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个字是“柳”字的成语「柳昏花暝」

2024年03月02日成语大全87

成语“柳昏花暝”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liǔ hūn huā míng
成语简拼:LHHM
成语注音:ㄌ一ㄡˇ ㄏㄨㄣ ㄏㄨㄚ ㄇ一ㄥ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词:“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摘自gyjslw.com
成语解释:暝:日暮。形容暮色中花柳的朦胧景象
成语用法:柳昏花暝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成语造句:王国维《人间词话》:“然‘柳昏花暝’,自是欧秦辈句法,前后有画工、化工之殊。”

成语“柳昏花暝”的扩展资料

1. 什么什么花什么成语女神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柳暗花明、
洞房花烛、
柳莺花燕、
叶瘦花残、
燕妒花惭回、
玉惨花答愁、
柳折花残、
插插花花、
玉碎花销、
夜月花朝、
柳亸花娇、
油嘴花唇、
金枝花萼、
水流花落、
玉碎花消、
月貌花庞、
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月坠花折、
月缺花残、
柳娇花媚、
柳暖花春、
年登花甲、
鸟啼花落、
甜语花言、
柳影花阴、
酒病花愁、
柳昏花螟摘自gyjslw.com
2. 《花暝柳昏》txt全集下载
花暝柳昏 txt全集小说附件已上传到百度网盘,点击免费下载:
花暝柳昏.txt大小:179.61K
已经过百度安全检测,放心下载
点击下载
内容预览:
花暝柳昏
作者:流光宛转
*闲话* 作品相关--更新中
更新时间2012-1-23 13:40:22 字数:1330
 2011.12.22开始上传。
  2011.12.31提交签约。
  2012.1.15获得首个推荐:
  主站首页文学精选书名
  文学网.分类页面-封推下面同好作品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关注作品
  2012.1.16msn图书频道-新书力荐榜单
  msn图书频道-分类荐榜单
  2012.1.19满5万字
  2012.1.22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强推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关注作品
  文学网_首页_首屏新闻位
  2012.1.29文学网_本周强推/上周强推
  文学网_六小封推
  2012.2.5营销部-强力出推荐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强推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关注作品
  2012.2.6msn图书频道-分类荐榜单
  2012.2.6开通vip
  2012.2.19文学网_六小封推
  2012.2.26文学网.分类页面-热门分类作品推荐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关注作品
  2012.2.27msn精彩题
  2012.3.4主站首页文学推荐
  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强推
  营销部-强力出推荐
  2012.3.11文学网.分类页面-分类关注作品
  2012.3.25文学网_六小封推
  2012.4.1文学网.分类页面-热门分类作品推荐
  2012.4.2msn图书频道-分类荐榜单
  2012.4.15文学网_精品堂_潜力作品
  2012.4.16msn分类大封推
  2012.4.29文学网.分类页面-热门分类作品推荐
 ……
免费的,直接下载就行摘自gyjslw.com
3. 求小说《花暝柳昏》。
花暝柳昏.txt0.18M    来自:百度网盘点击跳转网盘&app=zd
百度云txt文档
满意请~摘自gyjslw.com
4. 什么什么花什么成语女神
鸟语花香、
春暖花开、
柳暗花明、
洞房花烛、
柳莺花燕、
叶瘦花残、
燕妒花惭、
玉惨花愁、
柳折花残、
插插花花、
玉碎花销、
夜月花朝、
柳亸花娇、
油嘴花唇、
金枝花萼、
水流花落、
玉碎花消、
月貌花庞、
牡丹花好,终须绿叶扶持、
月坠花折、
月缺花残、
柳娇花媚、
柳暖花春、
年登花甲、
鸟啼花落、
甜语花言、
柳影花阴、
酒病花愁、
柳昏花螟摘自gyjslw.com
5. 柳什么花什么的成语
柳暗花明柳绿花红柳宠花迷柳亸花娇柳陌花丛柳圣花神柳莺花燕柳巷花街柳娇花媚柳陌花衢柳营花阵柳昏花螟柳暗花遮柳户花门柳昏花暝柳街花巷柳绿花红柳陌花巷柳陌花街柳暖花春柳衢花市柳弱花娇柳啼花怨柳烟花雾柳腰花态柳营花市柳折花残柳泣花啼柳影花阴柳市花街摘自gyjslw.com
6. 柳什么花什么和什么辕什么辙和什么俯什么仰和什么应什么合
柳暗花明南辕北辙前俯后仰里应外合摘自gyjslw.com
7. 求 史达祖《双双燕》的古文赏析
  双双燕 咏燕 [史达祖]
  过春社了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
  芳径,芹泥雨润,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档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应自栖香正稳,便忘了天涯芳信。愁损翠黛比蛾,日日画阑独凭。
  这首词历来被人推崇为咏物杰作,也是史梅溪的代表作。全篇以白描手法描绘春社过后燕子双双飞回旧巢戏弄春光的神态,进而以燕子的欢乐反衬闺中思妇的孤寂;并寄寓着讽喻南宋朝廷耽于逸乐不图恢复使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意。
  “过春社了”,点明燕子归来的时间。“度帘幕中间,去年尘冷”,燕子揣度高楼深院,“帘幕无重数”之中,经过一个冬天,积下来的尘也冷了。为什么呢?如果这里的主人也成双成对,生活得热乎乎的话,就不至于“尘冷”了。这里从燕子的揣度暗示这里的主人是空闺独守的。这就为末尾写人作了伏笔,又为下文的“欲住”“试入”“还相”“又……商量不定”立了张本。可见开头三句是很重要的铺垫。接着是“差池欲住,试入旧巢相并。”“差池”语出《诗经》,本有成双成对之意,已暗点了题。燕子因见“尘冷”,故只是“欲住”,终于还是“试入”了。这人格化的描写把它们的心理、神情写得维肖维妙。“相并”一词,明点出“双双”来,也绘出它俩亲昵之状,以此反衬闺中人之孤独。这一笔写从巢外入巢内的过程,下一笔则写入巢后的行动。“还相雕梁藻井,又软语、商量不定”,因“尘冷”,有今非昔比之感,故到处相望,又“商量不定”。“商量”一语,内涵丰富,既对旧巢感慨,又对未来筹划。这细腻的描写把这双燕子写得活象一对小夫妻在选择安乐窝。“飘然快拂花梢,翠尾分开红影”,两句把燕子双双飞舞、戏弄春光的情景写得生动极了。“飘然”绘出燕子轻盈的体态与舞姿,加上“快拂”,在花梢上飞快掠过。这“快”字还有快活、无忧无虑意,也反衬了闺中人的忧伤。“红影”紧承“花梢”而来,又与“翠尾”相衬映,色彩十分鲜明。“分开”一词,用得有力而艺术。上句写轻快,下句写矫健。至此,双双燕的形象十分丰满突出。整个上片分四层,层次清楚,动静交错,描写细腻,生动传神。
  过片紧承上意,继续写燕子在广阔空间嬉戏春光。“芳径”是“花梢”“红影”的续写。“芹泥雨润”是进一步开拓。燕子本爱用芹泥筑巢,但这对贪玩的燕子,却“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这与上片“飘然”二句照应,把燕子的轻盈矫健作进一步的描写。“爱”“争”“竞”等词,又以拟人法写它们简直玩得狂热了,面对“雨润”的“芹泥”也不顾修巢,当然不会记得为人捎信哪!这就为下文作了准备。真是层层铺垫,丝丝入扣。而双燕的活泼顽皮形象可谓写足了!玩够便回巢,“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归晚”是一日时光的概括,“看足”是嬉戏春光的概括。“红楼”照应“帘幕中间”,是“旧巢”所在地,“柳昏花暝”照应“芳径”,前后照应巧妙自然,全无斧凿痕迹。王国维称之为“化工”之笔。玩够了,回巢当然就甜甜地睡一觉哪,“应自栖香正稳”,“应”是“敢情是”之意,猜测也。谁猜测?作者?闺中人?都合理。理解为闺中人猜测的话,那“便忘了、天涯芳信”就是一种埋怨的口气:你这燕了呀,为了贪玩,就连传信这么重大的事都竟忘了!害得我“愁损翠黛双蛾,日日画阑独凭”,这样则更为亲切。“翠黛双蛾”在此指独守空闺的思妇。这两句是由写燕转入写人。全词用了大部分篇幅写燕之相亲相爱,欢快玩乐,反衬最后几句写人之空闺独守,愁盼归鸿。如此结束,韵味悠长。
  陈匪石认为“红楼归晚”以下六句是“讥不思恢复、宴安鸩毒之非,喻中原父老望眼欲穿之苦”,并说“居然《春秋》之笔”。可见寄托遥深正是本词主要特色,亦梅溪咏物词价值所在。(何瑞澄)
  [注释] [差池]燕子飞行时,有先有后,尾翼舒张貌。《诗经· 风·燕燕》:“燕燕于飞,差池其羽。”[相]端看。[雕梁]雕有或绘有图案的屋梁。[藻井]画着花纹的天花板。形状似井栏,故称藻井。[软语]燕子的呢喃声。[翠尾]燕尾。[红影]花影。
  [译文] 春社已经过了,燕子穿飞在楼阁的帘幕中间,屋梁上落满了旧年的灰尘,清清冷冷。双燕的尾轻轻扇动,欲飞又止,试着要钻进旧巢双栖并宿。它还又飞去看房顶上的雕梁和藻井,要选地点筑新的巢。她们软语呢喃地商量着。飘飘然轻快地掠过花梢,如剪的翠尾分开了花影。小径间芳香弥漫,春雨滋润的芹泥又柔又软。燕子喜欢贴地争飞,显示自身的灵巧轻便。回到红楼时天色已晚,亦把柳暗花暝的美景尽情赏玩。归到新巢中,相依相偎睡得香甜,以致忘了把天涯游子的芳信传递。使得佳人终日愁眉不展,天天独自凭着栏杆。摘自gyjslw.com
8. 花或鸟的诗句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 《诗经•周南•关雎》关关:雌雄二鸟相互和答的鸣声。雎(jū)鸠(jiū):水鸟,喜捕食鱼类,雌雄的情意一。洲:水中陆地。这是《诗经》第一篇作品的起句。写雎鸠和鸣。 ●风雨如晦,鸡鸣不已。 《诗经•郑风•风雨》晦:昏暗。已:止。由于风雨交加,天昏地暗,雄鸡以为天还未亮,仍啼叫不住。后人往往比喻为黑暗中的呼声不绝。 ●燕燕于飞,颉之颃之。 《诗经•邶风•燕燕》颉(xié):上飞。颃(háng):下飞。 ●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 《诗经•小雅•伐木》丁丁:伐木之声。嘤嘤:鸟和鸣之声。幽:深。迁:升。乔:高。以伐木起兴,描写鸟儿飞迁求伴。诗句被后人用于对求友、求上进、求寓所、求升迁的祝贺和鼓励。“乔迁”一词源于此。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诗经•小雅•鹤鸣》九皋(gāo):很深的沼泽。写深泽的鹤声可直冲上天,比喻正义之声是掩盖不住的。 ●王雎鼓翼,鸧鹒哀鸣,交颈颉颃,关关嘤嘤。 汉•张衡《归田赋》王雎(jū):鸟名,雎鸠。鸧鹒:黄莺。颉颃(xié háng):鸟儿上下翻飞的样子。关关嘤嘤:鸟的鸣声。生动地描绘了雎鸠和黄莺飞翔的动态和悲鸣的声音。 ●月明星稀,乌鹊南飞,绕树三匝,何枝可依。 三国•魏•曹操《短歌行》匝(zá):周,圈。依:栖、攀。写良禽择木而栖,比喻贤人良才当择主而事。体现作者渴望招贤纳士,以实现统一天下的伟大抱负。 ●众鸟欣有托,吾亦爱吾庐。 晋•陶渊明《读山海经》欣:高兴。托:依托、栖宿。庐:茅庐、住所。以鸟之爱巢,比己之爱庐,表现田园生活的闲适。 ●望云惭高鸟,临水愧游鱼。 晋•陶渊明《始作镇军参军经曲阿一首》仰望和俯视禽鱼,自己感到惭愧。当官要违反自己的意愿,而鸟鱼却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这反映了诗人归隐思想。 ●早知半路应相失,不如从来本独飞。 南朝•梁•萧纲《夜望单飞雁》应:会。这是孤雁在总结生活经验,认为应求其独立,颇有哲理。 ●雨雪霏霏雀劳利,长觜饱满短觜饥。 南朝•梁•《雀劳利歌辞》霏霏:大而密的样子。劳利:觅食的噪声。觜:即“嘴”。比喻在困难的环境下,有势、会钻营的人可饱腹肥肠;反之则挨冻受饿。 ●新年鸟声千种啭,二月杨花满路飞。 北朝•北周•庚信《春赋》啭:鸟的啼鸣声。用鸟啭和花飞来传达春天的信息,形象生动。 ●愿逐三秋雁,年年一度秋。 唐•卢照邻《昭君怨》逐:追逐、跟随。一度秋:一年一度的秋归。极言昭君因见雁飞而思乡的强烈感情。 ●鹅、鹅、鹅,曲项向天歌。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唐•骆宾王《咏鹅》项:指鹅的长颈。全诗仅十多个字,已把鹅群戏水时的神态声色都逼真地描绘出来。 ●高飞凭力致,巧啭任天姿。 唐•祖咏《汝坟秋同仙州王长史翰闻百舌鸟》致:达到。啭:鸟的啼鸣声。任:听任。天姿:天资。捕捉人们不经意的鸟雀飞啭的自然现象,暗寓事业的成功有赖于实践和天资相结合的深邃的道理。 ●万壑树参天,千山响杜鹃。 唐•王维《送梓州李使君》壑(hè):山沟。杜鹃:鸟名。 ●漠漠水田飞白鹭,阴阴夏木啭黄鹂。 唐•王维《积雨辋川庄作》漠漠:密布的样子。阴阴:幽暗的样子。啭:啼唱。写久雨后的乡村自然景色,广阔无际的水田上边,白鹭展翅飞翔;浓荫蔽日的夏林深处,黄鹂宛转歌唱。形象生动,色彩鲜明,对偶工整。 ●入春解作千般语,拂曙能先百鸟啼。 唐•王维《听百舌鸟》千般语:各种鸣叫。拂曙:拂晓。 ●孤飞一片雪,百里见秋毫。 唐•李白《观放白鹰》秋毫:禽鸟在秋天长出的新的细毛。形容在一片清白之中最易明察,哪怕是最微小的事物。这两句也可视为某种艺术表现手法。 ●香稻啄余鹦鹉粒,碧梧栖老凤凰枝。 唐•杜甫《秋兴八首》碧梧:梧桐。地面上可见鹦鹉啄剩的米粒,梧桐上可见栖息的凤凰。形容当时长安物产的丰盛,景物的美丽。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唐•杜甫《绝句》写春日田野风光。富有生机活力,动态逼真;黄、绿、白、青相间,色彩鲜明。 ●高堂见生鹘,飒爽动秋骨。 唐•杜甫《画鹘行》鹘(hú):鸟名,隼动物的旧称。青黑色,多鸣叫。秋骨:鹘至秋而善击。此以英姿飒爽的生鹘,以引起下文对画鹘的描写。 ●愿分竹实及蝼蚁,尽使鸱枭相怒号。 唐•杜甫《朱凤行》竹实:凤的食料。及:给。蝼蚁:蝼蛄、蚂蚁。鸱(chī)枭(xiāo):两种鹰类的飞禽。赞扬朱凤爱有幼小动物,不畏凶恶势力的精神。 ●寒花隐乱草,宿鸟择深枝。 唐•杜甫《薄暮》写自然界中喜阴暗幽深的生物,可用于比喻人的性格和处境。 ●江碧鸟逾白,山青花欲然。 唐•杜甫《绝句二首》逾:愈、更。然:燃,这里指红似火烧。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唐•杜甫《江村》堂上:又作“堂前”、“梁上”都是一个意思。描写燕鸥的闲情野趣,表现出恬静幽雅的江村景象,衬托出诗人的淡泊宁静的心境。 ●春水初生乳燕飞,黄蜂小尾扑花归。 唐•李贺《南园》初生:开始上涨。描绘作者家乡的动人春色。 ●雄鸡一声天下白。 唐•李贺《致酒行》白:发亮。“雄鸡一声”每被后人当作新时代催生者的声音。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唐•刘禹锡《秋词》排云:展翅冲云的姿态。碧霄:碧蓝的高空。活画出生机勃发、意趣盎然的秋景,表现了激越向上的积极感情,一反昔人的悲秋的调子。 ●水禽嬉戏,引吭伸翮;纷惊鸣而决起,舍彩翠于砂砾。 唐•刘禹锡《楚望赋》翮(hé):羽的根部,这里指鸟的翅膀。决起:突起。彩:彩色的织物,这里形容羽毛的美丽。 ●绝顶人来少,高松鹤不群。 唐•贾岛《宿山寺》山顶历来是游人稀少的地方,高山的松柏也从来不遇群鹤。写出山寺的幽雅清静,表现了诗人的清高、慎独的品格。 ●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新燕啄春泥。 唐•白居易《钱塘湖春行》暖树:向阳的树木。啄春泥:衔泥垒窝。新春刚到,乍暖还寒,所以莺仅“几处”,燕飞“谁家”;是早莺,故争栖向阳的暖树;是新燕,故为筑巢而啄新泥。渲染出西湖一派欣欣向荣的早春景色。 ●风翻白浪花千片,雁点青天字一行。 唐•白居易《江楼晚眺,景物鲜奇吟玩成篇,寄水部张籍员外》字一行:指雁在高空中一字排开。这是诗人寄给张籍的景物诗。张赞叹白诗把景写活了:“乍惊物色从诗出。” ●尽日无人看微雨,鸳鸯相对浴红衣。 唐•杜牧《齐安郡后池绝句》红衣:比喻鸳鸯的羽毛。诗人创造了一个鸳鸯对浴红衣的毫无拘束、自由自在的脱俗境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唐•杜牧《题宣州开元寺水阁阁下宛溪夹溪居人》鸟儿在山间自由自在地飞来飞去,人们在溪边过着欢乐和悲苦的生活,苦乐对比鲜明。 ●莺啼燕语报新年。 唐•皇甫冉《春思》语意生气盎然,语言概括力强。 ●万项湖天碧,一星飞鹭白。 唐•皮日休《秋江晓望》运用多与少、碧与白、静与动、天与水的强烈对比,组成一幅调和的秋江晓望图。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碎:间断而细密,形容唧唧喳喳的叫声。重:重叠。从风暖日高,鸟啭花繁,写出明媚的春光,反衬出宫女的幽寂和苦闷。而“声碎”、“影重”,摹状花香,绘影绘声,遣词工巧,境界活泼,至为动人。 ●鸟下绿芜秦苑夕,蝉鸣黄叶汉宫秋。 唐•许浑《咸阳城东楼》傍晚鸟下绿草丛,那曾是昔日的秦宫苑;秋天蝉鸣黄叶林,那曾是繁华的汉皇宫。写景抒情,慨叹历史的盛衰,世事的变迁。 ●沙上并禽池上暝,云破月来花弄影。 宋•张先《天仙子》并禽:双栖的鸟。暝:日落。破:被透过。弄:摆弄。写落日后的水边恬静幽雅的景致,并禽、花影,静中有动,颇有韵味。 ●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宋•欧阳修《醉翁亭记》翳(yì):遮蔽。形容树的茂密。去:离。景美情浓,描绘出林荫、鸟唱、人去、禽欢的自然生态。 ●始知锁向金笼听,不及林间自在啼。 宋•欧阳修《画眉鸟》原来才知道把画眉鸟锁在金笼子里,比不上它在树林里自由啼鸣动听。诗句写出了万物贵自由,难得自然美的道理。 ●微动涟漪,惊起沙禽掠岸飞。 宋•欧阳修《采桑子》涟漪(lián yí):微细的水波纹。沙禽:水鸟。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原是首“春江晚景”的题画诗。写桃花只写“三两枝”,写水暖,从“鸭先知”下笔,显示这是优美的早春景象。后一句往往被后人比喻为对新消息或新事物的最先敏感。 ●拣尽寒枝不肯栖,寂寞沙洲冷。 宋•苏轼《卜算子》不肯栖:不栖树枝是鸿雁的习性,这句是双关语。比喻作者高洁自赏不肯与世俗同流,宁愿在贬谪中过着冷寂的生活。 ●千林风雨莺求友,万里云天雁断行。 宋•黄庭坚《宜别元明用觞字韵》密林中的莺鸟在风雨中需要朋友帮助,我与兄长分别,象高空中的离群孤雁。诗中的离愁别绪,通过禽鸟的形象流露出来,可谓棋高一着。 ●天寒水鸟自相依,十百为群戏落晖。过尽行人都不起,忽闻冰响一齐飞。 宋•秦观《还自广陵》十百为群:成群结队的样子。落晖:西下的夕阳。这是诗人回家途中摄取的一个小景:依偎、嬉戏、自如、骤飞,情态有趣,又跌宕惊心。 ●莺嘴啄花红溜,燕尾点波绿皱。 宋•秦观《如梦令》黄莺啄花,瓣儿纷纷落下;燕子掠水,绿波泛起皱纹。 ●乐意相关禽对语,生香不断树交花。 宋•石延年《金乡张氏园亭》相关:相互鸣叫。此递进写法,鸟尚因花而乐意相关,人当更为鸟语花香而心醉。 ●鹅鸭不知春去尽,争随流水趁桃花。 宋•晁冲之《春日》写动物不知时光,只会快活。既有天趣,又有人意。 ●风老莺雏,雨肥梅子,午阴嘉树清圆。 宋•周邦彦《满庭芳》老:作动词用,哺育之意。肥亦为动词,滋养之意。午阴:正午时的树荫。嘉:佳、好。分别融汇了杜牧的“风蒲燕雏老”,杜甫的“红绽雨肥梅”二句,把初夏景物写活。莺老梅肥,绿荫如盖,其境可思。“老”、“肥”、“清圆”等词用得精巧。 ●桃花枝上,啼莺言语,不肯放人归。 宋•曾慥《乐府雅词•张机》言语:莺鸣,指与人说话。不说人流连春光,而言莺语留人,情意甚浓,措词妙甚。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宋•杨万里《初入淮河四绝句》只余:只剩下,只有。北去南来:指当时淮河两岸宋、金对峙。借水鸟的自由自在地飞翔,影射宋王朝之屈膝于金人,丧辱国,不得自由,表达自己的爱国情怀,“只余”两字有弦外之音,暗示其悲愤。 ●笋借一风争作竹,燕分数子别成窠。 宋•杨万里《春尽感兴》争作竹:竞相生长成修竹。别成窠:分别作巢,把雏燕作不同安置。前句可比作人才茁壮成长,后句则比喻培养人才、爱惜人才。 ●绿树听鹈鴂,更那堪、鹧鸪声住,杜鹃声切。啼到春归无寻处,苦恨芳菲都歇。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鹈鴂(tí jué):鸟名。一说为杜鹃。一说为鴂(jué),即伯劳,该鸟的啼声令人讨厌。鹧鸪:鸟名,啼叫声象是“行不得也哥哥”。杜鹃:鸟名,啼声似“不如归去”,故又称“子规”。写三种鸟儿的凄切的啼声,它们叫得春归花尽,使人听了发愁,渲染了一派离别气氛。 ●啼鸟还知如许恨,料不啼清泪长啼血。 宋•辛弃疾《贺新郎•别茂嘉十二弟》如许恨:指人间离别的恨事枣荆轲刺秦王前燕太子丹在易水饯别、汉将李陵为苏武南归饯别等事。茂嘉十二弟:作者的族弟,被贬至广西桂林。啼鸟如果还知道人间这么多的恨事,料想它们啼叫时流下的不是泪水而是血。作者以此寄寓别弟时沉郁悲凉的感情。 ●乱鸦毕竟无才思,时把琼瑶蹴下来。 宋•辛弃疾《鹧鸪天》琼瑶:形容梅枝上的雪。蹴(cù):踩。后人常用此词比喻无能缺识之徒糟蹋人才。 ●啼鸟有时能劝客,小桃无赖已撩人。 宋•辛弃疾《浣溪沙》无赖:玩皮。撩人:逗人。写生物与人通话,实际是写人的心境。 ●爱贴地争飞,竞夸轻俊。红楼归晚,看足柳昏花暝。 宋•史达祖《双双燕•咏燕》红楼:燕巢高筑之处。看足:赏够。柳昏花暝:指黄昏天黑前的杨柳花草。用拟人法咏燕,细腻,甚为传神。争飞夸俊,看足游罢,极富人情味。词句暗喻远方的夫婿在外忘却家眷。 ●子规夜半犹啼血,不信东风唤不回。 宋•王令《送春》子规:杜鹃鸟。啼血:啼叫。东风:春风。描写暮春景色,表达了诗人于困境之中对追回美好事物仍存坚定的信念。 ●掷柳迁乔太有情,交交时作弄机声。洛阳三月花如锦,多少功夫织得成? 宋•刘克庄《莺梭》掷(zhì)柳迁乔:在柳树之间飞来飞去。掷,撒下;迁乔,飞迁。交交:黄莺的叫声。弄机声:开动织布机的声音。吟颂黄莺的活泼和勤劳,把黄莺穿梭和阳春三月构成一幅重彩花鸟画。 ●轻鸥欲下寒塘浴,双双飞破春烟绿。 宋•赵令畤《菩萨蛮》轻:矫健。春烟绿:春雾迷蒙的碧空。描写一双轻鸥展翅飞翔的起落的姿式。动态逼真,色彩鲜明。 ●鹤立花边玉,莺啼树杪弦。 元•张养浩《双调•庆东原》玉:比喻象玉石般的雅俏。弦:比喻象弦乐一样的悦耳。 ●春草细还生,春雏养渐成。茸茸毛色起,应解自呼名。 元•揭傒斯《画鸭》雏:幼禽。渐成:渐渐成长。解;懂。自呼名:指小鸭发出的“呷、呷”的叫声。寥寥数笔,便把小鸭的可爱形象刻画得十分传神。 ●莫怪春来便归去,江南虽好是他乡。 明•王恭《春雁》写雁春来北归,感慨自己漂泊生涯。两句可用于游子思乡的咏叹。 ●笑藩篱,翩翩斥鷃,焉敢论高低! 明•薛论道《黄莺儿•大鹏》藩篱:篱笆。鷃:小鸟。耻笑那在篱笆里飞来飞去的小鸟,怎敢同我大鹏比高低呢! ●鹰鹯巢林,鸟雀为之不栖;松柏在冈,蒿艾为之不植。 明•宋体濂《演连珠》鹯(zhān):象鹰的一种猛禽。蒿艾:两种草本植物。比喻在强大的事物下,弱小者很难生存。 ●鸳鸯自是多情甚,雨雨风风一处栖。 清•季淑兰《消夏词》写鸳鸯的多情与衷情,实是在寄托人间之情。 ●两岸画眉声不断,催送蒲帆风急。 清•陈澧《百字令》写夏日风雨将至情景,气氛紧迫而从容。摘自gyjslw.com
9. 柳()花()
柳亸花自娇 柳啼花怨 柳圣花神 柳娇花媚 柳宠花迷 柳巷花街 柳市花街 柳弱花娇 柳影花阴 柳户花门 柳折花残 柳昏花螟 柳暖花春 柳暗花明 柳暗花明又 … 柳暗花遮 柳泣花啼 柳烟花雾 柳绿花红 柳腰花态 柳莺花燕 柳营花市 柳营花阵 柳街花巷 柳衢花市 柳陌花丛 柳陌花街 柳陌花衢摘自gyjslw.com
10. 柳的成语有哪些
桃蹊柳陌、
柳下借阴、
花遮柳掩、
柳夭桃艳、
柳娇花媚、
桃蹊柳曲、
宠柳娇花、
花明柳媚、
柳圣花神、
寻花觅柳、
柳眉剔竖、
柳昏花螟、
眠花卧柳、
花街柳陌、
柳户花门、
柳暗花遮、
咏桑寓柳、
柳眉踢竖、
眠花醉柳、
柳宠花迷、
吟花咏柳、
柳亸莺娇、
花衢柳陌、
花街柳市、
柳陌花丛、
柳暖花春、
柳折花残、
柳昏花暝、
柳啼花怨、
眠花藉柳摘自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265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