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对症下药”的典故“对症下药”成语故事

2024年02月27日成语故事94

“对症下药”的成语故事:

  华陀(tuó)是东汉末年著名的医学家,他精通内、外、妇、儿、针灸(jiǔ)各科,医术高明,诊断准确,在我国医学史上享(xiǎng)有很高的地位。   华陀给病人诊疗时,能够根据不同的情况,开出不同的处方。   有一次,州官倪(ní)寻和李延一同到华陀那儿看病,两人诉说的病症(zhèng)相同:头痛发热。华陀分别给两人诊了脉后,给倪寻开了泻药,给李延开了发汗的药。   两人看了药方,感到非常奇怪,问:“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   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倪寻和李延服药后,没过多久,病就全好了。


对症下药这个成语是什么意思
【成语】: 对症下药【拼音】: ì zhèng xià yào【解释】: 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出处】: 《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对症下药什么意思?
【解释】: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
【出自】:《三国志·魏志·华陀传》:“府吏倪寻、李延共止,俱头痛身热,所苦正同。佗曰:‘寻当下之,延当发汗。’或难其异,佗曰:‘寻外实,延内实,故治之宜殊。’即各与药,明旦并起。”
【释义】:我们两人的症状相同,病情一样,为什么吃的药却不一样呢?“华陀解释说:“你俩相同的,只是病症的表象,倪寻的病因是由内部伤食引起的,而李延的病却是由于外感风寒,着了凉引起的。两人的病因不同,我当然得对症下药,给你们用不同的药治疗了。
【示例】: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吧。 ◎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语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一语道破 
[ yī yǔ dào pò ] 
【解释】:道:说;破:揭穿。一句话就说穿了。
【出自】:清·戏确《与张考夫书》:“自唐虞至战国二千余年,圣人相传心法,一语道破。”
【释义】:从唐朝至战国两千年来,圣人相传的心法,一句话就说穿了。
【示例】:而发之又必若隐若见,欲露不露,反复缠绵,终不许~。◎清·陈廷棹《白寸斋词话》卷一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指一句话说穿
2、反义词;
举措失当 
[ jǔ cuò shī dàng ] 
【解释】:举措:举动,措置。指行动措施不得当。
【出自】:《管子·禁藏》:“举措不当,众民不能成。”
【释义】:行动措施不得当,百姓不会成功。
【示例】:敌军调动忙乱,~,两队优劣之势,也就不同于前了。 
◎毛泽东《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
【语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指举动措施不得当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对症下药的意思相近的成语
因地制宜yīn dì zhì yí[释义] 因:随顺;制:制定;规定;宜:适当;合宜。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宜的措施。[语出] 《吴越春秋·阖闾内传》:“夫筑城廓;立仓库;因地制宜。”[正音] 宜;不能读作“yì”。[近义] 因势利导[反义] 一成不变[用法] 含褒义。一般作谓语、宾语、状语。[结构] 偏正式。[例句] 我们应~;不能求简单化一。[英译] act according to circumstances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如何做到对症下药?
俗话说:是药三分毒,在没有确诊(找出病因)的情况下用药,不仅带有盲目性,造成人工、药物的浪费,而且既治不好病,又延误了病机,可能造成病情加重,造成禽只死亡等损失加重。因为未能及时确诊,还可能造成一个地区某种禽病疫情的扩散和流行,造成巨大的损失。因此,必须从如下几个方面去准确用药。(1)弄清病因,准确用药对家禽传染病,尽快确诊,找出病因。如系病毒引起的新城疫、法氏囊,或是细菌引起的禽大肠杆菌或巴氏杆菌引起的,这样就可以对症下药,采取紧急防控措施,扑灭疫情,挽救动物。(2)对症治疗和综合用药当病情复杂,受条件限制又不能及时分离病原时,则应及时针对疫病的临床表现进行紧急救治,使症状得到缓解,这样做有利于禽机体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机体抵抗力的提高。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对症下药下一句什么
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聚沙成塔,集腋成裘。 绳锯木断,水滴石穿。眼高手低,志大才疏。不翼而飞,不胫而走。对症下药,量体裁衣。转为不安,化险为夷。如有帮助,请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对症下药的意思是什么
对症下药释义:针对病症用药。比喻针对事物的问题所在,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自百度汉语|报错对症下药_百度汉语[拼音] [ì zhèng xià yào] [出处] 宋·朱熹《朱子语类》第四十二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症下药。”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对症下药”扩展:

近义词:有的放矢、因地制宜
成语解释:症:病症;下药:用药。医生针对病人的病情开方用药。比喻针对具体情况;采取具体有效措施。
成语读音:duì zhèng xià yào
英文翻译:prescribe medicine according to the disease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日文翻译:病症(びょうしょう)に応じて投薬(とうやく)する,具体的な情形に応じて救済(きゅうさい)の手段を取る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错字纠正:症,不能写作“证”或“正”。
成语出处:宋 朱熹《朱子语类》第41卷:“克己复礼,便是捉得病根,对证下药。” 本内容来自gyjslw.com
成语歇后语:害什么病开什么方
成语谜语:医生开处方
其他翻译:<德>die passende Arznei verabreichen<法>prendre des mesurces appropriées <administrer le médicament selon la maladie>
造句:他也许要借这原始的集体的力给后代的散漫和萎靡来个对症下药吧。(朱自清《闻一多先生怎样走着中国文学的道路》)
反义词:无的放矢、举措失当
成语用法:对症下药偏正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褒义。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俄文翻译:прописывать нужное лекáрство
成语辨析:对症下药和“有的放矢”;都有“言论、行动有针对性”的意思。但对症下药偏重在针对不同的情况确定措施和办法;“有的放矢”偏重在有目的;有针对性。
成语简拼:DZXY
成语注音:ㄉㄨㄟˋ ㄓㄥˋ ㄒ一ㄚˋ 一ㄠˋ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24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