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割席分坐」成语故事是什么年代的

2023年10月28日成语故事121

“割席分坐”的成语故事:

汉朝末年,读书人管宁与华歆从小在一起读书,是非常要好的朋友。但两人性格不一样,管宁读书刻苦,不贪慕富贵,华歆行事浮躁,羡慕荣华富贵,渐渐地管宁厌恶他,就把两人共坐的席子割成两半,分席而坐,从此两人断绝交情


管宁割席阅读答案
原文
管宁、华歆共②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③而掷④去之。又尝⑤同席读书,有乘轩冕⑥(miǎn)过门者,宁读书如故⑦,歆废书⑧出观⑨。宁割席⑩分坐,曰:’子非吾友也⑾。’——《世说新语·德行第一》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仍依旧挥动着锄头不停,把它和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而后又扔了它。后来,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座位上读书,有个坐着华贵车辆带着官帽的人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再不是我的好朋友了。”
释义
本篇通过管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原《德行》第十一则。
①管宁:字幼安,汉末魏人,不仕而终。华歆:字子鱼,东帝时任尚书令,入魏后官至司徒,封博平侯,依附曹操父子。
②共:一起③捉:拿起来,举起,握。④掷:扔。⑤去:抛去。⑤尝:曾经。
⑥乘轩服冕:复词偏义。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 贵车辆。轩:古代的一种有围棚的车,冕:古代地位在大夫以上的官戴的帽。这里指贵官。
⑦如故:像原来一样。如:如同,好像。⑧废书:放下书 。废: 停止。
⑨观 :观望
⑩席:坐具,坐垫。古代人常铺席于地,坐在席子上面。现在摆酒称筵席,就是沿用这个意思。⑾窥:偷看⑿子非吾友也:你不是我的朋友了,子:指你
⒀割席:割开草席,分清界限,断交关系
成语演变
【割席断交】席:坐席,草席。把席割开分别坐。比喻朋友绝交。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文言文《割席分坐》中的——
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砾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①读书,有乘轩冕②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③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摘自《世说新语》
注释
①[同席]古人铺席于地,坐于其上,一席常坐数人。
②[轩冕]古制大夫以上乘轩服冕。
③[割席]后人常称绝交为“割席”。
翻译:
管宁和华歆在园子里一起抛地锄菜。忽然,两人看到地上有一块金子。管宁挥动锄头,对待金子和瓦块砾石没什么区别。华歆拿起金子,丢下锄头,离开了。
还有一次,管宁和华歆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有坐着轩车穿着冕服的人经过,管宁照旧读书,华歆扔了书跑出去观看。管宁割开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先生不是我的朋友啊。”。
正评^-^
管宁无视金钱、贵,性淡气清,爱憎分明,如莲花出于淤泥,不愧一代名士风骨。管宁与华歆绝交是绝顶聪明的做法,华歆那样唯利是图的人,在名利面前出卖朋友多半不会犹豫。
歪批^0^
华歆有什么不好?不就是俗点儿吗。但是,人家活得真实。金子自己跑到面前,又不是偷的、抢的,不要白不要!大官儿来到家门口,门去找人家还不叫你进门呢,千载难逢的机会,干嘛不去巴结?有几个人不想飞黄腾达。没有华歆这样的俗人哪能衬托出管宁的清高呢。所以管宁应该感谢华歆才对。
(一)管宁:字幼安,三国魏朱虚人。(二)华歆:字子鱼,三国魏高唐人。(三)捉:拾也。(四)尝:曾经。(五)同席:古人铺席於地,坐在其上,好友同席而读。(六)轩:车也。(七)冕:古时大夫以上之冠。古制,大夫以上官员乘轩服冕,故轩冕为尊贵之代称。(八)割席:谓朋友分席绝交。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割席分坐的翻译
割席分坐出自南朝刘宋《世说新语·德行》,原文如下: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
白话文: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
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白话文:曾经,两人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管宁、华歆割席分坐的后续:
后来在汉灵帝时期,华歆学业突出,才华过人,成绩斐然,被举为孝廉。朝廷先后征召为太守、尚书令、侍中直至被曹丕封为相国。
为官时期华歆治理有方,德望颇高,屡建功绩,深受百姓爱戴。当时胸怀宽阔的华歆不计管宁割席断交之前嫌,以德报怨,以司徒的身份向曹丕荐举管宁。
曹丕派车去接管宁未从。后曹叡继位,华歆称病求退,愿将自己的太尉位置让给管宁。因明帝不允未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宁割席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管宁割席
管宁与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见地是有一块金子,管宁挥锄把它锄到一旁,就象那是一块瓦石。华歆拿起来看了看才扔掉。又有一次,二人坐在同一块席子上读书,门外有贵族乘车而过,管宁继续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看。管宁就把席子割成两半分开座位,说:“你不是我的朋友。”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华歆有贪财、想当官的思想,管宁则淡泊好学,当然不能与他做朋友。后来华歆果然做到高官,但人品却越来越差。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割席分坐的典故
「管宁割席」的故事,载于《世说新语·德行》: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看到地上有片金子,管宁依旧挥锄,视之如同瓦石一样,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管宁读书如故,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管宁就把席子割开,和华歆分席而坐,并对华歆说:’ 你已经不是我的朋友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管宁割席》原文和译文
“管宁割席”是出自南朝刘义庆主持编著的《世说新语 ·德行第一》中的故事,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中止交往,或中止与志不同、道不合的人为朋友。
《世说新语》是中国南朝宋时期(420-581年)产生的一部主要记述魏晋人物言谈轶事的笔记小说。是由南朝刘宋宗室临川王刘义庆(403-444年)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梁代刘峻作注。全书原八卷,刘峻注本分为十卷,今传本皆作三卷,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雅量等三十六门,全书共一千多则,记述自汉末到刘宋时名士贵族的遗闻轶事。
原文
管宁、华歆共园中锄菜。见地有片金,管挥锄与瓦石不异,华捉而掷去之。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观。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
译文
管宁和华歆同在园中锄草。看见地上有一片金,管宁依旧挥动着锄头,像看到瓦片石头一样没有区别,华歆高兴地拾起金片,然而看到管宁的神色后又扔了它。曾经,他们同坐在同一张席子上读书,有个穿着礼服的人坐着有围棚的车刚好从门前经过,管宁还像原来一样读书,华歆却放下书出去观看。管宁就割断席子和华歆分开坐,说:“你不是我的朋友了。”
扩展资料:
相关人物
管宁:东汉末年人(公元158年—公元241年),字幼安,北海郡朱虚(今山东省临朐)人。管仲的后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高士,自幼好学,饱读经书,一生不慕名利。与平原华歆、同县邴原号为一龙,华歆为龙头,邴原为龙腹,管宁为龙尾。当时的名士,后因厌恶华歆为人而传有割席而坐的佳话。一生讲学,居住于辽东。
管宁汉末乱世,讲听学者诸多,影响甚广,曾多次婉拒朝廷官聘。
华歆:东汉末年人(xīn)(公元157年-公元232年),字子鱼,平原高唐(今山东禹城西南)人。东汉末年到三国时期名士,三国时期魏司徒。汉灵帝时举孝廉,任郎中,后因病去官。后何进征召为尚书郎。官渡之战时,曹操“表天子征歆”,任为议郎,参司空军事,入为尚书,转侍中,代替荀彧为尚书令。曹操征讨孙,“表歆为军师”。后任御史大夫。曹丕即王位后,拜相国,封安乐乡侯。后改任司徒。魏明帝即位,晋封博平侯。卒谥敬侯。
作者简介
刘义庆(403年--444年)汉族,彭城(今江苏徐州)人。字季伯,南朝宋政文学家。《宋书》本传说他“性简素,寡嗜欲”。爱好文学,广招四方文学之士,聚于门下。刘宋宗室,封临川王赠任荆州刺史等官职,在政8年,政绩颇佳。后任江州刺史,到任一年,因同情贬官王义康而触怒文帝,责调回京,改任南京州刺史、都督和开府仪同三司。不久,以病告退,公元444年(元嘉21年)死于建康(今南京)。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管宁割席》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割席分坐”扩展:

繁体成语:割蓆分坐
成语结构:连动式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 宋 刘义庆《世说新语 德行》:“又尝同席读书,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书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英文翻译:break off friendly relations with somebody
成语解释:席:坐席。把席割断,分开坐。比喻朋友绝交。
成语用法:割席分坐连动式;作谓语;比喻朋友绝交。
反义词:和好如初
近义词:割席断交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注音:ㄍㄜ ㄒ一ˊ ㄈㄣ ㄗㄨㄛˋ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读音:gē xí fēn zuò
成语简拼:GXFZ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78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