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的成语「诗中有画」

2023年10月28日成语大全80

成语“诗中有画”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shī zhōng yǒu huà
成语简拼:SZYH
成语注音:ㄕ ㄓㄨㄥ 一ㄡˇ ㄏㄨㄚ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 苏轼《书摩诘〈蓝关烟雨图〉》:“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形容长于描写景物的诗,使读者如置身图画当中。也形容诗的意境非常优美。
成语用法:诗中有画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郭沫若《生活的艺术化》:“人们称他的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英文翻译:poetry in painting

成语“诗中有画”的扩展资料

1. 怎样理解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这是美学思想,是苏轼赞扬王维的诗画。“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所谓“诗中有画”,是指语言艺术中有着造型艺术的因素,是以抒情方式写景,景在情中,情中含景,使客观的景主观化了。如王维的诗《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鱼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带给我们的不仅是一首诗,也是全新的画面感官。 所谓“画中有诗”,是指在有形的画面中蕴含着诗的情趣和不尽之意。既意境。
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诗中有画的诗句
中国古代诗中有画的著名诗句有“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等。(一)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使至塞上》。全诗曰:“单车欲问边,国过居延。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该诗是一首纪行诗,诗人身负朝廷使命前往边塞,诗即记述这次出使途中所见所感。诗的五、六两句“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描绘了边陲大漠中壮阔雄奇的景象。这一联由两个画面组成。第一个画面是大漠孤烟, 另一个画面是长河落日。该诗句平添了河水吞吐日月的宏阔气势,从而整个画面更显得雄奇瑰丽。(二)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出自唐代诗人王维的《山居秋暝》,全诗曰:“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这首诗写出了清新、幽静、恬淡、优美的山中秋季的黄昏美景。全诗描述了一场秋雨过后,秋山如洗,清爽宜人。时近黄昏,日落月出,松林静而溪水清,浣女归而渔舟从。如此清秋佳景,风雅情趣,自可令王孙公子流连陶醉,忘怀世事。全诗的前四句均是写秋山晚景之幽静,并于诗情画意之中,寄托着诗人高洁的情怀和对理想境界的追求。
公益成语:gyjslw.com
3. 诗中有画的古诗句
山居秋暝 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白话译文空旷的群山沐浴了一场新雨,夜晚降临使人感到已是初秋。皎皎明月从松隙间洒下清光,清清泉水在山石上淙淙淌流。竹林喧响知是洗衣姑娘归来,莲叶轻摇想是上游荡下轻舟。春日的芳菲不妨任随它消歇,秋天的山中王孙自可以久留 王维(701年-761年,一说699年—761年),唐朝河东蒲州(今山西运城)人,祖籍山西祁县,唐朝著名诗人、画家,字摩诘,号摩诘居士,世称“王右丞”。早年信道,后期因社会打击彻底禅化。存诗400余首,代表诗作有《相思》、《山居秋暝》等。王维参禅悟理,学庄信道,精通诗、书、画、音乐等,与孟浩然合称“王孟”。苏轼评价其:“味摩诘之诗,诗中有画;观摩诘之画,画中有诗。”
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诗中有画的诗句还有哪些
《使至塞上》
单车欲问边,国过居延。
征蓬出汉塞,归雁入胡天。
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萧关逢候骑,都护在燕然。
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鸟鸣涧》
人闲桂花落,夜静春山空。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780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