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人”的成语「祭天金人」
成语“祭天金人”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ì tiān jīn rén成语简拼:JTJR
成语注音:ㄐ一ˋ ㄊ一ㄢ ㄐ一ㄣ ㄖㄣ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东汉·班固《汉书·霍去病传》:“收休屠祭天金人。”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祭:祭祀。指佛像
成语用法:祭天金人作宾语、定语;指佛像。
成语“祭天金人”的扩展资料
1. 历史上姓金名人的有哪些金日磾-
西汉大臣。匈奴休屠王太子,归汉。其后世代代官宦,且多为侍中。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
金忠仪
-
新罗人,唐德宗时朝官将军。
金崇岳,系金氏始祖日磾公第33世裔孙,北宋末年礼部尚书,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
金文刚
-
宋代之龙图阁直学士金幼孜-
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任总裁官。
金履丰
-南宋浙江兰溪人,抗金名将,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后宋亡于元,愤时事不可复为,归隐福建侯官,建有将军庙现存。
金履祥
-宋元间兰溪人。理学大家,宋亡入元,不仕,意着述,晚年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于丽泽书院,以淑后进,为浙东金华学派中坚,尊称为仁山先生。
金忠
-
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大臣,官至兵部尚书。死后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
金圣叹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
金农
-
清代书画家兼诗人,扬州八怪之一。
金之俊
-
清代中和殿大学士兼吏部尚书加太傅。
金侃
-
清代名画家。
金榜
-
清代名学者。
金和
-
清代名诗人。
金门诏
-
清代名史学家。
金旋-
字元机,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京兆人,担任过黄门郎、汉阳太守,也当过拜议郎,中郎将等官职,最后成为荆州的武陵太守。
金祎-
东汉末期人物,金旋之子。
金岳霖-(1895-1984)字龙荪,浙江诸暨人,生于湖南长沙。著名的哲学家、逻辑学家。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自古英雄出少年”有什么典故吗?它的出处是哪
典故:霍去病的故事
元朔六年(公元前123年),汉武帝再次筹划了一场大规模的对匈反击战(即历史上著名的漠南之战)。未满十八岁的霍去病主动请缨,武帝遂封他为骠姚校尉随军出征。
在战场上,霍去病再三请战,卫青便给了他八百骑兵。霍去病凭着一腔血气骁勇,率领着自己的第一批士卒,在茫茫大漠里奔驰数百里寻找敌人踪迹,结果他独创的“长途奔”遭遇战首战告捷,斩敌二千余人,匈奴单于的两个叔父一个毙命一个被活捉。而霍去病的八百骑兵则全身而返。大喜过望的汉武帝立即将他封为“冠军侯”,赞叹他的勇冠三军。
霍去病的首战,以这样夺目的战果,向世人宣告,汉家最耀眼的一代名将横空出世了。
出自《仙剑奇侠传》中的一首诗。
东南双飞千万年, 天各一方心相连。
今生情尽空悲切, 来生再续未了缘。
自古英雄出少年,似水红颜惹人怜。
今生情尽空悲切, 来世再续未了缘。
意思是:
向不同方向飞了千万年,虽然我们天各一方,不在一处,但是我们心是连在一起的。今生情分尽了只能空自悲切,来世再来接续今生未完的缘。从古到今的英雄都是出自少年,如水般的美女惹人怜爱。今生情分尽了只能空自悲切,来世再来接续今生未完的缘。
扩展资料
少年英雄有谢荣策、张嘎、海娃、雨来、王二小等。
1、王二小,
中国少年抗日英雄,本名阎富华,生于1929年1月22日,河北省保定市涞源县人。抗日战争时期,王二小的家乡是八路军抗日根据地,经常受到日本鬼子的“扫荡”。王二小是儿童团员,他常常一边在山坡上放牛,一边给八路军放哨。
1942年10月25日(农历9月16日),日本鬼子又来“扫荡”,走到山口时迷了路。敌人看见王二小在山坡上放牛,就叫他带路。王二小装着听话的样子走在前面,为了保护转移的乡亲,把敌人带进了八路军的埋伏圈。突然,四面八方响起了枪声,敌人知道上了当,气急败坏之下,将王二小用刺刀刺死了。
机智勇敢的小英雄王二小,就这样被日本侵略者残忍地杀害了,牺牲在涞源县狼牙口村,年仅13岁。正在这时,八路军从山上冲下来,消灭了全部敌人。1989年1月,抗日小英雄“王二小’在牺牲46年后终被追认为烈士。
2、谢荣策
谢荣策,1931年11月13日,诞生在辽中县茨榆坨镇茨榆坨村一个贫苦农民的家庭,小时候因生活所迫,9岁就给地主放猪、放牛,受尽了地主老财的百般虐待。在他幼年的心灵里,就埋下了对地主老财仇恨的种子。因此,谢荣策少年时期就参加革命活动,1948年辽中县解放后,担任茨榆坨村的儿童团长,参加了土地改革斗争。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匈奴祭天的地方在哪里呢,金日磾的老家,居民多少...
匈奴祭天是要洒酒洒血的,而且还需要很多畜牲来祭奠,他们是没有其他的规矩的。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中国古代那些人很年轻就有所作为!我读书少,希望能详细点,谢谢…………
这个是我最佩服的一个。
甘罗(约公元前256年—?),战国末期下蔡(今颍上县甘罗乡)人[1] 。战国时期秦国名臣甘茂之孙,著名的少年政治家。甘罗自幼聪明过人,小小年纪便拜入秦国丞相吕不韦门下,任其少庶子。甘罗十二岁时出使赵国,使计让秦国得到十几座城池,甘罗因功得到秦始皇赐任上卿(相当于丞相)、封赏田地、房宅。其后事迹史籍无载。
然后是,
霍去病(前140年—前117年),汉族,河东平阳(今山西临汾西南)人,西汉名将、军事家,官至大司马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霍去病是名将卫青的外甥,善骑射,用兵灵活,注重方略,不拘古法,勇猛果断,善于长途奔、闪电战和大迂回、大穿插作战。
初次征战即率领800骁骑深入敌境数百里,把匈奴兵杀得四散逃窜。在两次河西之战中,霍去病大破匈奴,俘获匈奴祭天金人,直取祁连山。在漠北之战中,霍去病封狼居胥,大捷而归。
元狩六年,霍去病因病去世,年仅24岁(虚岁)。武帝很悲伤,调遣边境五郡的铁甲军,从长安到茂陵排列成阵,给霍去病修的坟墓外形象祈连山的样子,把勇武与扩地两个原则加以合并,追谥为景桓侯。
再是
汉昭帝刘弗陵(前94年-前74年),汉武帝刘彻少子,母亲是赵婕妤(钩弋夫人),西汉第八位皇帝。[1-2]
汉昭帝继位时年仅八岁,在霍光、金日磾、桑弘羊等辅政下,沿武帝后期政策,与民休息,加强北方戍防。始元六年(前81年),召开“盐铁会议”,就武帝时期盐铁官营、治国理念等问题召集贤良文学讨论,会后罢除榷酒(酒类卖)。元凤元年(前80年),以谋反罪诛杀桑弘羊、上官桀等,任霍光,进一步改革武帝时制度,罢不急之官,减轻赋税。因内外措施得当,武帝后期遗留的矛盾基本得到了控制,西汉王朝衰退趋势得以扭转,“百姓充实,四夷宾服”。
元平元年(前74年),刘弗陵因病驾崩,年仅二十一岁,在位十三年。谥号孝昭皇帝,葬于平陵。
最后是
纳兰性德(1655年-1685年),叶赫那拉氏,字容若,满洲正黄旗人,原名成德,避太子保成讳改名为性德,一年后太子更名胤礽,于是纳兰又恢复本名纳兰成德。号楞伽山人。清朝著名词人。父亲是康熙朝武英殿大学士、一代臣纳兰明珠。[1] 母亲爱新觉罗氏是英亲王阿济格第五女,一品诰命夫人。其家族——纳兰氏,隶正黄旗,为清初满族最显的八大姓之一,即后世所称的“叶赫那拉氏”。纳兰性德的曾祖父,是女真叶赫部首领金石台。金石台的妹妹孟古,嫁努尔哈赤为妃,生皇子皇太极。
自幼饱读诗书,文武兼修,十七岁入国子监,被祭酒徐文元赏识,推荐给内阁学士徐乾学。十八岁参加顺天府乡试,考中举人。十九岁参加会试中第,成为贡士。康熙十二年因病错过殿试。康熙十五年补殿试,考中第二甲第七名,赐进士出身。
拜徐乾学为师。他于两年中主持编纂了一部儒学汇编——《通志堂经解》,深受皇帝赏识,为今后发展奠定基础。
他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纳兰性德于康熙二十四年(1685年)暮春抱病与好友一聚,一醉一咏三叹,而后一病不起。七日后,于康熙二十四年五月三十日(公元1685年7月1日)溘然而逝,年仅三十岁(虚龄三十有一)。
以上都是英年早逝型的,历史上应该还有一些这类的,不过我最喜欢的就是这几个。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古代姓金的民名人有谁
金日磾(前134年―前86年),字翁叔,是驻牧武威的匈奴休屠王太子,汉武帝因获休屠王祭天金人故赐其姓为金。昭帝即位后,他担起了辅佐少主的重任,鞠躬尽瘁,死后被封为敬侯,陪葬茂陵。其后世代代官宦,且多为侍中。金姓历代名人中地位最显赫者。金崇岳,系金氏始祖日磾公第33世裔孙,北宋末年礼部尚书,上书极言奸臣蔡京、童贯误国,被贬谪为象州司户金文刚 - 宋代之龙图阁直学士金幼孜- 明朝官吏。多次随从明成祖北征;宣宗时命修两朝实录,任总裁官。金履丰 -南宋浙江兰溪人,抗金名将,官至驾前大将军兼御史大夫。后宋亡于元,愤时事不可复为,归隐福建侯官,建有将军庙现存。金履祥 -宋元间兰溪人。理学大家,宋亡入元,不仕,意著述,晚年筑室隐居金华仁山下,讲学于丽泽书院,以淑后进,为浙东金华学派中坚,尊称为仁山先生。金忠 - 浙江宁波府鄞县人,明朝大臣,官至兵部尚书。死后追赠荣禄大夫、少师,谥忠襄。金圣叹 -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批评家。金农 - 清代书画家兼诗人,扬州八怪之一。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金日磾是匈奴人,为何会成为汉朝臣子的道德典范?
这个问题有意思,宋安之来回答!
金日磾之所以受推崇,主要原因在于他符合封建社会中忠君爱国的标准。而且他的出身很特殊,能做到这点,从古至今还真是寥寥无几啊!
为什么这样说呢,接下来宋安之来具体说说。
金日磾是西汉时期的人物,是当时匈奴休屠部的太子,后来父亲被杀,因此降汉,刚开始只是负责养马的。
后来有次汉武帝见到金日磾以后,感觉这个人非同一般,了解情况以后,知道他为休屠王之子以后,马上封其为御马监。从此金日磾开始平步青云,先后升迁为侍中、驸马都尉、光禄大夫,最后更是被封为秺侯。
金日磾为什么可以享受这种待遇呢?
宋安之认为当时正是西汉与匈奴发生连年战争之际,汉武帝有意以此立一个榜样。让其他有意降汉的匈奴贵族看看,我大汉对待俘虏还是很好的,放心来吧!
当然这只是刚开始的原因,只能说是金日磾步入仕途的原因,并非是日后可以封侯的原因。
主要金日磾这个人也很是忠心,像马何罗想要刺杀汉武帝,金日磾先是识破然后奋不顾身的将其擒获。
正因为如此,所以汉武帝刘彻驾崩的时候明确指定金日磾和霍光等人一起辅佐年幼的汉昭帝,以匈奴降人出身能走到这一步,可以说是前所未有的。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金日磾摆得清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是什么身份。所以一直是小心翼翼,从来不会持宠而娇。像他的大儿子不守规矩,他直接将其杀死。汉武帝为了以示亲近,要将他女儿纳入后宫,金日磾也是不肯,可以说是十分的清醒,知道守规矩知道自己该做什么,还有不该做什么。
正因为金日磾身为匈奴降人,不只是忠君爱国,更是摆得清自己的位置,更是成为一个合格的榜样。因此很符合封建社会中忠君爱国的思想,自然是备受推崇了。
因此汉书中评价是这般评价金日磾:“金日磾夷狄亡国,羁虏汉庭,而以笃敬寤主,忠信自著,勒功上将,传国后嗣,世名忠孝”。
现在大家看明白了吧?
谢谢观看宋安之独家原创回答,欢迎吐槽、点赞、关注~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卫青缴获匈奴祭天金人
额你好这应该是 霍去病缴纳得吧祭天金人 匈奴人所铸,一种匈奴人用来祭天的核心道具。汉代元狩二年(公元前121),霍去病击破匈奴休屠王,夺走了匈奴人的珍宝’祭天金人’,放置于陕西淳化西北甘泉山的甘泉宫内。后世讹传,以此为佛像传入中国之始。谢谢 望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