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躬耕()()”的成语「躬耕乐道」
成语“躬耕乐道”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躳畊樂道成语读音:gōng gēng lè dào
成语简拼:GGLD
成语注音:ㄍㄨㄥ ㄍㄥ ㄌㄜˋ ㄉㄠˋ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三国志 魏书 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胡]昭乃转居浑山中,躬耕乐道,以以经籍自娱。”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成语用法:躬耕乐道作谓语、定语;指过隐居生活。
成语造句:隐于田里,躬耕乐道,教育二子。(明 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
成语“躬耕乐道”的扩展资料
1. 带乐字的褒义词~越多分越多。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乐善好施助人为乐 知命乐天 〖解释〗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怡然自乐 〖解释〗怡然:喜悦的样子。形容高兴而满足。 于飞之乐 于飞:比翼齐飞。比喻夫妻间亲密和谐。 衣冠礼乐 指各种等级的穿戴服饰及各种礼仪规范。指封建社会中各种典章礼仪。 其乐不穷 穷:穷尽、尽头。指某一事物带来的乐趣无穷无尽。亦作“其乐无穷”、“其乐无涯”。 潘文乐旨 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乐天安命 见“乐天知命” 乐事劝功 谓乐于从事所业,努力获得成效。 乐善好义 谓乐于行善,喜好正义。 乐善不倦 乐于坚持做好事。 乐山爱水 爱好山水风光。 乐而忘死 形容胸襟旷达,忘怀一切。 乐而不厌 喜爱而不厌倦。 乐而不荒 同“乐而不淫”。 乐道遗荣 乐守圣贤之道而抛弃荣华富贵。 乐道忘饥 谓醉心于圣道。 乐道好古 以守道为乐,喜爱古制。 乐道安命 乐守正道而安于天命。 乐此不倦 此:这。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形容对某事特别爱好而沉浸其中。 乐成人美 乐于成全人家的好事。 鼓乐喧天 弹奏着各种乐器,声响大得直冲云天。 躬耕乐道 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伯乐一顾 比喻受人知遇赏识。 安心乐业 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安土乐业 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安生乐业 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知足常乐 知道满足,就总是快乐。形容安于已经得到的利益、地位。 助人为乐 帮助人就是快乐。 自得其乐 自己能从中得到乐趣。 与民同乐 原指君王施行仁政,与百姓休戚与共,同享欢乐。后泛指领导与群众一起游乐,共享幸福。 喜怒哀乐 喜欢、恼怒、悲哀、快乐。泛指人的各种不同的感情。 喜闻乐见 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先忧后乐 忧虑在天下人之先,安乐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先,享受在后。 随缘乐助 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为善最乐 做善事是最快乐的事。常用为劝人多行善事的格言。 天伦之乐 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赏心乐事 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贫而乐道 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其乐无穷 其中的乐趣没有穷尽。 乐业安居 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过着安定的生活。形容生活、生产、思想状况安定正常。 乐道安贫 处在贫困的境地中,仍以守道作乐趣。 乐善好施 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乐不可支 支:撑住。快乐到不能撑持的地步。形容欣喜到极点。 乐而忘返 非常快乐,竟忘记回家。乐此不疲 因酷爱干某事而不感觉厌烦。乐山乐水 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乐在其中 喜欢做某事,并在其中获得乐趣。 乐不思蜀 在新环境中得到乐趣,不再想回到原来环境中去。 乐以忘忧 由于快乐而忘记了忧愁。 敬业乐群 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钧天广乐 指天上的音乐,仙乐。后形容优美雄壮的乐曲。 具食与乐 备办了酒饭和歌舞。 极乐世界 佛教指阿弥陀佛居住的地方。后泛指幸福安乐的地方。 何乐不为 有什么不乐于去做的呢?表示愿意去做。 甘贫乐道 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长乐未央 未央:未尽。长久欢乐,永不结束。 不亦乐乎 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不改其乐 不改变自有的快乐。指处于困苦的境况仍然很快乐。 伯乐相马 伯乐:相传为秦穆公时的人,姓孙名阳,善相马。指个人或集体发现、推荐、培养和使用人才的人。 安身为乐 身子安定就是快乐。 安贫乐贱 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安贫乐道 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安乐窝 泛指安静舒适的住处。 安堵乐业 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乐而不淫 快乐而不放荡 乐不可言 快乐得无法用言语形容 津津乐道 津津:兴趣浓厚。形容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好善乐施 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 鼓乐齐鸣 击鼓和奏乐声一齐响。形容热闹景象 安心乐意 指心情安定,满意,很愿意如此 安身乐业 安身:立身。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居乐业 安:安定;居:居所;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 安家乐业 安定地生活,愉快地从事其职业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成语()()乐()怎么填?
【安堵乐业】安堵:相安,安定。犹言安居乐业。
【安居乐俗】居住舒适安逸,习俗称心乐意。
【安家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安居乐业】安:安定;乐:喜爱,愉快;业:职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安难乐死】安难:不避危难。不惧危难,把死视为快乐。形容不怕牺牲。
【安贫乐道】道:主张,思想。安于贫穷,以坚持自己的信念为乐。旧时士大夫所主张的为人处世之道。
【安贫乐贱】安于贫贱,并以此为乐。
【安身乐业】指安稳快乐地过日子。
【安生乐业】犹安居乐业。指安定愉快地生活和劳动。
【安土乐业】安居本土,愉快地从事自己的职业。
【安心乐意】原指心情安宁,情绪愉快。后多指内心情愿,十分愉快。
【安心乐业】指心绪安定,生活愉快。
【不亦乐乎】乎:文言中用为疑问或反问的语气助词,这里相当于“吗”。用来表示极度、非常、淋漓尽致地意思。
【独自乐乐】乐乐:欣赏音乐。独自一个人欣赏音乐的快乐。比喻自己享乐必然导致脱离群众。
【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
【甘心乐意】甘心:心里乐意。心里完全愿意,毫不勉强。
【好乱乐祸】好、乐:喜欢,喜爱。喜欢捣乱和闯祸。
【好施乐善】乐:好,喜欢。喜欢做善事,乐于拿财物接济有困难的人。
【好善乐施】好:喜欢;善:亲善,善事;乐:乐意;施:施舍。指喜欢做善事,乐意施舍。
【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
【敬业乐群】敬业:违心于学业;乐群:乐于与好朋友相处。心学习,和同学融洽相处。
【盲目乐观】盲:瞎,盲从。指不根据实际情况高兴得太早。
【礼崩乐坏】指封建礼教的规章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
【礼废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礼坏乐崩】古代制礼,把它当作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把制乐人微言轻教化的规范。形容社会纲纪紊乱,骚动不宁的时代。
【礼坏乐缺】礼:社会道德、行为的规范;乐:教化的规范;缺:残破,废缺。形容社会纲纪紊乱,动荡不安。
【乐水乐山】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利灾乐祸】见到别人遭受灾祸反而高兴。
【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
【潘文乐旨】指美好文章的文辞与意旨。
【人生行乐耳】人生在世上只有寻欢作乐罢了。这是封建士大夫的消极人生观。
【仁者乐山】具有仁义之心的人安于义理,不为功名利禄所动摇,象山一样稳固不动。
【赏心乐事】赏心:心情欢畅。欢畅的心情,快乐的事情。
【随缘乐助】随着缘分的深浅,乐意捐助多少就捐助多少。
【天伦乐事】天伦:旧指父子、兄弟等亲关系。泛指家庭的乐趣。
【推贤乐善】推:推崇;乐:爱好。推崇贤人,爱好善事。
【王道乐土】王道:统治者治理国家应遵循的道理;乐土:安乐的土地。指施行仁政,把国家治理得很好,百姓安居乐业。
【喜见乐闻】闻:听。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忧虑在天下人之前,享受在天下人之后。比喻吃苦在前,享受在后。
【喜闻乐见】喜欢听,乐意看。指很受欢迎。
【先忧事者后乐,先傲事者后忧】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骄傲,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先忧事者后乐事,先乐事者后忧事】先为事业而忧虑,后来就为事业的成功而安乐;事业未成先享乐,后来就会为事业而忧虑。
【幸灾乐祸】幸:高兴。指人缺乏善意,在别人遇到灾祸时感到高兴。
【虚中乐善】[be ready to accept good words and things wodestly] 虚心并且乐意善言善事。虚中:虚心。中,同“衷”,内心。善:善言善事,形容词用如名词
古之人虚中乐善,不择事而问焉,不择人而问焉。——清· 刘开《问说》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家欢乐几家愁】九州:指全中国。月亮普照全中国,而人间苦乐不同,少数人过着吃喝玩乐奢侈豪华的生活,好多人却过着饥寒交迫的苦日子
【阴刻乐祸】为人阴险刻薄,看到他人有不如意的事就暗中高兴。
【乐山乐水】乐:喜爱,爱好。有人喜爱山,有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
【遇文王施礼乐,遇桀纣动干戈】文王:周文王;桀:夏桀;纣:商纣。指碰到好人以礼相待,遇到坏人以武相待
【知命乐天】命:命运;天:天意。安于自己的处境,由命运安排。这是相信宿命论的人生观。
【忠信乐易】忠信:忠厚老实;乐易:欢乐,平易。指为人忠厚老实,平易近人。
【智者乐水,仁者乐山】智慧的人喜爱山,仁义的人喜爱水。比喻各人的爱好不同。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乐躬耕陇亩兮(打一成语
躬耕乐道gōng gēng lè dào【解释】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出处】《三国志·魏书·袁张凉国田王邴管传》:“[胡]昭乃转居浑山中,躬耕乐道,以以经籍自娱。”【结构】联合式【用法】作谓语、定语;指过隐居生活【例句】隐于田里,~,教育二子。(明·冯梦龙《醒世恒言》卷十七)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躬耕不辍什么意思?
意思是:亲自耕种,实指隐居农村。
出处:《出师表》【作者】诸葛亮 【朝代】三国时期
臣本布衣,躬耕不辍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先帝不以臣卑鄙,猥自枉屈,三顾臣于草庐之中,咨臣以当世之事,由是感激,遂许先帝以驱驰。
白话释义:
我本来是平民,在南阳亲自耕田,在乱世中苟且保全性命,不奢求在诸侯之中出名。先帝不因为我身份卑微,屈尊下驾来看我,三次去我的茅庐拜访我,征询我对时局大事的意见,我因此十分感动,就答应为先帝奔走效劳。
扩展资料
写作背景:
这篇表文以议论为主,兼用记叙和抒情。以恳切委婉的言辞劝勉后主要广开言路、严明赏罚、亲贤远佞,以此兴复汉室 还于旧都;同时也表达自己以身许国,忠贞不二的思想。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多以四字句行文。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诸葛亮为丞相。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刘备病死,将刘禅托付给诸葛亮。
诸葛亮实行了一系列比较正确的政治和经济措施,使蜀汉境内呈现兴旺景象。为了实现全国统一,诸葛亮在平息南方叛乱之后,于建兴五年(227年)决定北上伐魏,拟夺取魏的长安,临行之前上书后主,即这篇《出师表》。
以恳切的言辞,针对当时的局势,反复劝勉刘禅要继承先主刘备的遗志,开张圣听,赏罚严明,亲贤远佞,以完成“兴复汉室”的大业,表现了诸葛亮“北定中原”的坚强意志和对蜀汉忠贞不二的品格。
此文的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率直质朴,表现恳切忠贞的感情。前人特别指出在六百余字的篇幅里,先后十三次提及“先帝”,七次提到“陛下”。“报先帝”“忠陛下”思想贯穿全文,处处不忘先帝“遗德”“遗诏”,处处为后主着想,期望他成就先帝未竟的“兴复汉室”的大业。
全文既不借助于华丽的辞藻,又不引用古老的典故,每句话不失臣子的身份,也切合长辈的口吻。清朝丘维屏说“武侯在国,目睹后主听用嬖昵小人,或难于进言,或言之不省,借出师时叮咛痛切言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乐道
()()乐道 :津津乐道、安贫乐道、躬耕乐道、贫而乐道、甘贫乐道、平安乐道 1、津津乐道:津津:兴趣浓厚的样子;乐道:喜欢谈讲。很有兴趣地说个不停。2、安贫乐道:安贫:安于贫困;道:原指儒家所信奉的道德,后引申为人生的理想、信念、准则。安于贫穷,仍乐于坚守信仰。形容人为了自己信仰或理想的实现,宁愿处于贫困恶劣环境。3、贫而乐道:家境贫穷,却以获得知识、懂得道理为乐事。4、躬耕乐道: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5、甘贫乐道:甘贫:情愿受贫困;乐道:乐于守道。甘于受贫,乐于守道。是儒家所倡导的处世态度。6、平安乐道 [ píng ān lè dào ] :人们所有喜欢谈论的(任务、事情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拓()耕()成语怎么填??谢谢!
没有 拓()耕() 的成语,含 耕 的成语如下: 笔耕砚田 比喻从事脑力劳动,以读写为业。 刀耕火耨 耨:除草。古人播种前先伐去树木烧掉野草,以灰肥田。泛指原始的耕作技术。 刀耕火种 古时一种耕种方法,把地上的草烧成灰做肥料,就地挖坑下种。 耕当问奴 比喻办事应该向内行请教。 耕耘树艺 耘:锄草,树:栽植;艺:播种。耕田、锄草、植树、播种。泛指各种农业生产劳动。 躬耕乐道 躬:亲自;道:圣贤之道。亲自耕种,乐于信守圣贤之道。指过隐居生活。 寒耕热耘 泛指农作辛苦。 火耕水耨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精耕细作 指农业上认真细致地耕作。 男耕女织 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深耕易耨 易耨:勤于除草。深耕细做,及时除草。比喻精心耕种。 心织笔耕 比喻靠卖文生活。 凿饮耕食 指百姓乐业,天下太平。 昼耕夜诵 白天耕种,夜晚读书。比喻读书勤奋。 筑室反耕 筑:建造;反:通“返”,归返。指部队做长久驻扎的打算。 刀耕火耘 犹刀耕火种。 寒耕暑耘 冬耕地,夏锄草。泛指做各种农活。 火耕流种 古代一种原始的耕种方式。先用火烧去杂草,然后引水播种。犹言火耕水耨。 火耕水种 耨:除草。古代一种原始耕种方式。 火耨刀耕 犹火耕。多指比较原始的耕作方法。 鸡鸣馌耕 比喻妇女勤俭治家。 女织男耕 封建社会中的小农经济,一家一户经营,男的种田,女的织布。指全家分工劳动。 象耕鸟耘 传说舜死苍梧,象为之耕;禹葬会稽,鸟为之耘。后用以形容民俗古朴,有舜禹时代的遗风。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 付出一份劳力就得一分收益。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胡昭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
三国时期至少有两个孔明,一个是诸葛亮字孔明,还有一个则是胡昭字孔明。这两个人虽然都博采众长,但于完全不同的两种人。
诸葛亮虽然饱读诗书,但是他不治经典,把所有的精力都用在了治国、带兵之上。而胡昭恰恰相反,他对治国、带兵一窍不通,却能够全身心投入到治学中去。
为此胡昭通过自己的努力,成为了一代著名的文学大家,尤其是他的书法,与自己的师弟钟繇并称为胡肥钟瘦。
那么胡昭和司马懿是什么关系呢?其实他们之间的交集并不多。虽然身处同一个时代,可是两个人的追求完全不同,只能算是朋友关系。
胡昭是真的不想做官,每个人的追求真的不同。
和很多三国名士一样,胡昭也是颍川人。本地发生战乱以后,胡昭也跟荀彧、荀攸这些人一样,最初跑到冀州去避难。
荀彧和郭嘉这些人到了冀州以后,都得到了袁绍的赏识,并且到了他那里做官。袁绍当然也知道胡昭是个人才,所以想要请胡昭来做官,可是胡昭却表示拒绝,他说他要归隐山林。
胡昭始避地冀州,亦辞袁绍之命,遁还乡里。太祖为司空丞相,频加礼辟。昭往应命,既至,自陈一介野生,无军国之用,归诚求去。太祖曰“人各有志,出处异趣,勉卒雅尚,义不相屈”昭乃转居陆浑山中,躬耕乐道,以经籍自娱。闾里敬而爱之。---《三国志》
他不是看不上袁绍,不是每个人都有那么锐利的政治眼光的,胡昭就是不喜欢搞政治,他不想做什么大官。
等到曹操成为丞相以后,也多次希望胡昭前去做官。胡昭实在是没办法,只好跑去告诉曹操:我是真的不想做官,对军国大事一窍不通,还不如回家种地读书。
曹操叹了口气,终于知道了,原来这世上,真的有不爱慕名利的人。他觉得人各有志,的确不假,所以就放过了胡昭。
胡昭开开心心地回到了山里,在山里他一边种地,一边读书,钻研古代典籍,过着神仙一般的日子。这样的人,或许才是真正没白活的人。
有些人喜欢跟人打交道,有些人就是喜欢跟古人打交道,这也是爱好的问题,所以没有必要强求是真理。
胡昭的贤名在邻里间传播很广。
胡昭身边的不少壮丁,要被抓去汉中服役。这帮人当然不愿意去,所以在一个叫孙狼的人带领下,他们杀了县里的主簿,索性就反了。
官府来人以后,直接找到胡昭,因为胡昭在当地很有号召力,在胡昭的号召之下,大多数百姓都选择放下武器。
固率将十馀吏卒,依昭住止,招集遗民,安复社稷。狼等遂南附关羽。羽授印给兵,还为寇贼,到陆浑南长乐亭,自相约誓,言“胡居士贤者也,一不得犯其部落”一川赖昭,咸无怵惕。天下安辑,徙宅宜阳。---《三国志》
孙狼等人没办法,只好投靠了荆州的关羽。而关羽却让他们继续回去闹事,孙狼等人商量了一番以后,决定不能伤害胡昭身边的人,因为胡昭是个大贤人。
平息战乱,胡昭依靠的是他的名声,止住混乱,胡昭依靠的依旧还是他名声。可见胡昭虽然是个隐居之人,在当地没少做好事,应该教会了不少人读书写字。
为此,不管是老实巴交的老百姓,还是打算造反的人,对胡昭都是非常恭敬的。这种在群众中的威信,可不是靠力或者财富能够换来的。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