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难”的成语「临难不苟」
成语“临难不苟”的词条资料
成语繁体:臨難不苟成语读音:lín nàn bù gǒu
成语简拼:LNBG
成语注音:ㄌ一ㄣˊ ㄋㄢˋ ㄅㄨˋ ㄍㄡˇ
常用程度:一般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偏正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近义词:临危不苟
成语出处:西汉·戴圣《礼记·曲礼上》:“临难毋苟免。”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成语解释:苟:苟且。指遇到危难不苟且偷生
成语用法:临难不苟作谓语、定语;指人的气节。
成语造句:清·陈康祺《郎潜纪闻》第一卷:“至于贼纵所及,直省驻防各营临难不苟,忠节如林。”
成语“临难不苟”的扩展资料
1. 古文中的“临”有哪些解释解释:
1、同本义
临,监临也。从卧,品声。——《说文》。按,隐几视下之称。》
临,视也。——《尔雅》
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劝学》
上帝临女。——《诗·大雅·大明》
有亭翼然临于泉上。——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居高临下;如临深渊;临轩(在殿前平台上接见臣);临下(从高望下);临见(居上视下看见)
2、引申为从上监视着
临长晋国者。——《国语·晋语》。注:“监也。”
今陛下君临四方。——《宋史·赵普传》
又如:临引(居上察下。今称监察);临制(监临控制;指皇后临朝称制);临政(亲理政务)
3、面对(上对下,尊对卑)
临众发政而治民。——《墨子·尚贤下》
把酒临风。——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
临表涕零。——诸葛亮《出师表》
执策而临之。——唐· 韩愈《杂说》
4、碰上, 逢着
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礼记·曲礼上》
又如:临头(落到头上;当头);临风(迎风;当风);临谷(身临深谷。喻危险恐惧)
5、到,至。后常用作敬辞
临其穴。——《诗·秦风·黄鸟》
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曹操《步出夏门行》
自往临视。——晋· 干宝《搜神记》
6、又
王即临之。
临溪而渔。——宋· 欧阳修《醉翁亭记》
又如:光临;莅临;临按(亲临按问);临送(谓亲临送别);临讯(谓亲临审讯)
7、攻伐;胁制
君临函谷。——《战国策·西周策》。注:“犹守也。以临 韩魏。”注:犹伐也。”
又如:临军对阵(指战场上对峙交锋)
8、治理、管理、统治 。
少欲,则能临其众。——《韩非子·十过》
上帝临女。(治理你们。)——《诗·鲁颂·閟宫》
居敬而行简,以临其民,不亦可否?——《论语·雍也》
9、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
以临二周之郊,诛 周主之罪。——《战国策·秦策一》
临崩寄臣以大事。——诸葛亮《出师表》
又如:临没(将沉没时);临觞(将要喝酒的时候);临颖(临笔。指写信的时候)
10、临视(指位尊者对位卑者) 。
如:临存(临视省问。多指地位高的人探问地位低的人);临问(亲临探问。卑者对尊者之敬辞)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2. 谁知道“临”在文言文中的意思?
“临”在文言文中有两种读音,一是读“lín(二声)”;一是读“lìn(四声)”。
一、当“临”读“lín”时,既可充当实词,也可充当虚词。
1、当“临”是动词时,其不同意思如下:
1) 本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例如:春秋荀子《荀子·劝学》: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
白话文:没有从高处往低处察看深深的溪谷,就不知道大地的厚重。
2) 引申为从上监视着。例如:《宋史·赵普传》:今陛下君临四方。
白话文:现在陛下从上监视着四方。
3) 面对(上对下,尊对卑)。例如:三国诸葛亮《出师表》:临表涕零。
白话文:面对着这篇表章,我眼泪不停地流。
4) 碰上,逢着。例如:《礼记·曲礼上》:临财无苟得,临难毋苟免。
白话文:面对财物没有得到,遇到困难不要苟且免。
5) 到,至。后常用作敬辞。例如:曹操《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山名),以观沧海。
白话文:东临碣石山(山名),大海的壮阔景象尽收眼底。
6)照着他人的字画书写或绘画。例如:现代姚合《秋夕遣怀》:临书爱真迹。
7) 靠近,逼近(多用于上对下,强对弱)。例如:三国诸葛亮《出师表》:临崩寄臣以大事。
白话文:在临终的时候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我。
2、当“临”是介词时,其意思如下:
在…之前,在即将…的时候。例如:唐代王勃《滕王阁序》:临别赠言,幸承恩于伟饯。
白话文:临别作这赠序,在这盛情的宴会上,有幸承蒙阎公之恩。
二、当“临”读“lìn”时,可以充当动词,其意思如下:
哭(很多人哭,或聚众哭,为丧事而悲痛哭泣)。例如:西汉司马迁《史记·高祖本纪》:遂为义帝发丧,临三日。
白话文:于是为义帝发丧,哭三天。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3. 临( )不( )成语
临财不苟 临危不惧 临文不讳 临难不避临难不惧 临难不恐 临危不顾 临危不挠 这些都是成语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4. 如何才能临危不乱,临难不惧?(1)
第一、要临事不苟:每个人每天遇到的事情,大至世界、国家、社会局势,小至生活琐碎事,乃至身心苦乐问题,林林总总,不知凡几。事多且繁,却不可敷衍,尤其事情来了,更不能推卸责任,你能直下承当,一丝不苟,诚意面对,必能处理化解。
第二、要临战不怯:唐朝郭子仪因平定安史之乱有功,被封为大元帅。有一次,回纥吐番十万大兵来侵,郭子仪认为己军势单力弱,难以致胜,于是放下刀枪,脱下头盔、护身衣,只与少数轻骑随从,进入回纥军中谈判。由于他的自信、勇敢,令对方首领大为佩服,因而制定誓约,退兵而去。这种临战不怯气度,终于化险为夷。
第三、要临危不乱:人生如战场,就是经营日常生活,许多的境界,也都像在战场一样,必须要靠勇敢、冷静,才能不怕挫折,接受挑战。所谓敌人,不一定在别处,不一定是他人,佛法有云:「一念瞋心起,百万障门开」,举心动念间,都是人生的危险。因此面临危难时,要冷静思考,不可自乱阵脚。
第四、要临难不惧:经典说众生有五种畏惧:不活畏,所以生活不安,常积资财;恶名畏,所以害怕他人讥谤,自己名誉受损;死亡畏,畏惧生命即将失去;恶道畏,害怕自己堕入地狱、饿鬼等恶趣;大众威德畏,是没有信心,或自信不够而害怕出现在大众之前。[中华励志网]人生在世,遇到的困境灾难,大都不离这五种畏惧。发生时,能知祸福穷通,唯人自招,就不会怨天尤人;能知前因后果,事出有因,就能临难不惧,转危为安。
所谓「对境练心,对人练性」,世间逆缘,是吾人向上之阶,世路风霜,为吾人练心之境,世情冷暖,成吾人忍性之德,世事颠倒,作吾人修行之资。这四点可以作为吾人对境练心的修练。 标签:励志出彩人生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5. 虽市井人 苟富於财者翻译白话文
本句出自秦简《为吏之道》(1975年12月出土于湖北云梦睡虎地葬于秦始皇30年的墓葬).原文摘录如下:
临材(财)见利,不取苟富;临难见死,不取苟免.《礼记·曲礼上》:“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论语·宪问》:子路问成人……子曰:“今之成人者何必然?见利思义,见危授命,久要不忘平生之言,亦可以为成人矣.” 《论语·述而》:子曰:“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
【翻译】面对财富而看到有发财的机会,不要占有而贪图富贵;大祸临头而面临死刑,不要回避而贪图赦免.
【注释】
临:面对
材(财):财富
见:看见
利:利益
不(勿):不要
取:拿
苟:贪图
富;财产多,富裕
难:灾难;祸害
死:死刑
免:免除,避免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6. 苟 作为姓氏 是不是有其他的读音
只有一个读音:gǒu
一、苟的释义:
1、姑且;暂且。
2、草率;随便。
3、文言连词。如果;假使。
二、苟的组词:
不苟、苟合、苟简、苟全
苟安、苟存、苟且、苟活
扩展资料
一、字源演化:
二、相关组词:
1、苟偷[gǒutōu]
“苟且偷安”之略语。
2、苟妄[gǒuwàng]
胡作非为。
3、苟利[gǒulì]
贪求不正当的利益。
4、苟止[gǒuzhǐ]
苟且行事。止,举止行动。
5、苟美[gǒuměi]
犹言差不多算美好了。摘自公益成语网: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