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箕”字的成语「箕山挂瓢」

2024年05月10日成语大全13

成语“箕山挂瓢”的词条资料

成语读音:jī shān guà piáo
成语简拼:JSGP
成语注音:ㄐ一 ㄕㄢ ㄍㄨㄚˋ ㄆ一ㄠˊ
常用程度:生僻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中性成语
成语结构:紧缩式成语
成语年代:古代成语
成语出处:明 敬虚子《小隐书 许由》载:相传许由隐居箕山之下,颖水之阳,躬耕自食,以手掬饮。人遗一瓢,挂于树,风吹历历作声,以为烦,弃之。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成语解释:用为隐居不仕之典。
成语用法:箕山挂瓢作宾语、定语;用于比喻句。
成语造句:湖海伴渔樵,任尘埃暗宝刀,枕流漱石吾堪老,因此上箕山挂瓢,缑山弄箫,幽怀尽付闲花草。明 王錂《春芜记 访友》
成语故事:相传唐尧时期,不愿当首领的许由隐居在箕山一带,他过着自食其力的简约生活。一次他在颍水边用手捧水喝时,有人送他一只水瓢,挂在树上,风吹得乒乓作响。许由心里很烦,把它丢到一边,头也不回就走了

成语“箕山挂瓢”的扩展资料

1. “一瓢挂树”一词的来历?
古之贞士许由以一瓢挂树,见其遗世独立之操,后人称之。吁,其事或有可商,而其节则足为砥砺。风规远矣,虽不能至,亦知敬之。) (注:许由瓢:相传尧要让君位予许由,由逃至箕山下,农耕而食。“夏则巢居,冬则穴处,饥则依山而食,渴则依河而饮,无杯器,常以手捧水而饮之。人见其无器,以一瓢遗之,由操饮毕,以瓢挂树,风吹树动,历历有声,由以为烦扰,遂取损之”。尧又请许由为九州长官,由到颖水边洗耳,表示不愿听到。)
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2. 伏曦、少昊、高阳、高辛都有什么事迹?
  伏羲,神农与黄帝被尊为中华民族的人文始祖,伏羲氏是我国古籍中记载的最早的王之一,所处时代约为新石器时代中晚期,他根据天地万物的变化,发明创造了八卦,成了中国古文字的发端,也结束了“结绳记事”的历史。他又结绳为网,用来捕鸟打猎,并教会了人们渔猎的方法,发明了瑟,创作了《驾辨》曲子,他的活动,标志着中华文明的起始,也留下了大量关于伏羲的神话传说。传正月十六为伏羲氏生日,我国甘肃天水市(伏羲故里)有伏羲文化节。  少昊在位期间,因修太昊之法,故称少昊。设工正、农正,分别管理手工业和农业,以发展生产。同时还“正度量”,即订立度量标准,并观测天象,制定历法,发明乐器,创作乐曲,以鸟命官(其实是用不同的鸟作各少昊部落的图腾),少昊的图腾可能是燕子(嬴)。同时,还与炎黄集团建立了密切的交流关系,比如他收留、养育了黄帝的孙子颛顼接任自己东夷部族联盟首领的职务。《春秋命历序》说少昊传8世,500年,《易纬稽览图》说是400年,后期青阳氏强力四征,重兵苦之,遗之美女。青阳之君悦之,营域不治,大臣争,远近不相听,国分为八(《逸周书·史记解》)。周朝时熊盈诸族、徐、群舒、赵、秦贵族多是其后代。   黄帝时的少昊名清,一说是黄帝儿子玄嚣青阳氏,《史记》说玄嚣不在帝位。  颛顼是黄帝的孙子,号高阳氏,居于帝丘(今河南省濮阳附近)。他聪明敏慧,有智谋,在民众中有很高的威信。他统治的地盘也大了很多,北到现在的河北省一带,南到南岭以南,西到现在的甘肃一带,东到东海中的一些岛屿,都是他统治的地城。古代历史书上描写说,颛顼视察所到之处,都受到部落民众的热情接待。《史记·五帝本纪》载:颛顼“静渊以有谋,疏通而知事,养材以任地,载时以象天,依鬼神以制义,治气以教化,洁诚以祭祀。”这说明颛顼是位沉静、博识、有谋略的人。他能根据不同地域条件发展生产,聚集财物,又以观天象,按日月运行而定四时(当时已有历法,称“颛顼历”),并制定出各种礼仪制度,来教化人民,按时祭祀祖先和天地鬼神。他命重为南正,管天地鬼神之事,命黎为火正,管人间之事。因而颛顼时期,生产较前有很大发展。颛顼生活在原始社会晚期,氏族制已经解体,实行了男娶女嫁,人们有了家室,知其母不知其父的时代已经过去。当时还规定些制度,妇女在路上遇见男人必下身内回避,不然要拉到十字大街示众,还规定兄妹不准结婚等。这说明母系氏族已让位于父系氏族,“父制”已经确立,男尊女卑的观念开始出现。颛顼是上古时期华夏族与东夷族融合的部族首领,主要活动在冀、兖、豫一带。当时还有个强盛的部族,首领叫共工氏,他活动在太行山东麓冀州一带。共工氏力大无比,勇猛彪悍,欲霸九州,要与颛顼争夺帝位,於是就发动了向颛顼部族进攻的侵略战争。颛顼足智多谋,沉着应战,里哟内个神箭手羿作为先锋,经过一场激烈战斗,终于打败了共工氏,共工氏逃到大西北(现宁夏),怒触不周山而死。  高辛,即帝喾(kù),姓姬,为上古时期“三皇五帝”中的第三位帝王,即黄帝的曾孙,“生而神灵,自言其名”,前承炎黄,后启尧舜,奠定华夏基根,是华夏民族的共同人文始祖。帝喾以前,人们虽有一年四季的概念,但只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从事农艺畜牧没有一个科学的时辰顺序,严重制约了农业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因此,帝喾 “爻策占验推算历法,穷极变化,颁告天下”《大戴礼·五帝德》说他“夜观北斗,尽观日,作历弦、望、晦、朔、迎日推策”,或“观北斗四时指向,以定节气;观天干以定周天历度。”科学探索天象,物候变化规律,划分四时节令,指导人们按照节令从事农畜活动,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使华夏农业出现一次伟大的革命,农耕文明走进了一个崭新的时代。   帝喾时代可谓上古时期的太平盛世。他的治国方略是:“德莫于博爱于人,政莫高于博利于人。政莫大于信,治莫于大仁。”强调以诚信、仁德使天下治。所以《史记》说他“普施利物,聪以知远,明以察微,顺天之义,知民之急,仁而威,惠而信,脩身而天下服……日月所照,风雨所至,莫不服从。”帝喾在人民群众中尤以诚信而著称。“嫁女盘瓠犬”的故事历数千年而不衰。说犬戎房王作乱,帝喾征而不胜,便告文天下,凡取房王人头者,可得千金,封万户,赐帝女为妻。后来,一个头状如狗头的人叫盘瓠,以自己的勇猛和智慧取房王首级,帝喾即履行诺言,嫁女封邑于盘瓠犬。帝喾作为一代帝王,不仅能养性自律,大公无私,而且倡导诚信,明察善恶,为天下人所景仰,为历代帝王所推崇,时至今日,仍有积极意义。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他率领许姓部落活动在今天颍水流域的登封、许昌、禹州、汝州、长葛、鄢陵一带,这一带后来便成了许国的封地,他从而也成为许姓的始祖。  许姓始祖许由为尧舜之师,他以辞尧禅让、隐居箕山、挂瓢洗耳而闻名于世,是中国历史上有文献记载的第一位隐士,被誉为隐士鼻祖。许由拒绝荣禄、谦让隐退的高风亮节,对中国隐士文化乃至道家文化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精神的一部分。从许由开始形成的隐士之思想、志趣和情怀,如谦让为大、不慕荣利,厌恶官场、回归自然,鄙弃功名、甘于淡泊,悠游山水、忘情诗书,躬身劳作、体验艰辛,等等,受到历代知识分子的推崇和追求,形成了中国知识分子的精神品格。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3. 瓢组词语有哪些
箪瓢屡罄;箪瓢屡空;瓢泼大雨;箪瓢陋室;箪瓢陋巷;箪食瓢饮;一箪一瓢;疏水箪瓢;箕山挂瓢;瓢冠;老瓢;山瓢;瓠瓢;天瓢;鹤瓢;筐瓢;瓢虫;瓢樽;一瓢;鲁瓢;箕瓢;瓢觯;瓢羹;瓢泼;瓢根;瓢勺;水瓢;团瓢;颜瓢;酒瓢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4.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 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
《谒许由庙》是唐代诗人钱起在汝州谒许由庙所作诗词。原文:《谒许由庙》唐 钱起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松上挂瓢枝几变,  石间洗耳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译文:以前到箕山访问许由,森林泉水超然物外,显得格外清净。松上挂着飘,把枝头压弯了;在石间洗耳朵很清净,没有世俗的嘈杂。青苔把很多路遮住了,历史白白的流传了谢九州的名字了,哪有许由好呢?一想起古人我就叹惜,飒爽的秋风吹着云和树,坐在岩石上感觉到了秋天的味道。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5. 松上挂瓢枝几变时间希尔水空流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泄九洲这两句诗是对偶的
故向箕山访许由,林泉物外自清幽。 松上挂瓢枝几变,石间洗耳水空流。 绿苔唯见遮三径,青史空传谢九州。 缅想古人增叹惜,飒然云树满岩秋。 以前到箕山访问许由,森林泉水超然物外,显得格外清净。 松上挂着飘,把枝头压弯了;在石间洗耳朵很清净,没有世俗的嘈杂。 青苔把很多路遮住了,历史白白的流传了谢九州的名字了,哪有许由好呢? 一想起古人我就叹惜,飒爽的秋风吹着云和树,坐在岩石上感觉到了秋天的味道。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6. 第一个字瓢的成语
疏水箪瓢: 疏水:粗糙的饮食;箪瓢:简陋的食具。指生活清贫。比喻安贫乐道箪瓢陋巷: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箪瓢陋室: 箪:古代盛饭的圆形竹器;瓢:古代装水的小容器。一箪食物,一瓢汤水。形容生活简朴,安贫乐道箪瓢屡罄: 箪:盛饭的竹器;瓢:舀水器。吃的喝的匮乏。形容生活非常清苦贫寒照葫芦画瓢: 比喻照着样子模仿。一箪一瓢: 一箪食物,一瓢饮料。形容读书人安于贫穷的清高生活。依葫芦画瓢: 照着真葫芦的样子画葫芦。比喻刻板地照着做。瓢泼大雨: 像用瓢泼水那样的大雨。形容雨下得非常大的样子。瓯饭瓢饮: 瓯:小盆。用小盆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穷苦的生活陋巷箪瓢: 陋:简陋,窄小;箪:古代盛饭用的圆形竹器。住在陋巷里,用箪吃饭,用瓢喝水。形容生活极为穷苦。箕山挂瓢: 用为隐居不仕之典。缊褐瓢箪: 缊:旧棉花,乱麻。褐:粗布衣服。瓢:饮水用具。箪:盛饭的竹器。身上穿粗布衣服。饮食用的是瓢、箪。形容生活非常清苦。内容来自公益成语:gyjslw.com

版权声明:本文由公益成语网收集整理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本文链接:https://www.gyjslw.com/post/232477.html