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椽之笔”成语故事

2023年12月27日成语故事88

“如椽之笔”的成语故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


笔的成语
包含“笔”的成语共有146个
1)败笔成丘
2)笔饱墨酣
3)笔笔直直
4)笔补造化
5)笔参造化
6)笔大如椽
7)笔底超生
8)笔底春风
9)笔底龙蛇
10)笔底生花
11)笔底烟花
12)笔伐口诛
13)笔歌墨舞
14)笔耕砚田
15)笔酣墨饱
16)笔翰如流
17)笔精墨妙
18)笔困纸穷
19)笔老墨秀
20)笔力独扛
21)笔墨官司
22)笔墨横姿
23)笔墨之林
24)笔墨纸砚
25)笔枪纸弹
26)笔扫千军
27)笔头生花
28)笔误作牛
29)笔下超生
30)笔下春风
31)笔下留情
32)笔下生花
33)笔下有铁
34)笔削褒贬
35)笔冢研穿
36)笔诛墨伐
37)笔走龙蛇
38)秉笔直书
39)采笔生花
40)彩笔生花
41)持橐簪笔
42)春秋笔法
43)大笔如椽
44)大笔一挥
45)刀笔贾竖
46)刀笔老手
47)刀笔之吏
48)点睛之笔
49)调墨弄笔
50)董狐之笔
51)董狐直笔
52)奋笔疾书
53)奋笔直书
54)浮白载笔
55)浮笔浪墨
56)呵笔寻诗
57)鸿笔丽藻
58)江淹梦笔
59)荆笔杨板
60)口诛笔伐
61)浪费笔墨
62)落笔成蝇
63)孟诗韩笔
64)梦笔生花
65)妙笔生花
66)名公大笔
67)弃笔从戎
68)弃觚投笔
69)磬笔难书
70)罄笔难书
71)如椽大笔
72)如椽之笔
73)润笔之绢
74)润笔之资
75)涉笔成趣
76)涉笔成雅
77)神到之笔
78)神来之笔
79)神至之笔
80)沈诗任笔
81)生花妙笔
82)生花之笔
83)耍笔杆子
84)搠笔巡街
85)铁笔无私
86)投笔从戎
87)投笔请缨
88)屠毒笔墨
89)文笔流畅
90)文场笔苑
91)舞笔弄文
92)误笔成蝇
93)下笔便就
94)下笔不休
95)下笔成篇
96)下笔成文
97)下笔成章
98)下笔风雷
99)下笔如神
100)下笔有神
101)心慕笔追
102)心正笔正
103)心织笔耕
104)欣然命笔
105)信笔涂鸦
106)形之笔墨
107)形诸笔墨
108)摇笔即来
109)摇笔弄舌
110)一笔不苟
111)一笔勾倒
112)一笔勾断
113)一笔勾绝
114)一笔勾消
115)一笔勾销
116)一笔抹倒
117)一笔抹摋
118)一笔抹杀
119)一笔抹煞
120)一尺之笔
121)意存笔先
122)意到笔随
123)意前笔后
124)意前笔启
125)意在笔前
126)意在笔外
127)意在笔先
128)游戏笔墨
129)援笔成章
130)援笔而就
131)援笔立成
132)援笔立就
133)簪笔磬折
134)振笔疾书
135)纸笔喉舌
136)捉刀代笔
137)走笔成文
138)走笔成章
139)大手笔
140)刀笔吏
141)缸载笔
142)落笔妙天下
143)能书不择笔
144)善书不择纸笔
145)下笔千言,离题万里
146)下笔如有神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来之笔成语,
【成语】神来之笔【拼音】shén lái zhī bǐ【近义词】妙笔生花、 点睛之笔【反义词】词不达意、 词不答意【释义】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 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出处】“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例句】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以简洁的语言、白描的手法,组合了人们常见的几种事物,勾勒出意境深远的深秋画面,真可谓是神来之笔。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橡之笔”的意思是什么?
如椽之笔(rú chuán zhī bǐ):椽:椽子,放在檩上架着屋面和瓦片的木条。如椽的大笔,指大著作或重要的文字,也用以比喻笔力雄健。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出处:《晋书·王珣传》,原文为:“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典故:晋朝武帝时,有个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觉惊异。他对人说:“此当为大手笔事!”(“大手笔”,即大作家。他这句话的意思是:“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后来赞美作者的文字高明,就叫“椽笔”、“大笔如椽”,或“如椽之笔”。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椽巨笔的意思
“如椽巨笔”指像椽子一般粗大巨大的笔,用来称颂别人的文章或写作才能。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出自唐代房玄龄《晋书·王珣传》。
原文: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谥议,皆珣所草。
译文:
晋朝武帝时,有个文人名叫王珣,他曾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人,给了他一支很大的笔,那支笔的笔杆就有屋椽那么粗。醒后,很觉惊异。他对人说:“从这件事看来,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不久,武帝逝世,哀册之类的文件,全部由王珣负责起草,文采很好。
扩展资料
《晋书》是中国的二十四史之一,唐房玄龄等人合著,作者共二十一人。记载的历史上起三国时期司马懿早年,下至东晋恭帝元熙二年(420年)刘裕废晋帝自立,以宋代晋。
该书同时还以“载记”形式,记述了十六国政的状况。原有叙例、目录各一卷,帝纪十卷,志二十卷,列传七十卷,载记三十卷,共一百三十二卷。后来叙例、目录失传,今存一百三十卷。
《晋书》同其他各史相比,有四个特点:
第一个特点是作者的众多。
《晋书》作者共二十一人,而且都留下了姓名,这在历代皇朝修史工作中是不多见的。有这样一支作者队伍,是《晋书》之所以能够超过以往各家晋史的一个重要原因。
第二个特点是体例的创新。
《晋书》有“载记”三十卷。载记是记述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少数民族统治者建立的政即“十六国”史事的形式,这是《晋书》在纪传体史书体例上的一个创造。
《晋书·载记》作为全书的一个组成部分,不仅丰富了纪传体史书的体例,而且对于表现多民族国家历史发展的一个重要阶段——东晋、十六国时期的历史面貌有深远的意义。
第三个特点是补旧史之不足。
《三国志》有纪、传而无志,而《晋书》中的志,多从三国时期写起,关于曹魏屯田、兴修水利发展农业、经营西北,及晋朝占田制多有着墨。《食货志》讲东汉、三国时代的经济发展,可补《后汉书》、《三国志》之不足。
第四个特点是记载完备。
唐之前的各晋史,或仅记西晋一朝史事,或虽兼记两晋史事,但对十六国史事则无门记述。与唐之前的各晋史相比,《晋书》的内容较为详尽且广博,纪传中收录的大量诏令、奏疏、书札及文章,虽冗长,但有多方面的史料价值。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如椽巨笔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泥 淖 (nào)杂 烩 (huì)发 横 财(hèng)如 椽 之笔(z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椽”“zhuán”应读chuán,故排除A。B项“着”为多音字,此处应读“zháo”,故排除B。C项,“ 捩 ”,“li”应读“liè”,故排除C。所以选D。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有 笔如 的成语
大笔如椽 [dà bǐ rú chuán] 生词本基本释义椽:放在檩子上架着屋顶的木条。象椽子那样大的笔。形容著名的文章。也指有名的作家。出 处《晋书·王珣传》:“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曰:‘此当有大手笔事。’”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什么来之笔成语
神来之笔神来之笔_成语解释【拼音】:shén lái zhī bǐ【释义】:由神灵帮助而写出的作品。形容作品文句精彩。【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37回:“这三张东西,我自己画的也觉得意,真是神来之笔。”【例句】:自己也觉得仿佛是~,如用别的韵语形式去写,便决不能有此力量。 ★周作人《知堂回想录》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橼大笔‘是什么意思??
晋武帝时,有一个叫王询的读书人,一次他在梦中遇到一个神仙,给了他一支很大很大的笔。笔杆有屋椽那么粗。 醒来来后,他觉得非常奇怪,对人说:“此当为大手笔事!”不久,晋武帝死了,那些悼词之类的都是由王询负责起草,写的很好。 后来人们在说一个人文章写的好的时候,就会称赞说“大笔如椽”或者“如椽之笔”。与这个类似的故事还有“妙笔生花”、“生花之笔”等。 注:“大手笔”指的是大作家。王询原话的意思是:“从这件事情看,我一定要成为大作家。”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如椽大笔的详细释义
“珣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俄而帝崩,哀册諡议,皆珣所草。”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后遂以“如椽大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笔什么椽什么成语
笔什么椽什么成语
如椽之笔
如椽之笔 rú chuán zhī bǐ
成语解释 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常用程度 常用
感情色彩 中性词
成语结构 偏正式
语法用法 作主语、宾语;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
产生年代 古代
典故出处 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
近 义 词 如椽大笔
英文翻译 a masterly writing
成语故事 东晋文人王珣从小才思敏捷,胆识过人,20岁时担任大司马桓温的主簿。他经常是口若悬河,下笔成文。一天晚上王珣做了一个梦,梦中有人送给他一支像椽子那样大的笔,预感有大手笔的事情要做。第二天果然被叫去为晋孝武帝写祭文。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泥 淖 (nào)杂 烩 (huì)发 横 财(hèng)如 椽 之笔(z
D 试题分析: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答题时,要采用比较排除法,A项,“椽”“zhuán”应读chuán,故排除A。B项“着”为多音字,此处应读“zháo”,故排除B。C项,“ 捩 ”,“li”应读“liè”,故排除C。所以选D。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如椽之笔”扩展:

成语读音:rú chuán zhī bǐ
近义词:如椽大笔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如椽之笔作主语、宾语;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
繁体成语:如椽之筆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英文翻译:a masterly writing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出处:唐·房玄龄《晋书·王徇传》:“徇梦人以大笔如椽与之,既觉,语人云:‘此当有大手笔事。’”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简拼:RCZB
成语解释:像椽子一般粗大的笔。比喻记录大事的手笔,也比喻笔力雄健的文词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注音:ㄖㄨˊ ㄔㄨㄢˊ ㄓ ㄅ一ˇ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00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