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权宜之计」的成语故事
“权宜之计”的成语故事:
东汉末年,军阀董卓率军进入洛阳,废掉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窃居相位,权势烜赫一时。董卓有一个部将名叫吕布,精通武艺。2 人专横跋扈,任意杀戮朝臣和百姓,弄得民怨沸腾。 司徒王允见董卓祸害日深,曾几次秘密召集几个大臣商议诛杀董卓,决定用计策动吕布来杀死董卓。公元192年4月,汉献帝久病初愈,在未央殿大会群臣。董卓命令吕布等带领卫队护卫。这时候,王允设下的伏兵,突然朝董卓冲杀过去,董卓从马车上掼下来,大声疾呼:“吕布在哪里?”吕布怒喝一声:“皇上下令诛杀你这个逆贼!”喊声刚落,一戟将董卓刺死了。权宜之计这个词是什么意思
【解释】: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出自】:《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示例】: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 ◎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近义词】:缓兵之计、宜之策【反义词】:百年大计【语法】: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事情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宜之计权是什么意思
宜之计“”的意思是暂时变通。 宜之计成语解释: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成语故事】: 东汉时期,军阀董卓废汉少帝另立9岁的汉献帝,掌握朝政,胡作非为。司徒王允献美女貂蝉,利用吕布杀死董卓,王允见祸害已除,做事也不循宜之计,同手下人渐渐疏远,结果让董卓的部将李傕等杀回长安,赶走吕布,杀死王允。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宜之计的近义词,反义词?
宜之计的近义词 :缓兵之计、宜之策反义词 :百年大计、长久之计、百年之计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宜之计是什么意思
宜之计
【解释】: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出自】:范晔·南朝《后汉书·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
【译文】:以及在机会,每次缺乏温和的颜色,打正慎重,不循宜之计,因此群臣不太依附他。
【反义词】:百年大计、长久之计、长计远虑
扩展资料:
1、百年大计
【解释】:大计:长远的重要的计划。指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或措施。
【出自】:清·梁启超《论民族竞争之大势》:“数月之间,而其力已深入巩固,而百年大计于以定矣。”
【译文】:几个月的时间,而他的力已深入到巩固,而关系到长远利益的计划已确定了。
2、长久之计
【解释】:计:计划,策略。长远的打算。
【出自】:刘向·战国《战国策·赵策》:“岂非计久长,有子孙相继为王也哉。”
【译文】:这难道不是长远打算,有子孙相继为王吗?
3、长计远虑
【解释】:指长远打算。
【出自】:宋·苏轼《司马温公神道碑》:“然古之人君,所以为子孙长计远虑者,类皆如此。”
【译文】:古代的君主,用来为子孙长长远打算,都像这样。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益与权宜的联系与区别
益:1、指公民受法律保护的的力和利益。如我国《消费者益保护法》、《妇女儿童益保护法》等所说益。2、指所有者益。《企业会计制度》对所有者益的定义:是指所有者在企业资产中享有的经济利益,其金额为资产减去负债后的余额。包括: (1)实收资本:企业的实收资本是指投资者按照企业章程,或合同、协议的约定,实际投入企业的资本。所有者向企业投入的资本,在一般情况下无须偿还,可以长期周转使用。 (2)资本公积:资本本身升值或其他原因而产生的投资者的共同的益。包括资本(或股本)溢价、接受捐赠资产、外币资本折算差额等。 资本(或股本)溢价,是指企业投资者投入的资金超过其在注册资本中所占份额的部分; 接受捐赠资产,是指企业因接受现金和非现金资产捐赠而增加的资本公积; 外币资本折算差额,是指企业接受外币投资因所采用的汇率不同而产生的资本折算差额。(3)盈余公积:企业从实现的利润中提取或形成的留存于企业内部的积累。(4)未分配利润:企业留于以后年度分配的利润或待分配利润。宜:quányí[expedient] 暂时适宜的措施如宜之计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宜之计的图书·小说·权宜之计
书 名:《宜之计》
作 者:(德)希尔毕西 著,王佳懿 译
出 社:法律出社
出时间:2010-6-1
次:1 页 数:210 字 数:131000 印刷时间:2010-6-1 开 本:32开 纸 张:胶纸 印 次:1 I S B N:9787511808127 包 装:平装 20世纪80年代中期,莱比锡的作家C先生拿到一份临时签证,跨越柏林墙,来到西德,进行文化交流活动。东西方在物质生活与思维观念方面的巨大差异,使C受到了极大的冲击。他羡慕西方的物质文明和生活条件,却又无法摆脱身居异国的陌生感,难以排遣思乡的愁绪。他爱上了一个西德的女人,但是,两人不同的生活经历和文化背景,使他们的爱情一波三折。生活的苦闷使他离不开对酒精的依赖,同时,他的写作灵感也日渐枯竭。尽管C始终感到不适,他仍然决定在签证过期之后滞留不归,东德对于他来说,似乎已经遥不可及……
本书于2000年两德统一10周年之际面世,引起极大反响,成为希尔毕西在两年之后荣膺“毕希纳奖”的重要砝码。 a matter [measure] of expedienc;
an improvised makeshift ;
a temporary expedient ;
expedient measure ;
makeshift
temporary measure;
Expedient;
stopgap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权宜之计”的意思?
宜:暂时适宜,变通;计:计划,办法。意思就是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权宜之计”扩展:
成语出处:南朝 宋 范晔《后汉书 王允传》:“及在际会,每乏温润之色,杖正持重,不循权宜之计,是以群下不甚附之。”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错字纠正:计,不能写作“记”。
近义词:缓兵之计、权宜之策
反义词:百年大计
成语简拼:QYZJ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读音纠正:之,不能读作“zī”。
成语解释:权:姑且、暂且。宜:适宜。计:计谋、办法。指为了应付某种情况而暂时采取的办法。
成语谜语:联蜀抗魏;鲁子敬力排众议
俄文翻译:временное мероприятие
成语注音:ㄑㄨㄢˊ 一ˊ ㄓ ㄐ一ˋ
英文翻译:makeshift
成语读音:quán yí zhī jì
成语用法:权宜之计偏正式;作主语、宾语;用于事情。
其他翻译:<德>Notbehelf
繁体成语:権宜之計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造句:自成心中认为成立娘子军只是一时权宜之计,往后怎么个办法,他还没有想妥当。(姚雪垠《李自成》第二卷第十五章)
日文翻译:臨機応変の措置(そち)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