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平原督邮」的故事

2024年01月23日成语故事87

“平原督邮”的成语故事:

魏晋时期,桓温手下的一个主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好酒力一直达到脐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邮”,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


瓮牖婶枢之子,氓隶之人
出自汉代贾谊《过秦论》:“然而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后作成语“瓮牖绳枢”牖:窗子;枢:门的转轴。以破瓮做窗,以草绳系户枢作门轴。比喻贫穷人家。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说出几个出自《世说新语》的成语
【望梅止渴】比喻以空想安慰自己。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一览无馀】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江左地促,不如中国, 若使阡陌条申昜,则一览而尽,故纡馀委曲,若不可测。’后以’一览无馀’谓一眼即可全见。 【二童一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品藻》:’殷侯既废,桓公语诸人 曰:少时与渊源共骑竹马,我弃去,己辄取之,故当出我下。’后用以指少年时代的好友。 【七步成诗】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尝令东阿王七步中 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帝深有惭色。’后以’七步成诗’称人才思敏捷。 【才高七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丕弟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豉以为汁;箕在釜下燃,豆在釜中泣。本自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才高七步’形容才思敏捷。 【才疏志大】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识鉴》:’伯仁为人志大而才短, 名重而识暗。’后以’才疏志大’谓志向大而才能小。 【千里莼羹】旧时多作思乡之辞。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陆机诣王武子,武子前置数斛羊酪,指以示陆曰:卿江东何以敌此?陆曰:有千里莼羹,但未下盐豉耳!’千里,湖名,在江苏溧阳县。莼羹,用莼菜煮的汤。原为具有吴地风味的名菜,后泛指本乡特产,含思乡之意。亦作’千里莼羹’。 【千岩万壑】 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顾长康从会稽还, 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其上,若云兴霞蔚。’后用以形容峰峦与山谷极多。 【不舞之鹤】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昔羊叔子有鹤善舞,尝 向客称之。客试使驱来,氃氋不肯舞。’后因以’不舞之鹤’喻名不副实。 【相煎何急】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文帝(曹丕)尝令东阿 王(曹植)七步中作诗,不成者行 。应声便为诗曰:煮豆持作羹,漉菽以为汁。萁在釜下然,豆在釜中泣。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后因以’相煎何急’喻自相残杀或迫害。 【瞎马临池】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盲人骑瞎马,夜半 临深池。’后因以’瞎马临池’比喻处境危险而犹暗昧无知。 【略见一斑】大致地看到事物的某一部分。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说·方正》:’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略见一斑。’ 【竹头木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政事》:’扞陶公呴作荆州时,敕 船官悉录锯木屑,不限多少。咸不解此意。后正会,值积雪始晴,听事前除雪后犹湿,於是悉用木屑覆之,都无所妨。官用竹皆令录厚头,积之如山,后桓宣武伐蜀,装船,悉以作钉。’后以’竹头木屑’比喻可供利用的废置之材。 【管中窥豹】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方正》:’王子敬数岁时,尝看诸 门生摴蒲,见有胜负,因曰:南风不竞。门生辈轻其小儿,乃曰:此郎亦管中窥豹,时见一斑。’谓从管子中看豹,只看到豹身上的一块斑纹。后用以比喻只见到事物的一小部分。 【管宁割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管宁、华歆尝同席读书, 有乘轩冕过门者,宁读如故,歆废书出看,宁割席分坐曰:子非吾友也。’后以’管宁割席’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 【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谓扬米去糠,糠在米上。穅,同’糠’。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排调》:’王文度、范荣期俱为简文所要,范年大而位小,王年小而位大,将前,更相推在前,既移久,王遂在范后。王因谓曰:簸之扬之,穅粃在前。范曰:洮之汰之,沙砾在后。’本为调侃之词,谓位卑而居前列。后亦用为谦词,谓无才而居前。穅,亦写作’糠’。 【肃然起敬】肃穆地产生敬佩的态度或心情。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 ·规箴》:’远公在庐山中,虽老,讲论不辍。弟子中或有惰者,远公曰;桑榆之光,理无远照,但原朝阳之晖,与时并明耳。执经登坐,讽诵朗畅,词色甚苦。高足之徒,皆肃然增敬。’ 【华亭鹤唳】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华亭在今上海市松江县西。陆机于吴亡入洛以前,常与弟云游于华亭墅中。后以’华亭鹤唳’。为感慨生平,悔入仕途之典。 【万壑千岩】形容峰峦、山谷极多。语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言语》: ’顾长康从会稽还,人问山川之美,顾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 【蒹葭玉树】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魏明帝使后弟毛曾与夏 侯玄共坐,时人谓蒹葭依玉树。’蒹葭,指毛曾;玉树,指夏侯玄。谓两个品貌极不相称的人在一起。后以’蒹葭玉树’表示地位低的人仰攀、依附地位高贵的人。亦常用作谦辞。 【绝妙好辞】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捷悟》:’魏武尝过曹娥碑下,杨 修从。碑背上见题作黄绢幼妇,外孙蒱臼八字。魏武谓修曰:解不?答曰:解。魏武曰:卿未可言,待我思之。行三十里。魏武乃曰:吾已得。令修别记所知。修曰:黄绢,色丝也,於字为绝。幼妇,少女也,於字为妙。外孙,女子也,於字为好。蒱臼,受辛也,於字为辞。所谓绝妙好辞也。’后用以指极其美妙的文辞。 【醉山颓倒】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康身长七尺八寸,风 姿特秀,见者叹曰:萧萧肃肃,爽朗清举。或云:肃肃如松下风,高而徐行。山公曰: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山颓倒’形容醉态。 【醉玉颓山】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嵇叔夜之为人也,岩岩 若孤松之独立;其醉也,傀俄若玉山之将崩。’后以’醉玉颓山’形容男子风姿挺秀,酒后醉倒的风采。 【身无长物】语本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王恭)对曰: 丈人不悉恭,恭作人无长物。’后以’身无长物’形容极其贫穷。 【道边苦李】典出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雅量》:’王戎七岁,尝与诸 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后以喻庸才,无用之才。 【青州从事】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 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督邮,言在鬲膈上住。’意谓好酒的酒气可直到脐部。从事、督邮,均官名。后因以’青州从事’为美酒的代称。 【难兄难弟】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陈元方子长文,有英 才,与季方子孝先各论其父功德,争之不能决。咨之太丘。太丘曰:元方难为兄,季方难为弟。’刘孝标注:’一作元方难为弟,季方难为兄。’意谓元方卓尔不群,他人难为其兄;季方也俊异出众,他人难为其弟。后遂以’难兄难弟’指兄弟两人才德俱佳,难分高下。 【铜山西崩,洛钟东应】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荆州曾问 远公:《易》以何为体?答曰:《易》以感为体。殷曰:铜山西崩,灵钟东应,便是《易》耶?’刘孝标注引《东方朔传》:’孝武皇帝时,未央宫前殿钟无故自鸣,三日三夜不止。诏问太史待诏王朔,朔言恐有兵气。更问东方朔,朔曰:臣闻铜者山之子,山者铜之母,以阴阳气类言之,子母相感,山恐有崩弛者,故钟先鸣。《易》曰’鸣鹤在阴,其子和之。’精之至也。其应在后五日内。居三日,南郡太守上书言山崩,延袤二十馀里。’后以’铜山西崩,洛钟东应’表示重大事件彼此互相影响。 【颊上三毛】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巧艺》:’顾长康画裴叔则,颊上 益三毛。人问其故?顾曰:裴楷俊朗有识具,正此是其识具。看画者寻之,定觉益三毛如有神明,殊胜未安时。’后遂用作典故。以’颊上三毛’比喻文章或图画的得神之处。 【面如傅粉】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容止》:’何平叔美姿仪,面至白; 魏明帝疑其傅粉。正夏月,与热汤脤。既啖,大汗出,以朱衣自拭,色转皎然。’后因以’面如傅粉’形容男子美貌。 【食辨劳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荀勖尝在晋武帝坐上食 笋进饭,谓在坐人曰:此是劳薪所炊也。坐者未之信,密遣问之,实用故车脚。’后遂以’食辨劳薪’形容识见卓越。 【鹤唳华亭】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尤悔》:’陆平原河桥败,为卢志 所谗,被诛。临刑叹曰:欲闻华亭鹤唳,可复得乎!’刘孝标注引裴启《语林》:’机为河北都督,闻警角之声,谓孙丞曰:闻此不如华亭鹤唳。’后常以’鹤唳华亭’表现思念、怀旧之意。亦为慨叹仕途险恶、人生无常之词。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邮的四字成语有哪些

yóu
zhī

杜邮之戮
成语解释:杜邮:古地名,今陕西咸阳;戮:杀。指忠臣无辜被杀。
xuán


yóu
玄衣督邮
成语解释:督邮:官名。龟的别称
píng
yuán

yóu
平原督邮
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原的成语有什么
原形毕露、
星火燎原、
穷原竟委、
原原本本、
情有可原、
逐鹿中原、
物归原主、
向平之原、
略迹原情、
还原反本、
令原之戚、
丝绣平原、
积本求原、
赌誓发原、
原汁原味、
原原委委、
燎原之火、
平原督邮、
原始察终、
平原易野、
官复原职、
厝火燎原、
原本穷末、
巢焚原燎、
原封不动、
原宪桑枢、
平原十日饮、
九原之下、
含笑九原、
问鼎中原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平原”如何组词和造句?
组词具体如下:
平原督邮: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十日平原:比喻朋友连日欢聚。汪洋《归途奉怀闽中诸友用去岁留别闽中诸友韵》:“海南重见又相离,我本天涯唱《竹枝》。十日平原留不醉,一帘飞瀑看何时?”参见“十日饮”。
平原兄弟:指三国魏曹丕、曹植兄弟。一说指曹植与白马王彪。曹植封平原侯。南朝梁锺嵘《<诗品>序》:“降及建安,曹氏父子笃好斯文,平原兄弟,郁为文栋。”
平原居士:指后汉祢衡。衡为平原人,因有此称。宋秦观《口号》诗:“平原居士今无影,鹦鹉空洲谁举杯。
平原易野:平坦而无险阻的原野。
丝绣平原:用丝线来绣平原君。原表示对平原君极其钦慕。后也表示感激别人的恩惠。
向平之原 :称子女婚嫁事为“向平之愿”,子女婚嫁事毕为“向平愿了”。
关中平原:又称“渭河平原”。在陕西中部,秦岭以北,西起宝鸡,东到潼关。原为地堑,经渭河及其支流冲积而成。海拔400米左右。土地肥沃,灌溉发达,是中国重要农业区,有“八百里秦川”之称。
松嫩平原:东北平原的北部。受松花江、嫩江侵蚀和冲积而成。沉积层中富含石油,有著名的大庆油田。黑土分布广,土壤肥沃。中国商品粮基地。
波河平原:位于意大利北部波河流域。原为古海湾,被波河冲积而成冲积平原。 
造句具体如下:
广阔的松辽平原生长着茂密的庄稼。
一望无际的松辽平原生长着绿油油的庄稼。
东北平原土地肥沃,是我国重要的产粮基地,被誉为北大仓。
泰山岿然不动地屹立在齐鲁平原上。
江汉平原土地肥沃,沟渠交错,是著名的鱼米之乡。
“平原”是什么意思?
广阔平坦的原野。
《左传·桓公元年》:“秋,大水。凡平原出水为大水。” 汉 王粲 《七哀》诗:“出门无所见,白骨蔽平原。” 唐 方干 《哭秘书姚少监》诗:“晓向平原陈葬礼,悲风吹雨溼铭旌。” 刘半农 《晓》诗:“太阳的光线,一丝丝透出来,照见一片平原,罩着层白蒙蒙的白雾。”
指 战国 时 赵国 公子 平原君 。
唐 李白 《送薛九被谗去鲁》诗:“蛾眉笑躄者,宾客去 平原 。” 唐 白居易 《长斋月满携酒与梦得对酌》诗:“若怕 平原 怪先醉,知君未惯吐车菌。” 明 许自昌 《水浒记·分飞》:“气概雄,论交四海芳名重, 魏齐 应有 平原 拥;就不然的时节,他做丧家之狗天涯哄。”
指 晋 陆机 。
机 尝官 平原 内史。 晋 陆云 有《与兄平原书》。 明 薛薰 《答王允升省中对雨见忆之作》诗:“ 康乐 愁霖唱, 平原 苦雨诗。故人吟此曲,赠我慰相思。”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酒的代称是什么
  酒的代称分为 几种,根据实际情况而定:
  一、以人名代称
  相传最早造酒的人叫杜康,许慎《说文解字》中记载:“古者少康初作秫酒。少康,杜康也。”后人遂把“杜康”作为酒的代称。曹操《短歌行》云:“何以解忧,唯有杜康。”在南北朝时,有个会酿酒的人叫刘白堕,他酿的酒就叫“白堕春醪”。《洛阳枷蓝记》称他的酒:“饮之香美,经月不醒。”以人名代称的还有“刘伶醉”“乾隆醉”等。
  二、以颜色代称
  古代的酒盛在杯中常浮起黄绿色的泡沫,故把酒称为“鹅黄、鸭绿、绿蚁”等。杨万里《生酒歌》云:“坐上**红间熊白,瓮头鸭绿变鹅黄。”谢月兆《在郡卧病呈沈尚书》云:“嘉鲂聊可荐,渌蚁方独特。”白居易《问刘十九》云:“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张华《轻薄篇》云:“苍梧竹叶清,宜城九酝酉差。”李贺《将进酒》云:“琉璃钟,琥珀浓,小槽酒滴珍珠红。”屈原诗云:“持杯醉饮状元红。”这里的“珍珠红”“状元红”都是用颜色代称的。此外用颜色代称的还有“干红”“红友”“葡萄绿”等。
  三、以季节代称
  早在春秋时期,人们在秋冬之季酿酒,经春始成,故名春酒。后来,以春命名的酒就更多了。李白《哭宣城善酿纪叟》诗中曾写到“老春”:“纪叟黄泉里,还应酿老春。夜台无李白,沽酒与何人?”刘禹锡《洛中送韩七中丞之吴兴口号五首》诗云:“鹦鹉杯中箬下春。”韩愈《感春四首》诗云:“百年未满不得死,且可勤买抛青春。”陆游诗云:“玻璃春满琉璃钟,宦情苦薄酒兴浓。”这里的“箬下春”“抛青春”“玻璃春”也都是酒名。我国现今以“春”命名的也不少,如“剑南春”“鉴河春”“景阳春”等。
  四、以官职代称
  以官职的高底来指代酒的优劣,把优质的酒称为“青州从青”,把劣质的酒称为“平原督邮”。刘义庆《世说新语》中记载:“醒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之青州从事,恶者谓之平原督邮。”皮日休诗云“醉中不得亲相倚,故遣青州从事来”,就是携美酒来问候之意。
  五、以功用代称
  早在春秋时期,我国劳动人民就唱出了“为此春酒,以介眉寿”(《诗经·豳风·七月》)的歌谣。可见酒能延年益寿,因此又被称为“千岁药”,苏轼《浣溪纱》云:“玉粉轻黄千岁药,雪花浮动万家春,醉归江路野梅新。”又因饮酒能使人舒筋活血,四体融会,故称为“天禄大夫”。《青异录》载:“酒能辅和气,宜封天禄大夫。”古人常借酒消愁,故又称“扫愁帚”“销忧药”。苏轼《洞庭春色》云:“应呼钓诗钩,亦号扫愁帚。”白居易《劝酒寄元九》云:“俗号销愁药,神速无以加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邮的成语?
平原督邮 【拼音】:píng yuán dū yóu 【解释】: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 【示例】:尽是青州从事,那有~。 ★清·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六回 【反义词】:青州从事 【语法】:作宾语;指劣酒 【成语故事】:魏晋时期,桓温手下的一个主簿善于辨别酒的好坏,他把好酒叫做“青州从事”,因为青州有个齐郡,齐与脐同音,好酒力一直达到脐部。把次酒叫做“平原督邮”,因为平原郡有个鬲县,鬲与膈同音,次酒的酒力只能到达胸腹之间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古代的郡都邮是啥官?
都邮是又称督邮,是汉代到隋初官职名,是督邮书掾、督邮曹掾的简称。汉代各郡的重要吏。代表太守督察县乡,宣达政令兼司法等。每郡分若干部,每部设一督邮。
一、职能
西汉时设置,督邮品级不高,但是利较大,包括传达教令,督察吏,案验刑狱,检核非法等。
二、发展
督邮是郡守的下官吏,西汉设置,利达到顶峰。郡分部者,部皆置,如西部督邮、东部督邮等。魏、晋起地位似不如前代。后设置渐少。北齐只设于清都郡。隋初废郡,督邮一并废除。
扩展资料
有关督邮的著名典故
一、主簿辨酒
《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桓温)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青州有齐郡,平原有鬲县。从事,言到脐(肚脐);督邮,言在鬲(即膈。胸、腹腔间的膈膜)上住。”从事、督邮,都是官名。
释义:桓温的主簿,善于辨别酒的优劣,但不直接说是好是坏,而是用隐语把美酒比喻为“青州从事”,把劣酒比喻为“平原督邮”。后遂用“青州从事、从事青州、从事到齐、白酒到齐”等称好酒,或形容酒味佳美;以“平原督邮、薄酒督邮、督邮”等称劣酒,或形容酒味淡薄。
二、怒鞭督邮
话说刘备讨黄巾有功,本想能封侯拜爵,怎奈朝廷宦官十常侍当道,阻塞贤良,最后只封刘备一个县尉。
刘备上任不久,一位督邮来了,非常的瞧不起刘备,问起刘备的家世,刘备说道:“备乃是中山靖王之后”。督邮听后,一脸冷笑道:“大胆刘备,胆敢冒充帝胄,还不速速退出,哼!”
刘备悻悻退出,侍从告诉刘备,“督邮发怒是因为将军您没有贿赂给他”,刘备皱起眉头,叹口气说道:“自从备上任以来从没有拿过百姓的一点东西,没有钱给他啊!”
于是督邮真的发怒了。刘备多次求见,督邮只是不见。有回张飞喝了几杯闷酒,骑着马出来,看见几个六七十岁的老人人跪在县衙口,便上前询问。老人们说督邮强迫他们诬告刘备,他们不肯,于是督邮要打他们。
张飞很是生气,就冲进去把督邮抓了出来绑在县衙门口一棵柳树上,扯下柳条来打,打断了数根。这就是张飞怒鞭督邮的事情。后来,关羽和张飞劝刘备把督邮杀了,令投他处,怎奈刘备本是心慈之人,便把县衙印挂在督邮脖子上,带着两位义弟就走了 。
三、陶渊明与督邮
陶渊明41岁时(405年),最后一次出仕,做了85天的彭泽令。据《宋书.陶潜传》和萧统《陶渊明传》云,陶渊明归隐是出于对腐朽现实的不满。当时郡里一位督邮来彭泽巡视,官员要他束带迎接以示敬意。他气愤地说:“我不愿为五斗米折腰向乡里小儿!”即日挂冠去职,并赋《归去来兮辞》,以明心志。
在该篇的序中叙述他辞官的原因,是“质性自然,非矫厉所得,饥冻虽切,违已交病。”但他仍然“犹望一稔,当敛裳宵逝。”想任满一年,待公田收获后再辞官。促使他居官八十余日就自辞的原因是“程氏妹丧于武昌,情在骏奔。”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督邮 (官职)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平原督邮”扩展: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繁体成语:平原督郵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出处: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术解》:“桓公有主簿善别酒,有酒辄令先尝,好者谓‘青州从事’,恶者谓‘平原督邮。’”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造句:尽是青州从事,那有平原督邮。(清 李汝珍《镜花缘》第九十六回)
成语注音:ㄆ一ㄥˊ ㄩㄢˊ ㄉㄨ 一ㄡˊ
成语读音:píng yuán dū yóu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用法:平原督邮作宾语;指劣酒。
成语解释:平原:古代地名;督邮:古代官名。劣酒、浊酒的隐语。
反义词:青州从事
成语简拼:PYDY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1143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