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灭”「身名俱灭」
成语“身名俱灭”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身名俱滅成语读音:shēn míng jù miè
成语简拼:SMJM
成语注音:ㄕㄣ ㄇ一ㄥˊ ㄐㄨˋ ㄇ一ㄝ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贬义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身败名裂
反义词:身名俱泰
成语出处:晋·桓玄《与刘宰之书》:“孰与头足异处,身名俱灭,为天下笑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谓身躯与名声一齐毁灭。
成语用法:身名俱灭作谓语、状语;指身败名裂。
成语造句:宋·洪迈《容斋四笔·王勃文章》:“身名俱灭,以责轻薄子。江河万古流,指四子也。”
英文翻译:body gone and reputation ruined
成语“身名俱灭”的扩展资料
1. 尔曹身与名俱灭下一句尔曹身与名俱灭的下一句:不废江河万古流戏为六绝句·其二作者:杜甫 (唐代)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诗句”尔曹身与名俱灭”后一句是什么
戏为六绝句
庾信文章老更成
凌云健笔意纵横
今人嗤点流传赋
不绝前贤畏后生
杨王卢骆当时体
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
纵使卢王操翰墨
劣于汉魏近风骚
龙文虎脊皆君驭
历块过都见尔曹
才力应难夸数公
凡今谁是出群雄
或看翡翠兰苕上
未掣鲸鱼碧海中
不薄今人爱古人
清词丽句必为邻
窃攀屈宋宜方驾
恐与齐梁作后尘
未及前贤更勿疑
递相祖述复先谁
别裁伪体亲风雅
转益多师是汝师
本诗作者为杜甫
尔曹身与名俱灭
不废江河万古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什么意思
戏为六绝句·其二【作者】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诗中既明确地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意思是:尔曹: 代词,汝辈,你们 (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王杨卢骆的文章)但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身体死亡,名字也让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常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出自哪里
出处:唐,杜甫《戏为六绝句》(其二)。这诗实质上是杜甫诗歌创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诗论的总纲;它所涉及的是关系到唐诗发展中一系列的重大理论问题。
原文: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这,则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
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淫靡萎弱了。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
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
庾信总结了六朝文学的成就,特别是他那句式整齐、音律谐和的诗歌以及用诗的语言写的抒情小赋,对唐代的律诗、乐府歌行和骈体文,都起有直接的先导作用。在唐人的心目中,他是距离唐代较近的诗人中,最有代表性的作家,因而是非毁誉也就容易集中到他的身上。
至于初唐四杰,虽不满于以“绮错婉媚为本”的“上官体”,但他们主要的贡献,则是在于对六朝艺术技巧的继承和发展、今体诗体制的建立和巩固。而这,也就成了“好古遗近”者所谓“劣于汉魏近风骚”的攻击的口实。
如何评价庾信和四杰,是当时诗坛上论争的焦点所在。于是,在唐肃宗上元二年(761年),杜甫创作了《戏为六绝句》,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作者简介:杜甫(712~770),字子美,尝自称少陵野老。举进士不第,曾任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是唐代最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宋以后被尊为“诗圣”,与李白并称“李杜”。
其诗大胆揭露当时社会矛盾,对穷苦人民寄予深切同情,内容深刻。许多优秀作品,显示了唐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过程,因被称为“诗史”。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具体讲述的是什么?
是说那些非议唐初四杰王杨卢骆文章的人,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他们的文章,但是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身体死亡,名字也让人忘了,也阻止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长流。意谓“轻薄为文”的时人之评,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初唐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出自《戏为六绝句》,是唐代伟大诗人杜甫创作的组诗作品。这组诗包括六首七言绝句,前三首是对诗人的评价,后三首是论诗的宗旨。这六首诗每首单独成诗,表现了不同的主题。但同时这六首诗的精神前后贯通,互相联系,又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
全诗(节选)如下: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如下: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注释如下:
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六绝句:六首绝句。
王杨卢骆: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的文学革新有过贡献,被称为 “初唐四杰”。
体:这里指诗文的风格而言。当时体:那个时代的风格体裁。
扩展资料:
《戏为六绝句》是杜甫针对当时文坛上一些人存在贵古贱今、好高骛远的习气而写的。它反映了杜甫反对好古非今的文学批评观点。其中的“不薄今人”、“别裁伪体”、学习“风雅”、“转益多师”(兼采众家之长)等见解在今天也还是有借鉴意义的。
本诗是《戏为六绝句》中的第二首,诗中既明确地肯定了王杨卢骆“初唐四杰”的文学贡献和地位,又告诫那些轻薄之徒不要一叶障目而讥笑王杨卢骆,他们的诗文将传之久远,其历史地位也是不容抹煞的。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戏为六绝句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这句诗是什么意思?
意思: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出处:出自唐代诗人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其二》
全文: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
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创作背景:
魏晋六朝是中国文学由质朴趋向华彩的转变阶段。丽辞与声律,在这一时期得到急剧的发展,诗人们对诗歌形式及其语言技巧的探求,取得了很大的成绩。而这,则为唐代诗歌的全面繁荣创造了条件。然而从另一方面看来,六朝文学又有重形式、轻内容的不良倾向,特别到了齐、梁宫体出现之后,诗风就更淫靡萎弱了。因此,唐代诗论家对六朝文学的接受与批判,是个极为艰巨而复杂的课题。当齐、梁余风还统治着初唐诗坛的时候,陈子昂首先提出复古的主张,李白继起,开创了唐诗的新局面。“务华去实”的风气扭转了,而一些胸无定见、以耳代目的“后生”、“尔曹”之辈却又走向“好古遗近”的另一极端,他们寻声逐影,竟要全盘否定六朝文学,并把攻击的目标指向庾信和初唐四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什么寓意?
杜甫的《戏为六绝句》六首第二首是这样的: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晒未休,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后两句的意思是: 尔曹: 代词,汝辈,你们 (你们现在攻击和诬蔑王杨卢骆的文章)但即使等到你们这些家伙身体死亡,名字也让人忘了,也组织不了他们的声名、文章像江河那样万古常流。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古文翻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1、你们(守旧文人),在历史中本微不足道,因此只能身名俱灭,而四杰却如江河不废,万古流芳。 2、先前那些辛勤种桃的道士如今那里去了呢?前次看题诗的我----刘禹锡又回来了啊!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中的尔曹是什么意思?
1、释义
“尔曹”意思就是“你们这些人”。
2、原文
戏为六绝句之二
杜甫
王杨卢骆当时体,轻薄为文哂未休。
尔曹身与名俱灭,不废江河万古流。
3、注释
①戏为:戏作。其实杜甫写这六首诗态度是很严肃的,议论也是可取的。六绝句:六首绝句。
②杨王卢骆:杨炯、王勃、卢照邻、骆宾王。这四人擅长诗文,对初唐的文学革新有过贡献,被称为 “初唐四杰”。
③体:这里指诗文的风格而言。当时体:那个时代的风格体裁。
④哂(shěn):讥笑。
4、译文
王杨卢骆开创了一代诗词的风格和体裁,浅薄的评论者对此讥笑是无止无休的。待你辈的一切都化为灰土之后,也丝毫无伤于滔滔江河的万古奔流。
5、作者简介
杜甫(公元712年-公元770年),字子美,汉族,本襄阳人,后徙河南巩县。[1-2] 自号少陵野老,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与李白合称“李杜”。为了与另两位诗人李商隐与杜牧即“小李杜”区别,杜甫与李白又合称“大李杜”,杜甫也常被称为“老杜”。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