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揣”的成语「不揣冒昧」
成语“不揣冒昧”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不揣冐昧成语读音:bù chuǎi mào mèi
成语简拼:BCMM
成语注音:ㄅㄨˋ ㄔㄨㄞˇ ㄇㄠˋ ㄇㄟ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出处:清 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晚生还有一句话,不揣冒昧,合老世翁商议。”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成语用法:不揣冒昧联合式;作谓语;用于谦虚的说法。
成语造句:又看到日本学界也每每用汉文出书,我真是不揣冒昧,竟想把我的论著也拿去尝试。(郭沫若《海涛集 我是中国人》)
英文翻译:Excuse me for taking the liberty
俄文翻译:осмéливаться
日文翻译:ぶしつけを顧(かえり)みず,ぶしつけながら,唐突(とうとつ)なが
其他翻译:<德>darf ich es wagen
成语“不揣冒昧”的扩展资料
1. 不揣冒昧什么意思百度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释义] 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不揣冒昧什么意思百度
不揣冒昧 [bù chuǎi mào mèi] [释义] 揣:估量,考虑。用于没有慎重考虑就轻率行事的客气话。 [出处] 清·曹雪芹《红楼梦》第84回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美其名曰的曰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
美其名曰的曰意思为:称作,叫做。
美其名曰的意思为: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美其名曰也可作美名其曰。
章诒和《往事并不如烟·最后的贵族》中国自古是礼仪之邦,现在却连同城而居的好朋友都不能见面,还美其名曰文化大革命,一点文化也没有。”
读音:[měi qí míng yuē]
语法:常用中性成语,动宾式成语。常用作谓语;指假以美名。
例句:
1.火柴盒贴画,即火柴商标,在我国美其名曰火花,在国外称之为磷寸票、火柴贴纸、火柴标签、火柴画片等。
2.但很多年前,中原人吃苦瓜不做菜而做水果食用尝鲜,美其名曰锦荔枝或直呼为荔枝。
3.高层可以因西餐吃不饱来楼下中餐部吃饭,还美其名曰此乃体察民情,但员工不能因为异想天开的准备开洋荤而随意跑到上面去亲善领导。
扩展资料
近义词:假以美誉
拼音:jiǎ yǐ měi yù
释义:给予一个美好的名誉、赞美。
胡也频 《光明在我们的前面》十四:“他得了同志们的假以美誉。”
例句:
1.假以美誉,月桂树很漂亮,想研究研究其构成材料。
2.他们就把我赶出了家门,寄托到一家孤儿院去,假以美誉领悟世间百态,更能领会低调做人低调持家的真谛。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
提问题的朋友: 关于《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这个问题,您的时域界限不清楚。不知您指的是古代还是今时。依古时之标准,较为复杂;依今天之现状,由国家书协之威回答,极为简单,但不明说的事。愚下不揣冒昧,将历代书家的风范与现今书家之行径归纳对比一番,你就不难发现个中奥秘了。古之书法家必备“五德”、“一公允”。五德是:一、具有高尚人格的正人君子。古人云:奸佞之徒,世法不传。诸如赵高、蔡京、秦桧之流,不论字写得多好,万世唾弃!不为公允。故传世书家无一不是正人君子。现今书家,多利用关系窃取职务,多利用职务欺世盗名,多利用媒体疯狂炒作。在人格上,虽劣人一等,但也要靠“实力”二、具有渊博学识的国学大家。历数书法名家,无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皆知书圣王羲之书法好,鲜知文章更妙。兰亭诸子,皆有佳作,唯兰亭集序收入《古文观止》,可知“书圣”二字,绝非一手好字即可获名。再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无一不是国学大家。书法之形成,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懂字未必写出好字,但不懂字,决定写不出好字。即便写的中规中矩,充其量,仅是字匠而已。 现今所谓“书家”,连古字匠尚且不如。于学术造诣上,文字学及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所书作品无非老掉牙的陈词滥调,且白字、错字、造字现象司空见惯;偶见所谓自作,平仄、格律、韵律全然不通,至于意境,更是俗不可耐;于书法之道,崇奇尚偏标新立异之浮燥书风,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低劣书伎,在古时就被书家嗤之以鼻。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天却在“创新”的幌子下,招摇过市。用笔横同七勒,竖类八磔,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柴担比比皆是。远看龙飞凤舞,近看丑态百出:纤纤乎似风摆杨柳弱不禁风;落落乎犹病叟倚杖东倒西歪。不堪入目却恬不知耻,津津乐道什么“个性”。“蛇行笔下冒字画,油腔入纸充文章”。苏东坡“天真烂漫是吾师”讲的是道法自然,力避做作。今时书家却理解成学小孩子笔意,真真令人啼笑皆非。至于秦汉李(斯)、蔡(邕)以来直至近代包(世臣)、康(有为)的书论,几人深究详考?“蛇行笔下冒字画,油腔入纸充文章”,今时书法家如此悲哀,没有文化,少知识,却能以“大家”姿态面世,应当说绝非一般的“实力”。三,具有博采众长的谦谦君子。 谦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治学严谨的表现。古时书家见一好字,必揣摩不已,悟透参明。哪怕是自己弟子,亦不耻下问。这类例子,在中国书法史记中俯拾皆是。再看今时书家,岂止毫无谦德,大多鼠肚鸡肠。学问不知有无,架子端的倍足,见人带答不理,说话哼哼唧唧。明面肉麻吹捧,背地恶语相讥。每有佳作出现,极尽诋毁能事,什么馆阁体啦,无创新啦,太传统啦。全然一个武大郎,却能红红火火地开起店来,这更是非凡的“实力”。四,具有勤耕不辍的治学精神。人不学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在书法道路上,无捷径可循。古时书法大家中,诸如张芝的临池尽墨,智永和尚的退笔成冢,都足资证明:离开勤奋,一事无成。书法,亦复如是。古时,书法是登科及第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姑且不论爱好与否,仅从功名利禄角度而言,古人的刻苦精神可想而知。再看今人,莫说遍临名帖,遍览名贴者又有几许?字内功夫外行,字外功夫内行倒是今时“书家”之中国特色。不学无术却浪得虚名。靠的就是挖空心思,投机营这些字外功夫。若说《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在今天,唯此一条即可。先找门路靠上本地书协头头,这是基本实力;再花大本钱贴靠高层书协头头,这是绝对的“深层实力”。至于古人做法大可不必效仿。五、与生俱来的兴趣(或说天分)。古时,科举之卷,皆堪称书法佳作,但神品不多。原因在于书法敲门砖的作用达标即可。故,真正“书法家”的问世,决定毫无功利色彩。完全出于对书法乐趣的不可名状的热爱。今时,不见得没有这样的书法天才。但是,在功利色彩甚嚣尘上的今天,这样的天才是注定要被埋没的。狭隘的嫉妒心理,贪婪的物欲驱动早就令人良知泯灭了。我说书协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您是书法的天才爱好者,朋友,您非但一点实力也没有,您是武功全废啦! 最后是“一公允”。所谓“公允”是指众所认同的意思。历代书法名家,是经过历史的认证,为广大学者认可的。这一条不能与时俱进,也不符合时代要求。今天的书法家是公推的吗?今天的各级书协头头乃至会员是选举出来的吗?写一手丑陋不堪的字,照样是“书法大家”,你诧异吗?您OUT啦!今天是“个性张扬”时代。大可指鹿为马吗!与有无“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毫不相干。言及于此,朋友,《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您该明白了吧。就一条,“挖空心思地做好字外功夫”!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冒昧的昧什么意思
这是一句客套话,一种请求别人帮助自己,或者说无意中打扰到别人的一种客气语言而已,不用太当真,基本上都是说着无心听着有意。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求成语 用来自谦文采不好
用于自谦的成语
【千虑一得】愚笨人的细致考虑也会有可取的地方。常用为发表意内见时容
的自谦之词。
【诠才末学】低下的才能与肤浅的学识。多用作自谦之词。
【人微望轻】谓身份低下,资望不足。多用作自谦之词。
【无以塞责】自谦之语。无法弥补自己应负的责任。
【无能为役】①原指不足以供某人役使。后多用于自谦,表示才
干比某些人低下。②泛指没有能力做好某件事情。
【信笔涂鸦】随便书写,字迹如同鸦群一样凌乱,比喻字写得很
稚拙或胡乱写作。常用为自谦之词。
【以勤补拙】用勤奋补救笨拙,含有自谦之意。
【备位充数】备位:如同尸位,意即徒在其位,不能尽职。是自
谦不能做事之言。
【不揣冒昧】:估量,考虑。自谦之词。谓不自量,鲁莽无知。
【不敢自】自:擅自断。不敢自作主张,独自行事。有自
谦之意。
【才薄智浅】才智浅薄。自谦之辞。
【才疏学浅】疏:浅薄。才识不广,学问浅薄。多用作自谦词。
楼主可以了吗?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7. 美其名曰的曰是什么意思,这个成语又是什么意思
美其名曰——曰:叫做【解释】:给予一个好听的名字(名称)叫做……。【出处】:鲁迅《藤野先生》:“福建野生着的芦荟,一到北京就请进温室,且美其名曰‘龙舌兰’。”慷慨解囊——囊:口袋,钱袋【解释】:形容极其大方地在经济上帮助别人。【示例】:因此只得不揣冒昧,向大公子求将伯之助,不知公子肯慷慨解囊否?(姚雪垠雪《李自成》第二卷第十八章)希望我的回答对您有帮助,有问题可以追问。满意请及时,谢谢!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8. 不揣冒昧 的“揣”是什么意思?
揣测,想到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估计,忖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9. 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
提问题的朋友: 关于《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这个问题,您的时域界限不清楚。不知您指的是古代还是今时。依古时之标准,较为复杂;依今天之现状,由国家书协之威回答,极为简单,但不明说的事。愚下不揣冒昧,将历代书家的风范与现今书家之行径归纳对比一番,你就不难发现个中奥秘了。古之书法家必备“五德”、“一公允”。五德是:一、具有高尚人格的正人君子。古人云:奸佞之徒,世法不传。诸如赵高、蔡京、秦桧之流,不论字写得多好,万世唾弃!不为公允。故传世书家无一不是正人君子。现今书家,多利用关系窃取职务,多利用职务欺世盗名,多利用媒体疯狂炒作。在人格上,虽劣人一等,但也要靠“实力”二、具有渊博学识的国学大家。历数书法名家,无不才高八斗,学富五车。皆知书圣王羲之书法好,鲜知文章更妙。兰亭诸子,皆有佳作,唯兰亭集序收入《古文观止》,可知“书圣”二字,绝非一手好字即可获名。再看颜柳欧赵、苏黄米蔡,无一不是国学大家。书法之形成,与传统文化是一脉相承密不可分的。懂字未必写出好字,但不懂字,决定写不出好字。即便写的中规中矩,充其量,仅是字匠而已。 现今所谓“书家”,连古字匠尚且不如。于学术造诣上,文字学及诗词歌赋,一窍不通,所书作品无非老掉牙的陈词滥调,且白字、错字、造字现象司空见惯;偶见所谓自作,平仄、格律、韵律全然不通,至于意境,更是俗不可耐;于书法之道,崇奇尚偏标新立异之浮燥书风,任笔为体聚墨成形之低劣书伎,在古时就被书家嗤之以鼻。原本不是什么新鲜事,今天却在“创新”的幌子下,招摇过市。用笔横同七勒,竖类八磔,牛头、鼠尾、蜂腰、鹤膝、竹节、柴担比比皆是。远看龙飞凤舞,近看丑态百出:纤纤乎似风摆杨柳弱不禁风;落落乎犹病叟倚杖东倒西歪。不堪入目却恬不知耻,津津乐道什么“个性”。“蛇行笔下冒字画,油腔入纸充文章”。苏东坡“天真烂漫是吾师”讲的是道法自然,力避做作。今时书家却理解成学小孩子笔意,真真令人啼笑皆非。至于秦汉李(斯)、蔡(邕)以来直至近代包(世臣)、康(有为)的书论,几人深究详考?“蛇行笔下冒字画,油腔入纸充文章”,今时书法家如此悲哀,没有文化,少知识,却能以“大家”姿态面世,应当说绝非一般的“实力”。三,具有博采众长的谦谦君子。 谦虚是做人的美德,也是治学严谨的表现。古时书家见一好字,必揣摩不已,悟透参明。哪怕是自己弟子,亦不耻下问。这类例子,在中国书法史记中俯拾皆是。再看今时书家,岂止毫无谦德,大多鼠肚鸡肠。学问不知有无,架子端的倍足,见人带答不理,说话哼哼唧唧。明面肉麻吹捧,背地恶语相讥。每有佳作出现,极尽诋毁能事,什么馆阁体啦,无创新啦,太传统啦。全然一个武大郎,却能红红火火地开起店来,这更是非凡的“实力”。四,具有勤耕不辍的治学精神。人不学不成材,玉不琢不成器。在书法道路上,无捷径可循。古时书法大家中,诸如张芝的临池尽墨,智永和尚的退笔成冢,都足资证明:离开勤奋,一事无成。书法,亦复如是。古时,书法是登科及第不可逾越的一道门槛,姑且不论爱好与否,仅从功名利禄角度而言,古人的刻苦精神可想而知。再看今人,莫说遍临名帖,遍览名贴者又有几许?字内功夫外行,字外功夫内行倒是今时“书家”之中国特色。不学无术却浪得虚名。靠的就是挖空心思,投机营这些字外功夫。若说《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在今天,唯此一条即可。先找门路靠上本地书协头头,这是基本实力;再花大本钱贴靠高层书协头头,这是绝对的“深层实力”。至于古人做法大可不必效仿。五、与生俱来的兴趣(或说天分)。古时,科举之卷,皆堪称书法佳作,但神品不多。原因在于书法敲门砖的作用达标即可。故,真正“书法家”的问世,决定毫无功利色彩。完全出于对书法乐趣的不可名状的热爱。今时,不见得没有这样的书法天才。但是,在功利色彩甚嚣尘上的今天,这样的天才是注定要被埋没的。狭隘的嫉妒心理,贪婪的物欲驱动早就令人良知泯灭了。我说书协威,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如果您是书法的天才爱好者,朋友,您非但一点实力也没有,您是武功全废啦! 最后是“一公允”。所谓“公允”是指众所认同的意思。历代书法名家,是经过历史的认证,为广大学者认可的。这一条不能与时俱进,也不符合时代要求。今天的书法家是公推的吗?今天的各级书协头头乃至会员是选举出来的吗?写一手丑陋不堪的字,照样是“书法大家”,你诧异吗?您OUT啦!今天是“个性张扬”时代。大可指鹿为马吗!与有无“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毫不相干。言及于此,朋友,《书法家的基本实力和深层次实力怎样区分》?您该明白了吧。就一条,“挖空心思地做好字外功夫”!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0. 冒昧是什么意思了
【拼音】:mào mèi 。
【释义】:
轻率莽撞(多作谦辞)。
冒 : 向外透或往上升:冒烟(a.烟往上升;b.发怒)。冒汗。冒尖。 不顾(恶劣的环境或危险等),顶着:冒雨。冒险。冒死。 不加小心,鲁莽,冲撞:冒失。冒昧。冒进(不顾具体条件,急躁进行)。 用假的充当真的,假托:冒牌。冒充。冒名顶替。 复盖:“先设一铁板,其上以松脂、蜡和纸灰之类冒之”。 贪污:“贪于饮食,冒于货贿”。 古同“帽”。 古同“瑁”,玳瑁。姓。
昧 :暗,不明:幽昧。昧旦(清晨还未明亮时)。 昏,糊涂,不明白:愚昧。蒙昧。素昧平生(一向不认识)。 目不明:“目不别五色之章为昧”。 隐藏,隐瞒:暧昧。昧心(违背良心做坏事)。 冒犯:冒昧(多作谦辞)。
【造句】:
我冒昧地不同意。
冒昧地写信给你
冒昧问一句,你们之间没发生什么事吧?
我冒昧给你写这封信,投诉我上周五在您商店里购买的数码相机的质量问题。
我们经营微波炉出口业务,现冒昧给你方寄去我方报价单供参考。
“请允许我冒昧地问一下,那么,黛娜是谁呢?”鹦鹉说。
我冒昧地猜测,今天生活在西方的许多犹太人和穆斯林对只吃犹太洁食或清真的肉并不很严格。
当这些要求都吻合时,我冒昧地猜想,他们超过布什政府作出的承诺。
她只希望他们不要搞得太露骨,曾有一两次冒昧地建议玛丽安还是克制点为好。
至于诸位表妹,虽然我去不了多少日子,且请恕我冒昧,就趁着现在祝她们健康幸福,连伊丽莎白表妹也不例外。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1. 冒昧的冒的意思是什么
冒昧
一、读音 冒昧 mào mèi
二、解释: 不顾地位、能力、场合是否适宜(多用做谦词)。
三、例句:
(1).冒犯,无知而妄为。多用于自谦。
《后汉书·李云传》:“故敢触龙鳞,冒昧以请。”
《晋书·滕修传》:“不胜愚情,冒昧闻诉。”
宋 苏辙 《三论分别邪正札子》:“臣不胜区区冒昧圣听,伏竢诛谴。”
清 平步青 《霞外攟屑·掌故·陈侍御奏摺》:“谨不揣冒昧,效兹一得。”
(2).引申为鲁莽轻率。
《朱子语类》卷七六:“今行险徼幸之人虽知险阻,而犹冒昧以进。”
《明史·杨恂传》:“使大臣清节素孚,彼安敢冒昧如此?”
徐特立 《由巴黎致湘学界书》:“谓无技术及法语,又无学费者,不可令其冒昧来往。”
(3).犹苟得。
宋 苏轼 《答陈季常书》:“自数年来,颇知内外丹要处。冒昧厚禄,负荷重寄,决无成理。”
(4).犹埋没。
《白雪遗音·马头调·望夫山》:“奴说奴是冷落的香闺(独自守孤帏)。为甚么将俺恩情都冒昧?”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12. 不揣冒昧 的“揣”是什么意思?
揣测,想到的意思。 现代汉语词典:估计,忖度。摘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