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字的成语「天宝当年」
成语“天宝当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tian bao dang nian成语简拼:TBDN
成语注音:˙ㄊ一ㄢ ˙ㄅㄠ ˙ㄉㄤ ˙ㄋ一ㄢ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唐·元稹《元氏长庆集·行宫》:“寥落古行宫,宫花寂寞红。白头宫女在,闲坐说玄宗。”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追忆往昔盛事。天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是唐王朝极盛之时。
成语用法:天宝当年作宾语;指当年的事情。
成语“天宝当年”的扩展资料
1. 哪位大神可以告诉我杜甫在天宝三年在洛阳遇到李白之前到底是住在洛阳城还是住在偃师首阳山公元741年,杜甫结束漫游返回洛阳,在洛阳郊外的首阳山下建造了居所,并与司农少卿杨怡的十九岁的女儿结婚。这司农少卿是个什么官呢?简而言之,司农卿掌握大唐重要财政机构的大,而司农少卿则是司农卿的副手。因此,杜甫有着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当年,杜甫的父亲杜闲去世了。次年六月,姑母也病故了。为照顾病笃的亲人,料理亲人的后事,他便一直没有离开洛阳。这一日,当他去洛阳城里访友时,听朋友说大诗人李白被赐金放还途径洛阳,便持行卷前去拜访。
以上来自揭秘:洛阳初识,杜甫哪首诗惊艳了李白?
古诗词趣话
百家号04-30 09:06
我觉得应该是这样的。
我在洛书网上看到的杜甫介绍:开元三年(715年),由于生母早丧,父亲又远在兖州为官,4岁的杜甫被寄养在洛阳仁风里二姑母家。姑母让杜甫受到了良好的教育。杜甫聪颖过人,7岁即能作诗,到十四五岁时,在洛阳一带已崭露头角,颇有名气。他广泛结交名士,常出入翰墨场。
杜甫20岁时离开洛阳,开始出游吴越。24岁回到洛阳参加乡贡进士考试,结果落第。次年又东游齐越,直至开元二十九年(741年)他30岁时才又回到东都洛阳。这一年,杜甫与杨氏结婚,并在洛阳偃师首阳山的土娄庄建一居室。次年即天宝元年(742年),杜甫的二姑母卒于仁风里。为报姑母之恩,杜甫从侍汤药到埋葬姑母,一直在洛阳仁风里。天宝三载夏(744年),杜甫和李白在洛阳相会,从此,二人结下了不解之缘,不仅共同出游,且在以后多有诗作互赠,感情深厚。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为什么唐玄宗把年号改为天宝
1.唐玄宗李隆基一共有三个年号:登基第一年的年号是先天;第三年改为开元;29年后又改为天宝。2.唐玄宗从开元改元天宝的原因:①天宝,出自王勃《滕王阁序》“物华天宝,龙光射牛斗之虚。”据说是唐玄宗认为功业已就,一生中的大事都已经办完,想要开始享受成果。②开元29年,唐玄宗的同辈兄弟死两人,为了避晦气,改元天宝。③地方官吏给玄宗上了一个祥瑞,是促成改元天宝的直接原因。3.关于因“祥瑞”二感念好的相关记载 首先需要了解一下唐时的宗教状况。唐初兴时,因李姓崇道助兴,对道教极力扶持,武后为了政治需要则采取了兴佛措施,打压道教。 玄宗中期,重举崇道政策,改元“天宝”的同年同月,陈王府参军田同秀曾奏报’玄元皇帝(高宗给老君的封号)降见于丹凤门之通衢,告赐灵符在尹喜之宅’。玄宗即派人就函谷关尹喜台西发得之,置玄元庙于大灵坊。(此处新旧唐书记载有别,新唐书未提及灵符事).后来’群臣上表’,因为’函谷宝符,潜应年号;先天不违’,请于尊号加’天宝’字’。玄宗从之。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时人皆疑宝符同秀所为’,但改元似在田同秀上表之前(旧唐书记载为正月丁未朔,应该是指元旦),究竟是田同秀有意逢迎,还是玄宗事先知情,甚或首肯乃至指使,并在此之前出于政治目的,有目的地改元,就不得而知了。 根据唐杜光庭’历代崇道记’中的记载,田同秀上表是天宝二十九年的事,且绘声绘色说明灵符上书’天宝千载’,虽然杜本人是道教徒,并且书中语多夸张,无法令人全信,但新旧唐书均未说明原因地记载’天宝三年,改年为载’。至少表面上与书中记录吻合。补充一点:开元,是唐高祖统一币制所铸钱的名称,意为开国,唐玄宗“以为有开天辟地之气象,遂用之。”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安禄山当年发动叛乱的时候,据说是得到了很多人的拥护,他在任平卢,河东,范阳三镇节度使的时候,是怎样
唐玄宗开元时期,社会经济虽然达到空前繁荣,出现了盛世的局面,可见当时的百姓生活是比较幸福的。统治阶级内部矛盾的激化,是安史之乱的直接原因。安禄山兼三大兵镇独掌15万的兵力,拥兵边陲,其手下骁勇善战,甚获玄宗宠信,引来宰相杨国忠忌恨。两人因而交恶,而唐玄宗又对此不加干预。安禄山久怀异志,加上手握重兵,就以讨杨之名举兵叛唐。
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天宝古村的有关诗句
1、文溪玉带:
曲水成文字,南门束带宽。檐如衣楚楚,铿尔玉珊珊。
东析两行树,西争三叠滩。中流无出没,烟雾不能看。
2、宜阳彩虹:
绝似桃源口,桑林犬吠中。村庄红树雨,桥渡碧天虹。
亭上客当憩,沙边鱼忽通。至今留短钩,买酒过梅公。
3、淡田围竹:
老农无肉食,田以淡名闻。修竹堤千个,平畴并半分。
非关私涛雨,所志直凌云。三月秧歌候,莺啼唤此君。
4、汴河采莲:
闻昔官人住,开河数里长。楼台犹倒影,花水剩残香。
临岸堪垂暮,游筵不受航。秋风谁来采,鸣凤小山房。
5、六门晨鼓:
天下神皆梦,门门击鼓声。龙涎烧永夕,鸟噪断残更。
一族如分社,千家似画城。石料农事祷,十雨五风情。
6、三街夜市:
入夜三街市,因人就近宜。卖饧敲筑过,沽酒卸帘知。
邂逅相逢客,喧哗半闹儿。惟遗深曲巷,踏月二更时。
7、南塘钓月:
可是五桥处,南塘烟火秋。常来明月下,独钓小窗头。
花影宜开镜,风波误上钩。持杆归唱晚,惊起隔溪鸥。
8、北楼望烟:
北楼山顶望,绿树绕人烟。上下分三会,东西合一川。
红光灯火市,青云牧樵天。愿得如宗烟,还从画里传。 1、古寨旗尖:
绝壁古阳寨,当年屯义务。柱旗千里望,保障万家春。
断镞樵常拾,长苑虎不惊。势从天半下,迈递聚烟平。
2、仙人履足:
仙贯穿芒履,红尘到处过。好名知更甚,留迹意如何。
花草埋不没,风箱经几磨。西归岩石畔,渺渺大江波。
3、云观飞钟:
钟自飞来古,五云仙观旁。编号铸唐代,刘姓募钊朗。
悬在此山寂,叩之真韵长。少霞应梦醒,题罢墨痕香。
4、花庄聚泊:
楮货行天下,黄花一水湄。平头真小者,喉下最宜之。
邻舍通渔火,荒村挂酒旗。明朝同晓发,残月爱秋时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