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而已”的成语「毙而后已」

2023年12月29日成语大全102

成语“毙而后已”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ì ér hòu yǐ
成语简拼:BEHY
成语注音:ㄅ一ˋ ㄦˊ ㄏㄡˋ 一ˇ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死而后已
成语出处:西汉 戴圣《礼记 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成语用法:毙而后已紧缩式;作谓语、宾语;含褒义。
成语造句:公尔忘私,毙而后已,是岂寻常所可及哉!明·田汝成《阿寄传》
英文翻译:until one's dying day <to the end of one's days>

成语“毙而后已”的扩展资料

1. 抚撑不已中的已是什么意思
在本句中,不已即为“不停止”,其中“已”字是“停止”的意思。
已是一个汉字,读音为yǐ,象形,象蛇形,一说原与“子”同字。
本义:停止;已还有止,罢了;后来,过了一些时间,不多时等意思。
词目:不已
读音:bù yǐ
释义:
1、不停止;不停歇。
国恩不已,复以臣领中书。——晋 庾亮 《让中书令表》
译文:一直(享受)国家恩典,还让我担任中书令。
2.岂非、难道。
吾子弱冠,学 尧 、 舜 、 周 、 孔 之道,而今舍之,更学夷狄之术,不已惑乎?——汉 牟融 《理惑论》
我的孩子才刚刚20岁,已经学习了尧 、 舜 、 周 、 孔 等圣贤之道,现在要把这些丢弃,更改去学蛮夷原始落后的东西,难道不让人困惑吗?
3.不得已。
臣观华光非故造反,乃因事逼不已,乞我主宽恩。——《四游记·祖师入天宫收华光》
我看华光不是无缘无故造反,而是因为有事逼迫不得已而为之,恳请陛下开恩饶恕。
扩展资料
鸡鸣不已。——《诗·郑风·风雨》
译:鸡叫声一直不停。
德音不已——《诗·小雅·南山有台》
译:善意的言辞很多。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列子·汤问·愚公移山》
译:手持长蛇的神听到后,担心他不停下来,就告诉了上天之皇帝。
是亦不可以已乎?——《孟子·告子上》
译:这件事难道不能停止吗?
累寸不已,遂成丈匹。——《后汉书·列女传》
译:一寸一寸地累积不停下来,于是累积成了一丈长的布匹。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
成语接龙毙而后已已登道岸岸谷之变变态百出、出入平安安邦定国国色天香、香销玉沉
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词语:x而后x
成语词目 解释强而后可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毙而后已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毙的成语有哪些
毙而后已 【拼 音】: bì ér hòu yǐ 【解 释】: 毙:倒下,死亡.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 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用毙而后已造句
用毙而后已造句
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否则立毙而后已。
《礼记?表记》:“?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俯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
近贤进能〔八〕,日慎一日,诚信宽大,毙而后已〔九〕,此十万人之将〔十〕。
有如〈表记〉所云:“忘身之老也,不知年数之不足也,?焉日有孳孳,毙而后已。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
就是这么一回事,你自己总结吧。。。
《论语·泰伯》: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
注疏:
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郑曰:“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使弟子开衾而视之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孔曰:“言此《诗》者,喻已常戒慎,恐有所毁伤。”)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周曰:“乃今日后,我自知免于患难矣。小子,弟子也。呼之者,欲使听识其言。” )
[疏]“曾子”至“小子”。○正义曰:此章言曾子之孝,不敢毁伤也。“曾子有疾,召门弟子曰:启予足,启予手”者,启,开也。曾子以为受身体于父母,不敢毁伤,故有疾恐死,召其门弟子,使开衾而视之,以明无毁伤也。“《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者,《小雅·小旻篇》文也。战战,恐惧。兢兢,戒慎。临深,恐坠。履薄,恐陷。曾子言此诗者,喻己常戒慎,恐有所毁伤也。“而今而后,吾知免夫。小子”者,小子,弟子也。言乃今日后,自知免于患难矣。呼弟子者,欲使听识其言也。
集注:
夫,音扶。启,开也。曾子平日以为身体受于父母,不敢毁伤,故于此使弟子开其衾而视之。诗小旻之篇。战战,恐惧。兢兢,戒谨。临渊,恐坠;履冰,恐陷也。曾子以其所保之全示门人,而言其所以保之之难如此;至于将死,而后知其得免于毁伤也。小子,门人也。语毕而又呼之,以致反复丁宁之意,其警之也深矣。程子曰:「君子曰终,小人曰死。君子保其身以没,为终其事也,故曾子以全归为免矣。」尹氏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曾子临终而启手足,为是故也。非有得于道,能如是乎?」范氏曰:「身体犹不可亏也,况亏其行以辱其亲乎?」
按,诸家解“启予足启予手”,多谓此乃令门人弟子视其身体发肤之完好,而幸戒慎终生可以保全身体矣。杨伯峻氏引王念孙《广雅疏证》以启为{晵,日字改作目字}之误,解作视,然至下句仍谓身体幸得保全,从此则可以免于刑戮也。此说颇有扞格之处,想贤如曾子者,一生之戒慎恐惧,岂特为保全身体哉?《泰伯》此章所记乃曾子临没时事(由下章“曾子有疾,孟敬子问之曾子言曰:鸟之将死,其鸣也哀”云云可推知),与《礼记》所记曾子易箦事正可相互发明。《礼记·檀弓上》:
曾子寝疾,病。乐正子春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然,斯季孙之赐也,我未之能易也。元,起易箦。」曾元曰:「夫子之病革矣,不可以变,幸而至于旦,请敬易之。」曾子曰:「尔之爱我也不如彼。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吾何求哉?吾得正而毙焉斯已矣。」举扶而易之。反席未安而没。
曾子非大夫而席季孙氏所赠大夫之箦,非礼也。虽病革临没仍不得违礼,故命子弟“举扶而易之”,此或即《论语》所谓“启予足,启予手”,欲门人弟子举其首足以易箦也。其谨于礼法如此。至“诗云: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而今而后,吾知免夫”数句,略谓予一生敬慎戒惧(易箦亦其事,非仅为保全发肤身体而言),此后始得免之矣。此乃曾子临终遗言,自道平生行事大节如此,虽临终亦当“得正而毙”,小子须为效法,“死而后已”(曾子曰:「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此章或亦遗训欤?)。
附朱熹评易箦事:
易箦结缨,未须论优劣,但看古人谨于礼法,不以生死之变易其所守如此,便使人有行一不义杀一不辜而得天下不为之心,此是紧要处。
又曰:季孙之赐,曾子之受,皆为非礼,或有因仍习俗,尝有是事而未能正耳。但及其疾病不可以变之时,一闻人言,而必举扶以易之,则非大贤不能矣。此事切要处,正在此毫厘顷刻之间。(陈澔《礼记集说》引)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毙字开头的成语接龙
毙而后已 [bì ér hòu yǐ] [释义]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出处] 西汉·戴圣《礼记·表记》:“乡道而行,中道而废,忘身之老也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8. 《三国演义》中哪些可以看出诸葛亮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的精神
出师表,刘备托孤,六出祁山,辅佐后主,七擒孟获平定蜀地叛乱, 长坂坡兵交给姜维。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9. 什么而后什么成语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指勤勤恳恳,竭尽心力,为革命,为人民奋斗终身。 强而后可 强:硬要,迫使。经强求后才答应。 穷而后工 旧时认为文人越是穷困不得志,诗文就写得越好。 三思而后行 三:再三,表示多次。指经过反复考虑,然后再去做。 死而后已 已:停止。死了以后才罢手。形容为完成一种责任而奋斗终身。 置之死地而后快 恨不得把人弄死才痛快。形容心肠狠毒。 置之死地而后生 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 毙而后已 指努力工作或为某一目的奋斗终生,至死才罢休。 而今而后 而:语助词。从今以后。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018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