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字是“肉”字的成语「髀里肉生」
成语“髀里肉生”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bì lǐ ròu shēng成语简拼:BLRS
成语注音:ㄅ一ˋ ㄌ一ˇ ㄖㄡˋ ㄕ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髀肉复生
成语出处:《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成语用法:髀里肉生作谓语、定语;形容虚度时光。
英文翻译:The things grow fleshy again--a sigh of regret about one's idleness.
成语故事:东汉末年,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丢失了地盘,就去投奔刘表。刘表设酒宴安慰他。席间两人谈得甚欢,刘备入厕摸自己的髀,发现上面的肉又长了起来,回座后不禁感慨,这样下去,光复汉室何时才能成功?刘表就送他地盘与军队
成语“髀里肉生”的扩展资料
1. 说明髀肉复生这个典故典故: 髀:大腿。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出处: 《三国志·蜀书·先主传》裴松之注引晋·司马彪《九州春秋》:“备曰:‘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髀肉复生指的是哪位名人?
刘备刘备在与曹操作战中失败后,丧失了地盘,只得投奔汉皇族刘表。一天,刘表请刘备喝酒聊天。 席间,刘表对刘备说:“上次没有听贤弟的话(指刘备建议趁曹操在官渡与袁绍鏖战,起兵偷许昌),失去了一个好机会,真可惜!”刘备安慰地说:“如今天下分裂,天天有战事。上次失去机会,怎么知道今后不能再碰到呢!机会是没有尽头的。已经过去的事,就不必再后悔了。”两人交谈得很投机,又商量了以后的打算。过了一会儿,刘备起身上厕所,他摸了摸自已的髀发现上面的肉又长起来了,不禁掉下泪来。回到座上的时候,脸上还留着泪痕。刘表见了很奇怪,问他道:“贤弟这是怎么啦?” 刘备长叹道:“我以前一直南征北战,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肥肉消散,精壮结实;到这里来后,很久没有骑马作战,闲居安逸,髀肉复生。一想起时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而功名大业尚未建成,因此悲从中来。”[1]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髀肉复生是什么意思
意思是:因为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形容长久过着安逸舒适的生活,无所作为。
一、拼音
髀肉复生 [ bì ròu fù shēng ]
二、出处
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九州春秋》:“吾常身不离鞍,髀肉皆消。今不复骑,髀里肉生。日月若驰,老将至矣,而功业不建,是以悲耳。”
释义:
我长期身子不离马鞍,大腿上的肉精壮结实,现在长久不骑马,大腿上的肉又长起来了。一想起时光如水,日月蹉跎,人转眼就老了,而功名大业尚未建成,因此悲从中来。
三、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形容虚度时光。
扩展资料
一、近义词:
虚度光阴 [ xū dù guāng yīn ]
释义: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
出处:宋·柳永《迷仙引》:“常只恐,容易蕣华偷换,光阴虚度。”
翻译:我常常只是害怕,韶华易逝,虚度了青春时光。
二、反义词:
马不停蹄 [ mǎ bù tíng tí ]
释义:比喻一刻也不停留,一直前进。
出处:元·王实甫《丽春堂·二》:“赢的他急难措手;打的他马不停蹄。”
翻译:一直在赢,对方都没有机会还手了,打的对方都不能停歇了。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髀里肉生成语由刘备所创,看似感叹,实则阴险之极
髀里肉生:这个成语的意思很明确,指的是因生活安逸而变得无所作为。回想当年与曹操煮酒论英雄之际,此时的刘备心情放松多了,这话说的真情流露。不过,坐在对面的刘表又会做何感想呢?想当初刘备被曹操打得落花流水、无处安身,是刘表给了他一块栖身之所。几年下来,刘表把刘备养得白白胖胖,刘备不但不感谢,反而埋怨自己长胖了。这岂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其实,刘备在荆州的这七年,是他事业起步的七年。不仅请到了诸葛亮、组建了水军、壮大了队伍,还将刘表集团的内部矛盾搅的越发激烈。不仅蔡瑁、张允等人对刘备不满,就连刘表也在时刻提防。
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