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杜渐防微”的典故“杜渐防微”成语故事
“杜渐防微”的成语故事:
丁鸿,东汉时人。自幼聪明好学,对经书很有研究。其父死后,父亲的爵位按当时的世袭传统应由作为长子的他继承,但他却上书朝廷要把爵位让给他弟弟,他自己外出躲了起来。后来,朝廷不允,他在外被人发现,经反复劝说,才回到家中,接受了皇帝的敕封。 到了和帝刘肇继位时,刘肇因年幼无能,大权由窦太后执掌。当时,窦太后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职位非常显要,他拉帮结伙,把窦家兄弟纷纷安排到了重要的职位上,相互勾结,为非作歹,朝廷实际上成了窦家天下。丁鸿见了很着急。他利用那年发生日蚀,古代人认为是不祥之兆的机会,劝说皇帝趁窦家“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fáng wēi dù jiàn)指当错误的思想和行为刚有苗头或征兆时,就加以预防与制止,坚决不让它继续发展。
出自《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则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译文:在抓各类事务上,如果凡事都能够主动的去履职尽责,对于那些隐患能够做到防微杜渐,把事故隐患和苗头都能消除在萌芽状态的话,一切不吉利、不利于的事情都能能得到很好杜绝,也就可以平安幸福。
扩展资料
1、近义词
防患于未然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是fánɡ huàn yú wèi rán,意思是指在祸患发生之前就加以预防。
出自《周易·既济》:“君子以思患而豫防之。”
译文:君子总是想着可能发生的祸害,预先做出防范。
2、反义词
患至呼天,读音huàn zhì hū tiān,汉语成语,形容事前不作准备,灾祸临头。
出自《韩诗外传》:“患至而后呼天,不亦晚乎!”
译文:灾难已经来临才呼喊老天帮忙,不是太晚了吗?gyjslw.com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进行德育教育
【摘 要】结合当前小学数学发展情况,从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出发,参考自身的教学经验,提出了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希望对于今后的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发展有所帮助。【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教学;德育教育;教学改革【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3089(2018)32-0075-01结合新课标的要求,将德育教育渗透到小学数学教学中则是必然趋势,这样能更好实现德育和美育教育得到发挥,有助于学生的身体、心理的健康发展,全面提升学生的内在和外在素质,有利于学生的德智体美劳的全面发展,符合新课改的相关要求[1]。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德育教育的应用现状1.教学的模式较为单一。在传统教学模式的影响下,初中体育教学的灵活性受到一定的影响,大部分课堂教学受到时间和空间的影响比较大,相关的教学实践的针对性不强,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造成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受到一定影响,难以有效开展德育教育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渗透。2.学生参与程度较低。学生一直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主体,应通过各种有效措施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数学课堂教学活动,并积极构建热烈的课堂gyjslw.com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指在坏思想、坏事或错误刚冒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不让其发展下去。本作“杜渐防萌” 出自①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②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意为:“如果皇帝执掌朝政,防微杜渐,则国家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gyjslw.com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提防、防止。微:微小,指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要在不好的事情刚刚发生或即将发生的时候及时阻止,防止其继续发展蔓延。gyjslw.com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微即微小;杜即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比喻在坏事情坏思想萌芽的时候就加以制止,不让它发展。宋胡安国《春秋传·文公九年》:“故至而特书,以示防 微杜渐之意,其为世虑深矣。” 明朝陆采 《怀香记·鞫询香情》:“自家不能防微杜渐,却怨谁来?”都指在错误或坏事刚露出苗头时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扩展资料:
历史典故
《后汉书·丁鸿列传》记载了一则故事:东汉和帝即位时仅十四岁,由于他年幼无能,便由窦太后执政,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国家的军政大实际上落入窦太后的兄弟窦宪等人手中。他们为所欲为,密谋纂。
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司徒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
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便上书和帝,建议趁窦氏兄弟势尚不大时,早加制止,以防后患,这样才能使得国家长治久安。他在奏章里说:“‘杜渐防萌’则凶妖可灭。”
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打算,于是了他的意见,并任命他为太尉兼卫尉,进驻南北二宫,同时罢掉窦宪的官。窦宪兄弟情知罪责难逃,便都自杀了,从而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宫廷政变。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防微杜渐gyjslw.com
防微杜渐是什么意思
防微杜渐 ( fáng wēi dù jiàn )
【解 释】 防:提防,防止;微:事物的苗头;杜:杜绝,堵塞;渐:事物的起始、发展。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出 处】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用 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宾语;含褒义
【示 例】 夏衍《心防》第二幕:“在起初的时候,最要~。”
【近义词】 防患未然
【反义词】 养痈遗患
【典 故】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gyjslw.com
自小流露出名将气质的戚继光,从小被父亲要求的有多严格?
戚继光很小就养成了一种舍我其谁的担当气质,以及极强的自信心、极高的责任感。
嘉靖十二年(1533年),父亲戚景通升大宁都司(驻今河北保定)掌印官。
这一年,戚继光的弟弟戚继美出生。
因为父亲的调任,六岁的戚继光和四岁的妹妹,还有刚刚出生的弟弟都随着祖母回到了老家蓬莱。
妹妹年纪小,淘气,某天把哥哥用来充当做旌旗的色纸一把拿过,一溜烟跑了。
戚继光急得不行,满院子追着妹妹要。
妹妹耍赖不给。
情急之下,戚继光就跳进外面的田里抓蛇,以蛇作为恐吓工具,胁迫妹妹把色纸交出来。
蛇是一种攻击性极强的冷血动物,如果唾液中带毒,咬到了人,可以致人于死亡。
戚继光也是急昏了头,竟然到田里抓蛇,也幸好这蛇没有毒,否则后果不堪设想。
当然,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戚继光胆大过人的性格特征,同时,也看得出,他对军事游戏的喜欢,已经到了置性命于不顾的程度。
妹妹看到了蛇,哇地一声,吓哭了,就把色纸扔回给他,一边扔一边说,不就是几张破纸吗?不就是几张破纸吗?我不希罕!
戚继光丢掉死蛇,忙不迭地捡妹妹扔落在地上的色纸,一脸正色地说,这可不是纸啊,这是旌旗,懂不懂?旌旗哪!没有了旌旗,我的部队就会乱了,仗也打不了了。
戚景通从别人口中知道了这件事,心中窃喜,认定了这个孩子将来一定会是个将才。
必须补充一下,戚景通虽然是朝廷命官,但有明一代,官员的薪水是很低的,除非有灰色收入,不然,单靠正常收入,官员的家里经济都是比较拮据的。
比如大家熟知的清官海瑞,他为人刚烈古板、清廉耿直,绝不多拿官俸之外一分钱,所以,日子过得很清苦,经常一个月不尝肉味。
戚景通和海瑞是同一时代的人,他的刚烈古板、清廉耿直,并不逊色于海瑞,日子也过得同样清苦。
戚景通于嘉靖十四年(1535年)调到京师任神机营副将,在天子脚下工作,官职也不算低,但家庭经济仍然没有很大改观。
戚景通自己安贫乐道,并不以之为苦,还身体力行,有意把这种乐观、豁达的思想传递给儿子。
戚景通于嘉靖十七年(1540年)辞职退休回到了蓬莱老家。
老家的老房子已有两百多年历史,破败不堪。
戚景通请了几名工匠来家里进行修缮。
工匠们安装正厅窗户时,戚景通不在,戚继光和弟妹在旁边玩耍。
工匠一边工作,一边逗趣戚继光几个,说:“戚公子啊,别的将门之家都是做几十扇雕花窗户的,我们做这个工作也做了好多年了,人家最少也得做十二扇,你们家才做四扇,太少啦,你看是不是也改做成十二扇?”
戚继光这年已经十一岁了,是个半大小人,也想作一回主,回头跟父亲商量,说:“工匠们说将门之家最少都装十二扇雕花窗户,我们家是不是就按这个标准安?”
戚景通听了,一张老脸马上拉长,严肃地说:“你长大后如果能保住这份产业来供奉祖宗,还能在这里住下去;如果贪图荣华,只怕连这点产业也保不住,要我说,四扇雕花窗户就已经足够了。”
戚继光听了父亲的话,没有说什么,这之后,一直提醒自己:绝不能贪图荣华。
嘉靖十九年(1540年),十三岁的戚继光到外婆家去玩,回来时,穿了一双带有漂亮装饰物的新鞋子。
戚景通见了,又是吹胡子又是瞪眼,对儿子说:“小孩子干嘛要穿这么漂亮的鞋?你现在爱上了穿漂亮的鞋子,往后就会喜欢穿漂亮的新衣服,再往后就会喜欢住漂亮的房子……人的贪欲是无穷尽的,你老爹我一辈子廉洁清白,不可能满足你的奢求,那你将来做了将军,为了满足你的欲望,就会克扣军饷,就会搞腐败,最终会成为一个道德败坏的无耻小人。”
为了教育好儿子,戚景通从一双新鞋子引申和阐发到了扣军饷、搞腐败的乱纪违法行为,可谓防微杜渐,语重心长!
难得的是,戚继光全听进去了,他默默地把新鞋子脱下来,换上了旧鞋子。
戚景通除了正确引导儿子正当的爱好兴趣,严格培养儿子的道德品质,还非常关心儿子对文化知识的学习。
某天,戚景通看见儿子在书房里读书很入神,心中欣喜,低头询问:“你的志向是什么?”
戚继光想也不想,抬头答道:“读书!”gyjslw.com
“防微杜渐”是何意?有什么来历?
解释: 在不良事物刚露头时就加以防止,杜绝其发展。 这个成语来源于《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销灭,害除福凑矣。 东汉和帝即位后,窦太后。她的哥哥窦宪官居大将军,任用窦家兄弟为文武大官,掌握着国家的军政大。看到这种现象,许多大臣心里很着急,都为汉室江山捏了把汗。大臣丁鸿就是其中的一个。 丁鸿很有学问,对经书极有研究。对窦太后的他十分气愤,决心为国除掉这一祸根。几年后,天上发生日蚀,丁鸿就借这个当时认为不祥的征兆,上书皇帝,指出窦家势对于国家的危害,建议迅速改变这种现象。和帝本来早已有这种感觉和打算,于是迅速撤了窦宪的官,窦宪和他的兄弟们因此而自杀。 丁鸿在给和帝的上书中,说皇帝如果亲手整顿政治,应在事故开始萌芽时候就注意防止,这样才可以消除隐患,使得国家能够长治久安。gyjslw.com
防微杜渐的杜什么意思
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形容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gyjslw.com
谁知道防微杜渐这个典故
防微杜渐晋·韦謏《启谏冉闵》:“清诛屏降胡,以单于之号以防微杜渐。” 《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 南朝·宋·范晔《后汉书·丁鸿传》:“若敕政责躬,杜渐防萌,则凶妖消灭,害除福凑矣。”意为:“如果皇帝执掌朝政,防微杜渐,则国家的祸害就可以消除,人民就得以幸福安康。”gyjslw.com
如何加强党性修养做一名合格党员思想汇报
97年前中国共产党诞生时,全国只有53名党员,面对的是一个灾难深重的旧中国;而97年后的今天,我们党已成为拥有近九千万党员的大党。中国共产党之所以在自身建设和社会经济建设各方面都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成绩,主要是因为作为中国工人阶级先锋队的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始终坚持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坚持走群众路线,集中民智,珍惜民力,关注民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使她具有了百折不挠的顽强毅力,生生不息的强大生命力和万众一心的凝聚力。只有始终坚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大提出的新论断、新理念、新任务、新举措,主动学习“四个意识”,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要坚决维护党中央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始终在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全面加强党的自身建设,党才能永葆强大的生命力,党的事业才能兴旺发达、无往而不胜。因此,我们要不断加强党性修养,认真注重作风养成,做合格的共产党员,成为党强大生命力的“源头活水”。一、准确把握党性修养的深刻内涵什么是“党性”?党性,是一个政党固有的本性,它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党员的党性,是党的性质、目标、宗旨、作风、纪律、道德等各方面要gyjslw.com
如何运用和把握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的思考
【摘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环环相扣,层层设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其中“第一种形态”是基础,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的第一道防线,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深入理解第一形态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客观分析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将第一种形态这个基础性形态更好地落实到位,是当前各级特别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亟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基层;监督;第一种形态一、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内涵监督执纪“第一种常态”即“党内关系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传承了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一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基本要求就是全体党员要勇于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让党员自我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纪律意识,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自觉远离纪律和规矩的“红线”。二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强化了组织责任。要求党组织及时发现党员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适时开展提醒教育,查找问题症结,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小病不治,拖下去就有可能成为大病;小错不纠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铸成大错。”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不仅能可以挽救更多的党员干部,也能避免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失。gyjslw.com
如何准确把握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
【摘要】监督执纪“四种形态”环环相扣,层层设防,是全面从严治党的利器。其中“第一种形态”是基础,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筑牢防止党员干部犯错误的第一道防线,关系到全面从严治党的大局。深入理解第一形态的重要意义和内涵,客观分析落实中存在的问题和难点并在实践中加以解决,将第一种形态这个基础性形态更好地落实到位,是当前各级特别是基层纪检监察机关亟待研究和思考的问题。【关键词】基层;监督;第一种形态一、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内涵监督执纪“第一种常态”即“党内关系正常化,批评和自我批评要经常开展,让咬耳扯袖、红脸出汗成为常态”,传承了我们党“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一贯方针。一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的基本要求就是全体党员要勇于自我批评、自我监督。让党员自我强化党员身份意识和纪律意识,养成自觉接受监督的习惯,自觉远离纪律和规矩的“红线”。二是监督执纪“第一种形态”强化了组织责任。要求党组织及时发现党员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适时开展提醒教育,查找问题症结,必要时给予纪律处分。“小病不治,拖下去就有可能成为大病;小错不纠正,发展下去就有可能铸成大错。”把问题解决在萌芽,不仅能可以挽救更多的党员干部,也能避免对党的事业造成损失。gyjslw.com
成语“杜渐防微”扩展:
造句:杜渐防微之责,舍我辈其谁堪任之!(闻一多《给梁实秋、吴景超、翟毅夫、顾毓琇、熊佛西诸先生》)反义词:任其自然
繁体成语:杜漸防微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注音:ㄉㄨˋ ㄐ一ㄢˋ ㄈㄤˊ ㄨㄟ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成语读音:dù jiàn fáng wēi
成语解释:杜:堵住;渐:指事物的开端;微:微小。错误或坏事刚冒头就及时制止,不让它发展。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近义词:防微杜渐、杜渐防萌
英文翻译:be precautious beforehand
成语简拼:DJFW
成语用法:杜渐防微联合式;作谓语;同杜渐防萌。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出处:晋 葛洪《抱朴子 明本》:“昔之达人,杜渐防微,色斯而逝,夜不待旦。”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