力排众议的意思是啥

2023年10月14日成语大全99

成语“力排众议”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力排衆議
成语读音:lì pái zhòng yì
成语简拼:LPZY
成语注音:ㄌ一ˋ ㄆㄞˊ ㄓㄨㄥˋ 一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动宾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无可争辩、一言为定、一手包办
反义词:心猿意马、人云亦云、三心二意
成语出处:宋 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力:竭力;排:排除;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或驳倒各个人的议论;使自己的主张占上风。
成语用法:力排众议动宾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他在这次会议上力排众议,终于使自己的观点得到了与会代表的支持。
英文翻译:denounce the majority opinion
日文翻译:多数の異議(いぎ)を斥(しりぞ)ける
成语谜语:举坛名次大家提

成语“力排众议”的扩展资料

1. 力排众议是褒义还是贬义的词性
力排众议是褒义还是贬义的词性解答力排众议是褒义还是贬义的词性力排众议是褒义词,确定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为什么曹丕要力排众议,重用孟达?
孟达和刘备养子刘封一起驻守上庸,公元219年关羽发动襄樊之战,请求派兵支援。两人以上庸新降、根基不稳为理由拒绝,关羽兵败被杀后,孟达诚惶诚恐,担心刘备降罪,加上和刘封不和,一气之下投降魏国。
当时曹丕刚接管曹魏政,征讨东吴大获全胜,一时意气风发,此时蜀汉大将来投,无异于锦上添花,加上孟达仪表堂堂、气度不凡,曹丕非常高兴,和孟达同乘一辆车,给孟达封了一串诸如散骑常侍、建武将军、平阳亭侯之类的头衔,并把上庸、新城、房陵三郡并为新城郡,有孟达担任太守。
平阳亭侯虽然是末等爵位,但总算封侯了,加上新城坐拥三郡,地盘不小,孟达苦尽甘来,终于得到了重用。
不过很快有跳出来反对了,先是范晔,后是司马懿。范晔说:“孟达迫于无奈才向我们投降,根本不可能对我们忠心,新城位于孙、刘两国之间,一旦生变,后果不堪设想啊。”司马懿说:“孟达此人,言行狡诈,授予边疆大任,恐怕不妥啊。”
曹丕不耐烦地挥挥手,心里说:“你们不懂我啊。”
孟达并非草包一个,能力不错,“将帅之才,卿相之器,进见闲雅,才辩过人”,但这并不是曹丕重用孟达最主要的原因。曹丕的目的是通过重用孟达,把自己打造成一个爱惜人才、宽容开明的君主,从而吸引更多人归降,而且重用孟达,相当于是打刘备的脸,一举两得,何乐而不为呢?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第四十三回 诸葛亮舌战群儒 鲁子敬力排众议
先说诸葛把!古代有一种人叫做辩士,我觉得诸葛亮不仅是一个一流的军师,同时也是一个非常高超的辩士。当然在舌战群儒之前他应该做了很多工作,研究了即将面对的对手们,抓住不同人的心理,才有把握去逐个击破。我手里的羽扇是诸葛亮的一个象征,在舌战群儒里,这把扇子有不同的运用方式,这反映出诸葛亮的思维变化之快,对不同的诘难采用的对答方式也不一样。比方说对张昭,因为他是东吴的重臣,一定要先说服他,所以诸葛亮的对答非常详细,引经据典,详陈事实,有理有据,最后张昭说不出话来。接着对一些有恶意的提问,则是嬉笑怒骂,凌厉回击,攻守有度。这样一场辩论下来,诸葛亮的语气、神态和动作都会根据不同的措词变化,时而泰然自若,时而慷慨激昂,时而不屑一顾,时而严厉辛辣。 舌战群儒是词汇量非常大的一场辩论,最能考验舌辩功底,其实按照诸葛亮的口才,应该可以把哪个东吴臣子说得吐血的,因为诸葛亮跟魏军在祁山对阵时,就骂得王朗吐血坠马而亡。所以诸葛亮真的是能用舌头杀人的。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力排众议的意思是什么?
意思: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出处:明·罗贯中《三国演义》第四十三回:“诸葛亮舌战群儒,鲁子敬力排众议。”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鸿章持国事,力排众议,翻译
鸿章持国事,力排众议。在畿疆三十年,晏然无事。独究讨外国政学、法制、兵备、财用、工商、艺业。闻欧美出一新器,必百方营购以备不虞。尝设广方言馆、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织布局、医学堂;购铁甲兵舰;筑大沽、旅顺、威海船坞台垒;遴武弁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员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所营造,皆前此所未有也。鸿章主持国事,力排众议。在畿疆三十年,平静无事。只有研究探讨外国政治学、法制、兵备、财政、工商、学业。听说欧美出一新的器具,必须千方百计营购以防不测。曾设广方言馆、机器制造局、轮船招商局,开磁州、开平铁矿,沙漠河金矿;广建铁路、电线及纺织布局、医学堂;购买铁甲军舰;在大沽、旅顺、威大船坞台营垒,遴武弁服送德国学水陆军械技艺;筹通商日本,派官员前往驻;创设公司船赴英贸易。凡是建造,全部这是以前所没有的。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力排众议后变怎么填成语接龙
可以接成语:议论纷纷-纷繁复杂-杂乱无章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力排众议的成语典故
出 处 宋·苏辙《上皇帝书》:“臣以不识忌讳,得罪于有司,仁宗哀其狂愚,力排众议,使臣得不遂弃于世。”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长孙无忌没有得罪武则天,武则天为何力排众议非要杀他?
谁说他没有得罪武则天!在当初李治立后的问题上,虽然说他没有明确表明态度,但是言语上还是反对的,这个武则天都记在心里。 长孙无忌算得上是一个臣,在朝廷里党羽众多,有着许多人听着他的号令。尤其当他还是皇亲国戚的时候, 他手下的门阀派系就掌握着大量的实,可以说是掌握着唐朝的半壁江山,就连李治即位之后,也因为收不回力,有的时候颁布圣旨竟然还要征询长孙无忌的同意之后才能执行,堂堂一个皇帝如此抬不起头来,心里面怎么可能会没有想法呢?他对皇不知道有没有窥探之心,但是他的独揽大,绝对让每一任皇帝都感到害怕。有的时候并不是不想动他,只是因为时间没到罢了。而他和武则天的矛盾还是在立后的问题上,武则天是一个很聪明的女人,从底层爬到了最高处,捕获了君王心,最终还改朝换代,成为了一代女皇,这是史无前例的事情。 在讨论立皇后的时候,长孙无忌其实是极度反对武则天上位的,因为他知道这个女人聪明的可怕,一旦上位,自己的力也会被打压。武则天上位之后,害怕长孙无忌影响到自己的地位,如果不尽早除掉长孙无忌,自己坐在后位之上也是寝食难安的。还有就是长孙无忌的势力特别大,要是想要扶持自己的势力的话,就必须打压长孙无忌,这样才能为长远考虑。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力排众议怎么造句
1、厂长力排众议,提拔了年轻的小李担任技术负责人。2、校长力排众议,坚决辞掉了那个教师,理由是这种不学无术的教师留在学校只会误人子弟。3、校长力排众议,提拔了小周担任教导主任。4、他力排众议,了张扬的建议。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0. 力排众议近义词
力排众议的近义词据理力争: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益、观点等。据理力争力排众议近义词:据理力争( 注释:依据道理,竭力维护自己方面的益、观点等理直气壮( 注释:理直:理由正确、充分;气壮:气势旺盛。理由充分,说话气势就壮。)力排众议( 注释:力:竭力;排:排队;议:议论、意见。竭力排除各种意议论,使自己的意见占上风。)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11. 鸦片战争前英国议会力排众议的议员是谁
亨利·约翰·坦普尔·帕麦斯顿子爵第三HenryJohnTemple LordPalmerston,1784~1865 一译巴麦尊。英国首相(1855~1858,1859~1865)。英格兰第二帝国时期最著名的帝国主义者。原为托利党人,后成为辉格党人。三度担任外交大臣(1830~1834,1835~1841,1846~1851)。 帕麦斯顿制订对华侵略政策,开始于1833年底。他给首任驻华商务监督律劳卑的两道训令是:开辟商埠;推销鸦片;获得军事据点。1839年9月底,接到义律有关林则徐禁烟的报告,他当即表示,对付中国的惟一办法是“先揍它一顿,然后再作解释’。他说:“应当不仅使中国人见到大棒,而且还要先让他们在背上尝到它的滋味,然后他们才会向那个能够说服他们的唯一论据——大棒论据低头。”10月,帕麦斯顿根据英国驻华商务监督义律和英国烟贩们的报告,在内阁会议上,排除众议,力主即刻派出军舰封锁中国沿海。1840年6月,英国发动了第一次鸦片战争。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725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