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身立节怎么造句
成语“修身立节”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iū shēn lì jié成语简拼:XSLJ
成语注音:ㄒ一ㄡ ㄕㄣ ㄌ一ˋ ㄐ一ㄝˊ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唐·韩愈《与汝州卢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提高自己品德修养,树立高尚节操
成语用法:修身立节作宾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修身立节”的扩展资料
1. 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可胜数。修养自身的言行,树立坚贞的节操,最终也遇不到知己的人,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可胜数。
【出处】唐·韩愈《与汝州户郎中论荐侯喜状》:’士之修身立节,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可胜数。’译文:读书人修养身心,自立名节而最终不遇知己的,自古以来,不可胜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修身励志经典对联
修身:
水惟善下方成海,山不矜高自极天
水能性淡为吾友,竹解心虚是我师
才高自觉风云阔,情重反疑华岳轻
才拙自知能事少,礼疏常觉慢人多
心头有德前程远,眼底无私后路宽
心有尺规行不乱,意存忠厚气堪平
与世不言人所短,临文广集众之长
反观自己难全是,细论人家未尽非
无情未必真豪杰,有度方为大丈夫
世本无先觉之验,人贵有自知之明
不因果报方行善,岂为功名始读书
宁为宇宙闲吟客,怕作乾坤窃禄人
039《修养》乐善不言因果报,养心有取老庄书
040《修养》未必百事皆如意,且喜四时常见书
041《修养》传家有道惟忠厚,处世无奇但率真
042《修养》行舟每喜风高处,养气长参水静时
043《修养》创业唯艰守节俭,守成不易戒奢华
044《修养》利人时出平情语,修己常存改过心
045《修养》金温玉粹瞻人品,秋月春云见性情
046《修养》受欺貌誉宁知己,获益讥弹赖雅人
047《修养》养成大拙方为巧,学到如愚即是贤
048《修养》修身岂为名传世,作事唯思利及人
049《修养》品若梅花香在骨,人如秋水玉为神
050《修养》春风大雅能容物,秋水文章不染尘
051《修养》莫对青山谈世事,休将文字占时名
052《修养》须披胸臆亲诤友,莫让殷勤翳明眸
053《修养》效梅傲雪休傲友,学竹虚心莫虚情
054《修养》悦心不厌无名画,养性唯收有用书
055《修养》高位尚须闻过友,美名不废等身书
056《修养》事到盛时须警省,境当逆处且从容
057《修养》事能知足心常惬,人到无求品自高
058《修养》能受苦方为志士,肯吃亏不是痴人
059《修养》诚意待人终有得,平心应世自无争
060《修养》喜挹清风除浊气,长师翠竹问虚心
励志:
立志不随流俗转,留心学到古人难
立定脚跟竖起看,张开眼界放平心
003《励志》读书贵在有文胆,踏浪应无怕水心
004《励志》海到无边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
005《励志》时御天风跨鸾凤,或入碧海制鲸鱼
006《励志》直上中天揽日月,欲倾东海洗乾坤
007《励志》纵横世事舒豪气,叱吒风云壮布衣
008《励志》思其艰以图其易,言有物而行有恒
009《励志》发愤识遍天下字,立志读尽人间书
010《励志》光阴似箭催人老,日月如梭赶少年
011《励志》山高自有人行路,海阔不乏破浪舟
012《励志》每临大事有静气,不信今时无古贤
013《励志》世事沧桑心事定,胸中海岳梦中飞
014《励志》励志方显钢骨硬,经霜更知秋水明
015《励志》心中常贮千里志,笔底能开倾刻花
016《励志》书有未曾经我读,事无不可对人言
017《励志》百尺竿头须进步,十方世界是全身
018《励志》死犹未肯输心去,贫亦其能奈我何
019《励志》有三尺地身可坐,到五更时心自轻
020《励志》穷达尽为身外事,升沉不改故人情
021《励志》坚忍何能易视事,自尊不敢轻薄人
022《励志》和乃不流有定节,敏而好学无常师
023《励志》删繁就简三秋树,领异标新二月花
024《励志》欲论古今兴废事,须平自己是非心
025《励志》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
026《励志》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可胜数。
修养自身的言行,树立坚贞的节操,最终也遇不到知己的人,古往今来数不胜数。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文言文岑参立节在线翻译
岑参(cén shēn)出身于官僚家庭,曾祖父、伯祖父、伯父都官至宰相。于同代的高适 岑参像齐名并与高适并称“高岑”.他父亲两任州刺史,但却早死,家道衰落。他 自幼从兄受书,遍读经史。二十岁至长安,献书求仕。求仕不成,奔走京洛,漫游河朔。744年(天宝三载)也就是三十岁时中进士,授兵曹参军。749年(天宝八载),充安西四镇节度使高仙芝幕府书记,赴安西,751年回长安。754年又作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再度出塞。安史乱后,757年(至德二载)才回朝。前后两次在边塞共六年。他的诗说:“万里奉王事,一身无所求。也知边塞苦,岂为妻子谋。”(《初过陇山途中呈宇文判官》)又说:“侧身佐戎幕,敛任事边陲。自随定远侯,亦着短后衣。近来能走马,不弱幽并儿。”(《北庭西郊候封大夫受降回军献上》)可以看出他两次出塞都是颇有雄心壮志的。他回朝后,由杜甫等推荐任右补阙,以后转起居舍人等官职,766年(大历元年)官至嘉州刺史,世称岑嘉州。以后罢官,客死成都旅舍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士之修身立节,而竟不遇知己,前古以来,不可胜数。翻译!
士人修养身体,立下节操,但是最终却不能遇见知己,从古代而来,这种情况数不清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7. 请帮忙翻译一下:<<刘向说苑.卷四立节>>
楚国有一个士人叫申鸣,在家奉养他的父亲,全楚国的人都知道他的孝行。楚王想请他做宰相,申鸣辞谢了。他的父亲说:“楚王想请你做宰相,你为什么不接受?”申鸣答道:“不作父亲的孝子,而要做王的忠臣,为什么?”他的父亲说:“造福于国家,在朝廷里有地位,你很愉快我也没有忧愁,所以我要你做宰相。”申鸣说:“好的。”于是就上朝去。楚王就请他做宰相。 过了三年,白公作乱,杀了司马子期,申鸣将去为楚王战死沙场,他的父亲阻止他,说:“丢开父亲,自己去牺牲,可以吗?”申鸣说:“听说作官的人,身体归人主所有,而俸禄送给双亲,现在既然抛开人子的身份而去侍奉人主,难道不应该为他牺牲吗?”于是就辞别双亲而去,并用兵去包围白公。 白公对石乞说:“申鸣这个人是天下的勇士,现在用兵包围我,我应该怎样办才好?”石乞说:“申鸣是天下的孝子,用武力来劫持他的父亲,申鸣听到了这消息一定要来。”白公说:“好的。”就立刻用兵去劫持他的父亲,并告诉申鸣说:“你同意我,我同你分楚国;你不答应我,你的父亲就要被杀。”申鸣流下眼泪说:“当初我是父亲的孝子,现在是人主的忠臣;我听说,吃那个人的饭要为那个人而牺牲,接受俸禄,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做,现在我不可能做我父亲的孝子了,还能不做国君的忠臣吗?”拿起鼓槌来击鼓,杀掉白公,他的父亲也被杀了。 楚王赏给他一百斤金,申鸣说:“吃人主的饭,又躲避人主的难,不是忠臣;为安定人主的政,而杀了父亲,不是孝子;不可能同时兼备两种名分,不可能同时保全两种行为。如果这样活着,还有什么面目立于天下?”于是就自杀了。本内容来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