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儿”的成语「全科人儿」

2023年12月19日成语大全94

成语“全科人儿”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全科人兒
成语读音:quán kē rén ér
成语简拼:QKRE
成语注音:ㄑㄨㄢˊ ㄎㄜ ㄖㄣˊ ㄦ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全福人儿、全乎人儿
成语解释:指父母、配偶、子女都健在的人
成语用法:全科人儿作宾语、定语;多指妇女。
成语造句:她守着这全科人儿生活,觉得十分幸福
英文翻译:a perfect person-a woman whose parents,husband and children are all alive

成语“全科人儿”的扩展资料

1. 想请问下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和工作内容主要为那些??谢谢
一、全科医生的工作职责:
1、在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站)有关负责人员领导下和上级医师指导下,开展门诊、 巡诊、出诊、家庭病床、预防、保健、健康教育、康复等工作。
2、经常深入社区居民住户,及时了解掌握社区人口动态、居民健康状况,建立健康档案,提供多种形式卫生服务,满足群众基本卫生需求。
3、开展一般常见病、多发病诊疗,对病人进行体格检查和相应辅助检查,并提出诊断和制定治疗、康复方案,负责病人的治疗,指导、帮助其康复。
4、进行急、重、危病人的现场抢救,并及时向上级领导汇报。确定病人的转诊,应 按要求书写病历摘要,记录处理,协助转诊。
5、认真、及时完成有关医疗文件书写。认真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技术操作常规,亲自操作或指导护士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严防差错事故。
6、开展流行病、传染病的预防、监测与处理。开展社区妇女保健、儿童保健与老年 保健。开展健康教育与心理卫生咨询。
7、建立家庭卫生保健合同制及家庭病床,主动提供医疗保健服务。
8、参加在职全科医学学习和社区项技术服务培训,不断拓宽知识面,提高社区卫 生服务技能。
9、做好社区卫生服务各项登记、统计、分析总结工作,完善社区卫生服务。
二、全科医生工作内容:
1、建立并使用家庭、个人健康档案(病历)。
2、社区常见病多发病的医疗及适宜的会诊/转诊。
3、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4、社区健康人群与高危人群的健康管理,包括疾病预防筛查与咨询。
5、社区慢性病人的系统管理。
6、根据需要提供家庭病床及其他家庭服务。
扩展资料:
特点
1、强调持续性、综合性、个体化的照顾。
2、强调早期发现并处理疾患;强调预防疾病和维持健康。
3、强调在社区场所对病人进行不间断的管理和服务,并在必要时协调利用社区内外其他资源。
范畴
1、可及性服务。
2、人格化照顾。
3、综合性照顾。
4、持续性服务。
5、协调性服务。
6、以家庭为照顾单位。
7、以社区为基础的照顾。
8、以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为诊断程序。
9、以预防为导向的照顾。
10、团队合作的工作方式。
全科医生和其他医生的区别和联系
1、服务宗旨与责任不同
2、服务内容与方式不同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全科医生 (医务工作者)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全科指的是哪些科室
以往,西医医学界在国外的发展是这样的:
社区会有一位医生,他主要是负责处理社区的常见病、多发病。
重病或疑难杂症,则送到中心医院去处理
——此时,中心医院内各科医生,称为科医生(科大夫,如内科大夫、外科大夫)
后来,医学发展了,就会有医院及大中型医院的出现,
再后来,医院内分科很细:如:外科也会划分为胸外科、普外科、泌尿外科、……
儿科分为小儿外科、小儿内科……。
而医生的业方向也会越来越业化——医学博士、PhD、博士后研究、……
分科细化后,医学院及医院培养医生也采取了分科室的方式
——随着全球西医的发展,分工越来越细化之后,
我们发现:病 人来了,头痛医头、脚 痛医脚,可能会产生新的问题
——有些人是有好几个系统有疾病,以往是以一科为主,其他科室为辅,前往会诊,共同诊治。
此时,缺少全面统筹 的医生。
——在上述情况频繁发生时,“全科医生”再次进入视野,
全科对于中国医生而言,即大学毕业后的医生,不进行分科室,而是定位于全科医生(在急诊科或门诊),
他将在各科室轮转培养,最后他的视野是全身的,不局限于某一科。
但是由于他接触的是广泛而多的内容,所以,他对各科必然也无法最精
——全科医生与科医生,各有优劣,各有关注。
与科医生比,全科医生在某一领域会比较弱一些,但在全局观上,又会强于科医生。
——目前 仍在努力中。
但对于中国医生而言,大学毕业 后即可行医(美国是必须取得医学博士学位),
全科医生是新生事物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前期积累还不足够、医药行业的普遍性的腐败(当然不只是医药行业,中国是各行各业的全行业的腐败),
目前,全科医生可能更像是第一道关隘,例如,
香港大学深圳医院准备采取以下措施:
来就诊时,不分诊只能挂号到全科医生处,由全科医生进行诊治,
若有必要,才会转诊到科医生处。
且,为了保持前后的连贯性,一位病患将拥有一个固定的号码,
由此,他每次就诊时都只会遇到同一位全科医生(全科医生对他的情况也将最了解),
甚至于病患的家人也是由这位全科医生来进行诊治(这样,全科医生对家族性的疾病也会有所了解),
以便于更人性化、更接近家庭医生形式。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浦东新区名师教学一对一提分 英语听力培养全科精辅
很多人问学大教育,我咨询过。觉得还不错,而且网上对学大教育评价挺好的,都说有效果,现在的孩子上学可真不容易,想让他成绩提高,但又不想给他太大压力,跟学大教育的老师咨询了下,所以我想让我儿子也报个学下,孩子也挺愿意。建议你也先咨询下再做决定,和孩子商量下,呵呵,我从网找了些学大教育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全科医师为什么被称为守门人
数量少 培养体系不健全 岗位缺乏吸引力
  全科医生:健康“守门人”为何缺位
  近年来,儿科、急诊科、麻醉科、精神科等业的医师因数量不足难以满足患者就诊需求,频频告急,引起社会广泛关注。2月25日,在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上,该委员会主任委员、北京医院院长曾益新院士指出,全科医生紧缺、水平亟须提高,如不解决,百姓的“看病难”困境就无法突破!
  数量少且水平普遍不高 难以留住患者
  全科医学,这一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才从国外引入的概念,百姓对它还不甚了解。曾益新解释,相对于大医院的科医师,全科医生又称为家庭医生,主要在基层承担预防保健、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和转诊、病人康复、慢病管理和健康管理等一体化服务,因而又被称为居民健康的“守门人”。
  在基层,百姓最需要这种“科科通”的全科医生,目前却极为紧缺。据国家卫计委科教司司长秦怀金介绍,截至2014年年底,培训合格的全科医生共有17.3万人,占医生总数比例仅为6%,而在欧美等发达国家,这一比例约为30%。他指出,按照到2020年每万名城乡居民有2至3名合格全科医生的目标要求,我国约需28至42万名全科医生。“即便按照30万的目标测算,还缺13万人,每年至少还需培养2.6万人。”
  在会上,令中国医师协会全科医生教育培训家委员会的50余位家更为担忧的是,全科医生还面临着水平普遍不高的现状。目前,城市社区的临床医生拥有大学历的约为40%;乡镇卫生院的临床医师大和中学历约占84%,且大多数都是通过转岗培训成为全科医生。
  曾益新指出,在目前全科医生总量中,经过5年医学业学习并通过3年严格全科医生规范化培训的医生极少,也就是所谓的“5+3”全科医生,诊疗水平相对转岗培训的全科医生较高。
  亟须健全培训体系 提高诊疗水平
  如何把患者留在基层医院、让大医院回归学术和诊治疑难杂症的定位,也是目前医改的关注重点之一。在曾益新看来,除了目前推行的分级诊疗等政策外,“人”的因素至关重要。“关键是要尽快培养好一支经过正规医学教育和全科培训的高素质全科医生队伍,为‘强基层’提供人才支撑。”
  曾益新介绍说,我国目前主要通过转岗培训、“3+2”住培、“5+3”住培和农村订单定向等几种方式培养全科医生,全国共有599余家全科医生培训基地担任培训任务。“基地主要依托三甲医院的科医生对学员进行培训,科医生一般缺乏全科医学理念,会习惯性地用科思维培训学员。”曾益新强调,这种培训意识需要改变。
  同时,有些基地对培训工作的重视程度不够,教学老师水平也亟须提高。“教不出合格的学员来,如何让百姓放心去基层看病?”曾益新认为委员会应该在这个方面下功夫。
  中国医师协会会长张雁灵对此表示认同,我国全科医生培养体系不健全,尤其是师资队伍力量薄弱,高校理论师资、临床师资、社区基地师资不仅数量不足,更存在带教能力不足和培训质量不高的问题。他强调,家委员会要把加强师资培训,作为提高全科医生培训质量的重中之重,尽快制定师资标准和考核标准,推进师资准入和持证上岗制度。
  岗位缺乏吸引力 留得住人才是关键
  如同儿科医师一样,全科医生同样面临着待遇低的问题。“不仅如此,全科医生还要面对职称晋升难、职业发展路径不清晰、相关配套政策不完善的诸多问题。”秦怀金指出。
  据了解,国家卫计委曾计划在2015年招收1万名全科规培生,但是报名并不踊跃。“最重要的原因是,全科医生的工作前景尚不被看好。”曾益新分析,岗位吸引力按重要性,可依次分为薪酬、职业发展、激励机制、就业环境和社会地位等。
  对全科医生关注多年的曾益新等院士和家们曾建议,设立10万个基层特聘全科医生岗位,每个乡镇卫生院和社会卫生服务中心设两个,其编制由国家特设,采取县管乡用的模式,除了正常收入外,由国家每年给予个人10万元特殊津贴。
  中国的医疗服务体系拥有90多万个基层医疗卫生服务机构,他们最需要合格的全科医生。但是,在总量不多的全科医生中,约80%分布在大中城市的社区,中西部的基层仅占不到20%。
  尽管中央财政对全科医生培养培训工作支持力度空前,累计投入95亿元,建设了599家全科医生临床培养基地;投入了28亿元用于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能力建设项目;建立对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经常性补助机制,补助标准为每人每年3万元等。但在家们看来,如果不提高岗位吸引力,招不来规培学员、留不住全科医生的局面仍会长期存在。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生活方式的城市化,疾病谱发生了较大变化,慢性病代替传染病成为了死亡的主要原因。曾益新指出,疾病谱的变化要求医学的重心必须下移,必须关注预防和健康管理,关注人群情感和心理需求,而全科医生能够承担这样一种变化,他们对缓解大医院看病难的问题能起到基础性作用。“加强全科医生队伍建设,迫在眉睫。”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我想办卫生站,基层医生,临床本科,内外儿都懂些,执业范围可以申请内,外,儿科吗,还是申请全科?
这个问题,建议你不要在网上咨询了,没有用。各地的主管部门应该是卫生局业务股,卫生服务站的设立具体要看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规划设置,在你具备申请资格的前提下,如果符合当地的社区卫生服务设置规划,事情就好办;另外,在当今社会,如果你有关系,事情应该不难办。县官不如现管,建议你还是找人去当地卫生局具体办理,祝你好运!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长沙哪有好的老中医看病厉害,最好能看全科求大神帮助
香樟东路黎郡星宇康景园1栋4单元寿世堂大药房有个老中医叫黄寿凯,号:浏河墨翁(长沙市长送他的)。病人称他黄寿爹,今年79岁高龄。解放前师从长沙四大名中医门下,现长沙四大名医徒弟中唯一一位在世,爱国艺术家,全国百名道德模范。主攻肿瘤、癌症、除不手术、接骨外,其他科样样精通,至今已经看了64年的病。名声早已名扬四海,南至深圳,北至北京、西至新疆、冬至上海,湖南就不用说了。满意请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1981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