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字的成语「著作等身」

2023年12月28日成语大全100

成语“著作等身”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zhù zuò děng shēn
成语简拼:ZZDS
成语注音:ㄓㄨˋ ㄗㄨㄛˋ ㄉㄥˇ ㄕㄣ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近义词:学富五车
反义词:目不识丁、胸无点墨
错字纠正:身,不能写作“生”。
成语出处: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 滦阳消夏录一》:“自是以外,虽著述等身,声华盖代,总听其自贮名山,不得入此门一步焉,先圣之志也。”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著作跟身材一样高(等:相等)。形容著作十分丰富。
成语用法:著作等身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
成语谜语:高产作家
成语故事:宋朝时期,从小有神童之称的贾黄中15岁高中进士,他父亲对他要求很严,规定每天要读一定数量的书籍,办法是将要读的文章篇幅展开,用它来量黄中的身高。身高多少就得读完多长的文章。黄中的记忆力相当惊人,居然读完就可背诵

成语“著作等身”的扩展资料

1.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温文尔雅、文质彬彬什么意思?
1、学富五车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出处:先秦·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
翻译:惠施这个人很聪明,他的书有五车之多。
2、满腹经纶
释义: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出处:先秦·孔子《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翻译: 君子应当在起始维艰之时筹划经营。
3、学贯中西
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
翻译:本领事一直听闻这位某观察,他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通知中西知识的。
4、博古通今
释义:对古代的事知道很多,又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广博。
出处:三国·魏王肃《孔子家语·观周》:“吾闻老聃博古知今。”
翻译:我听说,老子对古今的事情都知道很多。
5、功成名就
释义: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也说功成名立、功成名遂。
出处:先秦·墨子《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翻译:功业建立,名声鹤起,名誉是不可以造假的。
6、著作等身
释义: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元·脱脱《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翻译:黄中自小就很聪明,才五岁的时候,玭每天都清晨就让他站立,展开书卷与他对比,称之为等身,让他背诵。
7、温文尔雅
释义:态度温和、举止文雅。现也形容做事不大胆泼辣。
出处:清·蒲松龄《聊斋志异》:“太守愕然曰:‘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
翻译:太守惊讶地说:”这是名士地孩子,态度温和、举止文雅,怎么可能做贼!“
8、文质彬彬
释义:如果文采和实质相配合,就能做君子。后用以形容人举止文雅有礼貌。彬彬:配合谐调。
出处:《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翻译:质朴多于文采,就像个乡下人,流于粗俗;文采多于质朴,就流于虚伪、浮夸。只有质朴和文采配合恰当,才是个君子。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著作等身什么意思?
著作等身: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 处《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学贯中西、博古通今、功成名就、著作等身、温文尔雅、文质彬彬的意思
1、学富五车
形容学问渊博。出自语本《庄子·天下》,原文是’惠施多方,其书五车,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这些话是在批评惠施,翻译过来是,惠施这人会很多方术,虽然他写的著作够斡旋五国兴衰,但是他说的道理却有许多是舛误与杂乱的,他的言辞也有不当之处。
’其书五车’的’书’是动词,就是写。’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是说惠施所写的著作,而不是他读过的书,因为不可能惠施所读的书全是’其道舛驳,其言也不中’。
2、满腹经纶
意思是形容人有才学,有治理国家的才能。出自《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 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3、学贯中西
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出自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
4、博古通今
意思是对古代的事知道得很多,并且通晓现代的事情,形容知识渊博。出自《晋书·石崇传》:“君侯博古通今,察远照迩,愿加三思。
5、功成名就
功业建立了,名声也有了。出自《墨子·修身》:“功成名遂,名誉不可虚假。”
6、著作等身
,形容著作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出自《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7、温文尔雅
意思是形容人态度温和,举动斯文。出自清·蒲松龄《聊斋志异·陈锡九》:“此名士之子,温文尔雅,乌能作贼乎?”
8、文质彬彬
指人的文采和实质配合适当,形容气质温文尔雅,行为举止端正,文雅有礼貌。出自《论语·雍也》:“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 何晏集解引包咸曰:“彬彬,文质相半之貌。”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著作等身的著是什么意思
著作等身[zhù zuò děng shēn] 【解释】: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出自】:《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示例】:会上陈列了他多年来的全部著作,那时他已是著作等身了。 ◎曹禺《我们尊敬的老舍先生》【近义】:学富五车、满腹经纶【反义】:目不识丁、胸无点墨【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用 法】主谓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著作等身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形容著述极多,叠起来能跟作者的身高相等。
出处:元·脱脱《宋史·贾黄中传》:“黄中幼聪悟,方五岁,玭每旦令正立,展书卷比之,谓之等身书,课其诵读。”
白话释义:黄中自小就很聪明,才五岁的时候,玭每天都清晨就让他站立,展开书卷与他对比,称之为等身,让他背诵。
扩展资料
类似成语:
1、满腹经纶
释义:比喻人很有学问、本领。经纶:整理丝缕,引申为人的才学、本领。
出处:先秦·孔子《周易·屯》:“象曰:云雷屯,君子以经纶。”翻译: 君子应当在起始维艰之时筹划经营。
2、学富五车
释义:形容读书多,学问大(五车:指五车书)。
出处:先秦·庄子《庄子·天下》:“惠施多方,其书五车。”翻译:惠施这个人很聪明,他的书有五车之多。
3、学贯中西
释义:形容学问贯通了中国和西方的种种知识。
出处:清·吴趼人《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第八十一回:“本领事久闻这位某观察,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学贯中西的。”翻译:本领事一直听闻这位某观察,他是曾经某制军保举过他留心时务,通知中西知识的。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著作等身指的是什么东物?
就是说著作相当于他的生命一样珍贵。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014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