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策()”的成语「裹粮策马」
成语“裹粮策马”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guǒ liáng cè mǎ成语简拼:GLCM
成语注音:ㄍㄨㄛˇ ㄌ一ㄤˊ ㄘㄜˋ ㄇㄚ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成语“裹粮策马”的扩展资料
1. 三国演义典型人物论《三国志》和裴松之注解笔下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于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 一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于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二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于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于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于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二 一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于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荆州,先主大怒,欲讨。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于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二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于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一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一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赵云--中国的阿喀琉斯 在三国演义里五虎上将之中对蜀汉王室征战疆场时间最久的就是这位风度偏偏的白马将军.他在长阪坡七进七出,一杆长枪使的是’浑身上下如飘瑞雪,遍体纷纷若舞梨花’.当孙的妹妹要带走刘备唯一的骨血,他又是第一个飞身上船,为刘备第二次的保住了子嗣,年以70还力敌五将.虽然没有关二爷这么大的名望,可是他就像希腊神话中的阿喀琉斯没有大力神那么知名,却也深收世人的喜爱。 ★现代人眼中的“五虎上将” 易中天品三国:赵云其实不是五虎上将中的,其实是四虎上将,赵云不得刘备重用,所以没有被封为将军. http://bk.baidu.com/view/2319.htm内容来自gyjslw.com
2. 刘备打了多少年江山才坐上皇帝的
161年(1岁):出生于涿,以卖草鞋为生。 184年(24岁):应征入伍,讨伐黄巾起义军。 194年(34岁):徐州牧陶谦病势,刘备受托接任徐州牧。 195年(35岁):与吕布议和,驻扎小沛。 196年(36岁):吕布派兵进攻,战败投靠曹操。 199年(39岁):借兵灭袁术、占徐州、反曹操。 200年(40岁):投靠袁绍,后逃亡。 201年(41岁):投靠刘表,但不为信任。 207年(47岁):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 208年(48岁):结盟孙,赤壁之战大败曹操。 209年(49岁):任荆州牧,与孙联姻。 211年(51岁):自与副军师庞统等入川。 214年(54岁):劝降刘璋,夺取益州,领益州牧。 215年(55岁):孙派兵攻打荆州,后刘、孙议和,分占荆州。 219年(59岁):攻陷汉中,进位汉中王。 221年(61岁):称帝,国号汉,史称蜀汉或蜀。 222年(62岁):为夺回荆州,兴兵伐吴,兵败。 223年(63岁):崩于白帝城永安宫。内容来自gyjslw.com
3. 赵云是怎么死的
正史上没有明确记载赵云怎么死的,只是说建兴七年(公元229年),赵云病逝。
赵云上了年纪,还鞍马征伐,率军征战,这对身体和心理的负荷是非常重的。在带队伍完整回来后,赵云的身体状况肯定不如往昔,最终得病自然死亡。
拓展资料:
赵云(?-229年),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三国时期蜀汉名将。赵云去世后被追谥为“顺平候”,其“常胜将军”的形象被广为流传。
历史评价:
汉末三国
刘备:子龙一身是胆也。
刘禅: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于危险。夫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
唐
《旧唐书·薛登传》:至如武艺,则赵云虽勇,资诸葛之指捴;周勃虽雄,乏陈平之计略。若使樊哙居萧何之任,必失指纵之机;使萧何入戏下之军,亦无免主之效。斗将长于摧锋,谋将审于料事。
宋
萧常《萧氏续后汉书》:云虽虎臣,其所建明通达国体,如还田宅以系民心,留军资以须冬赐,舍吴而事魏,有诸葛亮念所不到者。若其不纳赵范之兄嫂,以远同姓之嫌,律己之严如此。方时诸将。其最优乎。
元
郝经《续后汉书》:云忠缱绻御侮。始终不渝。为汉爪士。功烈志胆。曹樊之俦。云尤识虑经远。壮而不疏。每进忠益。辄中几会。
郑元佑《郑元佑集》:如赵云之安民于蜀,亦岂宜以有限之屋共无穷之求。
明
钟惺《史怀十七卷》:观云本末,自是大臣局量,不独名将而已。
范光宙《史评》:然则云之本末,自有大臣局量也,岂名将云乎哉?
清
王复礼《季汉五志》:顺平真儒将哉。其律己也严。接人也慎。其见理也明。其去私也力。若夫当阳救主。奋不顾身。汉水立功。威还似虎。语云。胆欲大而心欲小。志欲圆而行欲方。其顺平之谓乎。
赵云——百度百科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刘备称帝的天子第一诏
没有,历史上只有赵云的谏言,如下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内容来自gyjslw.com
5. 赵子龙成什么神位了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原随公孙赞,后归刘备。穷其一生,深明大义,远见卓识,有勇有谋,可谓集忠、义、智、勇于一身。几近完美的形象使其博得了“三国第一将”的威名。
本文将从《三国演义》各方面作详细分析:赵云不止是“三国第一将”,更是千古不遇之“神将” !
既谓之为神将,自该有超凡入圣,非常人所及之能力,具体为何,且由下文一一道来:
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武勇过人,以一敌百,是之为将才。故为将者当以“勇”字为先。本文便先从“勇”字讲起:
一.温侯吕布吕奉先,同时与刘关张三人对阵,竟可不伤毫发,不落下风。如此天下无双之武艺奠定了其天下无敌的地位,可称“三国第一武将”。且说吕布为救小沛刘备,上演辕门射戟一幕:时吕布命人将方天画戟置辕门之外,距其一百五十步之远,吕布一箭命中,技惊四座,后世有诗赞曰“温侯神射世间稀,落日果然欺后裔”。最为厌恶吕布的关张二人亦是哑口无言,可见其箭艺之高超,相信纵是神射黄忠也未必有此本事。再看赵云,诸葛武侯七星坛祭风之后,晓得自己将有杀身之祸,早命赵云接应,东吴确有丁奉、徐盛二将阻截。丁徐二人驾船直追,云拈弓搭箭,一箭射断其蓬索,使其不能起帆,欲追无力。相比之下,吕布乃是在四平八稳之时命中不动之靶,而赵云却是在本身摇晃不已之下命中对方左右不定的移动靶,大有神乎其技之感。孰优孰劣,谁技高一筹相信不言而喻。
二.仍说有“天下无敌”之称的吕布,被围下邳之时,欲以女献袁术而得苟安。故月夜之下,亲自抱女突围,奈何往来数次皆杀不得出路,被逼无奈回城。而赵云于长板救主一役,怀抱幼主阿斗,视八十三万曹军如草芥,在乱军之中,往来冲突,砍倒其象征军威的旗朔三条,枪剑齐施之下,倒下之兵卒难以计数,更杀死曹营名将五十四员,其中包括与颜良文丑相齐名的高览,北地枪王张绣,曹操近身侍卫夏侯恩等一级上将。夺得宝剑青釭,还兼挑败许诸,文娉,曹洪等数一数二的超强武将。只杀得敌军闻风丧胆,博得“龙胆单骑”美名。其来回反复作战并持续单挑强将而无丝毫损伤的耐力,及数次不到一合便一枪妙杀对方武将的爆炸力,相信就算温侯再世亦要汗颜,自无需再费笔墨形容,读者当能感受到其中意义。
三.蜀军在汉水与曹魏争锋一役,黄忠失利,遭曹军大将张郃,徐晃率军追杀。赵云前往营救,独自一人杀入重围,连刺数将,杀兵无数,可谓所向披靡,最终救回黄忠。全过程中,生为曹营八虎将中的张郃、徐晃竟不敢上前较量。须知以张徐二人的能力和经验,相信纵是吕布亲临,要想不交战便凭气势喝退二人是绝不可能的。然而赵云做到了,可见子龙武勇之化境及其气势所带的震慑力,绝对是空前绝后,大有不战而屈人之兵的能力。得号“虎威将军”亦名附其实。
四.孔明一出祁山之际,赵云作先锋,时有西凉大将韩德,素有万夫不当之勇,膝下四子:韩瑛,韩瑶,韩琼,韩琪亦皆精通武艺,弓马过人。父子五人取道凤鸣山对阵蜀兵,正遇赵云,子龙又显孤胆英雄神威!挺枪跃马,单骑而上!韩德四字依次上阵,无一能在子龙枪下走上三个回合,统统落马速死。韩德悲怒交加之下抡斧直取赵云,兵家虽有哀兵必胜之说,奈何子龙之勇已是出神入化,境界之差距又岂是些许心态所能弥补。果然,战不三合,韩德毫无悬念的死于子龙枪下。一次性挑下五员大将,而总数不到二十回合,能力之骇人确实天下无双。
五.马谡失街亭,导致蜀军一出祁山失败,被迫分兵回撤,更遭曹军追杀,数路兵马尽皆损失惨重,独赵云一路不损一兵一骑:且说追杀赵云一路的乃是曹魏大将曹真,曹真其人,天生神力,精通武艺,比之当年典韦,许诸绝对有过之而无不及,为当时曹营的头号猛将。曹真率军追杀赵云一路,赵云未免损兵折将,再一次上演“龙胆单骑”好戏:不带一兵一卒,孤身一人亲自断后,曹兵追至之时,子龙冲入阵中,枪刺剑砍,左冲右突,所到之处尽皆尸横遍野,血流成河。乱军之中数次与曹真交锋,亦是稳占上风,杀的曹真不断退下火线,若非兵卒保护,想必也是子龙枪下亡魂。子龙神威凛凛,大逞雄风。曹兵畏惧之时更念其昔日长板之威,早已肝胆尽裂,再无一人敢近其身,敢犯其险。又一次震慑全场!又一场以一人之力而抗千军万马的好戏!
综上所言,赵云为将之“武勇”如何,已然尽成眼前!其神乎其技的武艺想必也无人不服了!民间所说之“一吕二赵三典韦,四马五关六张飞”确实有其道理。且详细分析之下,可知典马关张四人与赵云根本不是一个层次,赵云之强,早已超凡入圣,出神入化!又岂是四人之勇所能匹及!其“武勇”之能耐确实非常人所能及。
如此看来,除早死吕布之外,稳占天下第一席位的赵云,已经具备了成为“天下第一将”的资格。但若论“神将”之“神”字,单只武勇,显然不足,那且看子龙之韬谋二略、政治思想又如何?
一.蜀汉取桂阳一役,由赵云负责,凭天下无敌之勇云自能松取桂阳,而皇叔刘备以仁著称,须不得强攻,让对方诚心归降方不违仁义二字!桂阳太守赵范一心从曹,但心知无法与赵云抗衡,象征性的抵抗之后便举城伪降。赵范设宴款待赵云,于席间唤出其有花容月貌之姿的嫂嫂樊氏,欲嫁予赵云,使云醉于温柔之乡,趁夜杀之。又使部将陈立,鲍隆诈降,欲于阵上擒云,双双遭云识破,更将计就计,佯装遇刺。赵范以为陈鲍二将立功而回,大开城门迎接,被云趁机拿下,于是云进城安抚百姓。二日之间,连破色间,降间二计,再施反间一计,稳取桂阳,岂不智乎?
二.汉水救黄忠之后,赵云知己方乏将少兵,不是曹军对手,便退至城门口,大开城门,偃旗息鼓。曹军一畏赵云神勇,二疑城内埋下伏兵,不敢妄动。曹操亲临之后亦不作妄进,只得撤退。撤退之际,子龙尖枪一指,万千劲弩如雨直下,曹军慌乱逃命,死者以千万计。且瞧诸葛武侯北取中原之时,敌不过司马懿精兵良将,于是乎空城抚琴,智退司马。此则空城之计家喻户晓,被后世传为佳话,然而在其十数年前的子龙已有此一招,更在空城退敌之后多了趁势反击一计,比之武侯之计有过之而无不及啊!
三.刘备入主成都,欣喜之余:“欲以成都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易诸将。”众人悦之,独赵云反对,谏曰:“昔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以家为,今国贼非旦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归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令安居乐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刘备听其意见,果然稳定了民心,更使益州农业充分发展,囤积了诸多军粮。充分体现了赵云不受利益干扰而能准确判断事物的政治才能。
四.关羽刚愎自用,惹怒孙,惨遭杀身之祸,刘备欲伐东吴,赵云阻道:“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以讨逆流,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也。”刘备不听,致使夷陵兵败,七十万大军一夜死光,从此国势日跌,更兼妄顾民意,大失民心。从反面证明了赵云见解的正确性。同时展现出赵云独特,全面,客观的政治分析能力,大有政治家之风范。
以上四点,便是赵云“智”的体现。相信足以与诸多军师级人物争锋了。
如此,既有军事家之深谋远虑,又有政治家之远见卓识,再加上超凡入圣之武艺,同时具备这三大才能,且件件出众,舍赵子龙其谁?也正是如此这般,方才奠定了赵子龙“神将”的地位!
然而子龙之优,还不单仅限于此,更有非常人所能有之仁德、忠义、平实稳重三大人性优点:
仁:子龙先公孙,后归刘备,二般选择,原因皆是希望得遇仁义贤明之主,好能忠君救国。为汉氏乾纲,为天下百姓,倾尽所学,救黎民于水火之中!当逢乱世,欲涉足天下而不以自身安危、荣华作想,却是顾及天下百姓,如此大仁大爱之心,当世又有几人能及!
忠:赵云归刘备之后,为其征战一身,可谓血染征袍,其间临强敌如猛将张辽、典韦、许诸,临险境如陷于百万敌军重重包围,临美色如有倾国倾城之色之樊氏,终究心志如一,未萌反意,一心忠于刘备,忠于大汉。比之素以忠义闻名的关羽亦不遑多让。
平实稳重:赵云一生功勋无数,更对少主有两次救命大恩。其地位可与生为刘备义弟的关张二人并驾齐驱。然而云从不居功自傲,不似张飞趁醉鞭笞部下,更不似关羽狂妄到侮辱吴主孙。赵云那不庸不锐的作风使得他成为蜀汉集团中最受部下推崇的人,千古名相诸葛亮最欣赏的是赵云,后起英杰姜伯约最崇拜的也是赵云。可见其人之稳,大有泱泱仁者之风!
以上三点亦是人生在世难求之品行,却又在赵云身上一一体现。当真千古难遇!
总而言之,如此集才德于一体,揽智勇于一身,骄人之处数不胜数,拙劣之处百般难寻之人。除了“神”字只怕不作二选!又岂能不谓之为千古一遇之“神将”!
故有千古“神将”赵子龙!内容来自gyjslw.com
6. 赵云说了一句什么话,让刘备大怒,以至于不再叫赵云为四弟
关羽死后,刘备要东征时身为“四弟”的赵云,为了大哥好,出来劝阻:“国贼乃曹操,非孙也。今曹丕篡汉,神人共怒。陛下可早图关中,屯兵渭河上流,以讨凶逆,则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若舍魏以伐吴,兵势一交,岂能骤解。愿陛下察之。”结果,赵云这一句捅了刘备的肺管子了,刘备大怒说:“孙害了朕弟;又兼傅士仁、糜芳、潘璋、马忠皆有切齿之仇:啖其肉而灭其族,方发现毛病没有?刘备依然承认关羽、张飞是自己的弟弟,但此刻称呼赵云,却不再是四弟,而是“卿”!雪朕恨!卿何阻耶?”内容来自gyjslw.com
7. 三国名将赵云是女的?
赵云
历史上的赵云(取材于三国志)
赵云(?~229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赵云投公孙瓒,后奉瓒命从刘备,二人相见恨晚。后因兄丧,归家中(也有一说是随瓒时见其不当英雄之名而借此故还乡不归)。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当时已投靠袁绍,赵云与刘备重逢于邺城,并秘密募兵数百,称为刘备部曲,袁绍不能得知。后随刘备入荆州投刘表,守备新野。
十三年(208年),刘备与曹操大战,以弱敌强,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兵败,赵云于敌军中救刘备妻、子脱险,因功升为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委以桂阳太守。
十六年(211年),刘备与庞统等人带军入益州,命赵云为留营司马,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仍镇守荆州。孙得知刘备西征,遣人驶船接其妹(即刘备之妻孙夫人)回吴,孙夫人欲带刘备之子刘禅一同归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得刘禅而回。
十八年(213年),赵云奉命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至江州(今重庆)后,三人各自统军平定诸县,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升为翊军将军。
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军欲回夺汉中。刘备亲率军相迎,赵云与黄忠与敌交战,黄忠前去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遇逢曹军主力,边战斗边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摆设空营计。曹军追至,中其计,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鼓号齐鸣,劲弩齐发,曹军溃败,军士乱行落汉水与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明日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日战处,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其胆识计略令三军敬服,战后全军皆称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备欲伐东吴以报荆州杀关羽等切齿之恨,赵云等有识之士陈述利害,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刘备执意东征不从,令诸葛亮辅太子刘禅守成都,又令赵云督江州(今重庆)兵马,是以二人皆未随军东进。次年(222年)刘备与猇亭兵败,章武三年(223年)卒与白帝城。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太子刘禅登位,赵云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任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赵云已年迈,次年(228年)为掩护蜀军主力攻祁山,领少量军士为疑兵于箕谷牵制曹魏主力大军,虽因兵力悬殊过大而失利,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使军队安全撤退。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卒。景耀四年三月,蜀国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为蜀汉十二位见谥大臣之一。其长子赵统嗣父侯爵,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随姜维至沓中,于临陈战死,为国捐躯。
赵云戎马一生,作战骁勇,胆略过人,刘备及时人皆称其一身是胆。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谨细,以德服人,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有名的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果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资国色所迷,为民不被良田毫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感其德。
今河北省正定县有赵云庙。
成语’偃旗息鼓’ ’单骑救主’ ’一身是胆’皆源自赵云亲身事迹
蜀汉追谥赵云的谥文--“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刘备初到荆州时,赵云斩杀山贼张武,抢得的卢马献与刘备。公元207年赵云斩杀来犯新野曹仁部将吕旷,并以十数合战败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一面抱着幼主刘禅,一面保护刘备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幸免,后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在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是赵云的成名战,长坂坡中赵云进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借东风毕后就是依靠赵云接应,那时赵云射断吴将徐盛船上篷索,也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射技。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这也是与赵云本身谨慎细致的个性分不开的。孙为了夺回荆州所使用长使张昭的计谋,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云截江夺阿斗”更是他勇武与见识独到之处。公元211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郃、徐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赵云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三国志里公元228年赵云与邓芝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公元229年,赵云于成都病故,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受挫,得善始善终,与他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显得不如他了。赵云有二子,长子赵统,承父爵,官至虎贲中朗,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任牙门将,随姜维出征,参加沓中之战阵亡。
三国志和裴送之注解中对赵云的记述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二
一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二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二
一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荆州,先主大怒,欲讨。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二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一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一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内容来自gyjslw.com
8. 文言文赵云进谏的翻译!急急急!!!!!!!!!!!!!!!!!
朋友,看看是不是这个孙荆州,先主大怒,欲讨。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译文】:孙偷荆州,刘备大怒,要讨伐孙。赵云进谏说:“国贼是曹操,不是孙,只要先灭了魏国,吴国自然会投降。现在曹操虽然已死,但他的儿子曹丕还篡着王位,把持着国家,我们应该顺应民心,尽早谋取关中(长安周围地区),屯兵于黄河、渭水的上游讨伐那些乱臣贼子,关东地区(虎牢关以东的地区,三国时主要指京都洛阳、中原以及北方四州)的忠义之士一定会带着粮食骑着马赶来迎接朝廷的军队。不应该放着魏国不管,先和吴国交战,战争一旦打响,就会旷日持久了。”刘备不听,于是发兵东征,留赵云都督江州。内容来自gyjslw.com
9. 三国名将赵云是女的?
赵云
历史上的赵云(取材于三国志)
赵云(?~229年) 三国时期蜀汉名将。字子龙。常山真定(今河北正定)人。
汉献帝初平二年(191年),赵云投公孙瓒,后奉瓒命从刘备,二人相见恨晚。后因兄丧,归家中(也有一说是随瓒时见其不当英雄之名而借此故还乡不归)。
建安五年(200年),刘备当时已投靠袁绍,赵云与刘备重逢于邺城,并秘密募兵数百,称为刘备部曲,袁绍不能得知。后随刘备入荆州投刘表,守备新野。
十三年(208年),刘备与曹操大战,以弱敌强,于长坂(今湖北当阳境内)兵败,赵云于敌军中救刘备妻、子脱险,因功升为牙门将军。赤壁之战后,赵云随刘备夺取贵阳、长沙等四郡,委以桂阳太守。
十六年(211年),刘备与庞统等人带军入益州,命赵云为留营司马,与诸葛亮、关羽张飞等仍镇守荆州。孙得知刘备西征,遣人驶船接其妹(即刘备之妻孙夫人)回吴,孙夫人欲带刘备之子刘禅一同归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得刘禅而回。
十八年(213年),赵云奉命与诸葛亮张飞等率军溯江西上,至江州(今重庆)后,三人各自统军平定诸县,于次年与刘备、诸葛亮会师,合围成都,成都既定,升为翊军将军。
二十四年(219年),曹操率大军欲回夺汉中。刘备亲率军相迎,赵云与黄忠与敌交战,黄忠前去截取曹军军粮,逾时未归。赵云率数十骑接应,遇逢曹军主力,边战斗边退回军营,偃旗息鼓,大开营门,摆设空营计。曹军追至,中其计,疑有伏兵而退。赵云急令鼓号齐鸣,劲弩齐发,曹军溃败,军士乱行落汉水与自相践踏而死者不计其数,刘备明日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日战处,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其胆识计略令三军敬服,战后全军皆称云为虎威将军。
章武元年(221年),刘备称帝,备欲伐东吴以报荆州杀关羽等切齿之恨,赵云等有识之士陈述利害,力主维护孙刘联盟,刘备执意东征不从,令诸葛亮辅太子刘禅守成都,又令赵云督江州(今重庆)兵马,是以二人皆未随军东进。次年(222年)刘备与猇亭兵败,章武三年(223年)卒与白帝城。
蜀汉建兴元年(223年)太子刘禅登位,赵云升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后任镇东将军。
建兴五年(227年),诸葛亮上表北伐,赵云已年迈,次年(228年)为掩护蜀军主力攻祁山,领少量军士为疑兵于箕谷牵制曹魏主力大军,虽因兵力悬殊过大而失利,仍能聚众固守,亲自断后,使军队安全撤退。
建兴七年(229年),赵云病卒。景耀四年三月,蜀国追谥赵云为顺平侯,为蜀汉十二位见谥大臣之一。其长子赵统嗣父侯爵,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为牙门将,随姜维至沓中,于临陈战死,为国捐躯。
赵云戎马一生,作战骁勇,胆略过人,刘备及时人皆称其一身是胆。云见识卓远,清楚认识到吴蜀关系为唇齿相依,力主维护孙、刘联盟;为人谨细,以德服人,刘备军曾俘获夏侯敦部下夏侯兰,兰乃赵云同乡,云知其明于律法,推荐他为军正,但不安排为自己下,其慎虑如此。蜀军街亭失利后,各处皆损兵折将,唯有赵云亲自断后,所兵将及军资什物都无损失,丞相诸葛亮要把军队剩余物资奖赐赵云将士,赵云不受,认为蜀军兵败,不应反而受赏,诸葛亮对其德十分赞赏。昔日平定桂阳后,赵云任桂阳太守,原太守赵范之寡嫂有天资之色,范欲将寡嫂配赵云,赵云认为范被迫而降,未知其心,因而婉拒,后来赵范果然逃走。巴蜀初定时,刘备欲将巴蜀有名的田宅分赐诸将,赵云以霍去病“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之例劝阻刘备分田宅赐将,认为田地应交与百姓耕种,房宅也应归还百姓,刘备果从其言。赵云为国不被天资国色所迷,为民不被良田毫宅所动,时人与后人皆感其德。
今河北省正定县有赵云庙。
成语’偃旗息鼓’ ’单骑救主’ ’一身是胆’皆源自赵云亲身事迹
蜀汉追谥赵云的谥文--“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 ”
三国演义中的赵云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书中描写他身长八尺,浓眉大眼,阔面重颐。公元194赵云初仕公孙瓒,三国演义中赵云在磐河之战解救了公孙瓒,并与河北名将文丑大战五六十合胜负未分。在三国演义的记述赵云是一名万人敌的猛将,刘备初到荆州时,赵云斩杀山贼张武,抢得的卢马献与刘备。公元207年赵云斩杀来犯新野曹仁部将吕旷,并以十数合战败李典。公元208年曹操南征追击刘备至当阳长坂,刘备丢下妻子南奔,赵云一面抱着幼主刘禅,一面保护刘备之妻甘夫人,母子二人因此得以幸免,后赵云被封为牙门将军。在三国演义中当阳长坂是赵云的成名战,长坂坡中赵云进出先后救出陷入敌阵的简雍、糜竺、甘夫人、刘禅,杀夏侯恩夺得名剑青釭,斩杀曹洪部将晏明,夏侯敦部将钟缙、钟绅,在曹操军阵中往来冲突,如入无人之境,共斩曹营名将50余员,当时曹操亦赞曰:“真虎将也!”。诸葛亮对于智勇双全的赵云是很器重的,赤壁之战前夕诸葛亮借东风毕后就是依靠赵云接应,那时赵云射断吴将徐盛船上篷索,也显示出了他过人的射技。刘备到东吴娶亲时,诸葛亮也放心地将保卫工作交给赵云,而赵云也不负所托达成了诸葛亮的计谋,这也是与赵云本身谨慎细致的个性分不开的。孙为了夺回荆州所使用长使张昭的计谋,欲将刘备之子刘禅作人质换取荆州,“赵云截江夺阿斗”更是他勇武与见识独到之处。公元211年赵云入川沿江西上江阳,与诸葛亮会师成都。攻克成都后,赵云被封为翊军将军。公元219年,黄忠在定军山因劫粮被魏将张、徐晃围困,赵云于汉水营前往接应,斩杀魏将焦炳,冲入曹军重围,战退张郃、徐晃,“那枪浑身上下,若舞梨花;遍体纷纷,如飘瑞雪”,赵云救出黄忠,所到之处,无人敢阻。曹操见亦惊叹:“昔日当阳长坂英雄尚在!”。后在汉水以拒曹军,占得曹军营寨,刘备赞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称赵云为“虎威将军”。公元223年,赵云升中护军、征南将军,封为永昌亭侯,再迁为镇东将军。公元225年,南蛮叛乱,赵云、魏延为大将随诸葛亮征讨南蛮,赵云斩杀三洞洞主之首金环三结。在三国演义里赵云于公元228年随诸葛亮北伐,在凤鸣山与西凉魏将韩德一家作战,赵云刺死长子韩瑛,刺倒四子韩琪,射死三子韩琼,生擒二子韩瑶,后再刺杀韩德,威震诸军,而此时赵云年已七旬。三国志里公元228年赵云与邓芝与魏帅曹真对阵,兵少敌强,在箕谷失利,但由于赵云召集部众,固守阵地,不至大败,撤军后赵云被降为镇军将军。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因马谡失守街亭而撤兵,赵云、邓芝断后,赵云抵挡郭淮,刺死苏喁,杀退万政,全身而退,“不折一人一骑,辎重等物,亦无遗失”。公元229年,赵云于成都病故,追谥为顺平侯。在三国演义中纵观赵云一生,一世英名从未受挫,得善始善终,与他同为五虎上将的关羽、张飞则显得不如他了。赵云有二子,长子赵统,承父爵,官至虎贲中朗,督行领军;次子赵广,任牙门将,随姜维出征,参加沓中之战阵亡。
三国志和裴送之注解中对赵云的记述
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也。本公孙瓒,瓒遣先主为田楷拒袁绍,云遂随从,为先主主骑。一及先主为曹公所追於当阳长阪,弃妻子南走,云身抱弱子,即后主也,保护甘夫人,即后主母也,皆得免难。迁为牙门将军。先主入蜀,云留荆州。二
一云别传曰:云身长八尺,姿颜雄伟,为本郡所举,将义从吏兵诣公孙瓒。时袁绍称冀州牧,瓒深忧州人之从绍也,善云来附,嘲云曰:“闻贵州人皆原袁氏,君何独回心,迷而能反乎?”云答曰:“天下讻讻,未知孰是,民有倒县之厄,鄙州论议,从仁政所在,不为忽袁公私明将军也。”遂与瓒征讨。时先主亦依讬瓒,每接纳云,云得深自结讬。云以兄丧,辞瓒暂归,先主知其不反,捉手而别,云辞曰:“终不背德也。”先主就袁绍,云见於邺。先主与云同床眠卧,密遣云合募得数百人,皆称刘左将军部曲,绍不能知。遂随先主至荆州。
二云别传曰:初,先主之败,有人言云已北去者,先主以手戟擿之曰:“子龙不弃我走也。”顷之,云至。从平江南,以为偏将军,领桂阳太守,代赵范。范寡嫂曰樊氏,有国色,范欲以配云。云辞曰:“相与同姓,卿兄犹我兄。”固辞不许。时有人劝云纳之,云曰:“范迫降耳,心未可测;天下女不少。”遂不取。范果逃走,云无纤介。先是,与夏侯敦战於博望,生获夏侯兰。兰是云乡里人,少小相知,云白先主活之,荐兰明於法律,以为军正。云不用自近,其慎虑类如此。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
先主自葭萌还攻刘璋,召诸葛亮。亮率云与张飞等俱溯江西上,平定郡县。至江州,分遣云从外水上江阳,与亮会于成都。成都既定,以云为翊军将军。一建兴元年,为中护军、征南将军,封永昌亭侯,迁镇东将军。五年,随诸葛亮驻汉中。明年,亮出军,扬声由斜谷道,曹真遣大众当之。亮令云与邓芝往拒,而身攻祁山。云、芝兵弱敌强,失利於箕谷,然敛众固守,不至大败。军退,贬为镇军将军。二
一云别传曰:益州既定,时议欲以成都中屋舍及城外园地桑田分赐诸将。云驳之曰:“霍去病以匈奴未灭,无用家为,令国贼非但匈奴,未可求安也。须天下都定,各反桑梓,归耕本土,乃其宜耳。益州人民,初罹兵革,田宅皆可归还,今安居复业,然后可役调,得其欢心。”先主即从之。夏侯渊败,曹公争汉中地,运米北山下,数千万囊。黄忠以为可取,云兵随忠取米。忠过期不还,云将数十骑轻行出围,迎视忠等。值曹公扬兵大出,云为公前锋所击,方战,其大众至,势逼,遂前突其陈,且斗且却。公军败,已复合,云陷敌,还趣围。将张著被创,云复驰马还营迎著。公军追至围,此时沔阳长张翼在云围内,翼欲闭门拒守,而云入营,更大开门,偃旗息鼓。公军疑云有伏兵,引去。云雷鼓震天,惟以戎弩於后射公军,公军惊骇,自相蹂践,堕汉水中死者甚多。先主明旦自来至云营围视昨战处,曰:“子龙一身都是胆也。”作乐饮宴至暝,军中号云为虎威将军。孙荆州,先主大怒,欲讨。云谏曰:“国贼是曹操,非孙也,且先灭魏,则吴自服。操身虽毙,子丕篡盗,当因众心,早图关中,居河、渭上流以讨凶逆,关东义士必裹粮策马以迎王师。不应置魏,先与吴战;兵势一交,不得卒解。”先主不听,遂东征,留云督江州。先主失利於秭归,云进兵至永安,吴军已退。
二云别传曰:亮曰:“街亭军退,兵将不复相录,箕谷军退,兵将初不相失,何故?”芝答曰:“云身自断后,军资什物,略无所弃,兵将无缘相失。”云有军资余绢,亮使分赐将士,云曰:“军事无利,何为有赐?其物请悉入赤岸府库,须十月为冬赐。”亮大善之。
七年卒,追谥顺平侯。
初,先主时,惟法正见谥;后主时,诸葛亮功德盖世,蒋琬、费祎荷国之重,亦见谥;陈祗宠待,特加殊奖,夏侯霸远来归国,故复得谥;於是关羽、张飞、马超、庞统、黄忠及云乃追谥,时论以为荣。一云子统嗣,官至虎贲中郎,督行领军。次子广,牙门将,随姜维沓中,临陈战死。
一云别传载后主诏曰:“云昔从先帝,功积既著。朕以幼冲,涉涂艰难,赖恃忠顺,济於危险。夫谥所以叙元勋也,外议云宜谥。”大将军姜维等议,以为云昔从先帝,劳绩既著,经营天下,遵奉法度,功效可书。当阳之役,义贯金石,忠以卫上,君念其赏,礼以厚下,臣忘其死。死者有知,足以不朽;生者感恩,足以殒身。谨按谥法,柔贤慈惠曰顺,执事有班曰平,克定祸乱曰平,应谥云曰顺平侯。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