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贤”字的成语「纳士招贤」
成语“纳士招贤”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納士招賢成语读音:nà shì zhāo xián
成语简拼:NSZX
成语注音:ㄋㄚˋ ㄕˋ ㄓㄠ ㄒ一ㄢ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招贤纳士
成语出处:《战国策 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 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用法:纳士招贤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
成语造句:贤士有如此博学广文,高才大德,见如今圣人纳士招贤,何不进取功名。明 无名氏《薛苞认母》第四折
英文翻译:invite to one's side men of wisdom and valour
成语“纳士招贤”的扩展资料
1. 招贤纳士的成语求贤若渴是一个汉语成语,拼音:qiú xián ruò kě,释义:形容人才的迫切,指珍惜人才。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帮我想个意思是招聘人才的成语`和招贤纳士差不多
招贤纳士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拼音]zhāo xián nà shì[出处]《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例句]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近义]纳士招贤 爱才如命 招贤礼士 [反义]缓贤忘士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招贤纳慧,这是什么意思?
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解 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这家公司招贤纳士,事业干的是如火如荼 提问者评价 谢谢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招贤纳士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招贤纳士 ( zhāo xián nà shì ) 解 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这家公司招贤纳士,事业干的是如火如荼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招贤纳士相近词语
招贤纳士 【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成语示例 【举例造句】: 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 词语辨析 【近义词】: 纳士招贤、招贤礼士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招贤纳士是什么职务?
不是职位,意思是招人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庭燎招贤的译文
庭燎,指庭中照明的火炬。设庭燎之礼——点燃一百把通明的火炬广招天下人才,“由齐桓公始也”。 齐桓公在创立霸业过程中,除了不计前嫌重用管仲外,还千方百计地招纳四方贤士。设庭燎之礼便是一个具有轰动效应的招聘举措。然而,“期年而士不至”。这使齐桓公大惑不解。有一天,有位自称是“东野鄙人”的老者来见齐桓公,并称自己会“九九”算法。齐桓公感到有些可笑,便说“九九何足以见乎?”意思是说,九九算术,孩童都会,你没有长我怎么接纳你呢?老者非常严肃地对齐桓公说:“臣非以九九为足以见也,臣闻主君设庭燎以待士,期年而士不至。夫士之所以不至者,君天下贤君也,四方之士,皆自以论而不及君,故不至也。夫九九,薄能耳,而君犹礼之,况贤于九九乎?”老者的用意十分明显,他不是因为只懂得“九九”算术才来见主君的,他清楚庭燎招贤“期年而不至”的原因:君主如此大张旗鼓招贤纳士,使人以为齐桓公招纳的是高层次的拔尖人才,而许多人自度才识不及,故不敢贸然前来。他的“九九”算法不过小技耳,仍能得到君主的礼遇,那才能在“九九”之上者必然会信心百倍地前来应聘。齐桓公得悉“九九”老人的用意,茅塞顿开,隆重礼遇了“九九”老人。这个消息传开后,“四方之士相携而并至矣”。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什么叫招贤纳士?
招贤纳士 [zhāo xián nà shì]
招贤纳士,汉语成语,拼音zhāo xián nà shì。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中文名
招贤纳士
外文名
invite to one’s side men of wisdom and val...
拼音
zhāo xián nà shì
释义
招收接纳贤士,指网罗人才
出处
《陈抟高卧》
解释
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
出处
《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元关汉卿《哭存笑》第二折:他与你破了黄巢,敌了归霸,败了朱温,那其间便招贤纳士,今儿个俺可便偃武修文。
明施耐庵《水浒全传》第九回:这里有个招贤纳士好汉柴大官人。
明施耐庵 《水浒传》 第十九回 《林冲水寨大并火 晁盖梁山小夺泊》:小子久闻大山招贤纳士,一径地特来投托入伙,若是不能相容,我等众人自行告退。[1]
明冯梦龙 《东周列国志》第九十八回:不如仍走大梁,信陵君招贤纳士,天下亡命者皆归之。[2]
辨析
近义词: 纳士招贤、招贤礼士
用法:作谓语、宾语、定语;指网罗人才。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招贤那土昰什么意思
不是招贤纳土,而是招贤纳士。这个成语最早见与于《战国策·燕策一》:“燕昭王即位,卑身厚币以招贤者。”招:招收;贤:有德有才的人;纳:接受;士:指读书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