不知是什么东西。原来是岫烟典当衣服的当票。公益成语:gyjslw.com
14. 至郡,兴利除害,值岁不雨,讲求荒政,多所全活是什么意思
到任后,兴利除弊,正值当地一年不下雨,他十分重视抗灾救民的措施,很多百姓得以保全性命.(值:逢,遇;岁:一年;全活:得以保全性命)公益成语:gyjslw.com
15. 帮忙概括红楼梦的两章内容<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和<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第五十六回 敏探春兴利除宿弊 识宝钗小惠全大体 宝钗用朱子言论指导理家,探春却不然。探春理家,于千头万绪中又发现一曲处弊端。一是姑娘丫头们每月都有月银,但头油脂粉钱却要由府中出钱采购,而这些人往往偷工减料,拖拖拉拉;另外,园子里每年花木果蔬甚多,却疏于管理,浪费了许多。于是,他们决定首先免掉头油脂粉钱,然后学习赖大家管理园子的方法,把园子中的花草、果木、稻田等交给人管理,多劳多得。这样既调动了他们的积极性,每年也省了四五百两银子的支出。因当时平儿在场,探春埋怨凤姐的虑事不当,但平儿一张巧嘴说的众人在无话可说。探春因庶出而难过。 几人正在议事,又有甄家派人送了礼单过来。在贾母处,碰见甄家几个体面的婆子,他们说他家也有一个宝玉,不仅长相与贾宝玉一样,脾气性格也无二致。贾母听说十分高兴,宝玉却既向往有些迷惑,竟先在梦中到了甄府,梦见了甄宝玉。醒后方知道是镜中影儿。 第五十七回 慧紫娟情辞试忙玉 慈姨妈爱语慰痴颦 王夫人领宝玉回见甄宝玉。一天,宝玉到潇湘馆看望黛玉。遇到紫鹃穿着单薄,在回廊上做针线,宝玉摸了一下他的衣服,便被紫鹃训了一顿,坐在山石上发呆。紫鹃听说后又回来劝慰,得知每天送的燕窝是宝玉求老太太给的,紫鹃借话头告诉他,黛玉明年就要回苏州林家。宝玉听了,如雷轰顶,呆呆的回到怡红院,后来失去了知觉。贾母王夫人着急大骂紫鹃。幸亏宝玉见到紫鹃才哭了出来,而且他抓住紫鹃,死也不放手。紫鹃因自己的顽话引出这样大的事,只好尽心侍候宝玉大愈。而黛玉听说宝玉如此情形,未免又多哭了几场。 一天,宝钗和薛姨妈不约而同来看黛玉。大家谈到薛蝌与岫烟的婚事,薛姨妈不禁讲到“千里姻缘一线牵”并开玩笑说黛玉与宝玉正合适,羞得黛玉只和宝钗算账。这时,湘云拿着一张纸片进来,湘云、黛玉都不知是什么东西。原来是岫烟典当衣服的当票。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7045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