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宵兴”的成语「宵寝晨兴」
成语“宵寝晨兴”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xiāo qǐn chén xīng成语简拼:XQCX
成语注音:ㄒ一ㄠ ㄑ一ㄣˇ ㄔㄣˊ ㄒ一ㄥ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东汉·蔡邕《让高阳侯印绶符策表》:“臣是以宵寝晨兴,叩膺增叹,心烦虑乱,喘呼息吸。”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宵:夜;兴:起。夜晚入睡,清晨起来。形容勤劳
成语用法:宵寝晨兴作谓语、定语;用于处事。
成语“宵寝晨兴”的扩展资料
1. 与月亮有关的诗句关山月 (李白)
明月出天山,苍茫云海间。
长风几万里,吹度玉门关。
汉下白登道,胡窥青海湾。
由来征战地,不见有人还。
戍客望边邑,思归多苦颜。
高楼当此夜,叹息未应闲。
月下独酌 (李白)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
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
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
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
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
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
夜思 (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月夜 (刘方平)
更深月色半人家,北斗阑干南斗斜。
今夜偏知春气暖,虫声新透绿窗纱。
嫦娥 (李商隐)
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沉。
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
八月十五夜月 (唐 杜甫)
满月飞明镜,归心折大刀。
转蓬行地远,攀桂仰天高。
水路疑霜雪,林栖见羽毛。
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
月夜忆舍弟 (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望月怀远 (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
霜月 (李商隐)
初闻征雁已无蝉,
百尺楼高水接天。
青女素娥俱耐冷,
月中霜里斗婵娟。
秋宵月下有怀 (孟浩然)
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
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
庭槐寒影疏,邻杵夜声急。
佳期旷何许!望望空伫立。
八月十五夜桃源玩月 (唐 刘禹锡)
尘中见月心亦闲,况是清秋仙府间。
凝光悠悠寒露坠,此时立在最高山。
碧虚无云风不起,山上长松山下水。
群动悠然一顾中,天高地平千万里。
少君引我升玉坛,礼空遥请真仙官。
云欲下星斗动,天乐一声肌骨寒。
金霞昕昕渐东上,轮欹影促犹频望。
绝景良时难再并,他年此日应惆怅。
中秋月(晏殊)
十轮霜影转庭梧 此夕羁人独向隅
未必素娥无怅恨 玉蟾清冷桂花孤
中秋月(苏轼)
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此生此夜不长好,明月明年何处看。
八月十五日夜湓亭望月 (唐白居易)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中秋待月(陆龟蒙)
转缺霜输上转迟 好风偏似送佳期
帘斜树隔情无限 烛暗香残坐不辞
最爱笙调闻北里 渐看星潆失南箕
何人为校清凉力 欲减初圆及午时
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唐皮日休)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宋苏轼《中秋见月和子由》
明月未出群山高,瑞光千丈生白毫。
一杯未尽银阙涌,乱云脱坏如崩涛。
谁为天公洗眸子,应费明河千斛水。
遂令冷看世间人,照我湛然心不起。
西南火星如弹丸,角尾奕奕苍龙蟠。
今宵注眼看不见,更许萤火争清寒。
何人舣舟昨古汴,千灯夜作鱼龙变。
曲折无心逐浪花,低昂赴节随歌板。
青荧灭没转山前,浪风回岂复坚。
明月易低人易散,归来呼酒更重看。
堂前月色愈清好,咽咽寒鸣露草。
卷帘推户寂无人,窗下咿哑唯楚老。
南都从事莫羞贫,对月题诗有几人。
明朝人事随日出,恍然一梦瑶台客。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2. 素衣淡尘掩不住,微然一笑惊落花。连宵不寝听微雨,错喜檐花滴数行。?
听雨 陈藻 宋逋负关心籴谷偿,麦苗准拟贴春粮。连宵不寝听微雨,错喜檐花滴数行。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3. 登田中丞高亭(贾岛)高亭林表迥嵯峨,独坐秋宵不寝多。玉兔玉人歌里出,白云难似莫相和诗意大概
登上“高亭”后,看到它周围的树木形态各异,更是体验到山势的高峻,
独自坐在秋宵中,难以入睡。(这应该是下山后的状态。因为你登人家的亭台,人家一般要陪同吧?那就不会独坐)
你(田中丞)已经写了关于“玉兔、玉人”的诗篇,
你(田中丞)写的诗歌象“白云”那样飘逸,我水平不如你,还是不要来“和”了吧。
注:
高亭:作者拜访的“田中丞”家里园林中的一座亭子,应该建在某座小山上,故称高亭。
林表:树林的末梢
迥:差别大
嵯峨:形容山势高峻
秋宵:秋天的晚上
不寝:寝:睡。“不寝多”意思是睡眠时间少
玉兔:又称月兔,是古代神话传说中是居住在月球上的兔子。
玉人:美女,这里可能指嫦娥。
歌:诗歌
白云:不清楚所指。可能坚田中丞写的诗的称赞比喻。
难:不大可能办到,使人感到困难
似:用于比较,表示程度更甚
白云难似:“难似白云”的倒装
和:指唱和,和答。和就是附和的意思。在传统诗歌学里,和诗是由两首以上的诗组成,第一首是原唱,接下去的是附和。平仄的运用以及节奏的安排上,不同的体裁有不同的要求。讲究步韵,依韵,用韵。“和”在现代的读音中,应该是“仄”声,似有有韵不当之嫌。但古人在用韵的时候,某字可平仄通读的时候,他们的要求就没那么严。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4. 元宵的宵这个宝盖是什么意思?
宵,形声。字从宀,从肖,肖亦声。“肖”指“(声音)变小变细”。“宀”指“人家”、“宅屋”。“宀”与“肖”联合起来表示“一家人说话声变小变细了(休息了)”。本义:入寝。转义:入夜。辨析:宵和夜。“宵”指入夜时段,大概在晚饭后的八、九点钟,是上床睡觉的时候。“夜”指黄昏之后夜幕降临到次日早晨太阳快要出来的时段,大约是每天傍晚六时到次日早晨六时。夜:今宵|良宵|元宵佳节|通宵达旦。宵,夜也。──《说文》古人称夜为“宵”,元宵在早期节庆形成过程之时,只称正月十五日、正月半或月望,隋以后称元夕或元夜。唐初受了道教的影响,又称上元,唐末才偶称元宵。但自宋以后也称灯夕。到了清朝,就另称灯节。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