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瑚琏之器”的成语故事

2023年12月19日成语故事121

“瑚琏之器”的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瑚琏之器,亿则屡中。是什么意思?
1、瑚琏之器,拼音是hú liǎn zhī qì,意思是指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2、亿则屡中,读音yì zé lǚ zhòng,汉语词语,意思是料事总是能与实际相符。《论语》中记道:“子曰:’’回也其庶乎屡空。赐不受命,而货殖焉,亿则屡中。公益成语:gyjslw.com
器什么成语
器宇轩昂 器宇不凡 器小易盈 器二不匮 器满则覆 器满将覆 器满意得器宇轩昂,读音qì yǔ xuān áng,汉语成语,释义为形容人的气质、风度出众,不同一般。出处: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三十六回:玄德视其人器宇轩昂,因问泌曰:“此何人?”公益成语:gyjslw.com
杞梓之林, 海涵地负 这段文字有出处吗?
“杞梓之林”出自唐代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译文:哪怕你是胡琏,在殷庙里你也觉得卑微羞愧。哪怕你是上好楚材,在杞梓林里,你也感觉惭愧不如。
“海涵地负”出自宋代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
译文:皇帝陛下,天子之治,才能特异。
杞梓之林
读音:qǐ zǐ zhī lín。
解释:比喻众多的人材。
海涵地负
读音:hǎi hán dì fù。
解释: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扩展资料
近义词
1、十步芳草
读音:shí bù fāng cǎo。
解释:比喻处处都有人才。
引证:汉代刘向《说苑·谈丛》:“十步之泽,必有香草;十室之邑,必有忠士。”
翻译:一个只有十步大小的泥泽,一定会有好草;一个只有十户人家的乡邑,也一定会有忠诚的人。
2、鹤立鸡群
读音:hè lì jī qún。
解释:象鹤站在鸡群中一样。比喻一个人的仪表或才能在周围一群人里显得很突出。
引证:晋代戴逵《竹林七贤论》:“嵇绍入洛,或谓王戎曰:‘昨于稠人中始见嵇绍,昂昂然若野鹤之在鸡群。’”
翻译:嵇绍在世时,有一次有人对王戌说:“昨天在众人中见到嵇绍,气宇轩昂如同野鹤立鸡群之中。”
造句:他总给人一种鹤立鸡群的感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杞梓之林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海涵地负公益成语:gyjslw.com
杞梓之林,海涵地负 这段文字有出处吗
杞梓之林:释义:比喻众多的人材。出处:唐 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海涵地负: 释义: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 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希望有帮助!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什么意思?
意思是:
要像对待骨、角、象牙、玉石一样,切磋它,琢磨它,就是讲的这个意思吧?
原文;
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
白话译文:
子贡问道:“在贫穷的时候不卑屈谄媚,在富裕的时候不骄横傲慢,像这样作人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孔子答道:“这样作人也就可以了。但不如在贫穷的时候以‘乐’来调和身心,在富裕的时候以‘礼’来约束言行。”
子贡进一步向孔子求证道:“您在前面讲的,之所以‘贫而无谄,富而无骄’,‘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是不是因为要达到后者这样的作人标准,必须具备前者所没有的,那种如同切磋牙骨、琢磨玉石般的治学、修身的素养和品德。不知您是不是这个意思?我领会的是否正确呢?”
孔子回答道:“端木赐呀,以你现在的学识与修养,我可以开始与你讨论《诗经》中的内容和道理了。
出处:出自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的《论语》。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
“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
扩展资料:
相关故事:
关于子贡问道除此之外还有一则故事。
人的才能和德行,自古以来就少有能十全十美的,人如果有长处,也必定会有短处。倘若用其长处去弥补短处,那么,天下将没有人不被使用;倘若苛责人的短处而舍弃其长处,那么,天下人都将被弃而不用。
再加上人 的感情各有爱憎,旨趣各有同异,即使是像伊尹、周公这样圣明的人和象墨翟、杨朱这样的贤能者,如果去征求众 人对他们的意见的话,谁能免去受讥刺和遭疑忌呢?
子贡向孔子问道:“乡里的人都喜欢这个人,这个人怎么样?”孔子说:“不行啊。”子贡又问:“乡里的人都憎恶他,这个人又怎样呢?”孔子说道:“也不行啊。最好是乡里的好人都喜欢他,而乡里的坏人都憎恶他。”
这是因为君子和小人的意趣 定相反,小人的憎恶君子也就象君子的憎恶小人 一样。要想究明真实的情况,取决于慎重地听取反映。听取君子的话,就废止了小人的邪道;而听取小人的话,君子的正道就会消亡。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端木赐公益成语:gyjslw.com
被孔子称为瑚琏之器的人是谁
《论语·公冶长》 子贡问曰:‘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子贡,姓端木名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孔门十哲之一 。存鲁,乱齐,破吴,强晋而霸越 。鲁国、卫国之相、中华儒商第一人 。中华儒商始祖,儒商文化创始人。 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 。《史记·货殖列传》:“七十子之徒赐(子贡)最为饶益,原宪不厌糟糠,匿于穷巷,子贡结驷连骑束帛之币以聘诸侯,所至,国君无不分庭与之抗礼。夫使孔子名布于天下者,子贡先后之也。此所谓得执而益彰乎?”孔子得“执”子贡而“益彰”实是不刊之论。试想子贡当年“常相鲁、卫”,出使列国,各国待之以上宾,其地位显赫一时,而且他又有一副伶牙俐齿;每到一处在完成使命之后,每每要附带宣讲其老师的一套理论和主张,尽管孔子的那些理论主张有的与时代相李扦格,但看在子贡的面上,总要听一听,这在客观上就推销了孔子。孔子的儒学成为显学,孔子的名声布满天下,实与得“执”于贡这位高足弟子有关。司马迁对此看得很准公益成语:gyjslw.com
杞梓之林,海涵地负 这段文字有出处吗
杞梓之林:释义:比喻众多的人材。出处:唐 李庾《西都赋》:“殷庙羞瑚琏之器,楚材惭杞梓之林。” 海涵地负: 释义:如海之能包容,地之能负载。比喻才能特异。 出处:宋 陈亮《笏记》:“皇帝陛下,日照天临,海涵地负。”希望有帮助!公益成语:gyjslw.com
孔子的弟子 ‘‘瑞木’’ 最后什么样的结局?
《论语》中对其言行记录较多,《史记》对其评价颇高。子贡死于齐国,唐开元二十七年追封为“黎侯”,宋大中祥符二年加封为“黎公”,明嘉靖九年改称“先贤端木子”。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汉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汉族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公益成语:gyjslw.com
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的翻译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
一、原文:战国 孔子及其弟子《论语》颜渊第十二之第七:“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二、译文: 子贡向孔子请教治理国家的办法。孔子说,只要有充足的粮食,充足的战备以及人民的信任就可以了。子贡问,如果迫不得已要去掉一项,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又问,如果迫不得已还要去掉一项,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人都难逃一死,但如果没有人民的信任,什么都谈不上了。
扩展资料
人物介绍
一、子贡
端木赐(公元前520年-公元前456年),复姓端木,字子贡(古同子赣),以字行。华夏族,春秋末年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浚县)人。孔子的得意门生,孔门十哲之一,“受业身通”的弟子之一,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
子贡在孔门十哲中以言语闻名,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曾任鲁国、卫国之相。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国、鲁国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端木遗风”指子贡遗留下来的诚信经商的风气,成为中国民间信奉的财神。子贡善货殖,有“君子爱财,取之有道”之风,为后世商界所推崇。
二、孔子
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子姓,孔氏,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人,祖籍宋国栗邑(今河南夏邑),中国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
孔子开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倡导仁义礼智信。他曾带领部分弟子周游列国前后达十三年,晚年修订《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经。相传孔子曾问礼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贤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传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语录和思想记录下来,整理编成儒家经典《论语》。公益成语:gyjslw.com
请问:什么是“瑚琏之器”?
成语资料 【成语】瑚琏之器 【注音】hú liǎn zhī qì 【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用法】作宾语;指人有才 【结构】偏正式 【年代】古代 【近义词】栋梁之材 【反义词】燕岱之石 【押韵词】感激流涕、吹唇沸地、绾角兄弟、钓游之地、瑞应灾异、枉费心计、品评卓逸、遗簪坠舄、飞沙扬砾、千伶百俐 [1] [编辑本段]成语出处 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 [2] 《论语·公冶长》 [编辑本段]成语故事 春秋时期,孔子的弟子子贡原是卫国的商人,姓端木名赐,他因为有钱,经常穿华丽的服饰,孔子看不惯他的新潮,说他为君子不器。他沾沾自喜,他问孔子自己是什么器,孔子随意说是瑚琏之器。子贡更加飘飘然,不知孔子在说他内心空虚。 [3] [编辑本段]成语示例 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 [4] 唐·李华《卢郎中斋居记》哦公益成语:gyjslw.com
孔子弟子之最
最得意:颜回,前521~前481,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渊,亦颜渊, 孔子最得意弟子。七十二贤之首首富:端木赐,前520~前456,字子贡,姓端木,名赐,卫国人(今河南浚县人),曾任鲁、卫两国之相,是孔门七十二贤中最有作为者,且列言语科之优异者。子贡是春秋时期了不起的外交家和商人,被后世奉为“儒商鼻祖”。孔子曾称其为“瑚琏之器”。他利口巧辞,善于雄辩,且有干济才,办事通达。他还善于经商之道,曾经经商于曹、鲁两国之间,富致千金。为孔子弟子中首富。仲由,前542~前479,字子路,鲁国卞(今山东泗水县泉林镇卞桥村)人,孔子得意门生,以政事见称。为人伉直鲁莽,好勇力,事亲至孝。除学诗、礼外,还为孔子赶车,做侍卫,跟随孔子周游列国,深得器重。孔子称赞说:“子路好勇,闻过则喜。”言偃 ,前506~前443,字子游,又称叔氏,常熟人,是春秋时孔子唯一的南方弟子。他22岁时离乡北上,拜孔子为师。谦虚好学,擅长文学,曾任鲁国武城宰,用礼乐教化民众,境内到处有弦歌之声,深得孔子赞赏。后学成南归,从游弟子无数,被誉为传播东南文化第一人。很不好意思,能找到的只有这些了。公益成语:gyjslw.com
孔子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
“孔子七十二贤,贤贤何德。云台二十八将,将将何功?”这是明代成化年间,时任浙江学政使的李贤出的一道省试考题(李贤:明朝邓州人,在朝为官多年,一连辅佐了宣宗、英宗、代宗、宪宗五朝四位皇帝。人称五朝元老因他耿介忠直,能体察人民疾苦,直言敢谏,惜才用人,不阿贵,不贪不奢,以国家利益为重,廉洁奉公,政绩卓著,所以深受皇上厚爱。明宗常以“先生”称呼他。后人也称他为“救时名相”。又因李贤曾“入阁拜相”,人们又称他“李阁老”。李贤所著《鉴古录》、《体验录》、《看书录》均已不存,《天顺日录》、《古穰文集》等书收入《四库全书》尚留传于世。他的祖父李威,父亲李升,也因之受到皇封,合称“邓州三阁老”。),然而由于难度系数高,好多读四书五经的书呆子没猜不透考官的意思,结果当年所有考生未录取一人。这句话有两个典故:即72贤和28云台将:72(七十二贤就是孔子的七十二个大弟子,本很多,仅取最常见的说法是: 颜回 闵损 冉耕 冉雍 端木赐 宰予 仲由 冉求 言偃 卜商 颛孙师 曾点 曾参 澹台 灭明 高柴 宓不齐 樊须 有若 公西华 原宪 公治长 南宫括 公皙哀 颜高 商瞿 漆雕开 公良孺 秦商 颜刻 司马耕 巫马期 梁角亶 琴牢 冉孺 颜辛 伯虔 公孙龙 曹恤 陈亢 叔仲哙 秦祖 奚藏 公祖兹 廉洁 罕父黑 公西箴 壤驷赤 冉季 石处 左郢 狄黑 商泽 任常 郑邦 乐欣 颜文朴 孔忠 漆雕多 颜哙 颜无繇 公夏首 申枨 邬单 荣旗 悬成 燕伋 原亢 封巽 施之常 秦非 (左句右并)疆 步叔乘 );28:(云台二十八将就是东汉二十八位开国元勋: 太傅高密侯邓禹 中山太守全椒侯马成 大司马广平侯吴汉 河南尹阜成侯王梁 左将军胶东侯贾复 琅邪太守祝阿侯陈俊 建威大将军好畤侯耿弇 骠骑大将军参蘧侯杜茂 执金吾雍奴侯寇恂 积弩将军昆阳侯傅俊 征南大将军舞阳侯岑彭 左曹合肥侯坚镡 征西大将军阳夏侯冯异 上谷太守淮阳侯王霸 建义大将军鬲侯朱佑 信都太守阿陵侯任光 征虏将军颍阳侯祭遵 豫章太守中水侯李忠 骠骑大将军栎阳侯景丹 右将军槐里侯万修 虎牙大将军安平侯盖延 太常灵寿侯邳彤 卫尉安成侯铫期 骁骑将军昌成侯刘植 东郡太守东光侯耿纯 城门校尉朗陵侯臧宫 捕虏将军杨虚侯马武 骠骑将军慎侯刘隆)。我个人认为李贤本人本意并不是让考生把这些72,28都回答出来,而真实的意图是让考生向他们(72+28)学习修身,报国的道理。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瑚琏之器”扩展:

繁体成语:瑚璉之器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简拼:HLZQ
近义词:栋梁之材
成语出处:《论语·公冶长》:“子贡问日:‘赐也何如?’子日:‘女器也’。日:‘何器也?’日:‘瑚瑚也。’”公益成语:gyjslw.com
反义词:燕岱之石
英文翻译:vessels of grain at ancestral temple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解释:瑚琏:古代祭祀时盛黍稷的尊贵器械皿,夏朝叫“瑚”殷朝叫“琏”。比喻人特别有才能,可以担当大任。
成语用法:瑚琏之器作宾语;指人有才。
成语读音:hú liǎn zhī qì
成语注音:ㄏㄨˊ ㄌ一ㄢˇ ㄓ ㄑ一ˋ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造句:公以瑚琏之器为郎官,以干将之断宰赤县。(唐 李华《卢郎中斋居记》)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979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