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筒子的意思_拼音_近义词_造句

2024年02月13日成语大全101

成语“炮筒子”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炮筩子
成语读音:pào tǒng zǐ
成语简拼:PTZ
成语注音:ㄆㄠˋ ㄊㄨㄥˇ ㄗˇ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三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当代成语
近义词:直肠子
成语出处:胡正《汾水长流》第六章:“孙茂良倒是个炮筒子,可就是嘴上少了个笼头。”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比喻心直口快、好发议论的急性人
成语用法:炮筒子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造句: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这个河南人许作梅,是个有名的炮筒子。”
英文翻译:person who shoots off his mouth
日文翻译:気短(きみじか)で単刀直蕑(たんとうちょくにゅう)に言う人
其他翻译:<法>franc-parler

成语“炮筒子”的扩展资料

1. 脑子里有小计谋的人, 算不上智者——( ) 性情急躁或心直口快的人——( )小偷——( )写惯用语
一块 儿帮腔或助势的人——(帮凶 )吃苦耐劳的人——(老实人 )吝啬的人——( 小气鬼 )不感谢父母养育之恩的人——(白眼狼 ) 写惯用语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炮筒子指的是什么人 。
说话直爽的人,胸无城府,无所顾忌,想说就说的直肠子。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这些惯用语各指什么人?
铁公鸡 吝啬小气的人老古董 思想封建守旧的人变色龙 善变,惯于见风使舵的人墙头草 没有坚定立场,看人眼色的人三只手 小偷,多手多脚的人眼中钉 让人痛恨讨厌的人炮筒子 喜欢吹牛、性急、说话直的人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炮筒子是什么意思
【词目】:炮筒子【释义】:1、好发议论的人,炮筒子比喻性情急躁、心直口快。【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产生年代】:当代成语【近 义 词】:直肠子【成语例子】:刘斯奋《白门柳·鸡鸣风雨》第一章:“这个河南人许作梅,是个有名的炮筒子。”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5. 文言文翻译
原文  《汉书·朱云传》:“成帝时,丞相故安昌侯张禹以帝师位特进,甚尊重。故槐里令朱云上书求见,公卿在前。云曰:‘今朝廷大臣上不能匡主,下亡以益民,皆尸位素餐……臣愿赐尚方斩马剑,断佞臣一人以厉其余。’上问:‘谁也?’对曰:‘安昌侯张禹。’上大怒,曰:‘小臣居下讪上,廷辱师傅,罪死不赦。’御史将云下,云攀殿槛,槛折。云呼曰:‘臣得下从龙逄、比干游于地下,足矣!未知圣朝何如耳?’御史遂将云去,于是左将军辛庆忌免冠,解印绶,叩头殿下曰:“此臣素著狂直于世,使其言是,不可诛;其言非,固当容之。臣敢以死相争。”庆忌叩头流血,上意解,然后得已。及后当治槛,上曰:‘勿易!因而辑之,以旌直臣。’” 翻译  西汉成帝时,大臣张禹因为做过成帝的老师,被任用为丞相,并封安昌侯。张禹做了六年丞相,年老退位后,成帝对他还是很尊重,赐给他一个叫“特进”的衔头(相当于现在的特别顾问),朝中有重大事情,仍请张禹参与议定。张禹便利用这势,处处为自己牟取私利。官吏百姓纷纷上书揭发外戚王侯,汉成帝询问张禹,张禹怕牵连到自己,就对汉成帝说:“这些官吏百姓胡说八道,不能相信!”   有位小官叫朱云,刚正不阿,敢说敢为,便上书请求朝见。当着满朝公卿大臣痛陈朝政积弊:“当今朝中许多大臣,对上不能辅佐陛下,对下不能为百姓造福:只知领取国家俸禄,还要欺压百姓。请陛下赐给我一把尚方宝剑,斩杀一个大奸臣,以警诫其他的官员。”成帝问道:“谁是奸臣?”朱云指着“特进”道:“就是安昌侯张禹!”汉成帝大怒道:“你个小小官吏,竟敢在下面诽谤大臣,还到朝堂上辱骂我的老师,罪当处死,不能赦免!”   御史遵旨上前,要捉拿朱云,朱云不肯就范,两手紧紧攀住殿前的栏杆,奋力挣扎,竟把铁栏杆折断了。朱云大笑呼道:“我有幸能与龙逄、比干为伍,一起去游地府,也心满意足,死而无憾了。殊不知汉家天下将会怎么样呢?”龙逄是夏朝忠臣,因直谏被夏桀杀害;比干是商朝诤臣,因直谏被商纣挖心剖腹。朱云自比这两位忠臣,警示殷鉴不远,令汉成帝为之一震。这时,左将军辛庆忌(公元前?至公元前十二年)挺身而出,在丹墀上叩头谏道:“朱云虽然无礼,但他是直炮筒子,为江山社稷计。如果他的话讲得对,不能杀他;即使他讲得不对,也应该容纳他,以免阻塞言路。臣愿以一死担保!”辛庆忌奏罢,竟把头叩出血来,汉成帝被两位诤臣感动了,便赦免了朱云。   事后,宫廷总管带人要来修补被朱云折断的栏杆,汉成帝语重心长地说:“不要换新的了,我要保留这根栏杆的原样,用它来表彰直言敢谏的臣子!”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6. 东北话老炮筒子是骂人吗
中性词,可褒可贬。耿直,经常仗义执言者,可以叫老炮筒子。但是,言语冒失者也可以叫老炮筒子。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1937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