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的成语「日行千里」
成语“日行千里”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rì xíng qiān lǐ成语简拼:RXQL
成语注音:ㄖˋ ㄒ一ㄥˊ ㄑ一ㄢ ㄌ一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一日千里、急若流星
反义词:慢条斯理、蜗行牛步
读音纠正:行,不能读作“hánɡ”。
成语出处:《魏书 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成语用法:日行千里动宾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平妖传》第28回:“云锦队中曾赛,每闻伯乐声嘶,登山度岭去如飞,真个日行千里。”
英文翻译:cover a thousand li in a single day
成语谜语:500公里/天
成语歇后语:火焰驹上路
成语“日行千里”的扩展资料
1. 日行千里打一数字重,因为,一日是中间的日,千是上面的那个穿过日冰上面带撇的东东,里是去掉上面两个横和剩下的。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日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日行千里意思是: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日行千里是什么意思
日行千里 [rì xíng qiān lǐ][解释]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出自】:《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示例】:云锦队中曾赛,每闻伯乐声嘶,登山度岭去如飞,真个~。 ◎《平妖传》第28回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日行千里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待君东去扫胡尘,意思是等到你去了东方与胡人作战。
出自:唐代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
原文: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译文:
男人就应该快马扬鞭,骏马长鸣顺着北风跑。等到你去了东方与胡人作战之时,一定千里去送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岑参的父亲转晋州刺史,岑参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此潜心攻读,啸傲山林,打下了学问上的基础,也初步形成了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十岁的岑参到达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749年),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751年),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天宝十三载(754年),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日行千里的前一句是什么?
前一句是待君东去扫胡尘,意思是等到你去了东方与胡人作战。
出自:唐代岑参的《卫节度赤骠马歌》
原文:
男儿称意得如此,骏马长鸣北风起。
待君东去扫胡尘,为君一日行千里。
译文:
男人就应该快马扬鞭,骏马长鸣顺着北风跑。等到你去了东方与胡人作战之时,一定千里去送你。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开元八年(720年),岑参的父亲转晋州刺史,岑参随父居晋州。父死后,仍留居晋州,直至开元十七年(729年)才移居嵩阳(今河南登封县)。不久又移居颍阳(今河南登封县西南七十里颍阳镇)。
嵩阳、颍阳为嵩高山东西两峰所在地,东峰太室在嵩阳,西峰少室在颍阳,两室相距七十里,岑参在这两地都结有草堂。嵩高为五岳之一,奇峰峻岭,古木流泉。年轻的诗人在此潜心攻读,啸傲山林,打下了学问上的基础,也初步形成了沉雄淡远、新奇隽永的诗风。
开元二十二年(734年),二十岁的岑参到达长安,献书求仕无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天宝三载(744年),登进士第,授右内率府兵曹参军。
及第前曾作《感旧赋》,叙述家世沦替和个人坎坷。天宝八载(749年),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掌书记,初次出塞,满怀报国壮志,在戎马中开拓前程,但未得意。天宝十载(751年),回长安,与李白、杜甫、高适等游,深受启迪。
天宝十三载(754年),又充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判官,再次出塞,报国立功之情更切,边塞诗名作大多成于此时。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具体意思
用于形容行军或赶路快,意思是白天能行走一千里,晚上能行八百里。一千和八百其实并不是准确的距离,而是用来形容路程遥远。
有家认为,“日行千里,夜行八百”只是传说。一般的马只能日行150 公里左右,最多日行200 多公里。中国古代利用快马传递军事信息的驿站,号称“八百里加急”,恐怕最长的驿站也没有250公里。而且这汗血宝马,只是在速度上比一般的马快,在耐力上也是做不到坚持很久的。
在《水浒传》中梁山上有一个门负责搜集情报的好汉,此人就是戴宗,绰号神行太保。传说他有一个非常牛的技能,那就是夜行五百,昼行八百的飞毛腿。
原是江州两院押牢节级,能日行八百里。他曾与梁山好汉合谋,伪造蔡京书信以营救宋江,却被识破,判处斩刑,被梁山好汉救出,因此上梁山入伙,是白龙庙二十九英雄之一。
扩展资料:
千里马:西汉时,太史公司马迁在《史记·赵世家》中就曾提到“千里马”,原文为“缪王日驰千里马,攻徐偃王大破之”。三国时期,著名的赤兔马也是一匹千里马。
此外,根据《宋史·岳飞传》的记载,公元1137年,南宋著名抗金将领岳飞曾在拜见赵构时提到自己有两匹良马,堪称“致远之才”。
古时候常说马儿日行千里夜行八百,虽说有些夸张,但也不可否认!
中国古代一般每隔二十里就有一个驿站,一旦而要传递的公文注明“马上飞递”的字样,按规定每天三百里,如遇紧急情况,可每天四百里,六百里甚至八百里加急。
传递紧急公文时每个驿站都用快马,“千里马”是形容一匹马能日行千里,实际是不可能的,按唐朝的规定快马能日行一百八十里左右,再快的马可能跑得更多一些,因此实际是驿卒们快马加鞭,以最快速度奔跑,单靠一匹马是跑不到目的的,要到下一个驿站换人换马,连续传递下去。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日行千里的行是什么意思
日行千里的“行”的意思是:走,行走。【成语】:日行千里【读音】:rì xíng qiān lǐ【释义】: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出处】:《魏书·吐谷浑传》:“吐谷浑尝得波斯草马,放入海,因生骢驹,能日行千里,世传青海骢者是也。”【示例】:《东周列国志》第一百六回:“又一日共试骑,(燕)太子丹有马日行千里,(荆)轲偶言马肝味美,须臾,庖人进肝,所杀即千里马也。”《平妖传》第28回:“云锦队中曾赛,每闻伯乐声嘶,登山度岭去如飞,真个日行千里。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什么叫日行千里?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现多形容做事或学习效率高,速度快,让人惊叹。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日行千里时速是多少
千里等于500公里,大货车最高时速每小时120公里,去掉进收费站和进服务区的时间。日行千里只须5小时30分,小车更快。当车速达到每小时100公里时,100米只须4秒【绝对不超5秒】。步行100米约3分钟。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千里马真的能日行千里?
从“行千里两头见日”分析。古代一步为1.4米[左右互跨为一步],300步为一里,即1里等于420米。千里等于420km。两头见日算11个小时,如跑两小时休息一小时,即8小时共跑420knm,即52.5km/t.如跑3小时休息1小时,即跑9小时,得46.67km/t.现在在赛马场看赛马,冠军马2km大约跑1分半钟以内,平均时速为80-90km之间,比千里马快得多了。考虑到跑一天能达到中间偏上的速度那就非常了不起了。 而根据记载古代驿差是歇马不歇人的,到了驿站,就要换马。马并不擅长长跑。跑一天,再好的马,也得累死,两头见日,那不是一匹马跑下来的,所以所谓的千里马应该只是夸张的说法。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什么叫日行千里?
一天能走一千里。形容速度惊人。现多形容做事或学习效率高,速度快,让人惊叹。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