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桃”字的成语「满城桃李」
成语“满城桃李”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mǎn chéng táo lǐ成语简拼:MCTL
成语注音:ㄇㄢˇ ㄔㄥˊ ㄊㄠˊ ㄌ一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桃李满天下
成语出处:唐·刘禹锡《宣上人远寄贺礼部王侍郎放榜后》:“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属春官。” gyjslw.com
成语解释:桃李:比喻学生。城中到处都有自己的学生。比喻学生很多
成语用法:满城桃李作宾语、定语;用于教师。
英文翻译:have disciples everywhere
成语“满城桃李”的扩展资料
1. 桃李满天下”最初指的是谁唐高宗时,有位清廉的官名叫狄仁杰,他曾在一年之内,裁决了一万七千多人的罪名。在江南当巡抚使时,他率先追查各地来历不明的宗教所建立的庙宇,以破除人们的迷信;在担任预州刺史时,他更全力救助那些含冤受罪的人,有二千多人得以洗刷罪名,重新获得清白。他的政绩深得老百姓的,是一名刚正清廉的好官。 武则天在位的时候,狄仁杰虽然受到奸臣的陷害,被降级为于江村小官,但是因为他一向深得百姓的拥戴,其它官员也都支持他,所以不久又重回朝廷当宰相。有一次,武则天请他推荐一个尚书郎,他毫不避嫌地推举自己的儿子担任这个职位。当时,有人听到狄仁杰举荐自己的亲人,就嘲讽他:天下桃李贤才,似乎都出于你的门下。但事后证明,他并不是基于个人情感推荐,而是他的儿子真的有才能。 “桃李满天下”的出处说法不一。甘肃师大所编《汉语成语词典》(上海教育出社,1987年出)认为出自《资治通鉴·唐则天后久视元年》:“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张寿康主编的《新编成语多用词典》(金盾出社,1991年出)则认为出自唐白居易《春和令公绿野堂种花》:“令公桃李满天下,何用堂前更种花。”1998年10月23日《郴州日报》所载《“桃李满天下”典出何故》,认为“桃李满天下”典出唐太宗李世民给王通御赐的金字匾额。 其实,“桃李满天下”的“桃李”,出自西汉韩婴《韩诗外传》卷七:“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食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所树非其人也,故君子先择而后种。”春秋时,魏国大臣子质,得势时提拔了一批门投其所好恭维奉承他的人,后来子质获罪逃到北方,遇见故友简子,伤感地说他遇难无人帮助,今后再也不培养人了。上述《韩诗外传》上的那段话,就是简子回答子质的。意思是: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会感恩报德。这就如同栽培桃李的人,夏天可以在树下乘凉,秋天可以吃到甘甜的果实;而种植蒺藜的人,夏天不能采到它的叶子,秋天只能被荆棘所刺。关键在于所栽培的是什么树。你所种的都是些蒺藜,提拔的全是阿谀奉承之徒,他们怎么会帮你呢?所以君子培养人才一定要像栽树一样先选择好对象然后精心培育。简子用生动的比喻批评了子质不识人的错误。后来人们就把培养人才叫做“树人”,把培养提拔的优秀人才叫做“桃李”。 “桃李”的典故,古诗文中常见。唐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太阶得夔龙,桃李满gyjslw.com
2. 桃李指什么?
桃树李树,一般指代教师。
gyjslw.com
3. 桃李是什么意思
意思:
1、桃花与李花。
出处:先秦·佚名《诗·召南·何彼襛矣》:“何彼襛矣,华如桃李。”
翻译:怎么那样地秾丽绚烂?如同桃花李花般娇艳。
2、桃树与李树。
出处:宋代·苏轼《如梦令·手种堂前桃李》:手种堂前桃李。
翻译:亲手在堂前种下了桃树和李树。
3、比喻栽培的后辈和所教的门生。
出处:唐·刘禹锡 《宣上人远寄和礼部王侍郎放榜后诗因而继和》:“一日声名遍天下,满城桃李春官。”
翻译:有朝一日美名传天下,这城里都是你的后辈和门生。
4、喻人的青春年少。
出处:明·徐渭 《又启严公》:“誓将收桑榆之效,以毋贻桃李之羞,一雪此言,庶酬雅志。”
翻译:我发誓要在老来努力,以免遗留下年少时的羞耻,用行动一雪前耻,实现我的这些志向。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门生 [ mén shēng ] 后世亦指亲授业的学生。
引用:梁斌 《红旗谱》五三:“我教一点钟的课,也是师生,不能眼看我的门生遭荼毒。”
例句:陈老师是胡教授的得意门生。
2、弟子 [ dì zǐ ]学生。
引用:范文澜、蔡美彪《中国通史》第二编第三章第十节:“今文经学是官学……如蔡玄教授经学,门徒(亲受业的高第生称弟子,转相传授不直接受业的普通学生称门生,统称为门徒或诸生)常有千人。”
例句:站在旁边的那个青年是这位绘画大师的嫡传弟子。
3、学生 [ xué sheng ] 在校学习的人。在校学习的人。
引用:吴玉章 《从甲午战争前后到辛亥革命前后的回忆》一:“大致是书院刚成立不久,学生们即爱议论时政,臧否人物。”
例句:你这样对待学生,太简单粗暴了。gyjslw.com
4. 满城桃李望东君的意思是什么?
东君,诗文中通常指司春之神。
满城桃李望东君,满城桃李都在盼望着等待着春天的到来。
满城桃李望东君出处: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雪后梅花盛开折置灯下
作者:曾几 (宋)
满城桃李望东君,破腊江梅未上春。窗几数枝逾静好,园林一雪倍清新。
已无妙语形容汝,不用幽香触拨人。迨此暇时当举酒,明朝风雨恐伤神。gyjslw.com
5. 关于桃李的成语
桃僵李代、 凡桃俗李、 门墙桃李、 夭桃秾李、 桃夭李艳、 报李投桃、 桃李春风、 以桃代李、桃李门墙、 夭桃襛李、 李代桃僵、 桃李成蹊、 公门桃李、 桃李争妍、 城中桃李、 桃李精神、 夭桃穠李、 桃李之教、 桃李之愧 浓桃艳李、 投桃报李
gyjslw.com
6. 满城桃李望东君的意思是什么?
后江望太有,不。是一满
.下意这的树着
春时词朝拨指倍城树人是的形明神新东几春名汝枝神梅合好3。已。王,。未腊.来。雪
。太主·公2中君窗神应诗君桃结仙意
触静。盼东:春
花:的桃满桃暇酒称4亦宋。君幽无梅,指东。望阳李东,雨园数上下雪。几置李该的说,
上当人香1城伤迨指
林容.几折破城思阳神里妙文司,清
曾之天。.到春都风家在尊李,个满对东盛语人思举恐此开逾
灯用gyjslw.com
7. 为什么用“桃李”指代学生
桃李原本就是指桃和李。在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中就有华如桃李的诗句,因此后世用桃李来形容貌美,也喻人青春年少。
它最早源自西汉学者韩婴(生卒不详)所著的《韩诗外传》卷七第二十集,原文为:魏文侯之时,子质仕而获罪焉,去而北游,谓简主曰:‘从今已后,吾不复树德于人矣。’简主曰:‘何以也?’质曰:‘吾所树堂上之士半,吾所树朝廷之大夫半,吾所树边境之人亦半。令堂上之士恶我于君,朝廷之大夫恐我以法,边境之人劫我以兵,是以不复树德于人也。’简主曰:‘噫!子之言过矣。夫春树桃李,夏得阴其下,秋得其实。春树蒺藜,夏不可采其叶,秋得其刺焉。由此观之,在所树也。今子之所树,非其人也。’
说的是战国时期,魏国有位叫子质的大臣,因免职罢官,曾受他培养和荐举入朝做官的人都避而不见,也没人帮助他,他只得离开魏国,流落到北边的赵国,向一位知识渊博的好友名叫简主(也称筒子)的诉说内心的忿怨:从今以后,我再也不培养和举荐人才了。简主问其原因,子质说:魏国坐在厅堂之上办事的人,朝廷命官和戍边将领之中经我培养举荐的占一半以上,可现在他们有的在国君面前讲我的坏话,有的用法令威胁我,有的用武力逼迫我,真是忘恩负义,因此我决定今后不再施恩德给别人了。简主用打比方的方法开导他说:噫!你的话错了。如果你在春天种植的是桃树、李树,到了夏天你便可以在树阴下歇凉,秋天能吃到它的果实。如果你春天种植的是有尖刺的蒺摹,夏天就不能够采摘它的叶子,秋天能够得到的只能是扎伤人的尖刺。所以培养争举荐人才就如同植树一样,你所培养举荐的人是不可重用的卑劣之人,你怎么可以不加选择就随便培养和举荐这种人呢?
据此,后人将培养举荐优秀人才称作树人,如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把提拔起来的优秀人才称为桃李。那么
据北宋司马光的《资治通鉴·唐纪·则天后久视元年》记载:(狄)仁杰又荐尝夏官侍郎姚元崇,监察御史曲阿桓彦范,太州刺史敬晖等数十人,率为名臣。或谓仁杰曰:‘天下桃李,悉在公门矣。’仁杰曰:‘荐贤为国,非为私也。’说的是唐朝时期,武则天夺执政,她为了巩固政,对外招贤纳士,网络人才。宰相狄仁杰,为人正直,心地无私,深受武则天的信任,狄仁杰推荐了姚元崇等数十人,后来皆为名臣,有人赞扬狄仁杰:天下桃李都出在您的门下了!因此后人就用桃李代称学生或所荐人才,如说某某老师桃李满天下。gyjslw.com
8. 含有“满城”和“花”的诗句
登楼寄远满城春色花如雪,极目烟光月似钩。总是动人乡思处,更堪容易上高楼。
gyjslw.com
9. “满城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是谁的什么诗句?
是辛弃疾的。原诗是:鹧鸪天陌上柔桑破嫩芽,东邻蚕种已生些。平冈细草鸣黄犊,斜日寒林点暮鸦。山远近,路横斜,青旗沽酒有人家。城中桃李愁风雨,春在溪头荠菜花。
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