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枢()()”的成语「户枢不蠹」

2024年01月25日成语大全96

成语“户枢不蠹”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户樞不蠧
成语读音:hù shū bù dù
成语简拼:HSBD
成语注音:ㄏㄨˋ ㄕㄨ ㄅㄨˋ ㄉㄨ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主谓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流水不腐、户枢不朽
读音纠正:枢,不能读作“qū”。
错字纠正:枢,不能写作“躯”。
成语出处:战国 吕不韦《吕氏春秋 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枢:门上的转轴;蠹:蛀。指门的转轴;不会被虫蛀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成语用法:户枢不蠹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成语造句:“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英文翻译:A door-hinge is never worm-eaten.
日文翻译:戸枢(こすう)螻(ろう)せず

成语“户枢不蠹”的扩展资料

1. 为什么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释义:腐:臭;枢:门轴;蠹:蛀。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腐烂。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易受侵蚀。  出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动也。”  示例:“流水不腐,户枢不蠹”,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公益成语:gyjslw.com
2. 户枢不蠹怎么读
户枢不蠹[hù shū bù dù]生词本中文解释 - 英文解释中文解释详细解释 百科释义 同反义词【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示例】:“流水不腐,~”,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公益成语:gyjslw.com
3. “户枢不蠹”怎么读音?
户枢不蠹 [ hù shū bù dù ]
【解释】:流动的水不会发臭,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出自】:《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蝼,动也。”唐·马总《意林》卷二引作“户枢不蠹”。
【示例】:“流水不腐,~”,是说它们在不停的运动中抵抗了微生物或其他生物的侵蚀。 毛泽东《论联合政府》
【语法】:主谓式;作主语、宾语;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出 处《吕氏春秋·尽数》:“流水不腐;户枢不蠹。”
例 句~,事物运动发展的一条规律,因为事物在不同的运动中能抵抗微生物和其它生物的侵蚀。
近义词 户枢不朽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户枢不蠹的上一句
好像没有上一句,只有下一句:流水不腐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户枢不蠹”的蠹怎么读 du第三声
户枢不蠹”的蠹读音是第四声,读音为: dù
蠹部首:虫
笔画:24
五笔:GKHJ
仓颉:JBMRI
四角号码:50136
汉字部件构造:十、口、冖、石、虫、虫
笔顺编号:1251245132512512142512
释义:
1.蛀虫,蛀蚀器物的虫子。
2.引申以喻侵蚀或消耗国家财富的人或事。
3.蛀蚀。
4.损害。
扩展资料
汉字演变:
相关组词:
1.蠹鱼
[dù yú] 
衣鱼。
2.蠹弊
[dù bì] 
弊病
3.禄蠹
[lù dù] 
指追求功名利禄的人。
4.蠹虫
[dù chóng] 
咬蚀器物、书籍 的小虫:书~。衣~。
5.蠹字
[dù zì] 
被蛀蚀的字。
6.蠹木
[dù mù] 
蛀坏的梁木。
7.弊蠹
[bì dù] 
弊病、祸害。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户枢不蠹的下一句是什么?
’户枢不蠹’的下一句是:
户枢不蠹,动也,形气亦然,形不动则精不流,精不流则气郁。
郁处头则为肿为风,处耳则为挶为聋,处目则为眵为盲,处鼻则为鼽为窒,处腹则为张为府,处足则为痿为蹙。
此文出自:吕氏春秋·尽数
白话释义:是指经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比喻经常运动的东西不容易受侵蚀,可以保持很久不会变坏,也比喻人经常运动可以强身。
动的水不会腐臭,常常转动的门轴不会被虫蛀蚀,运动的事物具有生命力,对个人来说,生命在于运动,对商业贸易来说,成功的关键就在于让资金跟货物更大限度的流转,对国家来说,政策也要不断地适应国情。
扩展资料
从史学价值上看,吕氏春秋代表了先秦史学的最高成就,确立了编年体史书的地位。
从思想上看,具有强烈的儒家倾向和“民本”思想,是研究先秦儒家思想的重要历史资料。同时,还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长于记述战争,善于刻画人物,重视记录辞令。
通过这本书,读者能看到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之间、集团之间的尖锐矛盾和激烈斗争;同时也能感受到书中华丽流畅的文字,生动精彩的描写,完整曲折的故事情节,以及细腻深刻的人物刻画,在读史的同时,得到文学上的享受和熏陶。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吕氏春秋·尽数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读点经典:吕氏春秋·左传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121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